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哏是角兒,捧哏是綠葉,臺上表現差距這麼大,收入怎麼分配?
現在說起相聲,那可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近幾年來相聲能夠在國內有這樣一個質的飛躍和發展,郭德綱功不可沒。現在說起相聲基本上就和德雲社掛上了鉤,現在市場上幾乎有名的角兒都是德雲社的人。嶽雲鵬、燒餅、張雲雷、孟鶴堂,張鶴倫還有郭麒麟等人,基本上都是靠著相聲出圈兒的,因為其優秀的表演能力,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之後也是在娛樂圈其他方面有了更多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他們,所以大家對於相聲就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現在德雲社每次的演出可以說基本上都是爆滿。
我們都知道相聲表演的時候,一般都是有兩個人逗哏和捧哏,在表演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逗梗才是最主要的,因為表演的時候總會發現逗梗會去調侃捧哏,給人感覺逗梗好像要比捧哏高上一級,這也就引起了大家的一個好奇,兩個人在臺上的作用和表現那麼的不一樣,差距那麼大,那他們的一場演出下來的收入該怎麼分配呢?
德雲社比較火的一些相聲演員比如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還有郭麒麟等人,其實在相聲界他們都是逗哏的角色,可以看到雖然一場表演當中是逗哏和捧哏兩個人相互配合,但是很多時候火的人都是逗梗,因為逗梗的表現機會比較多,所以逗哏更受歡迎,比較容易有機會單獨的上節目,趕通告,參加其他的綜藝節目等等。也正是因為這樣,好像在臺上表演的時候逗梗更容易受到大家的關注,一直以來也給人營造出了這樣的一種感覺,那就是逗哏的演員才是角,而捧哏就只能是綠葉,甚至在很多人認為捧哏就好像是在臺上的觀眾。
因為每一個組合的受歡迎程度和熱度是不一樣的,比如嶽雲鵬組合和張雲雷組合之間肯定是存在著價格上的差異的,那麼嶽雲鵬和孫越之間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呢?其實不管是逗哏還是捧哏,他們的演出收入都是五五分的。一場演出下來的收入,德雲社抽掉其中的兩成利潤,其他的就是分給場務、助演、還有其他的工作人員,而剩下的嶽雲鵬和孫越平分。
可能有的人覺得這不公平,逗梗在臺上說話說那麼多,而捧哏就只需要迎合,為什麼兩個人的收入卻是一樣的呢?其實在相聲界有一這樣的一句話「相聲表演,三分逗,七分捧。」在臺上表演的時候是十分考驗逗哏和捧哏的配合默契的,一定要把控好節奏和尺度,而且一場好的對口相聲是兩個人相互配合相互磨合出來的,如果光有逗哏沒有捧哏的配合,製造出來的包袱沒有笑點,得不到觀眾的認可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