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夜晚
我在檯燈下
讀著抗戰英雄的故事
我為那些英雄的事跡而感動著、而震撼著
我仿佛看見了
記憶中的一片無邊無際的鮮紅
我看見了
那些倒下的戰友
血染的軍裝、泥土、山崗
以及無名的野花
和瀰漫著硝煙的晚霞
我還看見了另外一個人
他來自地圖上方的那個國家
來自《紅河谷》的故鄉
他的名字叫
諾爾曼•白求恩
他離別得是這樣匆忙
就像故鄉枝頭的一片紅楓葉
他飄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那個夜晚
我更看見了一種精神
一種讓侵略者膽寒的精神
看見了一面旗幟
一面被戰火撕裂的紅旗
依然牢牢握在他們的手中
他們正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那個夜晚
我難以入眠
我在想著他們
那些有名的
還有更多無名的英雄
他們之中
有的已經跨過了萬水千山
卻最終沒能淌過死亡的河流
有的剛剛加入抗戰的隊伍
卻被無情的戰火
折斷了生命的翅膀……
當密集的槍炮聲遠去
當勝利的消息傳來
當中國在經歷漫漫長夜之後
迎來了新的黎明
那是他們最光榮的時刻呵
可是,他們
卻再也不能歡呼雀躍
只能用頭顱綻放成鮮豔的花朵
在大地上
無聲地歌唱
今天,當鴿子
在藍天上快樂地飛翔
當幸福的歌聲
像風一樣地在春天的指間流淌
我們站在四月的陽光裡
站在高高的紀念碑下
默默地想像著
他們模糊的背影、青春的面孔
想像著他們的眼睛
在關閉之前的那一瞬格外明亮的憧憬
還有永遠定格的他們嘴角的笑容
雖然我們已經說不出他們的名字了
但我們知道
他們共同的名字叫英雄
他們的軀體不朽
已長成了滿山的翠竹青松
他們的靈魂不朽
依然在我們的血液裡奔流
播音指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首席播音員,《新聞和報紙摘要》主播之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四屆範長江新聞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6金話筒獎獲得者。2009年入選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新中國60年有影響的60位廣播電視人物」。中央臺首屆十佳播音員主持人之一。四十多年來,主播過新聞、評論、通訊、詩歌、散文、小說等多類體裁、題材的作品,多次擔任中央臺重點報導主播任務並獲獎。
馬鞍山日報編輯、詩人、詞作家,著有詩歌集《目擊》、歌詞集《夢中的海》。詩歌作品《和你一同老去》、《愛》入選「2003年中國詩壇佳作」;在2005年的中國第一屆詩歌節上舉辦了個人詩歌作品專場朗誦會;創作的朗誦詩作品《青春中國》,近年來成為網絡點擊率最高的有聲文學作品之一,並由著名朗誦藝術家方明和電影表演藝術家鮑國安分別朗誦在央視播出,同時被國家有關部門列入「中華經典進校園」活動的作品名單;同時《青春中國》及其姊妹篇《不朽》還被一些高等院校編入大學語文教材和播音主持專業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