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熱炒的「量子點電視」值得買嗎?

2021-02-13 IT時報

文/老範

歲末年初,「量子點」這個詞突然在電視行業裡熱了起來,在美國CES等大展上量子電視頻繁登場。春節剛過,大家懷揣著紅包、壓歲錢和購物衝動,量子電視成為潛在的新寵。那麼,量子點是何方神聖,2015年選購電視是否考慮它?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由於近期帶有「量子點電視」的標題時常出現在網絡,很多朋友第一反應可能會以為這是一種類似等離子電視之類的全新事物。實際上,量子點電視還是液晶電視,與以往的液晶電視最大的區別,是它採用了全新的背光技術,基於此技術電視機的顯示畫質得到了顯著提升。

自從2006左右平板電視開始普及以來,液晶電視以其產業上的優勢逐步淘汰了顯像管電視、背投電視和等離子電視。但公認的液晶電視顯示效果差的問題一直存在,這主要表現在與等離子相比:液晶電視的對比度低(導致黑色不夠深沉)、色域低(導致顏色不夠豔麗)、響應時間長(看球賽時會有拖影)。量子點電視解決了的是這三個問題中色域低的問題,並且一舉超越了等離子電視。


(黑色虛線內是量子點電視的色域,白色虛線內為傳統電視色域)

通俗來講,一臺電視機的色域可以理解為能顯示的色彩的範圍,色域越廣,色彩表現效果也越好(當然還要看廠家的調色水平)。在電視機行業中通常使用NTSC色域標準,我們可以通過客觀數值來了解不同類型電視的色域水平。

常見顯示設備的NTSC色域覆蓋率CIE1931數值(越大越好):

高檔CRT電視 ≈70%

等離子電視 81%

普通LED液晶電視 68-72%

量子點液晶電視 110%

OLED電視 85%(LG品牌)

由此對比可見,量子點電視基於成熟的液晶技術,但色域覆蓋率毫不遜色於被認為是未來之星的OLED電視,確實很吸引人。但我們也應該清楚認識到,色域只是一部分,等離子和OLED在對比度和響應時間上仍然有壓倒性的優勢。

(管子中的黃色物質就是神秘的量子點材料)

筆者諮詢專業人士之後了解到:傳統液晶電視採用白光LED作為背光源,性價比高,已經成為主流;但這種白光成分中,紅光和綠光的色純度不高,也就註定了色域的表現不理想;而量子點電視採用的是藍光LED作為背光源,這種藍光在射過一種含有鎘元素的材料介質時,會與其中極細微的納米微粒發生反應(這種微粒被電視廠家稱為量子點,實際上應該叫納米點才更精確),發出非常純正的紅光和綠光。

這樣三原色就湊齊了,調配成純正的白光作為液晶電視的背光源,所以量子點電視的色域表現非常理想。也就是說,量子點的實質是一種背光技術。

不過前文所提到的含鎘材料做成什麼樣子,又分成了兩大流派。一種是做成薄膜,覆蓋在液晶背後,其成本會隨屏幕尺寸而大幅增加,所以適合用於手機、平板電腦這些小屏設備上;另一種是美國QD Vision公司開發的Color IQ技術,把含鎘材料做成細管,擋在LED燈管的前面,在成本上有優勢,目前多數量子點電視機都採用了這種方案。

雖然量子點電視這個新名詞近期才開始出現,但所用到的技術其實早就實用化了。記者查閱資料之後發現,2013年索尼就推出過一種叫「特麗魅彩TRILUMINOS」的技術並應用在其中高端機型裡,這其實就基於美國QD Vision公司開發的Color IQ技術。

至於為什麼到現在其他廠家才開始推量子點技術?用一位電視行業人士的話來說就是:2013年他們忙於宣傳智能電視,2014年又去宣傳4K超高畫質電視,直到2015年才輪到量子點。

量子點技術大幅改動了背光源的結構,並且使用了新型材料,改善了顯示效果,製造成本自然也增加了不少。記者通過專業人士了解到,以50英寸的電視機來說,如果改用量子點技術,成本會上升50-60美元,佔成本的10%以上。這樣的成本註定了量子點只能是運用在中高端的機型上,而且各個品牌對其態度也不完全相同。

索尼
早在2013年索尼就推出了一系列採用量子點技術的電視機,不過索尼自己對其命名為「特麗魅彩」技術。到現在,該品牌下此類產品已經覆蓋了中高端很多型號,其中最便宜的一款機型為49英寸,售價在8000多元,確實不便宜。

三星
1月初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展上,三星推出了名為SUHD TV的一系列電視機,實際也是採用了量子點技術,以此來達到超過100%的NTSC色域。該機另一個特色是搭載三星開發的Tizen作業系統。2月10日,在香港舉辦的三星論壇上,SUHD TV再次亮相,這個系列將會涵蓋從48英寸至88英寸的9個尺寸級別,消費者可以有比較廣泛的選擇空間。

LG
LG也在CES上展出了自己的量子點電視,不過名字叫做「Color Prime 臻廣色域」,從命名就能看出這也是一個定位中高端的系列。

海信
海信對自家量子點電視的命名是「NEW ULED」,聽上去像是海信以往ULED的升級版,但實際應該是採用了全新的技術。CES上海信已經展出了NEW ULED電視機,不過記者與海信工作人員溝通後得知該產品在國內上市應該還有一段時間,至少要農曆年之後。

TCL
早在2014年12月中旬,TCL就已經在國內發布了自己的量子點電視,55英寸4K超高清機型售價12999元。TCL多媒體CEO郝義稱未來會生產更多尺寸的量子點電視,售價也有望降低。

長虹
2014年12月底,長虹推出了55英寸和65英寸兩個規格的量子點電視,兩款都是高端機,其中還包含曲面屏機型。具體售價尚未披露。

創維和康佳
筆者與相關工作人員溝通後得知,創維和康佳目前並無推出量子點電視的計劃,2015年創維將繼續助推WRGB四色超高畫質電視,而康佳則有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的計劃。

終極消費提示:量子電視值得買嗎?
從顯示效果這一點來看的話,量子點電視在成熟的液晶技術上實現了飛躍性的提升,當然是值得買的。但是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預算也是決定購買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還得多考慮幾點。

以量子點電視型號最多的索尼為例,仔細對比我們就會發現,在48-50英寸的中等尺寸段,量子點電視比傳統機型要貴1倍;而在6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段,量子點電視與同檔次傳統機型的差價就要小很多。

再看TCL,上一代的55英寸旗艦機現在售價10999元,而剛剛發布的55英寸量子點電視售價12999元,只貴了2000元。

這說明,如果你的預算就是買一臺大尺寸旗艦機,只管毫不猶豫選擇量子點機型;而如果你預算有限,想買中等尺寸的電視,還是暫時別考慮量子點了,目前這價錢不划算。或者再等個一年半載,量子點電視規模起來之後價格也就降到正常水平——這也是有先例的,當年LED電視剛出來時就很貴,現在已經遍地都是了。

IT Times featur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only national-circulated weekly newspaper baesd in Shanghai, with more than 50 years of history.

相關焦點

  • 死貴死貴的 OLED、QLED 電視值得買嗎?
    排除掉現在還買不到的 QLED 量子點電視、Micro-LED 電視,目前有 LCD 液晶電視、OLED 電視以及 QD-LCD 半量子點電視可選(目前市面上聲稱的 QLED 電視實際上是 QD-LCD 半量子點電視,是在 LCD 電視基礎上用量子點層替代原來的背光層)。P.S.
  • 萬元級別的客廳量子點電視—三星(SAMSUNG)QA65Q6F電視體驗
    在箱子右下角有這款電視的主要賣點:QLED電視,簡單來說就是量子點電視;當受到光的刺激,量子點便會發出非常純淨的有色光線。是目前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發光材料,在光純度、色彩數,色域值三方面遙遙領先,堪稱魁首。什麼是量子點電視:量子點電視是應用了量子點技術背光源的電視,是液晶電視的一種。
  • 量子點電視,就是這麼神奇
    其實,早在2014年,TCL就發布了中國第一臺量子點電視,近年來TCL一直是量子點電視的領跑者。而在TCL的推動下,量子點電視的滲透率不斷提高,展現出了比OLED電視更具前景的發展潛力。在3月29日召開的TCL電視2017年新品發布會上,TCL集團副總裁、TCL多媒體COO兼中國事業部總經理王成就再次向外界展示了TCL在量子點領域的「野心」,「我們不僅要做中國量子點顯示技術和產業的領跑者,還要做全球量子點的領頭羊。」
  • 55吋4K量子點小米電視Pro正式發布,量子點膜出自這家…
    其中,小米電視5 Pro擁有55英寸、65英寸、75英寸三個型號,採用量子點技術,產品主打畫質賣點,起價3699元。更重要的是,小米電視5採用4K量子點屏幕,色域高達NTSC108%,擁有MEMC運動補償技術,支持HDR 10+高動態範圍圖像顯示,全線搭載第9代畫質引擎技術,還原真實色彩。量子點顯示技術+廣色域這兩項技術到底代表什麼呢?今日小米電視官方也通過微博向大家科普了一下此次小米電視5系列所採用的這兩項技術。
  • 一個簡單的問題:買電視是4K就夠了嗎?
    LCD,也就是液晶陣營,包括三星、索尼、松下、夏普、飛利浦等一大批廠商,而量子點則是一種更先進的面板背光技術,通過色彩更出眾的量子點晶體替代LED的螢光粉作為背光源,改善LCD本身的偏色現象。但話說回來,量子點電視仍是液晶電視,並非一種全新的顯示面板技術。
  • 松下推出Viera高端4K曲面電視 比量子點節能
    相比於三星、索尼、LG等廠商來說,同樣經營電視業務的松下直到今年一月的CES 2015展會上才展出了首款曲面電視原型,進入曲面電視領域的時間可謂頗晚
  • 三星電視降價,4000多元選55英寸量子點,還是65英寸普通電視?
    最近三星電視價格有所波動,其中55英寸量子點電視Q6A,時而3999元,時而4499元,價格比較浮動。
  • 當量子點電視撞上雷射投影,誰將更勝一籌?
    量子點電視本質還是「白色背光源+液晶」結構何為QLED量子點電視?QLED是一種不需要額外光源的自發光技術,而QLED量子點電視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藍色背光源照射直徑不同的紅色和綠色量子點,從而形成紅綠藍三原色,然後再通過濾光膜等成像系統和驅動系統形成圖像。
  • CCTV告訴你TCL 75吋量子點電視就是答案
    比如,為新家購置電視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什麼電視的顏值最高?買什麼尺寸觀看最合適?音畫效果如何等等!這些都是年輕用戶買電視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你還沒有考慮清楚,那麼CCTV《大國品牌養成記》之TCL電視《懂你的大屏音畫專家》這條視頻會給到你滿意的答案。
  • 2021年電視怎麼買?有了這份攻略想選錯都難
    在這其中,要數選購電視產品最為熱門,因為它不僅是家裡最常用的「物件兒」,也是能夠讓家人圍坐在一起的最佳利器。不過,在電視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其品類錯綜複雜,各種不同型號的產品往往讓消費者無從下手,而且電視畢竟不是易耗品,每個家庭至少要使用4~5年的時間,所以在選購時要尤為慎重。
  • 買電視送空調,買空調送電視,家電黑白配才是真愛~
    「準備結婚,最近正忙著買家電,逛了好幾家商場,真的是看花眼了,尤其是電視,4K電視、超薄電視、曲面電視、量子點電視各種概念,看上去技術都很先進,選擇太多,反而不知道該買什麼。」有市民告訴記者。這樣的煩惱也代表了很多新婚夫婦的心聲,在電視技術更迭、新品層出不窮的環境下,消費者該如何選擇一臺稱心如意的電視?
  • 想要買一臺高端電視,8K電視值得入手嗎?
    系列電視、創維Q71等。而剛過去的2021年春晚開啟了8K模式,首次實現8K直播。 8K電視似乎很「高大上」,代表著電視發展的趨勢。那麼,8K電視對於消費者來說,值得入手嗎?首先來看看什麼是8K電視。8K電視具有8K(7680×4320)解析度,像素點數量超過3300萬,是主流4K電視的4倍。
  • 三星Neo QLED電視發布 採用全新量子點矩陣技術
    1月8日消息,在昨天晚上舉行的三星線上搶先體驗活動中,三星正式公布2021年旗艦電視新品——三星Neo QLED電視。據介紹,三星Neo QLED電視從畫質、設計到音質都做出了巨大改變。  三星Neo QLED電視採用了全新的量子點矩陣技術,通過三星獨有的技術打造出了量子迷你LED(Quantum Mini LED),其體積和一粒沙子一般大小,高度僅舊款LED的1/40。
  • 小米電視5系列即將到來:4K量子點屏、四單元喇叭
    接下來,小米除了將為大家帶來全新的小米CC9 Pro以及小米手錶外,還將推出全新的小米電視5系列。而最近一段時間,小米電視也進行了相應的劇透預熱。從官方對其的稱呼來看,既然被叫做系列那麼應該有不同的可選版本。不過,目前官方並未公布這方面的消息。另外,今天小米電視官方再次預熱表示,小米電視5系列採用了更極致的全面屏設計。
  • 涵蓋5000元—9000元價位 各大品牌量子點電視有何特色?
    從2014年年底開始,高色域電視憑藉量子點材料,讓智能電視的色域覆蓋率達到了更高的標準(色域覆蓋率上相對普通液晶電視提升了58.3%),我們稱這類電視為量子點電視,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在LED背光源上加了一層量子點薄膜,用量子點技術來取代藍光LED光學封裝材料中的黃色螢光粉,可以實現百分之九十五接近於自然光,從而讓畫質的色彩還原、色域、可視角度、色彩純度更上一層樓
  • Angelababy說:量子點3.0電視看《摩天大樓》更清晰
    觀看大劇,怎麼能少了樂視超級電視量子點3.0智能電視G65 Pro呢?這款電視是全面屏設計,金屬機身,搭載的是雲豹底座。樂視超級電視G65 Pro是樂視搭載了量子點3.0技術的智能電視,65吋超大屏幕。
  • 後影院復工時代,TCL 75C8量子點電視仍能與之分庭抗禮!
    電影院的復工,對於影迷們來說自然是一個福音,但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愁,對於眾多主打「家庭影院」電視產品的品牌來說,這一次的打擊,不可謂不重,因為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電影院的開放,也意味著家庭影院電視產品的競爭力逐漸減弱。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沒有一款電視能夠與其抗爭嗎?我看未必,如果真要列舉出觀影效果媲美電影院的電視產品,那TCL 75C8 量子點電視必定在榜單之上。
  • 三星與樂金開撕——量子點和OLED孰優孰劣?
    根據韓媒每日經濟報導,近期三星針對購買2016年型量子點SUHD電視客戶,提供畫面burn-in(工程上稱為燒灼,消費者稱為殘影)問題10年免費維修保固,三星此舉不但在電視業界是罕見首例,業界已經開始關注對於OLED電視相當自信的樂金,是否也推出類似的10年免費保固服務,甚至引爆整體電視市場保固期拉長的連鎖效應。
  • 新年65英寸電視怎麼買 3000—16000元各價位電視推薦
    在多年前,家裡買一款42英寸電視屬於「夠用」的保準,65英寸的大電視就是峰值。而現在時代變了,隨著面板產能持續升華的作用下,大尺寸電視新品的價格持續走低,我們正進入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屏電視時代。現在消費者的選購傾向是,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預算充足就儘可能追求更大的電視屏幕尺寸。在2020年,65英寸電視已經成為絕對的焦點。
  • 貓叔2015年度十佳電視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