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說:「人是自我編織的意義之網的動物。」換句話就是,別太喪,你總得給自己留條活路。
小時候我很喜歡幻想未來。
我在床頭邊放了本很小的筆記本,每次有了新的夢想,就把它寫到上面。
想成為超人,想當個科學家,甚至有次在路邊看到一個賣豬肉的大叔在寒風裡抽著煙,過得很是滋潤,便把「豬肉俠」也寫在筆記本上。
只不過後來,四百米拿了個倒數第一,就把超人兩個字劃掉;考數學拿了個剛及格的分數,又把科學家改成小科學家…
最後發現,切豬肉這門行當也不簡單,我這身板可能只有被豬切的份。
於是我逐一刪除「夢想記錄本」上的夢想,也漸漸認識到,自己好像並不像玄幻小說裡的主角那樣天資聰慧,萬裡挑一。
在一次次打擊過後,我開始對自己妥協。
開始接受自己其實很平凡。不再拿起《鬥破蒼穹》,不再守著門口的燒烤攤。
只會反少年地張望四周,覺得人生太過無聊。
對那時的我來說,平凡是場審判。
————
但有次發生了件很小的事,把我的想法給徹底扭轉過來。
小升初的那場較量裡,我成功闖到最後,考進了市裡最好的初中。
印象最深的是出成績那天,我爸在校門口逆著人群走,只想在「光榮榜」上找找有沒我的名字。
那所初中是私立的,位置有點偏遠,還記得他在路上走得太急,不小心撞到了別人家的小孩,趕緊跟人爹媽道歉。
可是當他發現我榜上有名的那一刻,他那股興奮勁,簡直比自己中了彩票還誇張。
直到有天在語文課本裡看到《範進中舉》那篇文章,才算找到了最恰當的比喻。
其實那時我自己並沒有多高興,因為考進一所好初中並不代表以後有多優秀,很大概率我還是一個普通人。
但我爸的歡喜又好像在告訴我:兒子,你做了件讓我特別驕傲的事。
就算終其一生只能平凡,你也可以很了不起。
所以後來我想了想,突然覺得我們一直以來對「平凡」兩個字有誤解。
平凡其實不是一個標籤,而是一種態度。
這個世界有七十多億人,在這之中有人無家可歸,連一頓像樣的飯菜也沒嘗過;也有人住在海邊別墅,每天一早醒來就是燦爛陽光。
他們都很平凡。
一百年過去,也沒誰能被記住。
你把樣本擴大到整個世界,會發現世上和他們一樣的人還有成千上萬。就算他們生活天差地別,各在命運的兩端,也擺脫不了平凡的詛咒。
但他們這麼多人,也沒誰因為平凡就甘心。
平凡並不可恥,遍及在這土地上的,不是那些不平凡的人。
而是路邊炸串的大媽,雨天騎著電動車的美團小哥,工地裡拎著磚塊抗著水泥的大叔。
是你的七大舅八大姨,是你的小學初中高中老師,你的父母,你的朋友,是那些可能一輩子都上不了一次新聞的人。
儘管不平凡的人靠發明創造,能夠改變一個時代。
但平凡的人,是他們積攢起龐大的勢力,才將世界維繫得這般牢固。
而平凡的態度,就是認識到自己的普通,也不肯就這樣算了。
畢竟人最忌諱的兩個字就是「還行」。
最怕的就是,你覺得,既然努力學習沒用,那整天玩遊戲也還行;
既然成天工作只能做個螺絲釘,那隨便找個養老的崗位也還行;
反正大家都很平凡,那不努力也還行。
久而久之,你給自己冠以平凡的姿態,逍遙自在地縱情在別人為你營造好的商品世界,貨幣世界之中。
你把自己當作,這幾十億人類群體裡,某一個能夠被忽略的,不重要的普通人來對待。
但你並不是在成為一個普通人,
你只是在成為一個數字。
《日常》說:我們生活的每個日常,都是連續發生的奇蹟。
我覺得,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平凡而驕傲,並擁抱那些普通人所有的堅韌與果敢,絕不向命運低頭。
我們當然承認,自己內心裡有那麼一片陰暗,自私,甚至偏執瘋狂。
但我們不妥協,不把平凡當作懈怠的藉口。
這才叫做真正的平凡。
誰也沒辦法料定接下來的日子會怎樣。
不知道你們心裡會不會有這樣一種感覺。
感覺自己好像一輩子都逃脫不了這個階級,感覺自己到死都只能是個平凡人。
那該怎麼辦?
終其一生只是個平凡人怎麼辦?
其實不用終其一生,我現在活了快二十年,單純就這二十年的平凡人時間,也足夠我發表感想了。
我想,
我會特別特別特別後悔。
不是因為自己是個「沒用」的平凡人,
不是因為自己最後都沒「逆天改命」,
更不是因為,這個歷史沒能記住我的一生。
只是單純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
我知道,當個不平凡的人很難,可能整個世界只有0.001%的人會達到這種成就。
但如果正好是我呢?
如果我沒一覺睡到中午,而是早早就把時間花在功課上;
如果我沒在學期最後幾天才進圖書館,而是開學之前便坐在裡面。
如果我每次玩遊戲前,能夠有那麼一絲猶豫,如果我每次聽到爸媽抱怨,能夠有那麼一點愧疚。
如果,我能比真實的自己更加厲害。
會不會,
我就成為了那個不平凡的人?
我當然知道答案很大概率是不會。
但就算這個可能性再微小,就算無數追夢的人死在了路上。
說到底,這也比自己騙自己平凡要好得多。
《平凡的世界》說: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
所以我很高興自己是個平凡人。
但我好像也有點不甘心,
自己一輩子,都只是個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