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一千公裡裡的人物原型是誰
《一千公裡》這個單元劇贏得觀眾普遍好評。這個單元劇採用了影迷和劇迷們非常熟悉的公路片的敘事策略,讓成泰燊和牛駿峰兩位演員呈現的角色,以矛盾衝突的方式上路,一千公裡之外的廣州向武漢馳援。而這種熟悉的公路片敘事方式背後,又是一個最終感人肺腑的馳援武漢的故事內核,顯然,說這次的《一千公裡》是公路片當中的典範,都不為過。
我們以往的公路片當中,較為知名的,則是「囧」系列。對於這次的《一千公裡》,在「泰囧」、「港囧」之後,老編認為,這一次,不妨叫做「鄂囧」。兩位主角開車上路之後,可謂是衝突不斷,但最終,都在共同的使命面前實現了互相欣賞,並且齊心協力完成了馳援武漢的光榮任務。在公路片的敘事手法之上的,則是情感內核的洶湧澎湃。
這個單元劇在很多橋段當中,都堪稱經典。比如,楊議老師飾演的運輸公司小老闆,便是《一千公裡》的「開門喜」,一下子就立住了人物,並且讓觀眾進入到了這個馳援武漢的情境當中。楊議老師演技高明,他把相聲演員的幽默和天津話的風趣全部活學活用,讓劇情當中的這個老闆顯得非常生活化,接地氣,甚至於有一些油滑。這是最為真實的質感。
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觀眾猛然發現,這個角色的內心,和角色所呈現的氣質,恰好是相對的,甚至於是相反的。這位運輸公司的老闆,內心深處,是對祖國對武漢有著濃厚的情感的,他的這趟車,根本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但卻不讓打車司機們吃虧,依舊出三倍的司機費用。面對司機春芬武漢醫院治病,這位老闆更是說,安心養病,工資、獎金照樣發,還多給營養費。楊議老師和角色實現了共振,角色情感帶領楊議老師的表演,楊議老師的表演,又為角色情感增添太多真實性。
再比如,成泰燊和牛駿峰飾演的大車司機,在中途「拋錨」之後,遇到的武漢大貨車司機的內容,更是這部電視劇作品當中的精髓部分。《一千公裡》當中,並沒有迴避「談鄂色變」的事情,甚至於非常真實地呈現了這麼一出談鄂色變。這個滯留途中的武漢司機,只能靠方便麵為生,但因為是鄂牌司機,甚至於連方便麵都買不到了。就是在這個時候,兩位男主站出來,幫著司機買來了吃的。
如果劇情只演到這種,還只是小人物之間的互相關懷,不足以實現劇情正能量的真正價值。在稍後的劇情當中,當地的街道辦工作人員趕來,為這位武漢的大車司機送來了道歉。而當地的派出所民警也迅速趕來,並且幫助這位無家可歸的司機安排了住處和一日三餐。這樣的劇情,不僅僅是歌頌溫情,更是一種對溫情的傳遞,讓觀眾們都參與起來,送出自己的溫情,讓「談鄂色變」不會發生。
《一千公裡》真正的情感高潮,應該是成泰燊和牛駿峰劇中角色遇到交警帶路之後,一路順暢馳援武漢火神山的蒙太奇橋段。在這些橋段當中,再次呈現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氣神。掛上馳援武漢的紅色條幅之後,這輛大貨車帶著救援物資可謂是一路順暢,大家紛紛敬禮,紛紛送上幫助。
乃至於最後的橋段當中,上海來的女司機為同行們煮麵。雖然只是一碗泡麵,但卻凝聚著團結一心的情感氛圍。中華民族從來都是一個整體,從來都是一方有難。必有八方馳援。這種精神,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動力。顯然,這次的《一千公裡》已經不是單獨個人的馳援行為,而是把所有觀眾的情緒調動起來,讓大家都能成為馳援武漢的一份子。
因此,老編認為,成泰燊飾演的老司機,和牛駿峰飾演的青年司機,是對所有大車司機的致敬。正是這些堅守在一線的貨車司機們,讓封城期間的武漢物資不斷,讓全國人民的溫暖能夠第一時間送達武漢。
我們以往的一些公路片當中,最終上升的境界,也不過是個體性的。而這次的《最美逆行者之一千公裡》,升華的境界,則已經超越個體,向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氣進發。我們都在彼此守護,武漢一直在祖國人民的懷抱當中。廣州到武漢,一千公裡,上海到武漢,九百公裡……抗擊疫情,全國人民心連心,沒有公裡距離。
讓全國人民的溫暖能夠第一時間送達武漢
老司機老周即將回家過年,一批物資要運往武漢,公司楊總在等待新司機的到來。老周還想跑一趟,對其他人不放心,但是楊總還是叫他回家過年。
新司機來報導,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叫唐冬至,25歲,還是一位醫學院的大學生,說是勤工儉學,但是老周從小夥子唐冬至的眼神裡看出了不一樣的表情,其他人找到勤工儉學的工作會很開心,而這個小夥子卻是開心不起來。
老周找到楊總,說現在的物資緊缺,一隻口罩都要賣到很高的價格,這個唐冬至看起來有點可疑,會不會有什麼企圖,或者會不會打這批物資的主意,楊總聽老周匯報,感覺老周說的很有道理,這批物資全部是愛心人士捐贈的,公司也是免費送到武漢,而且要趕時間,一點也不能耽誤,出了問題那就會出大事的。
老周也考了一下唐冬至路線的走法,唐冬至也及時的說出來了,感覺雖然年輕但是應該是跑過不少趟大貨車的,但是老周還是覺得他不靠譜,最後老周說陪著唐冬至一起跑武漢,畢竟1000公裡的路程呢!
貨車開往武漢,在一處加油站,唐冬至說上廁所,然後叫老周也上一趟廁所,老周上廁所的時候,唐冬至開著貨車跑了,老周急了,跟著貨車跑,然後唐冬至沒有開多遠就停下了,老周跑上去抓住唐冬至說要報警,唐冬至只是嚇唬一下老周,並沒有說要丟下他的,老周上車,貨車繼續前行。
半路上,貨車出現故障,剎車失靈,差點失控,幸好有老周這個老司機,最後開到了應急車道裡,才避免一場事故,老周下來查看,剎車壞了,走不掉了,附近也沒有修車的,兩人談話的時候,唐冬至才說出他去武漢是去找姐姐的,姐姐失聯3天了。
老周看著唐冬至,總是感覺有點面熟,問唐冬至姐姐的姓名,才知道唐冬至的姐姐叫袁春分,老周這才想起冬至春分,他們是親姐弟,而袁春分就是老周的徒弟,也是開大貨車送貨去了。唐冬至還說有人用他姐姐的電話說他姐姐病重已經不治身亡。
老周這才知道唐冬至為什麼要開貨車去武漢了,因為武漢已經封城,一般人是進不去的,運送物資的貨車有通行證是可以進去的。老周知道自己誤會唐冬至了,還差點把唐冬至當壞人。
在武漢,有一個開計程車的年輕的志願者,有一次送一位醫生去醫院的時候,醫生手機落下了,找手機的時候,發現了一部女士手機,而且沒有電了,充上電之後,就是接到了唐冬至的電話,而旁邊的醫生正好說一個33歲的女孩子不治身亡,或許唐冬至的姐姐也是33歲了,其實後來這位志願者通過很多司機查找,唐冬至的姐姐正在醫院治療呢,唐冬至接到這個消息,抱著老周高興不已。
後來老周遇到了一個武漢的貨車司機,才修好了車,還差點鬧出矛盾,因為那個貨車司機是武漢的,大家都有點排斥,可是這個武漢的司機外出有一個多月了,現在已經回不了家了,整天就吃方便麵,後來當地的領導知道了,還為他解決了住的地方,而老周和唐冬至也被當地的警車開道,把物資安全送到了火神山醫院。
在卸完物資後,一位記者採訪了老周和唐冬至,老周的妻子也在家裡看到了老周,埋怨老周沒有告訴她實話,楊總也看到了報導,很多的企業都把捐贈的物資交給楊總的公司運送,楊總也打電話給老周,叫他休息一晚,然後第二天再跑一趟。
志願者找到了袁春分住院的地方,把手機請人帶給了袁春分,袁春分撥打了弟弟唐冬至的電話,唐冬至接到姐姐的電話,十分的激動,喊了一聲姐。春芬聽到了電話中傳出的唐冬至的聲音,一臉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