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上午十點
江西上饒萬達影院五號演播廳《信仰者》首映式)
——觀國家電影局1號文件推介影片《信仰者》首映後感
「噹……噹……噹……」
鐵錘砸向釘子,釘死一副沉重腳拷。從腳緩緩往上至全身,音樂隨之響起,披著薄軍大衣的剛毅男子坐在凳子上用英文流利詢問一個美國人。他向身旁兩同伴解釋美國人是來拍照的時候,哈哈大笑起來:「別說,我們三還真從沒一起合影過。」
他們站起身,被鐵鏈拷鎖的腳移動有點艱難,卻挺拔身姿對著鏡頭,就這樣,一張特殊的獄中合影拉開了影片《信仰者》的帷幕。
(此圖來自網絡
左起:劉疇西、方志敏、王如痴)
1
我對戰爭片的印象,向來不怎麼好,一直停留在兒時的許多爛電影節奏裡:情節老套,表情誇張,敵軍潰敗,我軍戰無不勝。
去看《信仰者》首映,衝的是八一電影製片廠。不料,《信仰者》卻用入微的細節刻畫,徹底改變了我對戰爭體裁影片的看法。
《信仰者》是逐漸引人入劇的。整個片子以方志敏回憶式的口吻偶爾旁白,人物眼神與表情的演繹自然入骨,讓觀影者根本不覺那是演員飾演的。許多畫面,幾乎沒有一句臺詞,你的心卻隨著一個個鏡頭一點一點被揪起,直至巔峰,戛然而止。
(首映式現場)
紅十軍團的慘敗源於軍團長劉疇西在譚家橋戰役部署上的一次剛愎自用。《信仰者》裡,刻畫這個「獨臂將軍」用了三個細節:
一是在獄中和王如痴下象棋時屢次悔棋;二是他嘴上總刁著的菸斗,是個埋了伏筆的道具;三是被捕後,駐贛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召集了在國民革命軍中任要職的黃埔軍校一期學員,試圖勸降劉疇西而設的宴席上。
劉疇西這人物,演繹得生動鮮活。信仰,讓他勇於承認自己的失誤,也讓他被捕後寧死不屈。
(導演楊虎攜部分演員亮相首映式)
而十九師軍團長尋淮州,在影片前半部分就犧牲了。這個英雄形象也用了三處細節:
一是與方志敏等人部署譚家橋戰役時,與劉疇西力爭十九師為主攻的理由是「二十軍團都是新兵蛋子!」一句話,為譚家橋戰役的失敗埋下伏筆;
二是譚家橋槍林彈雨中手臂中槍,尋淮州硬生生用手指直接摳出子彈一扔的鏡頭;
三是尋淮州犧牲後仰面躺在被挖開的土坑裡,國軍王耀武問部下:「他一個師長怎麼沒穿棉服?」王耀武部下又問:「為何窮到這份上了,還有那麼多人跟著他們鬧革命?」
不多的動作,不多的臺詞,從敵人口中寥寥數語,彰顯尋淮州為信仰而死的英勇。
(很多人熟悉又喜歡的鏡頭)
寫到這,我想起首映式上一位飾演被方志敏策反感化的國軍演員說起的事情:
演員們在方志敏老家弋陽拍片時,當地百姓見演員們被蚊蟲叮咬,不單及時送防暑防蟲藥品,送水送水果,有的百姓還會主動告訴演員他們的爺爺也與方志敏一起打仗過。
這個演員說,演員的信仰是把每個角色演繹好。那我呢?你呢?我們可有信仰?它又是什麼?
(首映式後,工作人員與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柳建偉合影)
2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方志敏《清貧》
《信仰者》不只是氣勢恢宏的戰爭片。
一部影片,要徵服九零後、零零後的年輕人,它必須有笑、有淚、有惺惺相惜的劇情。《信仰者》不止有這些,還有這個時代正在稀缺的,為信仰生、為信仰死的英雄主義高尚瞬間,亦有普通尋常的愛情細節。
方志敏與夫人繆敏在根據地田埂邊看百姓插秧種田。他們期翼的幸福,被鏡頭升上根據地遼闊上空的俯視角度呈現;
紅十與紅七軍團組成抗日先遣隊準備北上出徵,要留下所有女同志在贛東北根據地,方志敏用毛巾給剛洗完頭的繆敏擦頭髮。繆敏提出想和方志敏一起走,方志敏回復「你要做個榜樣,送我出徵。」後轉身出屋,無聲劈著柴火。屋子裡,繆敏取出藤箱裡一塊麻巾,上面繡著紅色「敏」字。鏡子裡的人雙淚暗垂——從此一別是天涯。
(那個時代的青澀愛情)
紅十軍特派員吳天來教喬英使用槍的溫柔;懷玉山被圍剿時吳天來受傷後不肯拖累部隊而自殺的決絕。整部影片似乎許多人物細節都在烘託各自的某種信仰。
單人監獄裡,方志敏手持毛筆書寫生平,手上鐵鏈隨字墨拖在草紙上;巖洞裡,方志敏被國軍威逼利誘時回答:「我願意為我的信仰而死!」石巖上的水珠一滴一滴落下,滴答,滴答……
這些,都還不是《信仰者》真正的淚點。
(硝煙瀰漫的戰場)
左手斷臂右手受傷的劉疇西,在草地上跪下,把嘴上菸斗平放在正要抬去埋了的警衛員胸膛。倘若這一跪只是讓觀影的你心微波瀾,那二十一師師長胡天桃被捕後的兩個場景一定能打動你。
王耀武逼問方志敏的下落與紅十軍下一步的部署無果後,問胡天桃:「你堂堂師長身上為何要掛一個破洋瓷碗?」胡天桃笑:「破麼?我母親討飯用的——為了天下的母親不用再討飯,我什麼都不會告訴你們!」
胡天桃一群人被槍斃後,丟進土坑,那個瓷碗掉在一邊,一個國軍士兵一腳把它踢進土坑,正好落在胡天桃屍體邊。鏡頭對準那個掉漆的瓷碗,音樂響起,我心底的悲壯與淚水也隨之湧起。
(特派員吳天來受傷時方志敏俯身安慰)
年輕的喬英在德興被國軍追擊,又急又怕之下依舊喊著「我在這!」試圖為繆敏多爭取逃跑時間。她唱著紅軍哥哥的歌從山崖跳下去時的鏡頭,讓觀影的我,完全抑制不住情緒而淚崩。我此刻寫這段觀影的感覺與當時現場觀影相比,是如此蒼白無力。
到王如痴和劉疇西被槍決前與方志敏隔著鐵欄告別,方志敏說:「你們先走一步,我隨後就到。」屏幕上軍禮敬起,豪邁與敬意填塞滿我的胸腔,無處釋放。低沉的男中音旁白著《可愛的中國》,在白鷺驚飛,黃牛抬頭的槍聲裡,方志敏英勇赴義,年僅36歲。
(李幼斌友情出演國軍將領顧祝同)
鏡頭轉瞬切換,和平溫煦的陽光下,一群現代化衣著的孩子們整齊列隊,齊聲誦讀著《可愛的中國》,拉下了《信仰者》的帷幕。孩子們的任何幸福,一定是因為身後有個強大的祖國。而幸福的中國,是無數過去、現在、將來都有信仰的人,共同支撐起來的安寧。
演播廳的燈光亮起時,首映觀影的人們沉默著起立。我坐在最後一排五號位置,久久心情澎湃,依舊忍不住啜泣。我接受了一次震撼無比的心靈洗禮。我已許久,不曾為一部電影、一個英雄人物而如此感動不已。
(《信仰者》片尾)
附錄1《信仰者》主要內容:講述革命戰士方志敏帶領紅十軍團北上抗日,路途不幸被俘,入獄後他抱定信仰、絕不屈服,身陷囹圄依然堅持寫作,壯烈犧牲前為後世留下泣血著作的故事。
附錄2《信仰者》獲獎情況:2018年6月23日,強勢入圍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評委會特別榮譽(影片)獎」和「最受傳媒關注男配角獎」兩項「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大獎。
附錄3:2018年8月24日,全國各大影城即將陸續上映《信仰者》,歡迎觀看。再精彩的影評,都不如去影院切身體悟。
(送別劉疇西等人)
歡迎進入珍影像總第343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用於他處
往期精彩回顧:
【第一書記】天脊上的路(定稿)
【聽讀】剝蓮,憐子
【旅途豔遇】曹諾和39305團(上)
九寨溝之旅:39305團,信任的質感讓我們柔軟敏感
【採訪錄】無論順境逆境,總有人始終對生活葆有熱忱和灑脫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年輕時,吃苦也是福氣
長按掃碼關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