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記者深入深圳社區採訪:生活在這裡應該很幸福

2020-12-24 海峽導報

位於深圳市龍崗區的四季花城社區,7日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參加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記者來到這裡,觀摩社區治理經驗。

與前三天採訪行程不同,今天兩岸媒體人深入民間,了解大陸老百姓的真實生活。

據了解,四季花城社區有36個院落,4895戶,近2萬居民匯聚於此。2002年居委會正式成立,2006年成立工作站,2010年12月成立社區黨委,是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典型的城市化花園社區。

社區幹部介紹說,社區黨委是共產黨跟群眾聯繫的最後一公裡路,黨通過社區黨委去領導一個個社區,當社會的每一個毛細血管都健康,整個社會才會更和諧。

步入社區內,只見這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樓的各種活動室,有棋牌室、桌球館、手工坊、演奏室等等一應俱全,小區居民忘我地投入自己參加的活動中,讓人心生羨慕。

臺灣《真晨報》資深記者劉永慶表示,這個社區綠化很好,社區營造也做得很出色,生活在這裡應該很幸福。

社區幹部介紹,社區也有一些臺胞居住,臺灣慈濟的志工多年前也入駐社區,參與環保以及垃圾分類工作,「臺灣經驗」讓四季花城更加整潔美麗。

海峽導報特派記者 薛洋 柳瑞鴻

相關焦點

  • 深圳經濟總量40年增一萬多倍,臺灣記者感嘆「既熟悉又陌生」
    深圳是中國大陸最成功的經濟特區,而位於深圳西部的前海則被稱為「特區中的特區」。今天下午,參加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記者,今天下午來到這片熱土,一睹大陸改革發展前沿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便在這裡舉行,一樓設有「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展覽面積1300平方米,展出558個展項,全景展示深圳經濟特區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
  • 「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報導活動走進深圳
    來自海峽兩岸的30多位網絡新媒體記者深入蓮花山公園、深圳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前海國際會議中心、深港青年夢工場、南頭古城、福田區僑香社區、龍崗區四季花城社區以及騰訊、邁瑞、中建科工等參觀採訪,全面了解深圳經濟特區40年來的發展成就。兩岸記者點讚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取得的成就,並進行了廣泛宣傳報導,累計發布新聞資訊174篇。
  • 臺灣八大電視臺深入四川省瀘州市採訪
    臺灣八大電視臺記者五人專程到四川瀘州採訪。(圖片來源:瀘州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瀘州消息 5月21日至22日,臺灣八大電視臺記者五人專程到酒城瀘州採訪,採制宣傳瀘州老窖、納溪班打獅子的專題節目《世界第一等》,臺灣著名藝人張善為擔綱節目主持。  在瀘州老窖,節目組全程解密了瀘州老窖釀製工藝,造訪了老窖儲藏地純陽洞,邀請了國家級品酒員曾娜現場品酒,見證了瀘州酒界品酒奇藝。
  • 「順應歷史潮流」——陳佐洱憶臺灣記者首次「登陸」採訪
    (兩岸40年)「順應歷史潮流」——陳佐洱憶臺灣記者首次「登陸」採訪  中新社北京1月1日電 題:「順應歷史潮流」——陳佐洱憶臺灣記者首次「登陸」採訪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當時臺灣《自立晚報》總編輯陳國祥說,我們創造了歷史。不過我認為,應該是順應了歷史潮流。」
  •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到廣西桂林市採訪
    中國臺灣網12月25日桂林消息 12月17-23日,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到廣西桂林市採訪拍攝桂林傳統美食和新興觀光產業。  記者們採訪了桂林米粉星級評定製度,拍攝了米粉製作工藝。採訪拍攝了臺資旅遊企業愚自樂園地中海度假村、印象·劉三姐大型山水實景演出、《象山傳奇》大型超媒體實景演藝、《夜王城》大型全景體驗秀和飛虎隊指揮所舊址紀念館等,赴桂林陽朔對魚鷹文化進行了深入採訪發掘。透過鏡頭向臺灣民眾展示了桂林的自然、人文景觀和美食文化,將為臺灣同胞來桂林旅遊提供直觀的指南。
  • 深圳佳兆業隊深入龍崗鳳凰社區傳遞快樂足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韓墨12月8日下午,龍崗區平湖鳳凰新村的社區運動場格外熱鬧,深圳佳兆業足球隊鳳凰社區嘉年華在此舉行。此次嘉年華活動由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平湖街道辦事處指導,深圳市足球俱樂部、龍崗區平湖街道鳳凰社區工作站共同承辦。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楊憲斌,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武新寧,平湖街道文體服務中心副主任陳俊超,鳳凰社區工作站副站長、黨委副書記劉紹輝,深圳市足球俱樂部管理層及青訓教練等嘉賓出席了活動。
  • 臺灣東森電視臺深入採訪高鐵通車後的婺源旅遊
    中國臺灣網7月7日婺源訊 6月28-30日,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任以芳、楊逸平一行二人來到有著「中國最美鄉村」之譽的江西省婺源縣,採訪合福高鐵通車後的婺源旅遊。在婺源期間,兩位記者先後深入鴛鴦湖、源頭古村、篁嶺古村、五龍源漂流景區等地進行拍攝、訪談、與遊客交流,親身體驗了高空溜索、峽谷漂流、篁嶺民宿等參與性旅遊產品,參觀了正在開發中的石門山峽谷,從食、住、行、遊等多個角度對進入高鐵時代的婺源旅遊進行了專題採訪。
  • 誠品生活深圳年底關閉 精神棲息地何處安放?
    財經生活頻道《1919創財經》戳 △誠品生活深圳年底關閉 精神棲息地何處安放? 這裡是正在直播的1919創財經。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消息一出,讀書愛好者們深表遺憾。
  • 追尋,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十路記者採訪歸來話感悟
    紅色精神 乘風破浪記者 吳妙麗這是我們幾位記者第一次全面深入地用「紅色」視角觀察上海。4天,我們既走訪了紀念館、名人故居,也深入到上海自貿試驗區、街道社區。當走在中共一大18平方米會議舊址狹窄的樓道,凝視不大的客堂時,我們感動:黨就是在這麼小的地方從無到有發展壯大。
  • 廣西南寧新竹社區:「生活在這個社區真的很幸福」
    劉粵源幫助的對象是93歲的獨孤老人馮聯秀,因為疾病導致雙腿無法行走,只能依靠輪椅在家中生活。劉粵源的到來給馮奶奶的生活增添了幾分快樂,她常帶著馮奶奶到小區轉轉,呼吸新鮮空氣,還陪她去看醫生,買了新鮮的時令水果也會特別分出一份,拿給馮奶奶。「生活在這個社區真的很幸福,鄰裡之間像親人一樣。」馮奶奶說這句話時,臉上的笑容真誠又燦爛。
  • 老區的「深圳小鎮」,貧困戶的幸福家園
    新華社南寧1月12日電 題:老區的「深圳小鎮」,貧困戶的幸福家園新華社記者向志強、胡正航下午4點半,沈有碧放下手中的活兒,步行3分鐘去旁邊的幼兒園接回兒子,再返回車間繼續工作。「住在這裡,上班在這裡,孩子的學校也在這裡,非常方便。」她說。沈有碧的老家位於偏遠的廣西樂業縣邏沙鄉太平村,搬到位於百色市百東新區的百色深圳小鎮之後,她一家5口每人只交了2500元,就住進了120平方米的大房子,自己也在小區內的扶貧車間找到了工作。
  •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來淮南採訪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來淮南採訪 2018年04月19日 13: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來淮南採訪。(圖片來源:中國臺灣網淮南市臺辦通訊員管群)  中國臺灣網4月19日淮南訊 4月10日,臺灣東森電視臺一行來淮南採訪,副市長陸晞對寶島臺灣的記者在春暖花開的美麗時節來淮採訪表示熱烈歡迎,勉勵他們在完成好工作的同時,多走走多看看,感受一下美好淮南的市容市貌,並叮囑淮南市臺辦做好接待保障工作。
  • 進社區 改機制 深圳銀行機構尋找首貸戶
    在此次專項行動中,消除銀行和中小微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成為關鍵點,同時也是深入社區開展政銀企對接工作,重點拓展首貸戶、發放信用貸款……截至11月23日,央行深圳中支帶領29家商業銀行深入全市11個行政區、74個街道、667個社區和66個產業園區,走訪18017家小微企業。已有2351家企業獲得貸款73.46億元,其中首貸率38.1%,信用貸款佔比39.4%。
  • 張張圖片定格社區幸福瞬間
    ▲「魅力家園 和諧社區」圖片展。 深圳晚報訊 (記者 王秋婷) 12月18日,由深圳市老年攝影學會主辦的「魅力家園 和諧社區」圖片展在東角頭社區黨群中心舉辦。 作為南山區2020年民生微實事項目之一,通過聯動蛇口街道東角頭社區黨群中心,深圳市老年攝影學會舉辦以「魅力家園 和諧社區」為主題的社區圖片展。
  • 深圳南山海月社區:共建社區花園 共享四季芬芳
    深圳南山海月社區:共建社區花園 共享四季芬芳經濟日報  作者:楊陽騰  2020-09-29 在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海月社區的共建花園馨月園裡
  • 深圳福田這個社區公園有點「豪」——2500多平陽光大草坪、400米...
    ,各具風格的新建社區公園星羅棋布,17個共建社區花園點綴著「宜居宜業宜遊」的美好家園、美麗福田。快節奏的生活壓力重重,複雜情緒層出不窮,而在這裡,無論是和煦午後還是暖意黃昏,大家都能在草坪上盡情做自己,野餐小聚,嬉戲玩耍,把煩惱拋之腦後。大人們暢享無憂時光,孩童們盡享當下快樂,讓公園成為美好故事和幸福生活的發源地。
  • 全齡社區,幸福生活近在咫尺
    中新網福建新聞1月8日電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人們對居住品質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  龍湖深諳現代都市生活所需  在五維立體景觀的基礎上  打造全齡社交休閒空間  居於龍湖,不止有眼前的園林風景  更有咫尺幸福生活的本意  全齡化社區 滿足人們的幸福追求
  • 深圳南頭古城: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幸福街區
    翻開鵬城的歷史,南頭古城是貫穿這座城市1700年過往歲月的悠遠存在,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也是深圳的城市原點。立足於「粵東首郡、港澳源頭」的文化定位,這裡將被打造成為「嶺南文化的展示窗口、深圳最有魅力的文化名片及歷史全景博物館」。8月26日,330多米長的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開街營業,這座曾沉寂在歲月長河中的古城再次綻放出奪目的光芒。
  • ——經濟日報記者「新春走基層」採訪活動回顧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春節期間,經濟日報參與「新春走基層」採訪活動的70多位記者活躍在新聞採訪一線,在20多個省區市採訪了1000多名基層幹部群眾。這是一場讓群眾當主角的特殊採訪,一個新聞工作者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特別春節,一段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深入落實「三貼近」的特色假期。 寫百姓生活,為時代放歌。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年初,到基層去!到一線去!
  • 臺灣三立電視臺記者在晉中市採訪拍攝
    臺灣三立電視臺記者在晉中市採訪拍攝   中國臺灣網5月11日晉中消息 4月17日至20日、23日,臺灣三立電視臺一行5人到晉中市介休、平遙、祁縣等地進行採訪拍攝。這是臺灣三立電視臺第四次到晉中採訪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