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退休,是一個「超人」時代的結束。100多年來,香港商界豪門,有的風頭正盛、有的日薄西山,幾度春秋,無為而治有之,向死而生有之,苟延殘喘等待命運扣門有之。
相比於90歲李嘉誠,同為潮汕老鄉、另一位香港資本市場上「超人」、 有「股壇狙擊手」之稱的67歲劉鑾雄,自換腎之後,身體卻遠遠不如。李嘉誠已完成代際交替,大兒子李澤鉅接任,那麼,「大劉」會如何安置他的千億家財,又布局他的財富帝國接班大計呢?
劉鑾雄,綽號「大劉」, 華人置業前任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提及他,人們總繞不過「女人」,也沒錯,大劉在「女人」方面詬病多多,過去感情絢爛、走馬燈換女友,出手闊綽,送女明星豪車、豪宅;其實,與性情浮華的「生活」、情感糾紛相比,大劉的經商之道,在風險管理上表現的膽識與長遠目光,特別是商業實戰中累積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充滿啟發!
劉鑾雄生於香港,出生於1951年,祖籍是廣東潮州,他的太太、原《蘋果日報》娛記甘比(陳凱韻)的老家也是潮州。父親劉火榮起初是開米店,育有五子六女,後來辦製衣廠被人偏光、家道中落。大劉母親葉淑婉是繼室,老家也是潮州,她告訴兒子,當年一直想省存5萬塊,存很多次也存不到。
劉老太太是2015年4月在香港瑪麗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4歲。與丈夫劉火榮創辦實業,是上世紀60年代。當年,劉火榮夫婦與潮商林百欣、李嘉誠、還有黎姿老公馬廷強家族等交好,也與綽號「跛豪」的香港六七十年代「毒梟教父」 吳錫豪交情匪淺,港媒曾報導「劉老太曾借錢給潮州幫,以解其燃眉之急」。
劉母葉淑婉(中)由女兒劉玉珍(右)、甘比攙扶離開酒店
鄉緣、鄉誼、鄉商,是為商「人和」的關鍵資源,這樣的「人脈儲蓄」, 為劉鑾雄後來的興起,埋下一塊堅實的「墊腳石」。很多人說潮商「無孔不入」,其實與他們重視鄉緣有關,利用地域關係情感紐帶互幫互助,一起把生意做大。
雖為名譽上「富二代」,到大劉出世後,已是家境不好,身為長子(以前在潮州老家,劉火榮有幾個兒子,不過小日本侵略時全都餓死,除3個姐妹外,大劉還有個弟弟「細劉」 劉鑾鴻),劈柴做飯、收拾家務啥都幹。直到大劉10歲,劉家生活才慢慢改善。父親名字帶「火」,脾氣性情也是爆烈,與大劉常常口角,一衝突起來就挨打被踢,故而大劉與順他、寵他的母親感情很好。
劉火榮開風扇工廠,是很後期的事。劉鑾雄早年在加拿大多倫多求學時,認識了祖籍北京的寶詠琴。寶詠琴是滿族,1954年生在香港,1973年留學滑鐵盧大學時,與大劉相識交往,回港後,1977年兩人結婚,生下長子劉鳴煒、女兒劉秀融。1992年底,劉寶二人離婚。大劉被稱「風扇劉」,靠風扇吹起「第一桶金」;不過,大劉的「興家」,還是靠著他與寶詠琴夫妻二人同心創業,一點一點做起來的。
劉鑾雄是白手起家,說他子承父業,是指他在家族工廠幹了4年,也把風扇這門生意傳承下來。愛美高於1978年創辦的,最初是合夥企業,生產吊扇到北美賣,1983年,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資本已達5億港元,僱工萬人,短短5年創造了一個商業奇蹟。可當初這家風扇廠資本僅1.7萬港元,員工也就22個人。
劉鑾雄,被稱為「香港最有故事的人」, 他敢於「花大錢」,紅顏知己多不勝數,娛樂圈女星關之琳、李嘉欣、蔡少芬等都曾是他的前女友。他更擅長「賺大錢」, 號稱股海梟雄,令對手「聞風喪膽」,也可以說是在香港證券史上起了歷史性作用的人物。
1985年初,他在「愛美高」一出一進,興風作浪,不單擠出另一個合夥創始人梁英偉、重掌大權,而且還有2億港元落袋。運用「華爾街野蠻人」 股權競爭模式,劉鑾雄是港股第一人。
這種「妖精、害人精、野蠻人、強盜」「惡意」收購行為,是大劉「拿手好戲」,雖然套路多多,路徑卻大致相似:先是瞄準一家控股不牢或經營不善、內部不和的上市公司,再暗暗吸納其股份,等到了一定數目,就突然發起襲擊;若能成功控股則罷,不成,讓對方用高價贖回他手頭控有的股權。在此期間,他靈活使用「加槓桿」操作、 集資、分拆、股權重整等手法,成了人人生畏的「股市狙擊手」。
被大劉納為己有的老牌企業「華人置業」、「 愛美高」,即是此中成功控股的得意之作。另外,被劉鑾雄瞄準、阻擊過的有「四叔」李兆基的「中華煤氣」、 當年膾炙人口的與著名的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爭奪戰等。最後,香港猶太家族嘉道理「割肉」保江山,劉鑾雄旗下的「中華娛樂行」獲利9200萬,另一家「愛美高」也大賺4200萬港元。僅此數役後,大劉在港股呼風喚雨,其染指的股票如脫韁野馬般飆升,小股民喊爽,可大股東卻叫苦不迭,對大劉避之則吉。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大劉也失手,輸了不少錢,可有輸也有贏,2008年金融危機後,許多人輸掉身家,大劉卻賺了四五百億,不過,他急流勇退,開始轉向地產、傳媒等其他領域,並進入內地市場,從投資操作而言,也算是「波段操作」吧。
房地產,作為一種權益類資產投資,與香港特殊的產業格局有關。比如「大劉、細劉」聯手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在多家財團爭奪中勝出,收購崇光百貨大樓。如今,崇光作為香港銅鑼灣鋪王,租金回報極為豐厚。在內地,與上海九百合資、以及天津、海口、福州等地的地產項目,均帶來巨大的財富回報。
數年來,福布斯「香港50富豪榜」上,劉鑾雄的身家排名一直爆漲,已殺至第4位。有一個蠻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大劉資本市場運作軌跡中,較少染指潮汕商界的企業,這可能與鄉情有關,也與其背後與潮商相關的龐大融資來源有關係。1986 年,阻擊莊氏集團的能達科技,是劉鑾雄在香港股壇「初試身手」,而莊氏集團創辦人莊重文,家鄉是福建泉州泉港,早年畢業於集美水產航海學校。半島酒店的嘉道理家族,是老牌英資系,而他曾阻擊過的「四叔」李兆基、何鴻燊等,祖籍地均在廣佛深地帶。
從地域及歷史淵源來看,潮汕與閩南兩大商群,語言相近、風俗習慣相似、且彼此關聯度更大;而從族源上看,潮汕人的祖先大多數來自福建,一樣自稱「河洛人」。因此,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的華商家族企業,相互往來的認同度相對較高。
年初,38歲太太甘比,順利生下第三胎,為劉鑾雄在填「千金」,至此,他一共育有三男四女,據悉,與甘比同齡的大兒子劉鳴煒,也有四個孩子,大劉已是兒孫滿堂。
香港豪門恩怨多,分家爭產的鬧劇此起彼伏、一起接著一起。原因很簡單,財富的聚散有二大要素,一是人,再就是錢,人可以創造錢財,也會反被錢財被累,甚至因錢財而毀亡。而當人與錢財統一且聯繫一起時,就形成了產權,即家族企業代際傳承的核心要素。
2016年11月15日,劉鑾雄分別在7份報章高調聲明,正式宣布與相處多年的女友呂麗君分手。(實際是2014年分手)呂麗君,今年39歲,2012年曾被任命為華人置業執行董事,與劉鑾雄育有一女一兒。兩人最大的孩子劉秀盈,生於2002年,尚未成年,而另一個兒子劉子鋒生於2010年,更是年幼,基本上可以把他們從接班人名單中排除。
與呂麗君分手後,甘比上位,由於劉鑾雄對相關股權和信託關係做了一系列調整及組合。2017年3月日,「華人置業」在香港聯交所的股權申報記載中,包括劉鑾雄個人,與前女友呂麗君所生的兩名子女,從家族信託中除名。而同一天,華人置業突然宣布的股權重組安排中,大劉以「健康不穩」為由,將其持有股權分予長子劉鳴煒及甘比,而呂麗君及一對兒女均沒有獲分派任何股份。
此番大劉持股的分配,長子劉鳴煒、三女兒劉秀樺、三兒子劉仲學均分比例為24.97%的華人置業股份,因劉秀樺、劉仲學未成人,甘比作為母親,為子女的股份託管人,並被任命為華置的執行董事,另外,先後加入華人置業、甘比的胞姐妹陳詩韻、陳諾韻也同為執行董事,其中陳詩韻還兼任行政總裁,而出任董事局主席的是長子劉鳴煒。
也就是說,表面上劉鳴煒從父親接過權杖,作為華人置業的劉氏二代接班人,可他要面對的是甘比「三姐妹」同在董事局,大劉如此布局和安排,既是一種平衡,也是牽制、約束。
劉鑾雄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一次受訪時,談及老婆甘比,主要有二個方面:一是換腎治療期間,她不辭勞苦照顧,深受感動,對太太「無怨言」,唯一是不夠成熟。第二,他表達甘比是他「最後的女人」,「不敢再交女友,見過鬼難道還不怕黑嗎!」而談及「分家」,劉鑾雄說,大兒子劉鳴煒、或者甘比,從來沒有在自己面前提要分家產。從以上信息看,大劉的「分家」,是一種主動安排,在產權的所有權層面,是均等分配,而經營管理權上,劉鳴煒已被作為自己接班人的人選,但也充分考慮甘比及小兒女的控制權。
如何讓一個家族的財富,當然也包括文化及信念得以傳承永續,是困擾財富人士的難題。當一代掌門人(創始人)準備退休,開始考慮財富傳承,他(她)又想把財富及資產傳下去,移交新一代,可又擔憂後輩掌握的權力與承負的責任、努力不相配,擔心敗家子或者爭產內鬥,故而也希望保留一定的財富掌控權。與西方設立包含家族辦公室、家族理事會等組成部分的家族基金頂層設計相比,選擇「家族信託」作為家族財富管理模式的相對更多,而且在國內、港臺、以及海外家族企業中,這種模式也相對成熟,適用面也廣泛一點。
劉鑾雄很早就運用「家族信託」的財富管理模式,2006年,他就把自己名下的兩個信託,以及母親葉淑婉名下在摩根大通的信託歸一,建成「GZ Trust」;2013年,他又將「GZ Trust」、連同擁有74.99%華人置業股權的BVI公司Solar Bright,重新歸入他個人名下,再轉入新的信託公司ALTO Trust。
長女劉秀融,生於1985年,曾在瑞士貴族學校念書,再留學英國,後於紐約攻讀心理學碩士,畢業後進入紐約大都會美術博物館工作,她是大劉的掌上明珠。在她9歲時,母親寶詠琴因不堪大劉花邊新聞騷擾,與劉鑾雄離婚。很多人會問,親哥哥、連同甘比的女兒都受益股權,長女劉秀融為何就沒有呢?
由於家族信託保密性特別強,對長女劉秀融,乃至與呂麗君的一對兒女,劉鑾雄是否有相應的財富分配,外人不得而知。在宣布與呂麗君劃清界限時,大劉也同時表示要從經濟上照顧那一對兒女。父母離異後,劉秀融與哥哥劉鳴煒一直在奶奶劉老太太身邊。
選擇接班人來擔當家族企業傳承,從理論上主要是二大層面,一是情感認同,也就是說代際之間、備選家族接班人與企業之間必須有情感上的認同。第二,就是組織認同,一個成功的接班人傳承,須具備一些重要特質:如領導力、企業家精神、家族企業成長策略、家族企業治理、以及工作倫理等。因為,家族企業接班人一方面要創造和延續成功的企業,另一方面還必須維持家族間的凝聚力。
潮商在代際交替中,長子接班的傳統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李嘉誠選擇長子接班,也是有這方面的因素。而李嘉誠嶽父,也就是其舅舅、李澤鉅及李澤楷外公的莊靜庵家族,也是有這樣的傳統。二代三兄弟接手家族生意「中南集團」後,雖有分工,但大哥莊學山是莊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出任中南股份、中南鐘錶主席。劉鑾雄雖接受海外教育,不過也有受傳統觀念影響的一面,故而選擇長子劉鳴煒接班,更像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與父親相比,長子劉鳴煒更顯得低調,以前大劉坐豪車,他則搭地鐵、坐經濟艙。此前談及接班人時,大劉擔心的是劉鳴煒也沒有興趣,「親生子女都未必聽我的話,我當然希望他有做生意的興趣,可以接手我的金融投資收益。」對於兒子劉鳴煒,劉鑾雄曾如此評價:「他的性格品行一流,唯一缺點是比較崛強,我只是提醒他。」如此看來,大劉對長子劉鳴煒是比較滿意的,從情感上也願意其成為自己家族事業傳承人。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14)
點擊下方關鍵詞查閱更多精彩文章:
浙商傳承系列:
王迅行 | 魯冠球 | 黃偉 | 李書福(上、下)| 馬雲 | 沈愛琴 | 徐文榮 | 王振滔
長三角人物誌:
汪力成 | 張近東 | 劉益謙 | 沈文榮 | 華若中 | 陳德康 | 馮海良 | 車建新 | 李兆會 | 林國強 | 周正毅 | 周建平 | 曹明芳 | 陳金根 | 陶安祥 | 蔣錫培 | 祝義才 | 高德康 | 周耀庭 | 徐鏡人 | 施正榮
溫商傳承系列:
鄭秀康 | 鄭元忠 | 李方平 | 周成建 | 高天樂 | 王均瑤
臺灣家族企業:
臺積電 | 頂新 | 富邦 | 華懋 | 臺泥 | 統一 | 正新 | 臺南幫 | 誠品書店(1、2)| 寶成(1、2)| 鴻海(1、2)| 國泰(1、2、3)| 新光(1、2、3、4)| 臺塑(1、2、3、4)
熱點企業內容:
東芝 | 夏普 | 豐田 | 戴爾 | 印象劉三姐 | 麥當勞 | 福特 | 沃爾瑪 | 連卡佛 | 喜得龍 | 蒙牛 | 萬達 | 融創 | 萬科 | 碧桂園 | 恆大 | 娃哈哈 | 樂視 | Uber | 達芙妮 | 易到 | 老乾媽 | 格力 | 三星 | 紅星美凱龍 | 順豐 | 華為 | 百度 | 阿里 | 騰訊 | 京東 | 臺泥 | 金龍
長按下方二維碼,和我們一起把優秀傳下去
↓點擊閱讀原文【一波精選】更多精彩文章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