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連」如何評價

2021-01-09 所有深愛都是秘密

Part One訓練營看之前心中的大問題:兄弟連,即101空降師E連,共140人。10集每集1小時的電視劇,怎樣分配戲份,怎樣點面結合?角色原型訪談引出每集開頭很有代入感。倒敘的方式也合情合理。本集主要引出英雄的E連,以及第一個脫離E連的士官Sobel。作為E連最特殊的一個存在,Sobel的訓練方式很大程度上為E連的未來奠下厚厚的基石,但他在實戰中的無能以及人品問題卻又使他不得人心直至被調出連隊。劇中這個角色的處理有點兒「先揚後抑」的意思:一開始魔鬼式的訓練以及嚴苛的管理讓人產生「魔鬼好教官」的念頭,後來到實戰演練階段又接二連三暴露出Sobel的不力以及排擠士官的品格,在這兩面基礎上再特寫表現Sobel最後對E連的不舍,角色立體成型。這樣一個雙面的角色也讓第一集意料之中的軍訓模式不顯單調。回應首句,同樣意料之中的,第一集一下子擺出了一堆士兵,除了Sobel、好人Winters和若干熟悉面孔扮演的以外,很難一下子辨認出大部分士兵。當然特寫不少,可是鏡頭間的切換也很快。第一集理應為後面的戰場部分做好引子,而第一集做得著實不錯。最後10分鐘的戰前等待是全片亮點中的亮點。Winters逐個拉起隊員登機、英軍的目送以及夕陽中漫天飛機的剪影終於將E連命運與二戰第一個大空降的大背景聯繫起來,一切情緒渲染到位,正式拉開波瀾壯闊的歐洲戰場部分。P.S.居然看到Agent Charlie Francis和整蠱王大天使Gabriel,原來他們是在這兒冒泡的...Part TwoD-Day與第一集有點不同的是,原型訪談移到了片頭之後。說實話我還是更傾向訪談接片頭再拉開正片。緊接上集,一開場就毫不留情地把觀眾帶入二戰戰場,慘烈的二戰第一個大空降。之後略作停頓,馬上又是一場半小時長的突擊炮臺陣地戰。最耀眼的莫過於已被說爛的手提攝影,或許卡明斯基自己都沒能想到,自己開創的這種拍攝方法會為以後的電影創作帶來怎樣的巨大影響。突擊炮臺段落的戰場方位感確實挺讓人費神,雖然之前已經畫出了一張戰場示意圖。電視劇集的時間長度優勢的確讓這種戰鬥場面表現更全面,這點上電影似有先天劣勢無法比擬。如果說上集的重點角色是Sobel,那麼這集明顯地變為以Winters為中心,突擊戰的指揮、團隊關係的處理以及對死者的難過都讓他成為第二個性格凸現的角色。問題是,Winters還可以說上集開始引人注目了,但其他人還真不算好認。Buck的一頭白髮算是有點標識了,其餘人等這集更是把面塗得輪廓都認不出了。還有一點,直到第二集結束,我們還未能正面感受E連隊的陣亡。Part Three勇氣與恐懼第一次正面描述E連士兵的陣亡,果然還是[拯救大兵]的風格,絕不做一點渲染。主視角轉為面臨恐懼折磨的Blithe。這集的主題相當清晰,一個士兵克服恐懼的歷程。這點本來就不算什麼新鮮角度,[拯救大兵]裡就有Upham這個基本一樣的角色。但如果說50分鐘的劇集僅僅依靠Blithe這個角色表達主題,未免力有不逮。實際,本集裡大部分對話都關乎「生與死」,還有「刺刀之夜」裡因為恐懼誤傷戰友的士兵,甚至最後面對德軍機動部隊猛烈攻擊僅剩E連隊堅守陣地的設計,都在豐富主題,最終使本集主題凸顯。說說結尾的兩個處理。一個在Blithe受傷段落。從Blithe自願出發探路開始,排長與士兵的對話與Blithe的行動交叉剪輯,一邊再一次對「生與死」進行輕鬆的談論,一邊進入未知區域。這個對比幾乎完成了對Blithe悲劇的暗示,同時在全集高潮段落之後保持情緒高度,雖然這個「精神升華後的悲劇」仍然在意料之中。另一個在片末,洗衣處的「遺物」相當巧妙地完成了對逝者的哀悼。Blithe的一個主觀鏡頭開頭,想像鏡頭收尾,完整結構。P.S.原來Blithe就是小神偷Danny Blue....Part Four「市場花園」E連的第一次失利,同樣的背景是盟軍打開西部戰場後第一次重大失利,同樣的史詩成就了[遙遠的橋]這部經典。說實話,第四集目前為止可能是相對遜色的一集。這集的主幹毫無疑問是E連對新兵的接納,遺憾是手法太中規中矩。如果說共同經歷死亡、失利,以及尋找Bull讓E連新老兵融為一體那說服力也太弱了。但事實就是,如果沒有開頭原型訪談提到「新兵表現、老兵接納」,我還真難看出這個「融為一體」的過程。主視角轉為Bull。身陷敵後並且與荷蘭居民面對德國士兵的設計有點語焉不詳,如果說來豐富Bull的性格,那還不如經過幾集積累後逐漸出頭的Malarkey呢。同樣是大空降,按規模來說「市場花園」要比諾曼第大很多,或許是主創無意更多插足這段背景,尤其缺少類似第一集的渲染,使得這段作戰處理顯得比較平淡。平淡中的亮點可能在於反映戰爭對平民影響的Eindhoven鎮段落,夾道歡迎與處理「親德」女性均令人印象深刻,但「親德」女性的緣由也並未展開更深入敘述。扯開點來說,[遙遠的橋]全景式的敘述陷於線索繁冗,[兄弟連]本可以從空降連的小視角引入卻又沒能深入,這場盟軍西部最大失利戰役還有後人插足嗎?

Part Five十字路口Tom Hanks親自掌鏡。本集甚為精彩,最主要的原因是處理手法相對豐富了很多。結構上,Captain Winters與Majoy Winters兩條線平行發展,雖然這明顯就是Hanks他老人家主演的[拯救大兵]的手法,但在系列劇中仍然讓人耳目一新。光影處理上本集也堪稱出色。開頭的大幅度晃動鏡頭+音量加大的喘息畫外音已先聲奪人,設置了強烈的懸念,同時為這場大屠殺式的勝利與反思定下基調。而一再出現的槍擊黨衛軍青年也強化了Winters的心理矛盾效果。除此之外,大量依靠槍聲打字機聲畫外人聲來轉場,以及巴黎公車上的面部切換,都是亮點。按照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來說,本集的題目Crossroads起得是相當巧妙,既代指戰鬥地點十字路口,也暗指了Winters的心理矛盾。另外,戰鬥場面雖不算多,但系列劇第一次集體上刺刀還是給足了慘烈的渲染,尤其衝鋒一段近乎零畫外音的設計值得稱道。結尾處對下一集的過渡鋪墊也相當地贊,E連的物資短缺,盟軍潰敗士兵讓人心頭一沉的精神狀態,嚴冬,前方的炮火光亮——阿登戰役即將到來。總的來說,本集是目前為止對戰爭批判對強烈的一集,各方各面做得相當完整。雖然從帳面上看,Tom Hanks的導演作品並不多,但通過本集,我們也可以很有信心地問:Hey Tom,為什麼不演而優則導呢?Part Six阿登戰役繼「市場花園」後又一重量級戰役,同時也是目前為止最長的一集。主視角再次轉換為軍醫Eugene。這個視覺切入點相當巧妙!通過軍醫的視角展現了寒冬之際Bastogne森林裡E的困境與堅韌,E連的困境實際也是101師的困境,沒有地面補給後退路線被切斷。Eugene給我們具體展示了各種短缺,大半集都在尋找繃帶、血漿、嗎啡甚至一把剪刀。全集幾乎沒有具體戰鬥場景,有的只是各種細節表現出來的堅持、勇氣、毅力。這集的女性角色地位明顯提高,Renee的加入讓原本的全男性劇集添加了一絲柔情,只是最後還是凸現了戰爭的殘酷無奈。不得不說,本集對Eugene的刻畫使其成為繼Winters後兄弟連裡最豐滿的角色。從一開始尋找藥品的負責,對待傷者的平和(與Part Five裡的軍醫高下立判),救治時的有條不紊,奔跑距離最長的對E連的全面照料……Eugene的魅力無疑已令觀眾著迷。當然對比前五集,本集的刻畫一定程度上可說是犧牲了節奏換來的。音畫處理上,茫茫白雪與若干近乎消音處理的搭配都值得一提。P.S.看過[巴頓將軍]的,對師長探望E連時宣讀的「Nuts」應該會心一笑了。Part Seven轉折點主視角變為Lipton,第一次出現貫穿全片的旁白。這集開始強化厭戰的情緒,全集諸多時間都在展示E連士兵各種極具諷刺意味慘不忍睹的陣亡:Hoobler死於他最夢寐以求的魯格手槍的走火;Toye沒等手傷痊癒便迫不及重回連隊結果被炸斷一條腿;最後一次遭到炮擊,躲在散兵坑裡向戰友呼喊的Muck和Penkala卻被炸彈擊中……反映E連陷入最低谷的無疑是壯漢Buck的崩潰和Marlarkey的消沉。實際上,從上集開始,這種受困消沉的氣氛越來越濃重,這種氣氛在接近兩集的時間裡不斷渲染積累最終到了爆發的邊緣。如果說僅僅是受困於外敵,那這種情緒未免單薄,本集的另一個主要矛盾爆發在連隊內部裡:新任連長Dike的指揮不力領導無方讓連隊日漸軍心不穩。這種內外交困的境況一方面渲染了前所未有的壓抑氣氛如前所述,讓最後的勝利顯得更吐氣;一方面也有利於凸顯Lipton的性格。忽然發現,自從第五集以來,鏡頭的顆粒感明顯增強,尤其是第六第七兩集,白雪皚皚的外景加上手提晃動,視覺衝擊更強烈。第六第七兩集都可以看作是主要刻畫E連的心理狀態的劇集。第六集對Eugene行動的全過程跟蹤,以及第七集Lipton旁白的使用,都很好地展示了E連受困的狀況。全片高潮無疑是Speirs單槍匹馬頂替懦弱Dike並獨自來回穿越德軍陣地,適時的配樂以及對之後戰況的省略更彰顯了導演的意圖:先抑後揚的情緒描寫才是重點,Speirs開了無雙般的橫空降臨才是重點——E連開始走出低谷了。不過要說最亮點,恐怕要數結尾教堂的清點:伴隨著旁白,E連陣亡、受傷、離隊士兵的身影一一從鏡頭中隱去,附著聖歌的吟唱,哀傷之情幾乎溢出畫外。關於那個「20根煙20個戰俘」的傳說,導演終於通過Speirs之口作了答覆:沒有批判,或許就像Speirs在雪地中掏出一包煙那樣,就像Speirs單騎穿越敵陣那樣,神化般的性格的註腳。

Part Eight最後的巡邏主視角換為「補充兵」Webster。這個「補充兵」的困境實際也反映出Bastogne對E連的巨大影響——Webster甚至可算是老兵,從D-Day到荷蘭都有他的身影,不過因傷缺席了Bastogne的慘烈戰鬥,現在只能被以「補充兵」對待。因此本集第一條線浮出水面:Webster如何重新融入兄弟連。本集可以算得上文本比較完整的一集,Webster融入線、Jones新任排長線外加E連巡邏任務的主線,而Webster與Jones同是新入隊伍的比較。如果說[兄弟連]每集主要刻畫一個人物的話,[兄弟連]裡的手法也顯得相當豐富,比如Sobel的雙面刻畫,BucK的敵後經歷,Lipton的旁白,Eugene的全跟蹤,當然還有這集Webster與Jones的對比。當然這集同樣也運用了Webster的旁白,但這集的旁白卻更像是一種評論,與Webster時刻冷靜理性的行為達到了高度吻合。視覺處理方面,本集的長時間鏡頭相當多,某幾處場景比如夜捉戰俘的戲差點[人類之子]了。比起劇集之前各種大型動作場面,本集雖然小打小鬧,但也拍得足夠扣人心弦。當然本集最讓人意外的莫過於Winters在「詳述」第二次巡邏任務後突然地宣布「偽造」,這實際上也暗示了大背景宏偉的二戰多多少少進入垃圾時間。結尾處戰友對Webster的伸手——標準的前後照應完整結構。

Part Nine集中營 or Why we fight比較特別的一集,也是思想內容最多的一集,連片尾曲都成了十集裡面唯一不同的。自第一集後再次看到倒敘引出正片。看起來導演有意用一種稍顯對比的手法。前30分鐘漫長鋪陳美軍在德國作為「侵入者」的行為;36分鐘後集中營出現,對法西斯納粹的間接刻畫。除了這兩方,主創還加入了德國居民這一方。這一方非常值得留意,一方面他們的登場基本是在美軍搜刮民財時的叫罵,如前所述反映了美軍的「入侵者」角色;而另一方面,他們從堅稱對集中營毫不知情到接受「震撼教育」的轉變相當意味深長,箇中代表無疑是紅衣服的德將軍親屬老太太:第一次見到Nixon一臉傲氣,在集中營稍稍失色後回復原來的傲氣繼續搬運屍體——能否把這個舉動看作是主創對日耳曼民族的評價,這個舉動實質代表1970年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的舉動?關於視聽語言,一開場的長鏡頭讓我們終於在[兄弟連]裡看到一次晃動感微弱的長鏡頭。說實話實際上本集的音樂更讓人印象深刻。開頭四位提琴手拉奏貝多芬的《升c小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第六樂章》開頭,最後再以樂章的結束完結,完整結構。從Nixon第二次進入集中營開始,背景音樂同樣以弦樂為主,使這一段與結尾段(即開頭段)的音樂過渡顯得相當平滑。除此之外,音樂元素還包括進發過程中E連高唱的經典的Blood on the Risers。勉強來說,第九集的主視角應該是Nixon,本集Nixon酗酒,經歷離婚,直面同伴之死,發現了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大體上也能看出他的直接樸實甚至粗魯的性格。不過估計本集對集中營的描述更讓人記住了。Part Ten終結終於到了終結集。按理來說,電視劇的終結集難度一向不小,更別說這麼史詩的一部終結。本集的各方各面都需要一個了結,因此相對顯得散亂了一些。旁白回到Winters,但可以說沒有一個主要人物,估計是前九集已經完成任務了。本集幾乎沒有戰事,只有戰後的各種狀況、各種散漫。有幾個地方值得注意。Liebgott與Webster對待「嫌疑納粹」的矛盾,雖說本集中只是一筆帶過,但經歷了第九集的集中營,還是反映了這種以「人道」為正義的思想。Winters申請調任的面試則可算作是對E連345天曆程的小回顧,遺憾是短了點。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臨尾總結——不過是德國將軍的發言。藉助德國將軍的話語完成了對E連的臨別贈言同時也再次肯定了戰爭雙方士兵的人性力量,正如上集的老兵訪談所說的「They just tried to do what they supposed to do,and I tried to do what I supposed to do.」原型訪談放在了最後,神劇完美收尾。

補充作為一部完美的美國主旋律劇集,[兄弟連]具有相當豐富的電影手段,在製作方面稱得上完美。對於這樣的劇集,必須得一看再看,才能發現更多趣味,才能更神體會它的精神內核。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如何才能拍出《兄弟連》這樣的史詩巨作?
    如果說今天的「權遊」為我們推開了「維斯特洛大陸」的大門,那麼當年的「兄弟連」則帶我們領教了真實的「西線」 而今,距離《兄弟連》上映已經過去16年了,在這16年的時間裡與《兄弟連為了一場20分鐘的「私生子之戰」「權遊」劇組可以花上整整25天的時間,同樣的,為了還原E連老兵們在昔日戰場上的英姿,「兄弟連」的演員們進行了完整的堪稱「受虐」式的傘兵集訓。
  • 《兄弟連》兄弟連
    在國際社會中不被允許的槍殺戰俘、戰時搶掠財物的現象,這次頻頻出現在《兄弟連》中。除了死亡、復仇、殘忍外,人性的異化在戰爭中似乎更容易被發現,導演故意通過各種細節的設計,揭露人性在戰爭中被異化的醜陋面目。總之,這部電影教會我們要對戰爭進行反思,並從中有所領悟,有所銘記,有所遺忘。
  • 《兄弟連》《太平洋戰爭》後,二戰三部曲之《空戰群英》來了
    繼《兄弟連》《太平洋戰爭》後,史匹柏「二戰三部曲」的第三部《空戰群英》終於又有新動靜了。這部大手筆的史詩巨著已經正式確定了導演人選,43歲的知名導演凱瑞·福永,他曾執導過《真探》和《007:無暇赴死》,這讓喜歡戰爭片的劇迷們激動不已,已經翹首以盼了。
  • 「兄弟連」,中國高校第一連
    「兄弟連」為何會這麼受學生歡迎?在狼牙2班,2020級人工智慧2班的劉峰正和幾名連隊戰友聚在宿舍學習區學習,他告訴記者,軍事化的訓練和課後的學習、講座,以及外出實踐活動,不僅打開了他的視野,更讓他懂得了什麼是堅持、堅守、責任。 雷霆9班班長伍思齊是該校2019級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對迷彩很嚮往,她很快進入「兄弟連」,成為一名女兵,因表現突出,繼續留任成為新兵的班長。
  • 司馬八達「兄弟連」
    熱播劇《司馬懿軍師聯盟》中,司馬一家兄弟幾人的親情每每令人感慨,而司馬家最終得了天下,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司馬八達」這個團結而強悍的「兄弟連」的戰鬥力有關的
  • 「兄弟連」總部人去樓空 一家在「疫情期」倒下的教育公司
    《商學院》雜誌記者多方聯繫兄弟連和其創始人李超,400電話和公司電話都無人接聽,官網留言也沒有回覆。 辦公室人去樓空  為了更多的獲得兄弟連倒閉的相關信息,《商學院》記者到兄弟連總部辦公室一探究竟。其倒閉前的辦公地點位於北京昌平區沙河鎮奇點中心B座,這裡遠離市區,但是奇點中心規模很大,三座辦公大樓,底商有很多餐飲和零售店。
  • 探訪全國百佳優秀大學生社團——湖南信息學院「兄弟連」
    湖南信息學院「兄弟連」女學員們的颯爽英姿。「兄弟連」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兄弟連」創辦的校園洗車店的全部收入,均捐入公益箱,幫助有需要的人。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嶽瑾 黃怡萍 長沙報導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他們身穿迷彩服、腳蹬作戰靴,個個目不斜視看向前方,腰杆挺得筆直。經過他們身邊的其他學生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 《兄弟連》的姊妹篇?你們也太小看它了
    關於此劇,我寫過連續兩篇文章,其中特別對比了《太平洋戰爭》和《兄弟連》的高下異同。而其路線風格也無法不讓人覺得這就是《兄弟連》的姊妹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線、劇集開始時的老兵自述甚至片頭字體都非常相似。因為給《兄弟連》的配樂麥可·卡門已經作古,史匹柏請來了老朋友漢斯·季默,他打造的片頭曲氣象宏大悲壯,極具感染力。
  • 《兄弟連》:E連之所以是兄弟連(第7集)
    無論是劇集,還是原著,直到第7集,講突出部戰役時,才明確地提出了E連之所以是兄弟連的重要原因。對於第7集,絕大多數觀眾記得的只有兩件事:巴克的崩潰,新連長戴克的無能與軟弱。為什麼只記得這兩件事?因為這就是導演的意圖,整整一集,都是在鋪排這兩件事情。這兩件事都與「兄弟」連直接相關。
  • 疫情下IT培訓機構兄弟連沒撐住提早散場
    原標題:曾想春招打「翻身仗」 疫情下IT培訓機構兄弟連沒撐住提早散場 來源: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2月6日,北京下了一整天的雪,氣溫也是進入2020年以來最低的一天,一家線下IT培訓公司也沒能撐過這寒冷的一天。
  • 《兄弟連》百度雲在線全集
    《兄弟連》是2001年播出的美國10集電視連續劇,改編自Stephen Ambrose的暢銷書《Band of Brothers》,史蒂文·史匹柏執導
  • 《兄弟連》播出20年後,兩巨頭聯手拍空戰!定了007電影導演
    在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兄弟連》播出20年後,第二部《太平洋戰爭》播出10年後,最後一部終於要來了。最新的消息是,這部二戰題材限定劇《空戰群英》定下了43歲的導演凱瑞·福永,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選擇。《空戰群英》改編的唐納德·米勒的同名原著小說(也譯《空中英豪》),講述二戰中美國空軍第八航空隊的故事,正是他們帶給了納粹德國戰略性的轟炸,對他們曾有這樣的評價:如果沒有第八航空隊,又如何能贏得那場戰爭?因此,這部劇無論是從題材,還是從班底,都備受期待。
  • 《兄弟連》播出20年後,兩大巨頭聯手拍二戰空戰!定了007電影導演
    在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兄弟連》播出20年後,第二部《太平洋戰爭》播出10年後,最後一部終於要來了。 最新的消息是,這部二戰題材限定劇《空戰群英》定下了43歲的導演凱瑞·福永,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選擇。
  • ---《兄弟連》
    今天更新的資源:兄弟連----10集,經典二戰電視劇,後邊介紹,豆瓣分9.4太平洋戰爭-10集,二戰電視劇,《兄弟連
  • 二戰史詩級美劇《兄弟連》——英語中字版
    《兄弟連》的魅力不僅在於直視戰爭的本質,更在於直面戰爭中士兵們之間互助共攜、同仇敵愾、平等融洽的兄弟情誼等命題,通過多種側面,表現了一場戰爭施加於軍人的種種迴響。兄弟連,正是一支屬於平凡戰士的頌歌和安魂曲……
  • 戰爭劇永恆的豐碑—《兄弟連》
    《兄弟連》極其忠實於原著的改編,使得《Band of Brothers》在整體風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歷史原貌。而這些都歸功於史蒂芬·安布洛斯對101空降師506團E連士兵們長期的採訪。主要代表作品包括美劇《兄弟連》,美劇《國土安全》。2012年,他憑藉在《國土安全》中的表現,獲得艾美獎最佳男主角獎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2007年與海倫馬克洛瑞結婚,育有一女一子。郎·李文斯頓
  • #美劇推薦# Band of Brothers 兄弟連
    這也許是唯一一部看過許多遍的美劇,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甚至每一個鏡頭都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 《兄弟連》戰爭的長度
    指導《兄弟連》的問世,在電視劇中再這方面達成了空前的平衡,或者應該說是兩全其美。當然,《兄弟連》的優秀不只是在於空前地,開創性地兼容了電視劇和電影的優勢,而是其本身就是一部優質的電視劇,無論是在其問世的時候,還是放在大製作已經泛濫的現在,仍然是精品。
  • GearBox負責人表示《戰火兄弟連》續作正在開發中
    GearBox旗下二戰題材FPS遊戲《戰火兄弟連近日,有玩家在推特上詢問是否有《戰火兄弟連》新作的消息,GearBox負責人Randy Pitchford回復表示,他們正在對此努力工作,還有很厲害的開發團隊參與其中,隨著它的發展,他認為這款遊戲「真的很棒」。不過在正式宣布前,他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 疫情壓垮的首家線下教培,IT培訓機構兄弟連謝幕
    李超表示,疫情期間,兄弟連將為學員提供線上教學,並努力幫助員工找到新工作。在芥末堆的專訪中,李超復盤了兄弟連近年的發展。兄弟連曾是PHP編程教育的一匹黑馬,這個以「變態嚴管,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為口號的機構,曾拿下華圖教育上億元投資。母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後,兄弟連更是開啟了高速擴張線下校區的步伐。然而如今看來,上市反而成為兄弟連走向下坡路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