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1年,臺灣的計程車被塗上了黃色的漆身之後,便跟類似狗名的「小黃」結下了不解之緣。喜感十足的名字似乎也暗示著「小黃」行事作風的獨具一格,而成全「小黃」獨特風格的正是生活態度鮮明的臺灣人。
臺灣計程車——「小黃」
司機,不拼爹,拼長相!
當你用軟體打車的時候,你考慮的是計程車來的速度還是價格?不管是什麼,應該都不會考慮到司機的長相上去,因此司機在長相方面不管美醜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相較之下,臺灣「的哥」就沒有那麼幸運。近日,臺灣業者研發的一款打車軟體可以看到司機的長相,乘客可以自由挑選,直到滿意為止。有司機表示,使用該軟體的女生確實比男生多一些。說到這裡,小編不禁感慨,司機叔叔們,你們的頭像可得好好「P」啊!
如果從打車目的和考慮的主要因素出發,挑司機看長相可作為趣談一笑置之,因為這款打車軟體對計程車的要求很高,據說車齡要在四年之內,車內外都要整潔,穿著得當,談吐得體才行。
臺灣計程車司機
一路走,一路唱,根本停不下來!
「我要送你日不落的愛戀,緊牽著手把世界走遍~」,這歌聲可是從裝有麥克風、音響、顯示器等設備的計程車裡飄出來的。一位創意十足的司機把自家的」小黃」改裝成了移動KTV,乘客可以一路走,一路唱。小編疑惑,在車上唱嗨了,是否會像嚼「炫邁」的廣告詞那般「根本停不下來」。以至於豪氣地說:「司機,再跑一圈!」
而對於車外的無辜聽眾來說,面對不知是要錢還是要命的歌聲,選擇只能是……閉不閉耳朵,你看著辦吧。
臺灣「的哥」≈旅遊「保姆」
在臺灣,你偶爾會看到計程車內放有旅遊書,你也總能聽到熱情的計程車司機向你介紹臺灣的點點滴滴。但如果你認為「的哥」的熱情只停留於口若懸河地介紹,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除了臺北之外,臺灣中南部等地區的民眾大都用「機車」代步,真正使用TAXI的大都是遊客,因此臺灣的計程車很大程度上承擔了旅遊車的職能,司機也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導遊。
臺灣著名旅遊景點—日月潭
「只需告訴司機你要去哪兒玩,途中的吃喝玩樂就都不是問題。」從臺灣回來的大陸交換生徐穎花告訴我們。她還說,「途中,我們可以隨走隨停,沿途欣賞風景、品美食等停留一兩個小時,司機都不會有意見。晚上,司機就睡車上。」
真可謂是超智能旅行攻略和御用司機二合一的旅行貼心保姆。說到這兒,你是否想問,那得多少錢啊?
小編打聽得知,如果是幾個人包一臺計程車,AA的話一個人一天差不多100多人民幣。不知您覺得便宜呢,還是便宜呢!
臺灣旅遊景點
陸生與「小黃」的奇遇花絮
1.2014年4月初,參加墾丁春浪音樂節的大陸交換生唐娜偶遇臺灣極少的合法偽裝計程車,司機的真實身份是打擊販毒、吸毒的便衣警察。
2014年墾丁春浪音樂節
2.2013年6月,四川的大陸交換生陳芮在臺灣花蓮打車時,遇到一個「的哥」說自己是臺灣的士「一哥」,Because他的英文名字叫「Eagle」。下車時,Eagle熱情地為她們表演了魔術,聽到讚嘆之後,他才滿意地離開。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謝謝!
想了解更多汽車資訊,歡迎關注 PCauto汽車雜誌 官方微信 → pcautomag
↓↓馬上進入機友圈,加入志同道合的愛車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