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行動支付網
作者: 小P
公開資料顯示,第三方支付公司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付寶」)發生股權變更,原持股30%的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美銀寶」),是一家由國際支付巨頭PayPal全資控制,早就2004年便註冊成立的國內企業。
2019年9月30日,國付寶官網發布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已批准國付寶股權變更申請。從股權關係可以看到,美銀寶通過全資收購北京智融信達科技有限公司,從而獲得後者持有的國付寶70%股權。PayPal也因此成為國付寶實際控制人並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隨後國付寶高管發生一系列變更,原國航系人員悉數退出。目前國付寶董事長、法人為李金,他是PayPal中國區的高管。
2020年8月,PayPal宣布任命邱寒為中國區業務負責人,擔任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執行長,這一新設立的職位全權負責制定PayPal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戰略。在出任PayPal中國區業務負責人之前,邱寒就職於平安旗下金融壹帳通,擔任聯席總經理及首席創新官。
在公布負責人的同時,PayPal表達了在中國長期發展的意願。因此PayPal通過進一步持股,以實現對國付寶的全資持有,並不奇怪。
PayPal脫胎於Confinity,一家由彼得?蒂爾創辦的公司,於1999年正式上線。隨後Confinity與埃隆?馬斯克創辦的X.com合併,合併後的PayPal很快便在納斯達克首次上市,只是隨後被eBay收購。2015年4月10日,PayPal從eBay分拆後又再次上市。目前,PayPal總市值已超過2800億美元。
然而長期以來,活躍在國際市場的PayPal在國內業務進展寥寥。由於缺乏牌照,PayPal此前在中國的業務主要在外貿和跨境電商支付領域。中國目前已是全球行動支付最為發達的市場,PayPal並不想缺席。事實上,PayPal很早就為支付牌照的申請與中國監管部門進行探討。但由於種種原因,彼時外資在國內開展支付業務時機還不成熟。
但國內支付清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是必然趨勢,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2017第六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曾指出「支付產業對外開放方面做的還不夠」。2018年3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7號》明確放開外商投資支付機構準入限制、準入規則和監管要求等。在這種趨勢下,無論是PayPal等外資收購持牌機構,還是運通、萬事達卡等合資籌建清算機構都成為了可能。
PayPal執行長丹?舒爾曼將收購國付寶視為一個「歷史性交易」,表示它將幫助PayPal在當下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拓寬業務,提升參與水平。
作為被收購的標的,國付寶成立於2011年1月25日,由國家商務部下屬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CIECC和海航集團共同發起組建。2011年12月獲支付牌照,彼時支付業務類型僅為網際網路支付和行動電話支付。但在2016年12月22日順利完成續展後,合併了同為海航集團旗下成員企業海南海島一卡通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海南省、陝西省、雲南省、湖南省、北京市)資質。此外,今年還是國付寶牌照續展之年,PayPal也將迎來它在中國的監管「考試」。
在出現流動性危機後,國付寶便成為海航集團處理的資產之一。除了國付寶,在2018年12月海航物流集團舉行的資產轉讓推介會上,還曾集中推介了10項資產,在寫字樓、酒店、商業地產之外,還看到海航旗下另一家支付公司新生支付100%股權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在確定轉手不久前,國付寶一度被指為上市公司輸血以及為非法投資平臺開支付接口。此外,2018年8月6日,國付寶因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戶開立匿名帳戶、假名帳戶,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多項違規行為,收到央行兩張罰單,合計罰沒4646萬元,刷新當年的罰金紀錄。
總而言之,一個有錢想買,一個缺錢想賣,雙方一拍即合後促成了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持股的第三方支付機構。
那麼接下來,會不會改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