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文化領域分享,歡迎關注安久文化!
提到高適,我們都知道他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很多代表詩作都是非常雄渾開闊的。但是其中有一首詩卻是非常特別,語言含蓄雋永,意境美妙闊遠。不僅描繪出了塞外的廣袤動人,更讓人感受到仿佛田園生活一般的氛圍。
《塞上聽吹笛》
唐·高適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如果你了解高適,就會知道他是一個例外。高適出生於盛唐時期,以寫邊塞詩著名,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並稱「邊塞四詩人」。為什麼說他是個例外,從仕途上來說,高適的升遷是非常順利且快速的。在當時那個時期,有多少著名的文人才子想要謀求一個出路,但即使是詩仙李白,也是一生求而不得,還幾次下獄。大唐盛世,這樣的例子可不少。杜甫一生潦倒,韓愈多次被貶,孟郊最後連棺材都買不起。可是高適卻被封為「渤海縣侯」,死後更是追封為一品大員。這到底為什麼?
一句話來總結就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高適深入邊塞,將士們的熱血與豪情都刻在他心中。上馬可殺敵,下馬可拿筆寫詩,這樣的高適誰不愛?也是因為高適在邊塞的經歷,所以他的詩歌中有很濃厚的特色。上面這首《塞上聽吹笛》也有相似的地方。
冰雪已經融化,那些曾經入侵的胡馬早已撤退。月光那樣皎潔,悠揚的笛聲迴蕩在烽火樓之間。想問問《梅花落》飄向何處了?原來就像梅花一樣,落滿了關山。
這首詩有邊塞詩的雄渾、大氣,意境很美。為我們展現了很動人的塞外風光,在這其中,還有詩人不太願意流露的思鄉之情。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寫: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高適這首詩與李白的這一句很是相似,其中所寫的「梅花」,不僅是《梅花落》這個曲調,更是高適心中的梅花。梅花花瓣飄落,一夜之間香滿關山。從這裡來看,高適這首詩其實不輸於李白。
思鄉之情仿佛總是哀傷、低沉的,但是在高適的這首詩中基調是明快的、沉穩的。因為當時的盛唐氣象,也因為高適所經歷的過往。整首詩虛實相生、意境美妙,思鄉之情雖然含蓄,卻令人難忘。言有盡而意無窮,不知道你讀過這首詩有什麼感覺?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