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華語大銀幕上,張譯的身影,顯得異常活躍。
因為疫情,前半年的電影市場一片空白。隨著7月末電影院線的復工,《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一秒鐘》等作品先後登上大銀幕。
而張譯也成為了今年,大銀幕活躍度最高的演員。不少影迷還調侃,今年是「張譯電影年」。
除了在院線大銀幕上「霸屏」,在今年的華語電影頒獎盛典之上,張譯也是頻頻亮相,吸引了大批觀眾的眼球。
9月份的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上,張譯憑藉《我和我的祖國》裡的眼神戲,順利提名「百花影帝」。
而前不久剛剛閉幕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他又因為《攀登者》入圍了「最佳男配」的角逐。
不過可惜的是,雖然入圍了金雞、百花兩大電影盛典,但張譯卻兩度陪跑,未能拿下最終的獎盃、榮譽。
張譯的演技,在大銀幕上獲得了諸多觀眾的認可。但是絡腮湖發現,在這些大型的電影頒獎盛典上,張譯與獎盃之間,似乎總是會差那麼一點意思。
張譯的首次「影展捧杯」經歷,還要追溯到2014年。這一年,陳可辛導演拍攝了「打拐電影」《親愛的》。
因為在片中出演「韓德忠」,張譯於2015年的第30屆金雞獎上,打敗了王千源、王志文、韓童生等一眾實力派,拿下了最佳男配的獎盃。
這個「最佳男配角」的金雞獎盃,是張譯電影之路上的首座獎盃,同時也成為了他迄今為止,獲得的唯一一座華語電影大型影展獎盃。
第30屆金雞獎之後,張譯又在2017年憑藉《追兇者也》,入圍了第31屆金雞獎的最佳男配角。
不過,這一次的張譯,再度遇到了王千源。
上一屆的金雞獎·最佳男配評選中,張譯擊敗了王千源,但這一次的王千源,卻憑藉一部《解救吾先生》強勢反擊,將最佳男配的獎盃攬入懷中。
「五星殺手」最終沒能敵得過「囂張綁匪」,「吃麵」和「吃餃子」終究不是一個待遇。
2018年,事業穩步提升的張譯,開始對「華語影帝」的頭銜發起衝擊。而《紅海行動》,也順利讓他入圍了「第34屆百花影帝」的激烈角逐。
不過,這一年的百花獎上,《戰狼2》的人氣高漲。雖然都是軍旅營救題材,但「百花影帝」的獎盃,最終還是落到了吳京的手中。
今年的百花獎、金雞獎上,張譯再度入圍最佳男主和最佳男配。不過,結局也都不盡人意。
雖然今年的金雞獎、百花獎上,張譯再度與獎盃失之交臂,但絡腮湖認為,下一屆的金雞獎、百花獎上,張譯必將拿下一座屬於自己的影帝獎盃。
畢竟,在2020年的華語大銀幕上,張譯出演的這幾部作品,部部實力雄厚。而張藝謀的這部《一秒鐘》,更是重新定義了「張譯的演技」。
這部《一秒鐘》在上映之前,不少影迷都認為,這將會是一部中國版的《天堂電影院》,是張藝謀寫給膠片時代的一份情書。
然而,在經歷了兩次「技術問題」風波之後,《一秒鐘》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來的故事,卻實實在在地教會了大家,「什麼叫做意外,什麼叫做意想不到」。
雖然《一秒鐘》圍繞著一個「看電影」的故事展開,但這部片子卻並不像《天堂電影院》那樣,將鏡頭聚焦在那些「電影熱愛者」身上。
在《一秒鐘》的故事裡,人們對於電影談不上熱愛,只不過是在貧瘠年代,僅有的一種慰藉心靈的手段。
而故事中的三位主角,對於電影也談不上什麼熱愛,在他們身上體現更多的,是父愛、親情,以及兩位老父親的惺惺相惜。
「犯人」張九聲從寄來的信件中得知,電影《英雄兒女》開始前的22號新聞簡報裡,有一段關於自己女兒的影像。
多年沒與女兒見過面的他,逃出了勞改農場,前去電影院觀看女兒的影像。不過,張九聲趕到時,電影已經散場。
放映員告訴張九聲,二分廠還有一次放映。為了看到這段新聞簡報,張九聲跟著電影膠片,一路來到了二分廠。
然而,《英雄兒女》在二分廠的放映並不順利。
自幼失去父母的劉家閨女,為了給弟弟做一個膠片燈罩,悄悄偷走了電影的膠片。
為了看到女兒的影像,張九聲去找劉家閨女要回膠片。爭奪膠片的過程中,一個渴望看到女兒的父親,一個失去父母的女孩,開始在彼此身上尋求內心情愫的和解。
而《英雄兒女》的膠片,最終也順利回到了放映員老範的手裡。
拿到膠片之後,電影原本是可以放映的。但不湊巧的是,老範的痴傻兒子,將電影的膠片弄壞了。
老範對於電影,談不上熱愛,他只是痴迷於「電影放映員」這個職業,帶給自己的身份優越感。
為了保住自己放映員的工作,老範決定帶領大家修復電影膠片。
而在修復膠片的過程中,張九聲、劉家閨女之間的「兩代人情感」,也開始一步步深化。
修復完成之後,電影最終得到了放映,張九聲也在電影開頭的《新聞簡報》裡,看到了屬於自己女兒的「一秒鐘」畫面。
放映結束後,老範催促張九聲離場,而此時的張九聲,卻亮明了自己的「逃犯」身份,威脅老範再為自己多放幾遍。
隨著張九聲亮明身份,老範也知曉了張九聲女兒的過去。
因為張九聲是「犯人」,所以女兒也遭受了不少負面評價。為了擺脫父親的負面影響,女兒事事爭先進。也正是為了「先進」的榮譽,女兒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同樣都是父親,老範對於張九聲的心情十分理解。早年的老範,也是因為自己的疏忽,結果導致自己兒子成了痴傻。
出於父親之間的惺惺相惜,也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老範再度為張九聲放映了電影開始前的《新聞簡報》。
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老範趁張九聲面對大銀幕傷心之際,對其進行了「舉報」,找來了保衛科。
張九聲被抓,將被押回勞改農場。好心的老範將膠片上,關於張九聲女兒的那段,剪下來、送給了張九聲。
據說《一秒鐘》原版的故事結局是:張九聲被抓走時,底片被「保衛科幹事」搶走,丟棄在了廣闊的大漠上,被風沙掩埋。
可能是因為這個結局太過殘忍,所以公映版的故事裡,觀眾們看到了一個正能量的結局:兩年後,張九聲被釋放,之後回來找劉家閨女。
而張九聲女兒去世的信息,在公映版的故事中,表現的也十分隱晦。
張藝謀這部《一秒鐘》上映後,觀眾們討論最多的,就是電影中被刪減的片段,以及影片展現的年代背景。
但其實電影中的這些東西,並不是張藝謀想要表達的重點。
就像張藝謀在幕後紀錄片裡說的那樣,時代、苦難都只是一個背景,故事的重點還是講人。
正是因為把故事焦點集中在了人物的展現之上,演員的演技,成為了這部《一秒鐘》的鏡頭核心。
在這部《一秒鐘》的鏡頭之中,張譯對角色的塑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自己身陷囹圄,又聽聞女兒的死訊,「張九聲」這個角色,在遇到劉家閨女,釋放內心枷鎖之前,一直是一種精神緊繃、內心幾近崩潰的狀態。
而張譯出色的演技,也將這種角色狀態,把控地十分到位。
無論是電影開場時,在沙漠中行走的凌厲身姿,還是尋找膠片時的暴怒舉止,都讓觀眾們隔著銀幕,感受到了角色心中的那一股壓抑感。
遇到劉家閨女之後,張九聲的父愛情感開始泛濫,角色的內心情緒也開始逐步穩定。
而張譯精彩的眼神戲,也讓人物內心的微妙情感變化,在電影大銀幕上得到了精準體現。
無論是吃麵時的期待,還是修補膠片時的小心、急切,都深深地擊中了大銀幕之前的觀眾。
當然,張譯在《一秒鐘》裡最為精彩的表演,還要屬身份暴露時,與範偉對峙的戲碼。
兩位實力派,一冷一熱、一強一弱的表演,抓住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在這部《一秒鐘》裡,張譯精彩的表演,不僅徵服了大銀幕前的諸多觀眾,同時也讓導演張藝謀大加讚賞。
在《一秒鐘》的紀錄片中,張藝謀對於張譯所塑造的「張九聲」,也是好評連連。
2020年的華語大銀幕上,張譯出演了不少作品,塑造了不少角色。
《八佰》裡「貪生怕死」的老算盤,《金剛川》裡「血性十足」的張飛,《一秒鐘》裡「思女心切」的張九聲,每一個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在這些角色之中,《一秒鐘》裡的「張九聲」,無疑是最具銀幕感染力的一個。
在下一屆的金雞獎、百花獎評選中,張譯也很可能憑藉這部《一秒鐘》,坐上影帝的寶座。
原創丨文章版權系屬:神奇的絡腮湖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