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話健康】我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常國棟 :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正確對待心律失常?)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WHO公布的一項全球性調查表明,真正健康的只有5%,患有疾病的人佔20%,而75%的人處於健康和患病的過渡狀態,國內常稱之為亞健康狀態。
那麼,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做才能讓我們更健康呢?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常國棟為大家講解相關知識錯過節目的親們,趕快通過視頻了解一下吧!
專家簡介
常國棟
常國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商丘市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商丘市「十大傑出青年」。2012年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臟電生理中心」進修學習,率先於我市開展「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治癒率達到99%,「房顫和室速的射頻消融術」均填補了我市該項技術的空白。同時還擅長「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和各種心血管急危重症的現代診治,尤其在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衰、心律失常的治療方面有獨到見解和顯著治療效果。堅持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投身於為病人服務的工作中,開展「心血管健康教育」講座近百場。對專業精益求精,努力鑽研,治學嚴謹,具有較高的業務技術水平,在國家級和核心雜誌發表論文、論著數10篇,被聘為「新鄉醫學院特聘教師」,先後被評為「十佳醫生」、「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帶教老師」和「先進工作者」。
890健康小學堂
如何保持健康
從2019年12月開始,新冠病毒肺炎在我國很多地區爆發性流行,這是一種傳播速度快、擴布範圍廣、致死率高的急性傳染病。迄今在我國已經感染8萬多人,造成數千人死亡。新冠病毒同樣對心臟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新冠疫情下的人民的精神壓力也可誘發各種心律失常。因此,加強對心律失常的管理非常重要。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心律失常患者發病特點?
非肺炎患者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大幅度增加,原有心律失常患者有病情加重的趨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心理因素:這是主要原因。對疫情過度恐懼,怕感染,覺得現有防護措施無法保證安全,感到無助、恐慌。對家人和朋友的狀態過度擔憂;每天被各種負面新聞和傳言所困擾,無所適從,極度焦慮。心律失常得不到有效管理:疫情時期,交通阻滯,醫院門診幾乎停止運作,患者求醫困難;各醫院擠滿了發熱患者,或者由於害怕感染肺炎而不敢去醫院看病;有些藥物難以購買。這些導致心律失常患者的隨訪和管理幾乎停頓。心臟的基礎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許多慢性心臟疾病,如擴張型心肌病、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甚至高血壓,沒有得到有效的診治。
二、什麼是心律失常呢?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衝動的頻率、節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與激動次序的異常,可發生於各種器質性心臟病,但不少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最常見的是過早搏動、室上性心動過速和心房顫動和撲動,其次為各種類型的房室傳導阻滯,陣發性心動過速,緩慢的心律失常以及心室顫動和撲動可引起猝死。器質性心臟病中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風心病合併心律失常最多見,尤其在發生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時,電解質紊亂尤其是低血鉀,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作用、麻醉的微外科手術也可以誘發心律失常。
三、心律失常的常見症狀是什麼?
這個主要是看心律失常的種類以及嚴重程度,如果說是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心過速,偶發的房性早搏,以及偶發的室性早搏,這種情況患者往往有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個別病人可能會出現心前區的不適,偶爾的心悸這樣的症狀,但是對於頻發的室性早搏,頻發的房型早搏,可能患者出現的心悸症狀比較明顯。
另外有些心律失常症狀表現比較明顯一些,像陣發性的室上性心動過速,陣發性的心房撲動,陣發性的心房顫動,這種情況患者有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心悸甚至出現胸悶氣喘。
如果說心率比較快,影響到血液動力學的穩定,導致血壓偏低的話,患者還會出現頭暈,甚至暈厥這樣的症狀。
另外有些心律失常,比如說室顫,室速,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會導致患者出現暈厥,意識喪失,甚至有可能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
四、.心律失常如何如何治療?
導致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種,治療不能一概而論,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消除誘因,針對原發病治療,如甲亢、貧血、感染等需先對症處理原發病;2、焦慮緊張時,調整心態,避免飲用咖啡等;3、心律失常伴隨基礎心臟疾病,兩者可同時治療;4、單發性心律失常、心動過速,無伴隨基礎心臟病變,可通過手術射頻消融治療;5、較緩慢的心律失常,可通過安置搏器治療。
五:心臟射頻消融如何根治快速心律失常?
心臟射頻消融是一種介入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已有20餘年的歷史。將很細的導管從頸部、大腿根部放入血管內,到達心臟發病位置後,釋放射頻電流,從而一次性消除「病灶」。這種方法不開刀,創傷小,成功率極高,目前已成為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選方法。主要適用於快於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常有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房速、特發性室速、預激綜合症,臨床上以心悸、心慌、胸悶、乏力、頭暈、目眩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出現胸痛、呼吸困難、肢冷汗出、意識喪失、抽搐等表現。
六、心臟射頻消融術的手術過程是什麼?
電生理檢查和射頻消融術是在一個有特殊設備的手術間進行(稱為導管室)。患者躺在X光檢查床上,醫務人員會將各種監測裝置與患者身體連接,局麻藥進行局部麻醉;然後用穿刺針穿刺靜脈/動脈血管,電生理檢查導管通過血管插入心腔;醫生通過導管找到心臟異常電活動的確切部位(此過程稱為「標測」),再通過消融儀發送射頻電流消融治療,從而根治心動過速。整個過程患者一般處於清醒狀態,一般不會引起疼痛,這些操作風險很小,相對而言很安全。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預激症候群等心律失常一次射頻消融成功率可以達到98%以上,而房速、房撲、室早、特發性室速等複雜心律失常成功率可以達到90%以上,目前房顫的消融成功率陣發性房顫達到80~90%,持續性和慢性房顫也可達到60~80%,再次消融成功率將進一步提高。
七、危急重症心律失常患者的就診策略
(1)對於有致命心律失常發作的急症患者,比如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合併心力衰竭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暈厥發作的心動過緩(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或者突然發作室上性心動過速,需要緊急處理的,應立即來醫院治療。
如果沒有明確流行病學史,也沒有發熱、呼吸道症狀、腹瀉、乏力等情況,可以到專科門診或者急診科就診,通過醫院嚴格的預檢分診,保證就診安全。對於有明確上述流行病史,或者伴有發熱、呼吸道症狀、腹瀉、乏力等情況,建議到發熱門診就診。
綜上,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的嚴峻形勢下,我們每個人都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少出門、不串門、多通風、戴口罩、勤洗手、不感冒;發現疫情及時上報,支持、配合社區、政府的工作;堅持吃藥,適量運動,保證營養及充足睡眠;關注疫情發展及相關政策更新,注意心態調節,冷靜應對,不信謠、不傳謠。如有任何疑問,可在我院公眾號上諮詢,我們與你們一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