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親子綜藝《爸爸去哪兒》裡面帶紅了不少明星父母和他們的寶貝,我最為喜歡的是陳小春和應採兒的寶貝兒子Jasper
小小年紀的他在節目中表現出獨特的小暖男氣質,無論爸爸怎麼生氣他都能用「以柔克剛」的方法巧妙化解。
讓無數網友直呼「我要來偷Jasper」,也是讓作為母親的應採兒哭笑不得,最近他們家也迎來了新成員-可愛的小弟弟
幸福美滿的一家4口,讓人感嘆明星父母就是好,作為「星二代」的Jasper從小到大倍受關注,最近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媽媽應採兒表示想讓兒子上北大、清華,特地把兒子從臺灣轉學到上海上學還上了熱搜。
作為母親的我,和應採兒有著同樣的焦慮:盼著兒子考清北
我的大兒子和Jasper同歲,今年9月份順利成為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原來我兒子沒上小學之前我對於孩子的作業、考試都是抱著雲淡風輕、順其自然的態度。
現在每天陪著剛剛讀一年級的兒子做作業,是我這個第一次當小學生的媽媽,人最痛苦的事情。
我害怕他輸在了起跑線上,我害怕他有一天會怪我沒有給他最好的,我害怕我第一次當媽媽不能給他我認為最好的東西。
今天收到班主任的每周一次的心靈雞湯,我豁然開朗。
焦慮—這個詞一語擊中我的心,我的焦慮可能是每個一年級父母的心聲。
因為我們對於未來是未知的,是恐懼的,不知道未來等待我們的是什麼。
對於未知可能人本能就會有焦慮的症狀,也是屬於本能的反應
上周,我帶兒子去他同桌家玩,他同桌是個胖胖的小女孩。
她們家還有一個讀5年紀的姐姐,她和姐姐背對做作業,姐姐安靜地做著自己的作業,而她不會做上竄下跳的。她媽媽非常淡定的給我們洗水果招待我們,看得我這個急性子都著急了,讓我兒子去幫助同桌完成作業。
小女生看到我兒子來幫她,高興地說:我的學霸同桌來幫助我了。
學霸—這個詞無疑擊中了我的內心,在我看來什麼都學不好的兒子,居然是同學口中的學霸。
我的心裡居然還有點小興奮,說明我對他的付出還是有點回報的,讓他成為了同學眼中的學霸。
幾分鐘之後,作業就做完了,我們兩個媽媽帶著3個孩子去樓下玩。
小區裡面的孩子很快打成一片,我和同桌的媽媽也聊了起來。
「我們之前沒有學過拼音,讀書前才讓她勉強把自己的名字寫會了,我們家大女兒也沒學過,讀書之後慢慢學。現在讀5年紀成績也一直是中上,我沒太擔心她們的學習,只是這個學期比較困難。」
我兒子現在是第三次學拼音了,雖然還是會有錯的地方,但是比起好多孩子他已經很好了。
由於第一次當媽,我把很多自己身為旁觀者的理性拋諸腦後,更多的是當事人的感性衝昏了頭。
只要孩子一做作業我就開始了我的河東獅吼,覺得他哪裡都做得不好,覺得他什麼做的都是錯的,拼命的給他報了好多補習班,就怕他基礎打得不好。
反過頭來看,我原來雲淡風輕地勸別人不要焦慮的時候,像即了不懂裝懂的傻子
無論是哪個媽媽對於那個我們「高成本」生下來的,投入了無窮無盡的愛的那個小生命,都會100%的無條件的給他最好的。
我們平凡人如此,更不要說那些擁有更多更好教育資源的明星了,他們更是會把最好的教育資源給他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