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注到消息說 蔡依林 的一首歌《不一樣又怎樣》入圍LGBT裡程碑大獎
沒有怎麼關注過Jolin這個人,但是印象裡她應該不是第一次為同性戀群體發聲了。
就我個人而言,目前沒有喜歡的男生或者是女生,性取向應該為男性😂
但是我來自成都,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腐都,所以身邊有一些朋友是這樣的群體,這個問題也就引起了我的關注。
《不一樣又怎樣》是由電影導演侯季然及陳正道跟Jolin提起的一段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MV裡的張淑月跟邱秀滿是化名,真實世界裡的她們,從相識到在一起的時間,將近30年。不幸的是2014年5月中邱秀滿在深夜裡因為癌症離開了人世,她的靈魂伴侶張淑月在身旁陪她走完人生中最後的一段路,最後張淑月用「至親」的身份,參加她人生另一半的喪禮。
三十餘年前,邱秀滿29歲,她遇見了31歲的張淑月。往後的時間裡,她們一直相伴在彼此的身旁,沒分開過,如果沒有被病魔所擊倒,相信她們會一直相守在一起,走過40年、50年。但無論如何,邱秀滿永遠住在張淑月的心中,直到永久。這是愛。應該被祝福的真愛。
MV裡的祝福婚禮,其實也是填補現實中的缺憾,因為現實中的她們沒有婚禮,這是她們未完成的夢想,但導演在MV中為她們實現了。
因為只能微信公眾平臺一篇文章只能推三支視頻,後面有三支我特別喜歡的視頻想分享,這支mv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網上關注。
MV裡面包含了兩個不同的結局,一個是現實狀態,一個是理想狀態,現實中在要醫院家屬籤字的時候,當時的社會而言並沒有給張淑月一個明確的身份,只好支支吾吾地說自己是邱秀滿的朋友、好朋友,最後是由侄子完成了家屬籤字一欄。相伴了三十年的人,應是至親摯愛,在戀人彌留之際,卻只能以朋友自稱,實為痛心。
但是臺灣在這方面比大陸要相對進步很多,如下面視頻中會提到,2015年10月31日亞洲最大的同性戀遊行在臺北舉行,不少臺灣年輕人走上街頭,呼籲人人生而平等,為同性愛發聲。而在一年多前臺灣歷史上首次在立法院公開討論婚姻平權的問題(婚姻平權:平等的婚姻權,可擴及同性戀、跨性別、變性等性別之間的婚姻關係)並已一審通過同性戀婚姻法案,但是臺灣地區的法案必須通過立法機關的「三讀」才有效,所以臺灣能否成為亞洲首個同性戀婚姻合法地有待觀望。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美國2015年6月同性婚姻合法化,愛爾蘭、芬蘭、盧森堡、法國等國家也紛紛在前幾年出臺了相關法律,而比利時、西班牙、挪威、加拿大等國早在十餘年前就已經同性婚姻合法化{記得當時我看新聞的時候,美國同性戀婚姻法立法的反對派(特別是宗教右派)揚言如果美國通過此法律,自己將移民加拿大==真是孤陋寡聞}
我認為同性戀婚姻法律的制定是對人權的肯定。首先,性取向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可能是因為遺傳因素,也可能是因為心理因素(例如不幸福的家庭等等),特別是如果同性戀由遺傳導致,即攜帶了同性戀細胞的話,是本人所不能逆的。所以我們應該對這個群體採取接納的態度,因為存在即合理,每一個個體都存在都是造物者獨一無二的傑作,我們不能人為地去糾正他(她),靜待花開,他(她)必會綻放出別樣的風採。
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我發現有一部分年輕人本身的性取向是正常的,但是他們居然把同性戀當作一種潮流,為了找刺激去尋找同性伴侶,這種行為讓我咋舌。同性戀人之間的愛,從我膚淺的理解而言,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愛,而並不是為了追求一時歡愉。這些人的行為不僅會傷害到真正的同性戀群體,也會傷害到自己的家人朋友,當然也包括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正確地看待同性戀這件事,這個群體不是異類,也並不潮流,他們跟我們異性戀一樣,都是普通人,渴望在這個平凡世界追求到偉大真愛的人。
然後突然想起以前看的朋友推薦過的一部les電影 Tipping the Velvet。這部電影的中文翻譯名是《南茜的情史》,我覺得過於簡單粗暴😃。不過說到電影本身,我真的還蠻欣賞Nancy這個姑娘。影片主要分為三部分,情竇初開愛上了舞臺表演夥伴Kitty,墮落生活屈從於有錢的夫人Diana,最後一個主流的結局:頑強地克服重重困難,找到人生方向,與Florance共度餘生。結局稍爛俗,卻很勵志,南茜經歷過背叛,經歷過流落街頭,甚至時時沒有了自尊,但是她堅定誠實的勇敢人生態度讓她自己有了一個美好的結局。特別是影片結尾一句:「走,我們見父母去。」道出了經歷過無數滄桑的甜蜜。話說回來,正如Jolin的mv種所演繹的那樣,穿上婚紗的兩個美人攜手真的很純美。
「尋找最愛是誰的答案
庸俗地海枯石爛
世俗又憑什麼為難
不一樣 都一樣 有各樣的患難
不一樣 也一樣 有分合有聚散」
值得一提的是Jolin的mv相伴推出的三支視頻,講述了三個被社會的眼光異化,卻實為平凡人的例子,其實有的時候不是他們不夠勇敢,而是世界不夠公道,他們和我們 就算有一些地方不一樣又怎樣,他們一樣應該得到作為平凡人應享有的幸福。
1.葉永志 從小行為偏女性,被同學們欺負恥笑,最後死於校園
2.曾愷芯:變性做回真我
3.曾英齊:患肌肉萎縮症卻打破紀錄頑強活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