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亞展訊 | 一無窮——馬龍庚子山水畫作品展

2021-02-12 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

BEIJING 

Landscape Painting Exhibition

展覽時間:2021.1.30—3.19

開幕時間:2021年1月30日下午2時30分

地點:北京市海澱區復興路丙11號                   

        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

山無窮 水無盡

——馬龍庚子山水畫新作展

文/楊維民

「一無窮——馬龍庚子山水畫新作展」是藝術家馬龍在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舉辦的第二次個展。本次展覽馬龍在延續2019年個展「雲起時」中對畫面中山水的虛實相合、枯潤相間的造境形態的同時,將傳統山水在造境格調有意從蒼茫間過渡為簡逸,在山水藝術手法的表現上進入了更自由的維度。

山水畫自古由來已久,它既與人物畫中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主張相通,又與花鳥畫中移情於景、物我兩忘的意境相投,其盡態如數,意甚洽也。馬龍多年來專攻山水畫的研習和創作,他取法北宋青綠山水風格明顯,山水作品中既可看到受黃公望、倪瓚、王蒙等畫家的影響,又可感受到他對明代沈周及清初四王山水畫大家的轉益多師。他的藝術語言、表現形式既有古人的筆墨風範,同時又在當代藝術語境的浸染下,於傳統繪畫體系中尋求重新建構的方式,形成個體視角。

中國山水藝術名家輩出,從有史記載的荊、關、董、巨,歷經兩宋李、範、郭、李、劉、馬、夏,元四家,明四家,清初四王,直達近代張大千、黃賓虹、傅抱石、石魯等名家,山水藝術的全面爛熟,為當代山水畫家提供了廣博資源的同時,又從山水畫的用筆用墨和美學的層面提出難題。這意味著,當代山水畫家首先要面對山水藝術技法層面的窘境,一是山水形象造型上的單一形式使筆墨皴法上已然進入了各盡其態之狀;其次是山水藝術美學上的意境表達和審美格調的營造。透過馬龍的作品,很顯然他在其間不斷思考與積極實踐,執著於增加高度和挖掘深度。

馬龍的山水作品多以雲煙嫋嫋的水墨和青綠山水為主,他重視意識形態和筆墨語言在畫面中的呈現,在對前人的筆墨習得的基礎上,融以心中丘壑,在山水的筆墨布局與造境之間尋以突破。馬龍用筆能緊能松,用墨可收可放,用色或氤氳或明朗,較為自如地處理畫面中筆、墨、色三者間的平衡。他尊重自然物象,注重生命體驗,這使得他在深入研究前人山水的同時也能走出自己的風貌。

山無窮,水無盡。馬龍在山水藝術中的積極探索體現了他作為有著使命感的藝術家的自覺思考,他的潛力沒有限量,對藝術的追求更是沒有盡頭。

2020年12月20日改於京城嘉苑

《十萬雲山入畫圖》

104×200cm  金箋設色

款識:十萬雲山入畫圖

時在庚子,偶得金箋如此。經春至冬,一方居中所寫以此為重,而此紙為其中最巨者。江山懷抱,其樂如斯也。

   

大嶽來天外,萬象為客賓。

素壁生雲壑,清影不染塵。

皇皇墨華在,冥冥若有神。

          悠悠千載下,誰是賞畫人。(其一)

獨憐雲壑久,此境意如何?

太嶽生微土,須彌在一窠。

蛟龍潛碧澗,寒潭映星河。

懸流鳴日夜,奔騰逐遠波。

虛籟神仙美,長歌向山阿。

           逸響幽更渺,茫茫費吟哦。(其二)

右題《大嶽圖》舊作也。當年所寫水墨雲山也,今日所作則金碧流彩,與前作有大不同。索之鑑畫者,往往不從形色中得其妙趣,蓋色墨一如故也。於墨中求色之絢爛,於色中求墨之高華,則畫境自不同於人也。此一方居中經心之處,念念不敢失者。

庚子之春,偶得金箋如此。遂發幽思,寫成此十萬雲山之意。山水之樂,在江山臥遊,亦在此紙上之大塊文章也。

《生機來處》

104×55cm  金箋水墨

款識: 聖哲有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畫禪室中又論畫曰:「畫家以天地為師,其次以山川為師,其次以古人為師。」其中妙旨,正山水畫用心之地也。以此觀先賢名跡,雲山萬狀,不可明指;筆墨妙造,運用無方。其中層巖巨壑,幽谷深流,芳草沙洲,無不塊然成一大象。而山水畫造境之要,不在形色方圓之逼肖,而在寫出山川無上生意也。畫中生意,本與天地同機,又各歸自在。是以宋人董逌曰:「凡賦形出像,發於生意,得之自然。」董香光亦曰:「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二者言異,其理一也。秉筆者、鑑畫者不可以形質得,不可不於斯入也。《繫辭傳》中言:「聖人立象以盡意」,又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意,其謂易也,其謂畫也。一方居中不能措一言以述之。此圖成,其意仿佛近之,遂略為記也。

   

款識: 有無之間,為云為煙,在己不失其天真之意,在畫能得天地生機者,山水家命筆之本也,水墨中往往得此佳趣也。

《雲還無心》

 52×22cm  金箋設色

款識: 山自巍峨,雲還無心。一方居中略寫江山懷抱如此也。

《東坡詩意》

52×11cm  金箋設色

款識: 夜來四萬八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近日頗愛此句,數畫之,此其中得意者也。

首行末第三字為「數」之誤也。

古先賢嘗言:作山水須得山水性情,能得其性情,則自然可知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我與自然造化及畫中山川元自一如也。於是運無情之筆,成多情之山水,此中妙處,會心者往往見而不能忘也。而山水家偶得一佳構,則亦知其只可有一不可有二也。

款識: 雲山優勝以筆墨見情志,以位置得意趣,此惟會心人得之也。

款識: 以金箋作水墨,別有風致。此一方居中所得之得意者也。

款識: 雲山者,變相也;水墨者,亦變相也。以水墨而寫雲山,正變中之變,於是有奇幻生焉。然山水家圖寫山川,因心造境,不能只得變化之妙,更當於此探得消息,證見其不變者,方為真得也。於是領會妙有生於真空,不變者一也,萬變者無窮也。莊生《齊物論》中所謂:「彼是莫得其耦,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故曰莫若以明」正此旨也。是以善鑑者賞畫,不在水墨五彩中求也,因其彩墨、工寫、繁簡、虛實、境象者各個無窮,非一非異故也。六祖有言: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者,亦正應此一無窮者也。

庚子之秋,一方居中所得雲山如此。其中有多合雲山生機變相之妙處者。於是知水墨妙道、雲山變幻,不在畫之有筆墨處,而多從其中虛靈處得也。其他無論造境、色墨,皆能得雲山之妙,皆能寫造化生機也。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款識:宋人唐庚《醉眠》詩,句中略近畫境,錄以補白。

時在庚子之冬,古雒馬龍寫此於京華一方居堂上。餘寫此紙時,寒意漸侵,一年將盡。而山中本無事,送冬迎春,四時行焉,此正造物之原也,亦入此畫境之路徑也。善鑑者一笑。

 

款識:雲山萬狀,是造物之奇。範山模水,則見筆墨之妙。如此奇妙之合,則有畫境之生也。山水家為山川傳神,不獨在丘壑之逼肖也,更在筆墨間所發之江山風神也。善遊者知一山有一山之形神,善畫者則能一畫

款識: 時在庚子新秋,古雒馬龍寫此於京華一方居堂上。近日所得,略得江山形勝之美,因又作此紙。有林泉之心在,則自能於山川幽勝處,別有心得,筆下便自有妙趣也。

馬龍,書畫篆刻家、藝術評論家、專欄撰稿人。河南洛陽人,畢業於長春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曾任炎黃藝術館展覽部主管,二月書坊《藏畫導刊》主編、《畫風》、《雲社學刊》執行主編,現任《非常藝術》、「金石契」微信公眾平臺執行主編。有十餘萬字美術理論及美術評論散見於各專業類刊物。

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成立於2009年,由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批准註冊設立,以資助藝術原創,培養青年藝術人才,搶救高端藝術文獻,支持公益性文藝演出、交流及公益文化活動為宗旨的公益慈善組織。基金會成立十餘年來,遵照基金會章程,以發揚愛國奉獻精神、弘揚東方文化為宗旨,開展各種文化藝術推廣和高端學術交流活動,為推動中國新時代文化藝術的發展,促進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濟寧市成立山水畫藝委會並舉辦首屆山水畫作品展(圖)
    濟寧新聞網5月23日訊(記者 王立強)今天上午,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成立山水畫藝術委員會,並在濟寧市群眾藝術館舉辦儒韻·風尚——首屆山水畫作品展,展出山水畫作品70餘件。
  • 「伯年國藝」全國山水畫作品展徵稿通知
    為了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出當代山水畫優秀作品和中青年美術人才。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聯、蕭山區人民政府將聯合主辦「伯年國藝」全國山水畫作品展。現將此次展覽的徵稿事宜通知如下:一、組織機構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聯蕭山區人民政府承辦單位: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
  • 在線畫集 陳恩山水畫作品欣賞
    陳恩山水畫作品欣賞
  • 老家河南•玩美魯山「堯山心象」中國山水畫攝影作品展帶您領略...
    昨天看到老家微信群裡有人轉發今天這裡舉辦攝影作品展,今天一大早我就過來了。今天在這裡,欣賞到這麼多老師們的佳作,讓我學到了很多,開闊了眼界,尋找到了靈感。待會兒,我還準備再找幾位老師請教請教。」10月28日上午,家住平頂山市區礦工路的胡女士高興地說。
  • 「伯年國藝」全國山水畫作品展暨首屆伯年文化藝術節在瓜瀝啟幕
    「伯年國藝」全國山水畫作品展暨首屆伯年文化藝術節在瓜瀝啟幕 2020-12-22 16:53:14
  • 上海最大規模山水畫邀請展:呈現三代人的筆墨與山水文心
    上海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山水畫邀請展——「文心雕龍——上海山水畫邀請展」於2017年9月17日對外正式展出,此次展覽由中華藝術宮主辦、澎湃新聞協辦,參展畫家包括從上世紀20年代出生到1980年代出生的三代畫家50多人,參展作品120多件,其中既有煌煌山水巨製,也有即興寫生之作與見出文人雅興的山水手卷與冊頁。
  • 「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在滬舉辦
    2020年12月15日,「庚子鑼鼓——中國戲曲人物畫名家書畫邀請展」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開幕。展覽作品除丁立人、謝春彥、陳九、季平、朱剛、顧村言、徐旭峰等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戲曲人物畫作品外,還特別邀請藝術顧問、國家一級演員、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與崑曲名家計鎮華同時展出作品。
  • 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年入選瑞士洛桑世界體育作品展,並被收藏;《山高水長》入選1994年首屆全國山水畫邀請展,《紅雲》入選1999年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國際水墨畫大展,《綠蔭》獲1999年建國50周年全國美展成就獎。蔬果作品周逢俊,別名:星一、與青、齋號:松韻堂、莊房別館。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研班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山水畫高研班導師,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 東垣藝術專輯 高家俊山水畫作品賞析
    燕趙書畫》欄目總監河北省工作中心主任2012年1月加入東垣書社【作品賞析】高家俊的山水畫兼具古人所倡導氣、韻、思、景、筆、墨等元素,具有「明物象之深」思維方式進而指導其藝術實踐。從山巒物象中盡展開闊之勢,那些樸茂靜穆的樹木,穿插布局,變化多端。精心經營布局的飛爆流泉,更添氣韻澎湃。在他的大幅作品中,具有高空擠壓綿延的氣魄,而在局部處理上,也不失大格局,有大寫的筆直。
  • 中國桌球隊全體參加「相信未來」義演 馬龍許昕一展歌喉!
    中國桌球隊全體參加「相信未來」義演 馬龍許昕一展歌喉! 百餘位華語樂壇音樂人史無前例集結,「相信未來」線上義演正式開唱,在這次義演中,中國桌球隊也在第二日(北京時間5月5日)的演唱中壓軸出場,大家一起演唱《我愛你中國》。
  • 大荔走出的實力派書畫家:張東進把山水畫寫意的淋漓盡致
    近日,從朋友圈欣賞到從大荔走出去的實力派書畫家,我的摯友張東進先生的新作品,寫意出色彩簡單淡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山水畫,把山光水色融為一體
  • 豐臺著名書畫家鼠年生肖圖作品,讓您一飽眼福
    作品《庚子大吉》 作品《鼠年話鼠一》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展覽: 2013作品花卉寫生入展黑龍江省走向心象的自然。 2013中國畫寫生作品展。 2019作品《雲水禪音》獲中國美協"新時代新意象"2019首屆全國山水畫雙年展優秀獎。
  • 山水畫的意境和韻味
    作品先後入選: 北京2001年中國畫年展 上海2003年中國新人作品展 北京798藝術中心多次參加美術作品聯展 2017年陝西政協30周年大慶作品展等 現就職鹹陽畫院畫家 同時為西安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鹹陽山水畫研究會常務理事 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外聘教授
  • 陳紹棣:山水畫創作隨想
    《丹崖飛泉雲自舒》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技法固然很重要,但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更值得我們重視呢?筆者從事山水畫創作數十年以來,對此也有一些思考和體會,在此一敘,供大家探討。亭亭玉女峰迴來後我創作了一幅武夷山玉女峰的山水畫,以追憶和表達當時的景象和情懷。有一位福建的畫友看到我的這幅畫後說:畫得很有真情實感。畫畫就是要帶著真情實感去畫,要經常到自然生活中去,體驗觀察發現美的景象,從而激發靈感,就能畫出好的作品。當然觸景生情激發靈感的途徑是多樣的,畫家創作山水畫時要表情達意是必須的。
  • 《高花閣師生書畫精品展》作品欣賞(一)
    《高花閣師生書畫精品展》作品欣賞(一)陳佩秋陳佩秋簡介:陳佩秋,字健碧,齋名秋蘭室、高花閣、截玉軒
  • 女畫家張利山水畫 張利畫家的畫多少錢一平尺?
    畫家張利作品正在易從網展售  國畫作品《綠色出行》入選在中央機關廉政文化建設邀請展。國畫作品《山高水長》在紀念習仲勳誕辰100周年全國大型書畫展中獲得紀念獎。  張利書畫作品的升華並不僅僅來源於其精緻的畫功,而來源於他內心對藝術的探索。如今,張利的作品能夠得到拍賣高價結果,並成為收藏家們的搶手貨,也正是源於對張利不斷創新的作品的追求。  張利山水畫作品欣賞一:祥瑞聚福地 春日滿人間
  • 時代經典,跨年大展!陸儼少、宋文治、周昌谷藝術作品展今在樂清開幕
    為了使更多的人認識了解20世紀的中國畫,了解三位大師的藝術,除了在樂清周昌谷藝術館開展真跡此次還將在樂清博物館舉行高仿品播普展,展出99件高仿品,與周昌谷藝術館的真跡原作展同步開放,進行公共教育。此外,還推出陸儼少山水畫藝術專題講座等系列講座。
  • 以神出逸,超出象外——畫家邱漢橋山水畫欣賞
    邱漢橋山水畫《山中的雲》讀邱漢橋山水畫,可謂筆精墨妙,神韻貫通。在邱漢橋的國畫中,無論是用筆還是用墨都達到了近其靈而足神的境地。他的用筆,沉厚凝重,剛健勁遒,自然天成。邱漢橋山水畫《金湖灣的故事》邱漢橋山水畫用筆之精,剛中寓柔,圓潤厚重,沉著剛健;他的用墨,將各種墨法靈活交替運用,尤其注重錘頭皴和水潤墨漲法的運用,層層深厚,渾厚華滋,神採渙然,純為化機。
  • 「藝展中國」周全西部山水畫作品欣賞
    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美協舉辦的畫展,第九屆中國山水畫展銀獎獲得者,2018年一帶一路中法國際畫展等大型展覽並多次獲獎,不少作品被法國,澳大利亞、中國香港、新加坡、泰國、中國臺灣及國內美術館及資深藏家收藏。
  • 翰墨飛揚、筆納百川——寧學明書畫作品展
    陝西省武警部隊馮永恆將軍、廣東省人民政府駐西安辦事處副主任文毅先生、陝西省廣東商會會長唐榮玉先生、常務副會長盧國雄先生、原西安市公安局航天分局局長樊新河先生、原韓城市旅遊委主任雷勤先生、陝西省著名作家、西安美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何俊峰先生、原文化藝術報社長陶冶先生及各界代表百餘人參加了本次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