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無情的牢籠,也無法困住每一顆嚮往自由的心靈!
它是06年德國以80年代整個社會籠罩在國家安全局的高壓統治之下為背景拍攝的一部電影,很多人把這部電影和《美麗人生》放在一起,一部講的是戰爭殘酷無情下為愛奉獻的悲劇,一部是戰爭也無法阻止人們嚮往浪漫和自由的讚歌!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竊聽風暴》,比起它的中文譯名我更喜歡它的英文譯名《The Lives of Others》別樣人生!
一個是嚮往著無限自由和浪漫的藝術家,一個是政府旗下刻板生硬的特工,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人,因為人性中本能的愛與自由,讓他們倆的人生僅僅的關聯到了一起!
1984年的東德,所有人夠籠罩在一片黑色的陰影之下,在政府看來似乎每一個人都有著背叛祖國得到嫌疑,每一個人也都會被政府在無意識的狀態被秘密監控!
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和責任是以壓迫人民的自由和追求而存在的話,那麼這樣的國家遲早會被民眾推翻!
在這種高壓和監視下,每天都有著官員和普通民眾以叛國的罪名逮捕或者殺害,這也讓每一個東德生活人們都被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中。
劇作家德萊曼(塞巴斯蒂安·寇治 飾)及其女友演員克裡斯蒂娜(瑪蒂娜·傑蒂克 飾)也成為了政府猜忌和注意的對象,於是派特工魏斯曼(烏爾利希·穆厄 飾)去監視他們的生活,他們之間的故事也就此開始!
德萊曼和裡斯蒂娜有著所有藝術家都擁有的那種浪漫和自由,這種高壓的環境下更讓他們那顆嚮往自由的心越來越重重欲動,對於國家的不滿似乎越來越嚴重,而著也將把他們的生活拖入深淵!
在特工魏斯曼監視和竊聽的上帝視角下,我們看到了即使在這樣壓迫和黑暗的環境下,德萊曼和裡斯蒂娜有著我們每個人嚮往和憧憬的愛與浪漫!
德萊曼和裡斯蒂娜只是東德人民的一個縮影,也是那些被壓迫生活和自由的人們的一個縮影,即使生活在殘破不堪,愛與自由始終是貫穿這我們人類的主命題,無法更改也不會被更改!
阿倫特在《人的境況》(The Human Condition)一書中寫道:
人類不可能獲得自由,除非他知道自己是受制於必然性的,因為把自己從必然性解放出來的努力雖然不可能是完全成功的,但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贏得了自由
魏斯曼一個為政府工作的無情的機器,忠實履行著極權主義的最高核心傳來的指令。作為一個零部件,他的工作所遵循的必然性和強迫性,要求他必須喪失一個人所必需的起碼的個性和情感特徵,就像他的上司所警告他的,不能感情用事,時刻注意自己的立場!
而德萊曼和裡斯蒂娜,更像是他人性的解放器,從開始的面無表情的監控,到後來和被監視者之間的接觸,這部政府無情的機器在人性面前,被剝去了鋼鐵的外衣,露出了炙熱而跳動的心臟!
當藝術文化部長扯開自己的內褲,露出雪白而肥碩的臀部,強迫Dreyman的妻子和她做愛時,他醜陋的嘴臉就像他的屁股一樣蒼白。
極端的壓迫下讓當權者的自私和醜陋,同樣毫無遮攔的變現在我們面前!
最後當德萊曼因證據不足被釋放時,當魏斯曼毀掉了重要證據而降職為發報員時,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人性還是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當裡斯蒂娜成為了這場壓迫下的犧牲品死在魏斯曼面前時,這場代表這自由和愛與代表著政府壓迫的爪牙的對話,更是有著一種別樣的諷刺!
一個是死在被牢籠困住的飛鳥,一個是被牢籠左右的飛鳥,用死亡來證明一些東西的存在很沉重,但是很震撼人心!
當作家知道真相的時候,他去找魏斯曼,而這時魏斯曼已經成為了一個小小的郵遞員,拉著一個小車子,步行在街上,一家,一家的送郵件,作家最後還是決定沒有去影響他現在的生活,而是決定寫一本書,來紀念這個曾經保護過自己的人。
這一本書也是給我們觀眾的,世間的險惡自始至終都無法淹沒人性的善良,和那道愛與自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