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啾的第一次單戀其實還蠻幼稚,沒來由地喜歡一個人,然後暗戳戳地纏著人家刷存在感,不過後來她好像搞砸得很。胡老師覺得小啾這樣的喜歡很不靠譜,所謂一見鍾情讓人太沒有安全感了,小啾想肯定是元元自己沒有經歷過而已,直接這麼下定論太粗暴武斷了。小啾不知道怎麼去撩自己喜歡的人(元元:以後也不準知道),在喜歡的人面前會緊張無比,難措手足,甚至有些不自在。小啾在感情方面其實還是一個比較大膽直接的人,很少彎彎繞繞地暗示,但是直接之後她就不知道怎麼辦了,因為她之前根本沒有機會練習,甚至都不用她直接。這下好了,想臨時抱佛腳,卻連腳都找不到。胡老師說小啾是一個很真誠的人,但是真誠它有時候不管用啊,小啾覺得也許是因為當時自己太真誠了。
小啾為了成為人家的女朋友努力了好久(雖然最終也沒有成功),不過其間甜酸苦辣也只是今天回想起來的淡淡一笑而已,人和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分別,喜歡一個人就是給ta送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逗ta開心,小啾當時也是很努力地在逗他開心。但是久而久之總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小啾曾經糾結得很,自己長得也看得過去,智商也不算很低,再加上家境——如果有人要把這個也考慮在內的話,都不會有劣勢,為什麼偏偏這次就不行呢。後來打電話給於老師傾訴,說心情不好blahblah(和胡老師一樣,他倆一直以給小啾上課、充當她的精神導師為樂),晚上他把小啾從宿舍喊出去,在校園裡騎了一圈後從南門出去吃了燒烤,「別想了,人家就是不喜歡你」於老師絲毫不留情面,擊碎了一切幻想。小啾氣鼓鼓地吃完燒烤,然後溫柔和順地接受了這個現實。於老師是小啾最好的異性朋友,小啾遇到感情問題常常會去求助他,(保持)單身的於老師旁觀者清,總有很有用的建議(於老師:單身好,想和誰好和誰好/單身好,好就好在它好個錘子)。
小啾有時候是一個很有執念的人,再加上這次又是她喜歡的別人,所以「let it go」是一件困難的事,而且兩人之前還有特意排在一起的課,這就更讓人難過了。甚至當時小啾每次下課回來都會抹幾滴眼淚消沉一會兒,現在想想小啾還挺小孩子脾氣。但是成年人的世界哭也沒有用,只能慢慢接受現實。她當時其實還是蠻傷心的,抱著毛絨玩具痛哭幾回之後發現,不行就是不行,就像貓貓不能喝牛奶,沒處可講道理。又像別人招聘要161而自己只有160一樣,差的那1cm再怎樣也補不上,可能對方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求161的人,但小啾就是不行。不是說小啾不好,也不是說這個標準或者眼光有問題,就只是不合適而已。
可惜小啾是很久之後才明白這個道理,之前還一直以為相差的1cm是自己的問題,為之難過不已。後來發現185的胡老師反而想要160的,這才知道什麼叫合適。
穿上正裝去打模庭、在律所裡搬磚、在法院旁聽以及自己寫起訴狀「兇惡」維權的時候,小啾還是會想到單戀過的那個男生,不過也就是想一想。閒下來小啾會給元元發消息,分享自己遇到的或開心或氣憤的事。元元也很樂意聽,唯一就是給他普法時,小啾常會被氣到。每次小啾生氣的時候,元元很少會跟著一起生氣,更多是在那一頭笑出聲來。這氣還怎麼生,架還怎麼吵,伸手不能打笑臉人啊。於是只好在祥和的氣氛中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之後,小啾和元元就又和好如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