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2021年考研初試如約而至,據悉,今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再創新高,達到了377萬,同比增加36萬 ,增幅達到了10.6%,整體錄取難度有望繼續增大,受關注程度持續增加。
12月26日上午,考研政治科目考試圓夢落幕,從目前公布的考研政治真題來看,今年考研政治命題繼續保持穩定,內容仍舊緊扣近期以來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並沒有出現偏難怪的情況,提問方法也比較清晰,對於多數考生來講,總體難度不大,尤其是材料分析題部分,均在多數考生的預料之中,從大家考試結束之後的反饋情況來看,多數考生發揮比較穩定。下面參照考研真題為大家具體分析今年政治科目的試題整體情況(答案僅供參考)。
單項選擇題部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單項選擇題部分,該部分有16個題目,總體來看,這部分試題難度並不高,多數題目考察的是基本的知識點,今年考研的第一個題目依然繼續延續了此前的風格,考察了一道著作題,不過難度相比去年要低不少。
除了傳統的知識點之外,此次單項選擇題部分還重點考察了部分熱點時事政治知識點,對於國內最新科技成果、以及重要社會活動進行了考察,整體難度並不算高,分值也相對較低,區分度不高,根據此前的經驗來看,多數考生單項選擇題錯誤率並不算高。
多項選擇題部分難度適中
相對單項選擇題而言,多項選擇部分難度更大,題目分值也更高,一直以來,多項選擇部分都是政治科目考試的難點和重點,部分題目區分度很高,如果審題不仔細的話,很容易被命題人套路,無法給出正確答案。
個人認為,今年多項選擇部分試題難度並不低,對於基礎知識薄弱的考生而言,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績並不容易,但如果認真複習考研政治各大知識點,深入分析和觀察命題規律,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績難度並不大。
本次考試,第一道多項選擇題目考察的是世界的客觀存在性,以及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認為世界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題目緊密結合社會熱點話題,考察方式比較靈活。
從命題內容來看,本次考研試題內容多樣,涉及到了大氣汙染治理,抗擊病毒、經濟發展新動能等熱點社會話題,題目相對比較新穎,考察的知識點數量比較多,試題難度適中,具有很高的區分度。
在多項選擇題部分,也並不缺少對於時政內容的考察,這也提醒大家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不要放鬆對於周邊熱門話題的深入了解和探究。
分析題被大家紛紛「押中」
一直以來,分析題都是考研政治的重頭戲,整體來看,今年考研試題不避熱點,試題材料中基本上都是大家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命題角度也比較符合大家預期,今年很多機構都預測出了分析題的命題趨勢,甚至出現了「原題」。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平時對於相關問題答案的梳理十分關鍵。
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如果分析題難度較低,考研試卷的評分標準就會稍微嚴格一點。
根據很多考生反饋,今年考研政治不僅有很多簡答題被押中,還有一些選擇題被壓中了,其實肖秀榮一直以押題準而著稱,在國內考研領域享有盛譽,預測準確並不令人意外,這對於正在複習備考的大三學生來講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總體來看,今年考研政治試題難度適中,考察的多數是熱門知識點,從考試結束大家的反饋情況來看,多數考生發揮比較正常,對於很多複習準備充分的考生來講,取得70分難度並不算太高。
不過對於考生來講,考研政治已經結束,現在大家的重點是剩餘科目的備考,以及未來複試的準備,這才是廣大考生更應該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