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19 歲的和田光司隻身一人來到東京,後來做了不少臨時演員,但漸漸厭煩這種生活,便動了回家的念頭。他放棄了演藝事業,把自己的音樂作品寄給各個事務所、公司、唱片行,但全都杳無音信。98 年末,《數碼寶貝》的導演要求他表現出與數碼寶貝初次邂逅以及希望再相逢的感覺,便有了《Butter-Fly》。
從創作背景看得出來,和田光司在這段期間是一個厭倦當下但是又有著崇高夢想的青年,而從歌詞中「無限大的夢想之後是 這空無一物的世界,是啊,如此的可憐 連思念也仿佛要被擊垮一樣,但是,即使是這雙總是給人停滯不前印象的 不可靠的翅膀,也一定能展翅飛翔」也可以看出,這首歌很符合和田光司當時的創作背景。
《 Butter-Fly 》講的是生活慘澹但有著崇高夢想的自己,期望變成蝴蝶自由飛翔。Butter-Fly 可以解釋為黃油飛、黃油蒼蠅、抹了油的蒼蠅,比單純的butterfly(蝴蝶)更加多了幾分生活的慘澹以及嚮往飛翔。(轉載自知乎)
昨天留言中看到說沒居然沒有《龍珠》,但無可厚非,無論是 80 還是 90 後,甚至 00 後,《龍珠》這個動漫一直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其實我自己是從《龍珠 GT》開始倒回去看的。在當時網絡非常不發達的年代,都是表哥從影碟店把 VCD 租回家看,主題曲《 DAN DAN 心魅かれてく 》(漸漸被你吸引) 非常歡快的曲風和朗朗上口的歌曲,沒幾遍就上腦了。
歌曲相比初代還有 Z 的主題曲,少了一份熱血,多了一份溫情。《龍珠 GT》劇本雖然不是鳥叔所作,但是也是作為完整故事的結束篇章,也讓龍珠系列有一個結尾,就好像我們的青春一樣,從溫暖當中悄悄地溜走。
《鋼之鍊金術師》這個也是在昨天評論裡非常高的熱度。《鋼之鍊金術師》講述了所謂的鍊金術,就是以「等價交換」為原則,物質的理解、分解、然後再構築的這個世界上最先端的科學學術。在鍊金術的領域中,最大的「禁忌」就是「人體煉成」。因為思念已故的母親,失去了一切的年幼的兄弟打破了禁忌。裝著機械鎧的,背負著「鋼之鍊金術士」之名的哥哥,愛德華·艾爾利克,靈魂附著在巨大的鎧甲上的弟弟,阿爾方斯·艾爾利克。兩人為了奪回失去的東西,開始了尋找「賢者之石」之旅。
歌曲名字「不死傳說」也講述到,通過鍊金術的等價交換可以達到「不死」,愛德華兄弟為此付出了代價,在尋找「賢者之石」過程中也被捲入巨大陰謀中,歌詞也講到兄弟二人對抗惡勢力的一些經歷和意志。
除了《數碼寶貝》,當然少不了《神奇寶貝》也就是廣東孩子所說的《寵物小精靈》。這部動畫我相信依然影響了許多人,現在依然在連載著,不同劇情的主題曲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廣東的朋友來說,最經典的一定是陳浩民演唱的這個版本。
這兩期帶大家回憶了童年,找回了那個曾經熱血的自己。長大後的自己,忙於奔波工作家庭,幾乎忘記自己曾經也是一個熱血的少年,心底裡依然懷揣這一份熱忱和童真。動畫的主題曲也是我們最初的心聲。
影響籃球迷的童年怎麼能少的了《灌籃高手》呢?《好想大聲說愛你》作為動畫第一到六十一集的主題曲,是最為廣泛的一首片頭曲,也是最能激起青春回憶的一首主題曲,一聽到就好像能感受到熱血湧上心頭。音樂的金屬節奏,配上灌籃時球聲和球鞋摩擦地板的聲音,幾乎所有看過動畫片的人都會被勾起太多回憶。
哪一首是主題曲旋律響起時
讓你坐不住呢?
📝 :V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