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其實是個挺複雜的人,拋棄恩師、給逝者寫喜字,抄襲網絡段子,有情義恩怨分明,有能力讓相聲起死回生。如果給郭德綱拍個自傳電視劇,這角色絕對的自帶熱度,每天上熱搜的那種。
以郭德綱的視角來看,這二人的恩怨應該算作家事。他把曹雲金當親兒子對待,不但住在家裡還授藝,走哪都帶上都給人介紹這是我最得意的徒弟。但最後這個「兒徒」卻因為錢和自己反目。
在郭德綱的價值體系中他是非常推崇舊時代曲藝界的,這種背叛給他很大的打擊,所以他時常提其這個前徒弟鞭屍,甚至在修家譜的時候還寫一段「欺師滅祖」來出氣。你看,他所有的行為都可以用家這個概念解釋一下。
在這件事情上,曹雲金反而是個很簡單的人。他沒有那套舊倫理的束縛,覺得自己是交了學費來學本事的,我再替你工作你就得給我錢。什麼?公司現在有困難?公司也不是我的,你可別在這給我畫餅,我就一打工的,沒錢我不夠吃。
你不給錢那我就走了,不陪你玩了。從經濟行為的角度看,曹雲金也沒什麼大問題,無非是新舊兩種觀念缺少交流罷了。如果二人矛盾初現的時候能及時交流也不至於鬧到最後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因為據很多渠道都說,在這件事鬧起來之前,郭是很喜歡這個徒弟的,最後因為錢鬧僵,不得不說是很遺憾的
說到這就說清楚了曹雲金出走這件事的原因,沒有誰對不起誰,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
但是為了爭自己的利益,曹雲金的手段有點太難看了。大鬧生日宴,和公司的管理人員大吵。這兩件事背後顯露出的是兩個很難被絕大多數中國人接受的性格缺陷,1目無師長2無視規則。所以你看到這件事裡真正支持曹雲金的人很少,他們大概率都是受夠了公司畫餅的社畜吧。絕大部分都是來看郭德綱的黑料的。
從曹雲金的後續發展來看,他也是真的性格有一定的缺陷,搭檔跑了,老婆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