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是農業大縣,農村學校佔學校總數的80%以上。近年來,安仁縣教育局從實際出發,把著力辦好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作為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中之重,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尤其是合唱活動,先後有7支童聲合唱團登上「快樂合唱3+1公益音樂會」的舞臺,三支米多多合唱團分別獲得中國童聲合唱節A組銀獎、中國國際合唱節C級合唱團和第十屆中國魅力校園合唱節二等獎的驕人成績。2021年,安仁縣還將在長沙舉辦中小學合唱專場公益音樂會。這樣的方式不僅陶冶了學生們的藝術情操,而且讓留守的孩子從中找到了陪伴與呵護。
依託土壤轉觀念
安仁縣藝術底蘊深厚,近年來先後湧現著名雕塑家周輕鼎、著名國畫家東方人、陶藝大師周國楨、軍旅歌唱家劉一禎等藝術英才,安仁教育人抓住這一個個鮮活事例,努力改變著家長對藝術教育的偏頗認識,把抓好學校藝術教育作為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有力抓手,科學規劃、紮實推進,讓學校藝術教育的田野「百花齊放」。安仁縣逐漸形成了「全民共辦學校藝術」的濃厚氛圍,縣財政每年撥付10餘萬元用於學校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德清」公益基金每年安排6萬元支持「永樂江之聲」合唱節。陶藝大師周國楨設立專項基金資助困難藝術特長學生,並支持縣三中掛牌「周國楨藝術學校」。軍旅歌唱家劉一禎支持縣二中開設「藝術家家鄉藝術支教班」,免費為學校培訓教師,並定期安排知名藝術家來開展講學活動。
外引內出強隊伍
2009年以來,安仁為農村中小學配備了192名音樂、美術專業教師,佔了總招聘教師的23%,為農村學校藝術教育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從2013年舉辦「德清杯」中小學合唱節活動開始,連續8年安排優秀音樂教師外出培訓,並常年聯繫中國音協聲樂考級高級考官、湖南省音協少兒音樂學會副會長徐文老師和湖南省合唱協會副理事長、中南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劉宇田等優秀老師對合唱活動進行指導,經常對師生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每年的縣級優秀教師評選,安排10%以上的名額用於藝術類教師評選,先後有100餘名藝術教師獲得市級以上榮譽,並且近年來被省市表彰19類藝術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抓實課堂夯基礎
將藝術教育課程視同語數外主課一樣對待,開齊、開足藝術課程,是安仁教育局評價學校工作中實行一票否決的一項硬性指標,並經常檢查督導,保證音樂、美術等藝術課教學落到實處。不斷完善藝術教師日常教學評價機制,要求各學校充分依託音樂課,教授樂理知識、樂器彈奏,培訓各類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努力培養學生的音樂才能、綜合文化素養、自我表現力及樂觀開朗的性格。
豐富載體歌聲揚
堅持用藝術教育唱響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通過舉行「永樂江之聲」合唱比賽、「快樂合唱3+1」安仁工作坊、合唱社團等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活動展示學校合唱藝術發展成果。為中小學生搭建起班級合唱,片區合唱,縣級合唱梯級舞臺,促進孩子們學習合唱藝術,學習好音樂,伴隨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全縣學校已經形成了「人人開口唱、班班有歌聲、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合唱氛圍。從2013年開始,合唱節已經舉辦八年。縣教育局要求各校嚴格組織校賽,以賽促進學生廣泛參與,賽後要上傳相關視頻;另一方面,組織局機關幹部下鄉督促學生現場比賽,巡迴評選;決賽採取外聘評委,保證比賽公正,並且每年選送優秀童聲合唱團外出展演,為全縣農村孩子們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展示舞臺。
近日結束的第五屆「永樂江之聲」合唱展演,參加的26支中小學合唱團共有千餘人,超過80%的團員都是留守孩子,他們臉上洋溢著自信,樸素的語言裡散發著幸福。合唱團已成為孩子們處理人際關係,融入集體生活,健康快樂成長的重要平臺。安仁,宛如一座合唱童話城,校園裡,班班有合唱,校校有歌聲,教師有活力;放學路上,鄉間稻田,和聲若隱若現,照亮孩子們回家的路,音樂迴響在安仁的城鄉大地。(劉英)
來源:魅力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