觀點地產網 在2019年開始在拿地上展開合作後,佳源國際與中植系的合作越來越頻繁。兩者最近一次的聯手,是在10月末浙江嘉興的一場土拍中。
10月30日,嘉興秀洲區出讓1宗宅地,地塊編號為2020嘉秀洲-037號,最終,該地塊由嘉興秀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總價9.02億元+競配人才住房面積21000平方米競得,成交樓面價10038元/平方米,溢價率31.21%。
上述地塊位於秀洲國家高新區,秀洲大道西側、木橋港路南側,地塊出讓面積4.49萬平方米,容積率1.4-2,建築面積8.99萬平方米,起價6.88億元,樓面起價7650元/平方米。
資料顯示,嘉興秀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由佳源國際與中植創信投資透過嘉興晟源善居建設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0%與40%的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拿地模式,即佳源國際持股60%,中植系持股40%的股權分配,也是佳源國際在過去與中植系合作一貫的形式。
合作往事
嘉興晟源善居建設有限公司是其中的關鍵。
這是一家成立於2019年7月10日的公司,由佳源國際與中植創信投資分別持股60%與40%,註冊資本2億元。在同年10月底,該公司便作為操盤公司,首次進入土地市場。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報導,於去年10月31日,浙江嘉興成功出讓四宗涉宅用地,總成交價約34.51億元,總用地面積約21.5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3.46萬平方米。其中,嘉興晟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經過66輪競價,以總價8.57億元,溢價17.5%競得經開2019-13號商住地。
該地塊東至規劃光明路、南至東嚴家浜綠化帶、西至黃坭墩港綠化帶、北至愛民路,出讓面積4.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12萬平方米,起價7.3億元,樓面起價8000元/平方米,建築密度不大於30%。
據不完全統計,這也是佳源國際在嘉興首次聯合中植系,衝進土地公開市場。隨後,雙方便以嘉興晟源善居為項目經營載體,數次展開合作。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嘉興晟源善居旗下控股三家子公司,分別為嘉興市晨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嘉興虹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及嘉興秀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其中,嘉興秀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便是此次參與嘉興2020嘉秀洲-037號地塊的項目公司。
另外兩家子公司中,嘉興市晨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8日嘉興的另一場土拍中,作為參拍公司出現在外界的視野中。
據了解,彼時,嘉興市晨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經過152輪競價以上限價格10.57億元競得嘉興科技城宅地,樓面價10040元/平方米,溢價率40.42%,競配人才住房面積11000平方米。
該地塊為2020南-020號地塊,出讓面積50112.2平方米,容積率2.0-2.1,建築面積105235.62平方米。按照規定,商業建築面積佔項目計容建築面積的比例為2.5%-2.6%,並應設置在地塊西北角。
據網上資料顯示,目前該項目案名為佳源四季華庭,嘉興市晨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子公司嘉興泰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項目開發公司。
而嘉興虹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則暫未有土地獲取。若按照佳源國際與中植系合作的操作手法來看,這家成立於今年5月15日的公司,未來也將出現在嘉興的土地公開市場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佳源國際與中植系的有較多合作案例在嘉興,但是雙方合作範圍並不只局限於嘉興。
目前,在中植系,僅中植創信投資這一平臺,便已與佳源國際合資控股多家公司,除了嘉興的子公司,還有南京融佳善居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融佳善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其中,南京融佳善居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合肥市碩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安徽合肥廬江縣佳源城南印象的開發公司。深圳市融佳善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則是由佳源國際與中植系分別持股50%,以投資興辦實業、投資諮詢等為經營範圍的公司。
中植系版圖
與佳源國際的合作,只是中植系投資版圖下的一小塊。
僅在中植創信投資這個投資平臺上,對外投資的26家公司絕大部分就是與房地產行業相關的子公司。佳源國際之外,中植系最大的合作對象是世茂,其次是佳兆業。
其中,中植創信投資與世茂以50:50的股權比例,分別設立了深圳市樾韻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樾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榮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茂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融晟豐盈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榮晟善居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晟世善居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融豐盈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升豐盈實業有限公司。
而中植與世茂的合作,最引人矚目的事件發生在今年4月。彼時,中植系投資平臺中海晟融通過官方微信披露了一則消息:已收購北京市東城區工人體育場西路公寓項目(北京工體3號公寓),並以40%權益引進世茂集團合作。
事實上,中植系在房地產行業內的動作並不少。據坊間傳聞,解直錕在創建中植集團之前的發展路徑大致是在90年代早期短時間內從印刷廠工人升至廠長,隨後下海經商依靠木材生意完成原始積累,並在伊春打造了迷你版的中植集團。
從1997年開始,中植開始展開兼併、收購不良資產,在造紙、房地產開發,產業投資、礦業投資等諸多領域的業務,並且與多地政府合作,開展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
而從2002年開始,隨著入主中融信託,中植系依託該平臺逐漸進入金融領域,完成由實業到「全牌照」金控帝國的轉型。「中植系」真正成型。
在房地產行業,中植系的觸手可謂無所不在。比較典型的案例是,在2017年3月,中植系通過旗下中泰創展控股有限公司與藍光發展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同設立商業地產併購基金並組建基金管理公司,在北、上、深等一線核心城市收購優質物業資源。
同年7月,中植系通過旗下中海晟融與佳兆業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擬通過設立發展基金、共同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等方式,在包括不動產投資及資產管理、收購兼併、股權投融資等領域「形成戰略合作關係」。
2018年11月,中植集團旗下嘉誠中泰文化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西藏諾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受讓大名城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名城金控(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中程租賃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價款為25億元。
去年5月,深圳市皇庭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正式宣布中植系入股其間接控股股東。中植系旗下深圳市康順晟源實業有限公司,對深圳市皇庭集團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為20%。
事實上,對皇庭國際的投資,也是中植系在資本市場上的典型動作。據不完全統計,中植系持股比例超5%的境內外上市公司已達26家,涉獵上市公司超過30家,其中達到實際控制的公司有9家,即融鈺集團、美吉姆、*ST宇順、ST準油、美爾雅、中植資本國際、康盛股份、ST中南、凱恩股份。
常見的操盤方式包括,通過定增、資產重組、受讓股權、增持、競拍等方式進行資本運作,入主上市公司。旗下金控平臺中融信託、中泰創展等,為其提供運作資金。
這些都是中植系從2014年左右形成的打法,以「PE+上市公司」模式,通過「定增進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收購中植系關聯資產→拉高股價減持套現」的打法,頻繁進出上市公司。
或許,正應了那句,「資本永不眠」,只要中植系規模依舊,在業內,就會時常見到其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