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未來的命運,是重新崛起,還是赴蘇聯後塵走向解體?

2020-12-24 正一品

俄羅斯是從蘇聯演變而來的,而說到蘇聯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它與美國曾經是全世界最厲害的兩個國家,無論是在國土面積上,在是在軍事實力的比較上,當時的蘇聯都是世界一流的國家。等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成為了蘇聯最大的軍事繼承者,還拿下了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器庫。現在整體世界格局已經發展為了「一超多強」俄羅斯的影響力絲毫未受到影響,並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對當前的國際形勢依舊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且綜合實力位居世界第二。而俄羅斯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是一個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中一共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所組成。

俄羅斯的發展受不少條件制約,第一點是俄羅斯的人口不多,但是俄羅斯的土地佔有面積在世界卻排名第一,人口只有1.44億,在世界只能排名第9,人口增長速度也不快,近幾年還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一個國家的國民不多,就說明這個國家的市場也不會有多大,產生的內需肯定也是不足的。中國人口眾多,當時就是憑藉著這個優勢來拉動人口紅利的,但是俄羅斯就無法做到這一點。提起自然環境,俄羅斯也沒有優勢,俄羅斯過於靠近北半球,緯度可以說是很高了,所以氣候大多數時候都是很寒冷的,不能給國民提供良好的生產環境,也不能很好的發展建設。

第三點是俄羅斯女少男多,並且極度失衡。戰爭帶來的總是男性數量的大幅度下降,自二戰以來,俄羅斯的男女比例就做不到平衡了,男性過於少。並且很多俄國男性都有酗酒的問題存在,使俄羅斯的人口增長也是個大問題。第四點,俄羅斯在產業發展上也做不到綜合平均發展,輕工業更不上重工業的步伐,第五點,國際形勢變化很快,其他國家也一直在發展,第三世界國家在漸漸崛起;美國一直大肆搞霸權主義,作為鄰居,烏克蘭也親近西方國家,這也是一個危險的訊號,俄羅斯目前的情況確實說不上太好,當年的「老大哥」已經恢復不到當初的實力了,並且解體的風險還有可能再次降臨。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成為了其最大的繼承者,但是經歷過30多年的發展後,俄羅斯已經沒能完全擺脫蘇聯留下來的困境,這是很難改變的現狀。俄羅斯現存的問題不解決,解體可能還會再次上演,俄羅斯的民用工業發展滯緩,且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如今也還是靠著蘇聯留下來的老本維持生計而已,不過俄羅斯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可因為俄羅斯落後的工業模式,資源開採成本非常高,而其主要收入來源還是在依靠能源出口,因此俄羅斯的財政壓力也是非常大。俄羅斯的工業還是以重工業為主,經濟收入大部分靠武器出口以及各種能源出口,現在,世界各國已經進入全新的信息化時代,西方各國更是在發展信息化技術產業,就從這點看,俄羅斯其實已經落後於時代了。

俄羅斯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穩定本國秩序,停止分裂的趨勢。不能只重視軍事,經濟也要同步發展。俄羅斯仍然屬於聯邦國家,面臨這樣的複雜局勢,一不小心就會落入西方國家的圈套,從內部瓦解,要是俄羅斯經濟還是發展不好,別說和蘇聯時期一個地位,連自己都保護不了。也警醒了中國,協調發展很重要,分裂不可取,否則被境外反動勢力抓住機會,國家的完整和統一將會受到很大危害,想完成偉大復興這個目標,放在前頭的就是要注重經濟發展,經濟好起來了,其它領域才有發展的機會,才能產生助力。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未來的命運,是重新崛起,還是撲蘇聯後塵走向解體?
    蘇聯分崩離析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一直位居世界第二,擁有較高的國家地位。其是前蘇聯國家中能力最強的那個,當世界出現一超多強的局面時,俄羅斯就屬於「多強」的其中之一。即便俄羅斯今年的發展狀況不佳,但他的實力還是擺在那裡的,俯瞰世界各國,俄羅斯可以同中美兩國齊頭並進。
  • 蘇聯解體是老布希的功勞?哈佛大學教授:直接原因是烏克蘭獨立
    他的作品《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後》對蘇聯解體的原因作出了一個完全不同大眾所普遍接受的對蘇聯解體的解釋的解答,核心內容是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在於內部的民族衝突和高層權力鬥爭,直接誘因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政治精英之間的衝突,雙方無法繼續在一個國家的框架下合作。而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將自己視為冷戰贏家,這種說法其實是老布希為自己邀功的競選策略,而非歷史真相。
  •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蘇聯是由很多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一個聯邦國家,即使現在俄羅斯聯邦,也由很多自治共和國組成,這也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蘇聯建立後,曾經有一個叫「」,但此國組成不久,卻在蘇德戰爭期間突然消失了。那這些有由德國人組成的加盟國為何消失,這些德國人去哪裡呢?
  • 蘇聯解體後,中國幫助了俄羅斯多少?
    中俄恰恰就有很多這種情況,除去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大致分為幾個階段:一、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倒爺」熱筆者很小的時候,經常有同學拿出俄羅斯望遠鏡等等物件來炫耀,引來一片羨慕。這背後恰恰是蘇聯剛解體時,中俄兩國加強貿易合作的側面寫照。
  • 俄羅斯的未來是衰敗還是雄起
    俄羅斯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看不到崛起的契機和基礎。普京那句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現在二十年已經到了,俄羅斯沒有看見到他的強大,反而是日益疲敝。除了軍事方面還可以勉強維持之外,其他都處於不斷地落後之中。資本外逃是俄羅斯最大的問題。(每年200億美元)。
  • 蘇聯解體因素很多,其內在原因是什麼?
    蘇聯解體有外部因素,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曾制定了瓦解蘇聯的戰略,但內部原因是主要原因。如果蘇聯領導人不在內部瞎搞,蘇聯不會走向解體的。因此,蘇聯解體是一個複雜因素,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蘇聯前總理曾說過一句很透徹的話:「我們監守自盜,行賄受賄,無論在報紙、新聞還是講臺上,都謊話連篇,我們一面沉溺於自己的謊言,一面為彼此佩戴獎章。而且所有人都在這麼幹,從上到下,從下到上!」
  • 蘇聯解體的關鍵因素
    而且,其中有一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無論是從人口、地域,還是從經濟規模上看,都比其他14個共和國加到一起還要大得多。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的面積佔蘇聯領土的3/4和人口的1/2以上,就聯邦結構來說,明顯不成比例。  在這一點上,蘇聯以外的人看得更清楚。
  • 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其實只有一條
    最為典型的就是蘇聯的解體,一個曾經世界最強大的超級大國,創造發展奇蹟的蘇聯,幾乎在一夜之間就直接走向解體,一分為十五,消失在世界上了,讓世界那是無比的惋惜。其解體的原因,到現在大家都說不清楚,各有各的說辭。但是其實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現在找到了,其實只有一條,只有四個字。說到蘇聯的解體,至今已經過去了30年了,對於這個超級大國的突然倒塌,到現在都是世界範圍內一個未解之謎。
  • 蘇聯解體後,他一度是俄羅斯風雲人物,後身陷囹圄、退出政壇
    當年3月,蘇聯完成了從蘇維埃制轉變為總統制,戈巴契夫擔任蘇聯總統,聯盟國家的體制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年5月,「民主激進派」代表葉爾欽當上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哈斯布拉託夫任第一副主席,成為葉爾欽的助手,並與其結成政治盟友。哈斯布拉託夫,1942年出生於車臣格羅茲尼,在他兩歲時,蘇聯當局將蘇德戰爭期間與德國人合作的車臣人強制遷徙到中亞地區。
  • 蘇聯與南斯拉夫解體:為何蘇聯友好分家,南斯拉夫卻留下仇恨?
    有人說了烏克蘭衝突是烏克蘭對俄羅斯的仇恨,其實這也不在一個量級,俄羅斯為了防止北約東擴而劃出緩衝區。其實烏東衝突前及克裡米亞回歸前,俄烏兩國還是有交流的,並非像南斯拉夫解體那樣,仿佛有殺父之仇不可調解。咱們再來看看南斯拉夫解體後的仇恨,其實要說起南斯拉夫仇恨也不能全怪解體後民族之間的戰爭,只能怪南斯拉夫建立後,狄托在民族劃分上刻意學習蘇聯,但沒效仿好,給民族矛盾和仇恨留下隱患。
  • 防止蘇聯悲劇重演!俄羅斯提醒中國:中西文化接軌要小心
    中國愈發的強大,讓西方國家就愈發不安,但和平崛起的中國,並不威脅任何國家,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永恆的話題,但是在西方人偏見的眼中,中國像是「魔」,威脅到了他們利益的存在,便開始遏制中國發展,想要中國按照他們的腳步發展。
  • 蘇聯解體之後,莫斯科之殤基輔之猝烏裡揚之夭,只有蘇聯猶存
    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航母 蘇聯解體對於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來說是一場浩劫,對於身為戰爭巨獸吞金巨龍的航空母艦那更是一場災難,原本枝繁葉茂的全蘇聯載機巡洋艦到現在只剩下了一艘百病纏身的庫茲涅佐夫。但是真正沒有跨過鬼門關的艦艇,只有4艘是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其他的艦艇是正常退役。
  • 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一個已經解體,六個正在走向衰敗
    沙皇尼古拉二世籤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後來由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組建了蘇聯,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但現在的俄羅斯,與沙皇俄國已經不是一回事。
  • 歐陽向英:吸取蘇聯解體教訓 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俄羅斯人嘗到了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滋味,也明白了無論改成什麼樣的體制都會被西方世界視為敵人。21世紀後,經歷了盧布惡性貶值、GDP大幅下滑、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嚴重下降的俄羅斯人逐漸認清了解體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創傷,客觀理性的反思逐漸成為知識界的主導力量。如今俄羅斯人不會選擇也無法選擇重歸蘇聯,但對蘇聯體制、蘇聯成就和蘇聯問題的看法已不再那麼偏激。
  • 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真相可能沒那麼簡單
    即使到了現在,蘇聯對整個世界依然保留著一定影響力。就連美國的許多影視劇和遊戲裡,都會將其設為對手。可見美國骨子裡也是對蘇聯非常敬畏的。但這個龐大帝國經過69年的風雨歷程後突然倒塌,直到今天,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依然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戈巴契夫改革導致,也有人說是因僵化的史達林模式導致。
  • 蘇聯可以死灰復燃?為何說俄羅斯根本不可能恢復蘇聯榮光?
    從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西方國家就從未停止過對俄羅斯的圍追堵截,尤其是北約東擴和克裡米亞事件後的經濟制裁,讓俄羅斯的發展舉步維艱,完全無法實現普京所謂「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俄羅斯」的目標。這時的俄羅斯,就特別懷念那個紅色帝國。
  • 吳家慶 肖玉方:國內學界蘇聯解體研究述評
    尤其是史達林模式的定性問題以及是否不可改革的問題直接涉及蘇聯解體是否必然的問題。如果認為史達林模式背離社會主義,不可改革,那麼蘇聯必然解體;如果認為史達林模式是合乎社會主義原則的,是可以改革好的,那麼蘇聯走向資本主義就是戈巴契夫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蘇聯解體並非必然。
  • 蘇聯解體後各國的反應,印度第一個過來往傷口上撒鹽
    蘇聯是二戰後崛起的一個超級大國,慘烈的二戰使得歐洲很多國家都損失慘重,就連曾經日不落帝國英國的世界中心地位也被美國奪取。蘇聯在二戰期間損失也非常慘重,但是蘇聯和其他歐洲國家不一樣,蘇聯在二戰後的地位和二戰後的地位有著天壤之別。蘇聯在二戰之前深受歐洲國家的敵視,國力相對於各歐洲強國也不是很強,但是在二戰後國土達到2000多萬平方公裡,橫跨歐亞大陸,控制半個歐洲。
  • 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蘇聯解體30年後,俄羅斯人愈加懷念故國
    說到對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有一個國家不能不提,那就是蘇聯,準確的說應該是前蘇聯。今年有一部關於二戰的俄羅斯電影在我國上映,名叫《獵殺T34》.。看電影之前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2019年這部電影在俄羅斯上映時的情況,這時我發現蘇聯這個已經解體的國家,對於俄羅斯人來說意味著太多。
  • 蘇聯解體的秘密,藏在5盒鯡魚罐頭裡
    蘇聯解體後,高官們開始瘋狂拍賣國有企業,而且還是以超低的價格。這些企業有的被官員們賣給了他們的親戚,轉轉手再回到自己手裡;有的被賣給一些大的資本家,讓資本家在政治上支持自己。1993年,有人專門對俄羅斯267家非國有制企業進行調查,發現有68%的企業,都是由前國企領導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