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來勢洶湧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漢,席捲全國。為守護人民的健康,全國各地迅速響應。雲南省醫療隊逆行而上,馳援湖北。醫護人員們踐行使命,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真正彰顯出新時代最美「逆行者」的擔當精神。
為感謝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華山眼科以最崇高的敬意、實際的行動,開展「守護光明——關愛抗疫人員眼健康公益行」。活動開展之後,昆明華山眼科醫院近兩個月以來走進多位援鄂抗疫英雄,他們在這裡接受了屈光近視手術,摘掉眼鏡、擁抱睛彩。
投身「抗疫一線」戴兩副「眼鏡」太煎熬
張莉是第七批從雲南趕到武漢支援的醫護人員。2月20日,張莉到達武漢後,被分配到武漢武鋼二醫院支援。
進入病房時,醫務人員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還要戴上防護面罩、護目鏡。因為近視,張莉不得不戴兩層「眼鏡」。「護目鏡裡的近視眼鏡會逐漸壓在眼睛上,呼吸的水蒸氣也會擋住視線,完全看不清患者,增加了工作難度。」此番痛苦真是難以言喻,援鄂護士張莉(化名)回憶道。
「我從初中就開始近視,戴眼鏡十多年了。其實我很早就有計劃摘鏡,但因為工作和生活的種種原因擱置了。經過這次援鄂經歷,我深深體會到戴眼鏡的不便,原本就不喜歡戴眼鏡的我下定決心要摘鏡!」援鄂歸來,張莉開始向身邊做過近視手術的朋友打聽,問哪個醫院做得好?近視手術疼不疼?會不會有副作用?經過一番詢問,也了解過多家醫院,張莉最終選擇了昆明華山眼科醫院。
談及就診體驗,張莉表示:「華山眼科的環境和服務都感覺溫暖和舒心。從到昆明華山眼科醫院做檢查那天起,所見所感都讓我很放心在這裡做近視手術。最讓我感動的還有醫院對援鄂醫護人員實實在在的關愛政策和細心周到的服務。」
經過20多項全面詳細的術前檢查,張莉的視力檢查結果為『右眼近視500度,左眼近視475度』,結合她的眼部情況和用眼需求,昆明華山眼科醫院高度近視專家楊亞菲醫生為張莉定製了飛秒ICL晶體植入手術。
楊亞菲醫生介紹道:「EVO-ICL是一種可以植入眼內的人工晶體,可以矯正不同度數的近視、散光等屈光問題。檢查結果顯示,張莉的角膜較薄,ICL植入手術無需去除眼睛的組織結構,更適合她。」
6分鐘援鄂天使重新擁抱清晰
5月27日,高度近視專家楊亞菲為張莉成功實施了飛秒ICL晶體植入手術。
手術之後,張莉向我們分享了術後感受:「我的心情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自身滿足做手術條件,忐忑的是擔心自己在術中配合不好,會影響手術的質量。但當我進到手術室躺下後,楊醫生專業、迅速地開展手術,還溫柔親切地告訴我每一步該怎麼做,讓我徹底放鬆了下來。手術比我想像中快太多了,還沒反應過來手術就已經做完了,每隻眼睛大約就一兩分鐘。」
5月28日,是張莉做完飛秒ICL晶體植入手術的第一天,她的雙眼裸眼視力皆恢復到了1.5!
張莉高興地說:「感覺自己的視力又回到了從前沒有近視的時候,再也不用一醒來就到處尋找眼鏡了,鼻梁和耳朵也不會再被眼鏡壓得塌陷了,上班戴口罩時也不擔心起霧了……這對我而言真是一份大大的驚喜!」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面對疫情,你們眼神堅定;面對困難,你們衝鋒在前;你們凱旋歸來,我們用專業致謝。昆明華山眼科醫院,願意堅守在每一個抗疫英雄的身邊,為他們帶去光明與健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