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一朵永不開敗的花,她不在彼岸,她永遠的存留於你我的心中

2020-12-22 伊閱君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詩經.蒹葭》是一首千古絕倫的詩歌,但同時也是千古未解之謎題。

安意如在她的《思無邪》中,對《蒹葭》有這樣一段描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三百中,論境界,無句可出其右。這一句,寫愛情,也到了極致,如看著開在彼岸的蓮花——欲接近而不可得的絕望。」這一段安意如也把《蒹葭》關於愛情描述到了極致,她代表了現代人對於《蒹葭》的普遍共識。

《毛詩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是在諷刺襄公不習周禮治國。漢人認為襄公治理國家時,不用周家施之已久的禮教,而實行兵戎政策。故遂作此詩刺之,希望秦襄公戒而改之。而《蒹葭》中的伊人,指的是懂得周禮的賢人。這種刺襄公、行周禮、用賢人的說法恐怕認同的不多。

鄭玄在其《箋》云:「依當作系,系猶是也,所謂是知周禮之賢人,乃在大水之一邊。」後人在此基礎上繼續延伸,把「伊人」解釋為賢人隱士,把全詩說成是渴望賢人、思慕隱士的意思。宋代的蘇轍、王質,明代的豐坊等等,後有名家都贊成此說,認同這種觀點的人也不乏其多。

以上三點就是《蒹葭》的千古謎題了,你更傾向於哪一種呢?「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個人絕對相信《蒹葭》就是描述愛情的詩歌。那麼悽冷清美、意境悠遠的詩句,居然是用在對君王用賢的渴望與追求賢人隱士上,實在是心疼得狠。胡適在他的《實驗主義》中寫道,「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這個實在裡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她塗抹起來,裝扮起來。是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裡,由我們雕成什麼像。」這段話明確地說明,有時候,歷史是今人的歷史。如同《蒹葭》一樣,這首詩誰也不知道作者是誰?為什麼要寫這首詩?詩中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含義?那個描述的「伊人」指的是誰?是男人還是女人?後來人便根據他們自己的思維邏輯,所謂的論斷去牽強附會《蒹葭》,個人覺得有點「指鹿為馬」的味道。

話又說回來,那《蒹葭》也沒註明是首愛情詩啊,憑什麼論斷就是描述愛情的呢?

這個要從《詩經》本意來說了。孔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而「思無邪」的本意是真情流露、毫不作假的意思。這也是對《詩經》的高度概括,是理解《詩經》的關鍵。我們都知道,《詩經》是孔子他老人家整理總集的。而《詩經》其中大部分詩歌是出自於民間的歌謠。相傳周代設有「採詩官」,多麼詩情畫意的官職啊。他深入民間收集百姓生活、勞作所唱的歌謠,記錄整理交給「太師」負責譜曲的人,然後在唱給周天子聽,以此了解百姓疾苦。由此看來,《詩經》中所記載的詩歌,尤為「風」篇,多數是體現老百姓歡樂疾苦的歌謠,也是百姓們自然的真情流露。雖然後來並未查實《蒹葭》也是「採詩官」收錄的,但是《蒹葭》確收錄於秦風之中。這代表了《蒹葭》是民間百姓們日常所哼唱的歌謠,經由一位詩人整理才有了如今的面貌。試問,民間百姓們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中,會去一邊幹活一邊唱著與國家、社會有關的歌謠麼?累不累。

我更願意把《蒹葭》理解為是一個漁家小夥在渭水打魚為生,偶爾有一天看到岸邊一位美麗的姑娘,心生愛慕之情。但由於水流湍急而未能停下船來,與之交錯而過。從此這個小夥便思慕起這位美麗的姑娘,總是利用打漁的功夫在渭水上下來回尋找著她。有時候,好像見姑娘站在岸邊;有時候,又好像在水中的小島上看見了她。思念越深,愛意越濃,可就是再也無緣得見。轉眼間秋天到了,岸邊的蘆葦蕩已經開遍了蘆葦花,白茫茫的一片。天氣逐漸冷了下來,早晨的白露都在蘆葦葉上結成了霜。小夥子今天又早早的起來,撥開蘆葦蕩來到河畔。他期望,在煙霧瀰漫的對岸,在看見那位美麗的姑娘。

愛情本來就是一個千

愛情本來就是一個千古謎題,任人陶醉其中而不知答案。而《蒹葭》正是有如此之意境,這也是人們喜歡並且願意把它解讀成愛情詩的原因吧。

正如安意如所說:"詩經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於心。」而愛情也是一朵永不開敗的花朵,只是她不在彼岸,她永遠地存留於你我的心中。

相關焦點

  • 楚喬的彼岸花:這裡雖不是我的家鄉,但卻是我的信仰
    她會在爭執的時候怒吼同樣汗馬功勞的將士,辱人之意毫不掩飾;她的心胸容不得過錯,對曾經試圖箭弒於她的對手按捺不住情緒當庭拔劍相向。儘管感動於她偶遇一個受苦小孩也必定出手相助,可是仍然忍不住要懷疑:它日若手握權杖,楚喬是否也會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強逆他人之意願、並一一清除反對她的人?哪怕這理想演變成了三分之二人數心中的「美好理想」,卻是另外三分之一人數被迫使的「現世噩夢」?
  • 電影《尋龍訣》裡的「彼岸花」真的存在嗎?
    彼岸花,佛教名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意思是開在天界之紅花。傳說此花是接引之花,花香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可是佛家卻說「即使愛情沒有結果,彼岸仍會開出盛放的花朵。」這種花經常長在野外的石縫裡、墳頭上,所以有人說它是「黃泉路上的花」。花開時看不到葉子, 有葉子時看不到花, 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詛咒人們生生世世都不能在一起。
  • 永生花,永不凋零的鮮花;永恆不變的愛情,唯有永生花
    永生花無論是色澤、性狀、手感幾乎與鮮花無異,它保持了鮮花的特質,且顏色更為豐富、用途更高、保存時間長,可保存3到5年,是花藝設計、居家裝飾、慶典活動最為理想的花卉深加工產品。永生花的花語是「永不凋謝的愛」,也暗喻無論是守護愛情,守護親情,或是守護友情,在茫茫人海中,總能找到守護的那一個人,放在心裡最重要的位置,讓愛情、親情、友情永恆。
  • 彼岸花紋身——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
    花開彼岸本無岸 魂落忘川猶在川 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傳說一個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曼珠沙華它的花香,可以讓人想起自己前世的事情 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開在冥界三途河邊、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優美純潔、分離、死亡之美、永遠無法相會的悲傷、無盡的愛情。
  • 彼岸花的傳說,彼岸花花語是什麼?
    佛既不悲傷,也不憤怒,他突然仰天長笑三聲,伸手把這花從地上給拔了出來。佛把花放在手裡,感慨的說道:「前世你們相念不得相見,無數輪迴後,相愛不得廝守,所謂分分合合不過是緣生緣滅,你身上有天庭的詛咒,讓你們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我不能幫你解開這狠毒的咒語,便帶你去那彼岸,讓你在那花開遍野吧。
  • 傳說中彼岸花,白的叫曼陀羅華紅的叫曼珠沙華
    那一年的曼珠沙華紅豔豔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託著,開得格外妖冶美麗。神怪罪下來,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迴,並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此磨難。佛把花放在手裡,感慨的說道:"前世你們相念不得相見,無數輪迴後,相愛不得廝守,所謂分分合合不過是緣生緣滅,你身上有天庭的詛咒,讓你們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我不能幫你解開這狠毒的咒語,便帶你去哪彼岸,讓你在那花開遍野吧。
  • 傳說:「彼岸花」的故事
    花葉千年不相見   緣盡緣生舞翩遷   花不解語花頷首   佛渡我心佛空嘆————————《布拉格紅人館》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迴,並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從那以後,曼珠沙華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花的形狀像一隻只在向天堂祈禱的手掌,可是再也沒有在城市出現過„„從此,這種花就成為只開在黃泉路上的彼岸花,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輪迴轉世時,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後發誓不再分開,卻又會再次跌入詛咒的輪迴。
  • 致心中最想念的你:愛上你,永不後悔,回憶有你,此生足矣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多少人都嚮往的愛情,故人如斯,今人如斯,我亦如此。曾經,在遇見你之前,我從來沒有過那種想要與一人執手共老的願望,一直到你出現在我的世界,這種感覺才在我的心中萌生,綿延……可是,太多事情並不是我們想了便能如願,就像我們之間的情緣。
  • 彼岸花紋身圖案和彼岸花花語
    在我工作的紋身工作室,無論男女,有很多喜歡刺彼岸花。一個紋身一個故事,出於好奇,我搜羅了彼岸花的背景和代表的部分花語。>花正開找不到片,有葉片找不到花葉花兩不相逢,共盈相錯傳說,彼岸花是開在天上的紅色花朵。
  • 煙雨紅塵,誰是你心中永遠的痛
    並且會在心中勾勒夢中戀人的形象,愛情在夢裡如一朵嬌豔的花。花開季節,心事芬芳,愛情在眼中如美麗的童話。似乎沒有傷害,只有憧憬與甜蜜。煙雨紅塵,你終於與他(她)共結今生之緣,也許只一眼,你便暗許芳心。花前月下, 兩情相悅。茫茫人海,你與他(她)兩心相許,共明誓言。當時縱是千般想像,也不會想到以後的分手有多痛。
  • 兩生花是什麼花?彼岸花的悽美愛情!
    兩生花,又叫曼珠沙華,別名紅色彼岸花、又稱「舍子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球形鱗莖,外包暗褐色膜質鱗被。葉帶狀較窄,色深綠,自基部抽生,發於秋天花謝後。曼珠沙華的花期為夏末秋初,約從7月至9月。悽美的愛情故事在一個島嶼上,遍地都生長著一種名為兩生花的植物,她的花朵迷人芬芳,仿佛可以嗅到愛情的味道,最為奇特的是所有的兩生花都是一蒂雙花,兩個花朵親密無間,卻始終朝相反的兩個方向開放,永遠看不到對方的容貌。但到花期將盡時,同蒂的兩個花朵會極力的扭轉花枝,在隕落的那一瞬間終於有了唯一的一次相對。一生相愛卻背對的兩生花終於在死亡的前夜相遇。
  • 彼岸花的悽美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山海距離的遙遠,也不是生死之間的距離,而是你我本是一體,我可以感受到你,卻永遠看不見你。這花估計過於傷情,在古代,描寫它的詩人少之又少,找到幾個佚名詩人所寫的彼岸花詩詞,讀來也是令人傷神。
  • 《彼岸花》彼岸花
     知堂翁在《藥味集》、姚巧梅在《京都八年》都提到或在春彼岸(春分前後七日)或者秋彼岸(秋分前後七日)開花因而得名的彼岸花,據說以前日本人把這種花種在墓地和農作物旁,用以驅趕動物。看起來,彼岸花不是一種吉祥的花,似乎與死亡有某種隱秘的聯繫。但就象《秋刀魚之味》中沒有出現秋刀魚,《彼岸花》同樣也沒有出現彼岸花。小津以之命名電影,只是一種取譬,以表達人生某種棖觸難言的滋味。
  • 慶山《彼岸花》:從彼岸花的投射意義入手,淺析如何到達幸福彼岸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佛經》近來,由宋威龍、林允領銜主演的現代都市愛情劇《彼岸花》,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該劇改編自安妮寶貝(現更名為慶山)的長篇小說《彼岸花》。這是她的處女作品。然而看過原著的書迷都知道,該劇與小說中的情節並無太大關聯。除了保留了小說中最基本的人物關係和人物名稱,其他故事情節更是風馬牛不相及。當然,這部劇的改編也體現了其時代性的要求。《彼岸花》這部小說出版於2001年。奠定該部小說的時代背景,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
  • 彼岸花開開彼岸,奈何橋上可奈何! 獨泣幽冥,花豔人不還……
    鬼的血濺在亂草叢中,一種紅黑相間的花從此便在那裡絢麗地綻放開來,這種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從那以後,彼岸花便開在了地獄中叫「忘川」 的地方,那裡是死去的人忘卻今生情緣,轉身投胎來世的地方…… 愛情,大概也是如此,只因為彼此愛得不同,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卻很多很多。於是,彼岸花成了來自黑暗的愛情使者,因為它見證了一段黑色的死亡。
  • 曼珠沙華之淚,永生難忘彼岸花
    曼珠沙華:悲傷的回憶、相互思念、優美純潔、分離、死亡之美、永遠無法相會的悲傷、無盡的愛情、死亡的前兆、地獄的召喚。曼陀羅華:無盡的思念,絕望的愛情,天堂的來信。孟婆語:如今我知道錯了,如意郎君,需得我真心喜歡,唯願他好。他好時,我便開心。我好他不好時,我不開心。只要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開心。那方是真心喜歡,方是真心悅愛。——《靈魂擺渡之黃泉》
  • 教你手工製作玫瑰花和桃花,送你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昨天小編在後臺收到有粉絲寶寶給我留言,說要做手工的玫瑰花和桃花,今天小編我就來教你咯~
  • 18183式神備忘錄第19期:可怕的SSR彼岸花
    火焰一般的服飾象徵著彼岸花旺盛的生命力,如此源源不斷的能量是如何化作花泥?究竟她在人間漫遊時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又遇見了什麼樣的人呢?聽說當她遇到人類的時候,會微笑著問:「你也想成為我的養分嗎? 他成為了我的花泥,變成了我的養分,流入我的身體,給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那真是個意志堅定的人呢. 嗯?你怎麼不說話了.呵呵,你也想成為我的養分嗎? 總結: 可怕的彼岸花,所有的愛恨情仇,都化作了她生存的養分~你是怕了麼?
  • 為什麼《彼岸花》不如《七月與安生》在安妮作品的相同改編中受歡
    我不喜歡生活太完整的人,容顏完美的人,堅不可摧性格的人。人的生命應該是豐富的有缺陷,缺陷是靈魂的出口。--安妮寶貝彼岸花5月1日晚,林允宋威龍電視劇《彼岸花》首映。原作《彼岸花》來自安妮寶貝這是最受歡迎的青春。
  • 即使是煉獄,也有彼岸花成全最後一片柔情
    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所以彼岸花花開時看不到葉,有葉時又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好吧,寫到這裡我承認,寫彼岸花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雖然被催寫好多次),因為打出這三個字,總讓我聯想到,少年時期,那些校園青春雜誌上(你懂的,《少男少女》啦,《那時花開》啦),無病呻吟的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