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範
歲末年初,「量子點」這個詞突然在電視行業裡熱了起來,在美國CES等大展上量子電視頻繁登場。春節剛過,大家懷揣著紅包、壓歲錢和購物衝動,量子電視成為潛在的新寵。那麼,量子點是何方神聖,2015年選購電視是否考慮它?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由於近期帶有「量子點電視」的標題時常出現在網絡,很多朋友第一反應可能會以為這是一種類似等離子電視之類的全新事物。實際上,量子點電視還是液晶電視,與以往的液晶電視最大的區別,是它採用了全新的背光技術,基於此技術電視機的顯示畫質得到了顯著提升。
自從2006左右平板電視開始普及以來,液晶電視以其產業上的優勢逐步淘汰了顯像管電視、背投電視和等離子電視。但公認的液晶電視顯示效果差的問題一直存在,這主要表現在與等離子相比:液晶電視的對比度低(導致黑色不夠深沉)、色域低(導致顏色不夠豔麗)、響應時間長(看球賽時會有拖影)。量子點電視解決了的是這三個問題中色域低的問題,並且一舉超越了等離子電視。
(黑色虛線內是量子點電視的色域,白色虛線內為傳統電視色域)
通俗來講,一臺電視機的色域可以理解為能顯示的色彩的範圍,色域越廣,色彩表現效果也越好(當然還要看廠家的調色水平)。在電視機行業中通常使用NTSC色域標準,我們可以通過客觀數值來了解不同類型電視的色域水平。
常見顯示設備的NTSC色域覆蓋率CIE1931數值(越大越好):
高檔CRT電視 ≈70%
等離子電視 81%
普通LED液晶電視 68-72%
量子點液晶電視 110%
OLED電視 85%(LG品牌)
由此對比可見,量子點電視基於成熟的液晶技術,但色域覆蓋率毫不遜色於被認為是未來之星的OLED電視,確實很吸引人。但我們也應該清楚認識到,色域只是一部分,等離子和OLED在對比度和響應時間上仍然有壓倒性的優勢。
(管子中的黃色物質就是神秘的量子點材料)
筆者諮詢專業人士之後了解到:傳統液晶電視採用白光LED作為背光源,性價比高,已經成為主流;但這種白光成分中,紅光和綠光的色純度不高,也就註定了色域的表現不理想;而量子點電視採用的是藍光LED作為背光源,這種藍光在射過一種含有鎘元素的材料介質時,會與其中極細微的納米微粒發生反應(這種微粒被電視廠家稱為量子點,實際上應該叫納米點才更精確),發出非常純正的紅光和綠光。
這樣三原色就湊齊了,調配成純正的白光作為液晶電視的背光源,所以量子點電視的色域表現非常理想。也就是說,量子點的實質是一種背光技術。
不過前文所提到的含鎘材料做成什麼樣子,又分成了兩大流派。一種是做成薄膜,覆蓋在液晶背後,其成本會隨屏幕尺寸而大幅增加,所以適合用於手機、平板電腦這些小屏設備上;另一種是美國QD Vision公司開發的Color IQ技術,把含鎘材料做成細管,擋在LED燈管的前面,在成本上有優勢,目前多數量子點電視機都採用了這種方案。
雖然量子點電視這個新名詞近期才開始出現,但所用到的技術其實早就實用化了。記者查閱資料之後發現,2013年索尼就推出過一種叫「特麗魅彩TRILUMINOS」的技術並應用在其中高端機型裡,這其實就基於美國QD Vision公司開發的Color IQ技術。
至於為什麼到現在其他廠家才開始推量子點技術?用一位電視行業人士的話來說就是:2013年他們忙於宣傳智能電視,2014年又去宣傳4K超高畫質電視,直到2015年才輪到量子點。
量子點技術大幅改動了背光源的結構,並且使用了新型材料,改善了顯示效果,製造成本自然也增加了不少。記者通過專業人士了解到,以50英寸的電視機來說,如果改用量子點技術,成本會上升50-60美元,佔成本的10%以上。這樣的成本註定了量子點只能是運用在中高端的機型上,而且各個品牌對其態度也不完全相同。
索尼
早在2013年索尼就推出了一系列採用量子點技術的電視機,不過索尼自己對其命名為「特麗魅彩」技術。到現在,該品牌下此類產品已經覆蓋了中高端很多型號,其中最便宜的一款機型為49英寸,售價在8000多元,確實不便宜。
三星
1月初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展上,三星推出了名為SUHD TV的一系列電視機,實際也是採用了量子點技術,以此來達到超過100%的NTSC色域。該機另一個特色是搭載三星開發的Tizen作業系統。2月10日,在香港舉辦的三星論壇上,SUHD TV再次亮相,這個系列將會涵蓋從48英寸至88英寸的9個尺寸級別,消費者可以有比較廣泛的選擇空間。
LG
LG也在CES上展出了自己的量子點電視,不過名字叫做「Color Prime 臻廣色域」,從命名就能看出這也是一個定位中高端的系列。
海信
海信對自家量子點電視的命名是「NEW ULED」,聽上去像是海信以往ULED的升級版,但實際應該是採用了全新的技術。CES上海信已經展出了NEW ULED電視機,不過記者與海信工作人員溝通後得知該產品在國內上市應該還有一段時間,至少要農曆年之後。
TCL
早在2014年12月中旬,TCL就已經在國內發布了自己的量子點電視,55英寸4K超高清機型售價12999元。TCL多媒體CEO郝義稱未來會生產更多尺寸的量子點電視,售價也有望降低。
長虹
2014年12月底,長虹推出了55英寸和65英寸兩個規格的量子點電視,兩款都是高端機,其中還包含曲面屏機型。具體售價尚未披露。
創維和康佳
筆者與相關工作人員溝通後得知,創維和康佳目前並無推出量子點電視的計劃,2015年創維將繼續助推WRGB四色超高畫質電視,而康佳則有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的計劃。
終極消費提示:量子電視值得買嗎?
從顯示效果這一點來看的話,量子點電視在成熟的液晶技術上實現了飛躍性的提升,當然是值得買的。但是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預算也是決定購買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還得多考慮幾點。
以量子點電視型號最多的索尼為例,仔細對比我們就會發現,在48-50英寸的中等尺寸段,量子點電視比傳統機型要貴1倍;而在6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段,量子點電視與同檔次傳統機型的差價就要小很多。
再看TCL,上一代的55英寸旗艦機現在售價10999元,而剛剛發布的55英寸量子點電視售價12999元,只貴了2000元。
這說明,如果你的預算就是買一臺大尺寸旗艦機,只管毫不猶豫選擇量子點機型;而如果你預算有限,想買中等尺寸的電視,還是暫時別考慮量子點了,目前這價錢不划算。或者再等個一年半載,量子點電視規模起來之後價格也就降到正常水平——這也是有先例的,當年LED電視剛出來時就很貴,現在已經遍地都是了。
IT Times featur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only national-circulated weekly newspaper baesd in Shanghai, with more than 50 years of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