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英
假如有異性偷偷喜歡你,你想知道是誰嗎?有人會選擇想知道,而我會選擇不想知道。
記得當年與我家先生剛結婚不久,一次閒聊時,他不小心說了一句:「那時候,咱班裡還有別的男生偷偷喜歡你。」我馬上驚奇地問他怎麼知道的,我家先生答:「他們有時會在宿舍談論你。」
我和我家先生曾是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學,那時我家先生是跑校生,有時也會去男生宿舍玩。
我這才想起來問:「偷偷喜歡我的人是誰?」我家先生對此閉口不談,見他一副根本不想告訴我的樣子——可能正想不該把這件事告訴我,在責怪自己失言了呢,我就不再追問,心裡想有誰偷偷喜歡我,那是對方的事,與我何幹?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不去知道誰偷偷喜歡過自己很明智,只不過多了一份默默的感謝,謝謝曾經有人偷偷喜歡我,卻沒因這份單方的喜歡打擾過我的生活。
後來有了女兒,她自上幼兒園時就有男生明著暗著喜歡她。我教女兒說假如你知道有男生偷偷喜歡你,一定要裝作不知道,正常交往即可;如果對方敢表白,那就採用不傷對方自尊的方式委婉拒絕他,感情的事千萬別拖泥帶水;若是你偷偷喜歡了某個人,那也很正常,只是要善於掩飾,別讓對方看出來,在年少的季節,偷偷喜歡一個人充滿美好的感覺,但不要捅破,這種經歷會和青春一樣,化為一生中非常美好的回憶。
我假設的這些情況,女兒都已經歷過了,她比當年的我要睿智,懂得在早春時節不去妄想現在就去摘取秋日的情感之果。我同樣感謝那些喜歡過我女兒的男孩們,謝謝他們的喜歡就如清新的風拂過我女兒的成長歲月,帶給了她些許美好的感覺卻不曾留下任何痕跡。
人生還是合乎自然為好,在成長的季節只管成長,而非貪戀過早的收穫。畢竟,如我和我家先生這種雖屬早戀但是晚婚晚育的情形很罕見,並且,作為過來人,我們一點也不支持早戀。
可能從小得到過既體貼入微又明顯富裕的父兄之愛的緣故,童年時會跟著哥哥們瘋跑的我一直在和異性打交道時不覺隔閡,但很難對聊得來的異性產生涉及異性情愛的那種喜歡感覺,也從來不會把我的存在感或價值感建立在異性欣賞自己的眼光上面。因此,一旦發現哪個異性對我有失了分寸的表現,我就十分反感,不想再讓此人出現在自己的生活裡面,於是會刻意與之疏遠。
我把我的這種成長經驗借鑑著運用到了教導女兒方面。女兒既沒有兄弟,又和爸爸較少見面,無法擁有我小時候在日常不缺異性親人陪伴呵護的體驗,我就在女兒上小學後,鼓勵她和男生多些正常交往。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男女存在思維差異,可以讓女兒在與男孩的互動中取長補短;一方面只有接觸得男孩多了,女兒才會對男孩產生鑑別力,不至於誰對自己好一點就陷進感情漩渦裡面。
在少兒時期和青春期,無論是自己被人偷偷喜歡還是自己偷偷喜歡別人,都是十分美妙的事情,只是千萬不要把這種喜歡轉換為早戀,早戀的結果必然是苦大於甜(像我和我家先生這樣雖是早戀但是能結出善果的人並不多見)。你要明白一點:偷偷喜歡一個人,本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就像我們欣賞一朵美麗的花,既不需要告訴花,又不必把花摘下,只是享受那種感覺並祝願花開得更好就足夠了。
高英寫於2020年12月9日,農曆十月二十五,周三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