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中學應該都有那麼一個high school drama queen/king吧,一個人看似不經意的作妖唱著自己的獨角戲,偏偏還超級受歡迎。
如果把一群drama queen/king召集在一起扔到一個度假島上會發生什麼呢?
歡迎收看網飛為大家傾情製作「成人版」野雞互啄,悄咪咪地說,雖說是成人版,但不該說的不該播的通通都不會出現喲(當然擦邊球是有一點的)。
《欲罷不能》是一檔真人電視約會遊戲節目於2020年4月17日在Netflix上線。節目主持人類似智能管家的「機器人」拉娜,負責向嘉賓們宣布必須在整個節目中遵循的規矩並引導節目流程。德西蕾·伯奇(Desiree Burch)則擔任節目旁白。
節目看點是挑選十位單身俊男美女前往一間特別的島嶼度假別墅,展開為期四周的特別修行;沒有親吻,沒有愛撫,沒有任何形式的自我滿足;意在教導年輕單身人士拋棄通常的一夜情做法,與他人建立真正的聯繫。
如果嘉賓們可以做到不帶有「性」目的與他人交往便可以在節目結束時贏得十萬美金。同樣,如果他們在節目中出現任何性接觸,作為處罰獎金也會慢慢減少。其中親吻會被罰款3,000美元,性行為會被罰20,000美元。
(2020年了,朋友們,柏拉圖式戀愛又流行起來了,不得不感嘆流行果然是個圈I can't believe platonic is still a thing)
在節目中每位選手會獲得一隻手錶。如果彼此之間感情升溫那手錶將亮起綠燈,即表示選手建立了真正的關係,可以暫時忽略度假村的規矩與對方有身體接觸。如果持續升溫的話選手們還可以在私人豪華套房過夜(是的,平常是一群人一起睡「宿舍」的),但是晚上手錶不會亮燈,意味著兩位選手必須遵守規矩蓋著被子純睡覺不然將會被罰款。如果參賽者沒辦法和任何人建立聯繫則會被淘汰。
整個節目,有一點像一場關於人性與欲望的實驗,而最終實驗的結果如何,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明。要想證明這些參與人員是否可以與他人建立起一段真正的親密關係,應該在錄製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裡再次進行一個訪談調查,來檢驗。當然這畢竟是個節目,多少應該還是有演的成分。避開節目的真假,我想從心理學的角度談一談我對節目的看法。
首先,這個節目所制定的規則,禁性慾。禁慾就可得到金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類的一切個體和社會行為,都根源於心靈深處的某種欲望或動機,特別是性衝動。性,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而在節目中你必須壓抑自己的性本能,來滿足你的另一種欲望,得到金錢。從本質上來說,這就是在剝奪人的一項本能,權利。這會有些違背道德倫理。在歷史中,心理學家也都做過很多「剝奪」的實驗,比如睡眠剝奪、感官剝奪。而這些實驗在現今是絕對不會再允許的,因為這有悖道德倫理。
再來說說,這個節目想要達到的終極目標:幫助他們建立更長久的關係,或者說是一段真正的親密關係,以及個人成長。親密關係,從廣義上來說,與家人、朋友、老師等這些都可算做親密關係。從狹義上來說,就指的是夫妻情侶之間的關係。這裡所指的就是狹義上的親密關係。節目裡,做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信任。這不僅是在親密關係裡的第一步,我覺得人與人相處的第一步也是建立信任。信任是關鍵是基礎。信任可以給你們之間帶來一種安全感。在這裡我想先來科普一下人的依戀類型,一共分為四種,這個依戀類型會體現在你與別人發展關係中,這是可以通過我們後天的學習來改變的。
安全型,就是對於一段關係最有利的一種類型,他們自身就很有安全感,也會給他人帶來安全感。節目中的薩倫是典型的恐懼型,害怕再次被拋棄,不信任,不能卸下心防,所以一開始不能與朗達再進一步。但畢竟是節目,我們看不到所有的過程他們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去建立親密關係的。不過節目中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個人成長。
還有最後讓對方幫忙寫下自己被人帶上的標籤,然後洗掉,忘記這些所謂的標籤,不要被這些標籤所束縛,去做你自己,與自己和解,愛自己。
總的來說,拋去節目效果,當我看見那些身材魁梧的男性參與者,兩兩面對面,給對方展現另一個自己,自己的過去,他們流淚了。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其實很緊密,有一種很強大的力量。每一個人都需要與人產生連接。需要走出去,每個人都需要社交。尤其是在當今科技發達網絡發達的社會,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面對面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