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剩男、剩女」越來越多,是否說明了當下擇偶觀念的畸形?

2020-12-28 生活兒那點事

在電視劇中謝爾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

「人窮盡一生追尋另一個人類,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無法理解。或許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需他人的陪伴。所以,我祝你們在對方身上得到的快樂,與我給自己的一樣多。」

如今社會上的剩男剩女越來越多,恰恰說明了當下年輕人的擇偶觀越來越開明,不再為了結婚而結婚。

01一些人選擇了將就,但更多的人選擇了不去將就

老一輩的人,相個親,只要雙方看對了眼就結婚了。反正都是湊合過日子,至於感情什麼的,可以日後慢慢培養。

而現在的年輕人,由於身處的環境、教育、觀念的不同,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婚姻,寧願單身也不願將就。

一些人迫於父母的壓力、年齡的逼近,不得不向生活妥協。但不少人在結婚後會因三觀不合等諸多因素,導致了最終離婚的結局。

所以有了諸多的前車之鑑,後面的人會更加的小心翼翼……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會再逼迫自己去妥協,反正人生路還長,等自己遇到了對的人,再談婚嫁也不遲啊,寧缺毋濫。

02現在年輕人遇到的問題,遠遠比「找個人結婚」難太多了

在精神壓力跟生活壓力愈加嚴重的大環境下,誰不想要一個溫馨溫暖的家庭,不想有一個能知冷知熱的伴侶,跟自己長相廝守呢?

那些所謂的什麼「一直單身一直爽」,那都是賭氣說出來的氣話。

等你真正生病難受,需要有個人陪自己說說心裡話的時候,你就會明白有那麼一個人的存在是多麼的重要。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無數年輕人現在正為了生存而拼命打拼,把時間都給了工作,很少有自己的生活。

不排除社會上的確有那麼一部分人擇偶觀念出現了問題,找不準自己的定位。

但這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那麼多的剩男剩女,總不可能都是因為擇偶觀念出現了問題,所以導致自己單身的吧。

如今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太大,苦惱和操心的事情越來越多。對於他們來說,生存已然不容易了,更不敢妄談結婚。

不要再逼他們了,讓他們喘口氣,等他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了,再讓他們考慮談婚論嫁吧。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愛情是稀有的,也許它永遠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在崇尚「利益至上」的時代,或許,信仰愛情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不合時宜的事。

但愛情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它的發生跟任何精確的算計,跟大數據的匹配都毫無關係。

你永遠不知道它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突然出現。

雖然說,不相信愛情的人生,未必就不幸福不快樂。但如果有機會,我還是希望你可以見過愛情的樣子。

相關焦點

  • 中國男比女多3000萬,為何如今剩女「橫行」,結婚真那麼難?
    然而如今,隨著年輕人思想的轉變,結婚不是只看年齡,而是不一定看年齡。於是,就出現了所謂的「剩男」,「剩女」。根據定義,剩男是指30歲以上仍單身的男性,剩女是指27歲以上的單身女性。簡單來說,剩男剩女都到了適婚年齡,還在結婚。當下,剩男剩女已經成為社會普遍現象。
  • 光棍節:為什麼「剩男」大多因為窮,「剩女」卻什麼類型都有?
    上遷婚中說的「社會分層」,主要是以收入為標準,包括女性的階層劃分,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由於房價高企,大部分家庭不可能靠男方一個人的收入維持這個階層的生活,所以女生的收入也越來越成為男生最重要的擇偶因素。
  • 為什麼你身邊剩女那麼多,剩男卻沒幾個?
    ——  臨近年底,人口話題頻上熱搜,從#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到#00後性別比失衡最突出#,再到#四川是唯一女多男少的地區#,當下中國「男多女少」問題引發全社會關注。  但從《90後青年婚戀新常態》調查數據來看,近七成90後認為經濟水平不是唯一重要的擇偶標準,接受租房結婚的90後佔比超半數。  在知乎#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不想結婚了?
  • 男多女少的年代,為什麼剩女越來越多?這兩個原因告訴你真相
    按照這些理論,那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剩女,但是現在,城市中剩女的數量甚至已經大於了男性,在北京,大齡剩女的數量已經達到了80萬,單身男女人數如此之多,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人們不願意結婚,未來勞動力人口數量方面形勢依舊很嚴峻,為什麼現在城市裡面的剩女這麼多,?大多數情況下,這個社會上還是女性在挑選適合自己的男性,在戀愛當中,普遍來說男性更主動,女性從眾多的追求者當中選擇優質的作為伴侶。
  • 一位34歲剩女的相親感悟:剩男年薪不到20萬,還小氣,真不值得嫁
    這話值得那些想高嫁的大齡剩女思考,若是一味想著用婚姻來索取自己的想要的東西,而不願與男人一起共同面對婚姻生活,最後想得到幸福,基本上是很難的。如今的女人,尤其是大齡單身女人,她們對於婚姻的挑剔程度,讓許多經濟條件不好的男人感到很大的壓力。在越來越物質化的環境裡,女人擇偶大多偏向於男人的經濟基礎,而非男人的人品。
  • 當今社會「剩男剩女」:養活自己,簡簡單單;結婚生子,望而卻步
    其實現在沒有「剩男剩女」之說了,「剩男剩女」其實是帶有歧視性的說辭,是別人貼的標籤而已,只是在別人眼裡過了該結婚生子的年齡,而沒有結婚生子而已。現實中大家總是喜歡評判他人,實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
  • 為什么女人不願嫁大齡剩男?訪談了3位女士,原因刺痛了剩男的心
    如今,剩男現象依然非常嚴重,尤其是農村剩男,他們大多很難娶到老婆,在面對婚姻的問題上顯得束手無策。網上有很多寫剩男單身的原因,其實總結起來無非是剩男在經濟條件、性格、人品等方面沒有優勢,這樣令很多女人看不上他們。當然,從擇偶上來看,也的確存在個別單身女人太挑剔的原因,但剩男娶妻難的根本原因,還是出在自己身上。
  • 48歲大齡剩男的擇偶標準:不滿足這4個條件,憑什麼讓我娶你
    在過年期間,總少不了相親這個話題,剩男剩女們成為了七大姑八大姨的重點關注對象。曉琳也很無奈地被加入了大齡剩女的隊列中,踏上了相親之路。相親男:「你被工作耽誤了,都成大齡剩女了,男人就不一樣,只要有錢還是可以娶二十多歲的小姑娘。畢竟我也算是成功人士,想要成為我的女人,必須滿足我4個要求,不滿足這四個條件,憑什麼讓我娶你?
  • 大齡剩女很難嫁,而大齡剩男卻很好娶?只因女人和男人這3點不同
    在現實社會中,那些挑慣了的大齡女開始出現很難嫁的局面,再回頭看看之前被挑選的大齡剩男,大多都已經結婚了。為什麼會出現大齡剩女很難嫁,而大齡剩男很好娶的局面?只因女人和男人這3點不同。One「女人衰老的更快」33歲的吳夢長相甜美、身材還好,在20來歲的時候身邊從來都不缺人追求,正因為身邊有這麼多人追,反而對婚姻的看法越來越隨意,覺得自己不缺一個好的男人。就像是《紅玫瑰》裡這樣一句話: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可時間不等人,就那麼一晃變成了大齡剩女,發現身邊同齡的男人比她還看起來還年輕。
  • 在這個一妻難求的時代,為什麼有那麼多剩女
    再加上快餐類文化的傳播,在就是男女比例失衡,很多人可能今天跟明天的婚戀觀都有所差異使,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女性想通過婚姻來改變人生軌跡的一種途徑,造就了農村多光棍城市多剩女的局面。現在這個年代剩男很多,但剩女卻也不少,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造就這一社會現狀呢?
  • 農村「剩男」為什麼不娶城市女,是因為不喜歡嗎?|| 價值觀
    農村裡記帳的親友清點隨份子錢山西省智庫的專家吳修明等專家認為,城市「剩女」多,農村「剩男」多,要縮小城鄉差距,讓城市女青年不把農村視為畏途。「從長遠看,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才是治本之策。」而且,越是打壓女性,越是強迫女性犧牲個人的意志去婚配,同時在升學、就業、生育、財產分配上對她們設置重重障礙;那麼,就越是要墮女胎,男人就會越來越多,就越來越結不了婚。
  • 為什麼大齡剩女,對男人的要求反而越來越高?
    因為雙方的需求不匹配,所以剩男剩女之間並不存在太多的、可自然內部解決的現象出現。更何況,自身條件好的男人,很少能剩下來,但剩女當中,剩下來的有可能恰恰是自身條件比較好的,這也是她們為什麼在剩男當中感覺沒辦法找到中意對象的原因之一。為什麼大齡剩女,對男人的要求反而越來越高?
  • 剩女自述:「和33歲相親男交往一個月,我明白了女人不嫁剩男的原因」
    《巴黎沒有摩天輪》裡說:「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剩女。然而,總有那麼些剩男自作多情覺得咱們天造地設就是一對,還頗有拯救本世紀最後一批超齡處女的神聖使命感。」 放在現實裡,還真是這樣,大多數剩男都覺得自己優越感爆棚,奇了怪了,誰給你們的勇氣?
  • 剩女自述:和33歲相親男交往一個月,我明白了女人不嫁剩男的原因
    《巴黎沒有摩天輪》裡說:「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剩女。然而,總有那麼些剩男自作多情覺得咱們天造地設就是一對,還頗有拯救本世紀最後一批超齡處女的神聖使命感。」放在現實裡,還真是這樣,大多數剩男都覺得自己優越感爆棚,奇了怪了,誰給你們的勇氣?
  • 大齡剩女越來越多 因為韓劇看多了?
    夏:我現在希望我的父母身體安康,然後自己和朋友一起出去旅遊,出去看話劇,沒事的時候到先鋒書店看看書,一杯咖啡一本書,非常愜意,多看書,人也不浮躁,這樣的生活也非常滿足。當然,有時候也去相親,如果遇到合適的,我也會嫁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因為韓劇看多了?
  • 紀錄片《剩女》:是誰一直在建構這個偽概念?
    要知道,像「剩女」、「剩男」這類兩性話題在現今的中國本就是人人都關注和議論的焦點,這兩位外國女導演從「他者」的視角出發,不僅敏銳地體察到了這種熱點的存在動因,而且還將其作為核心議題製作成了一部極具社會學價值的紀錄片,確實很不容易。
  • 一位剩女的總結:剩女剩下無非是這6個原因,男人別再瞎猜了
    真實的原因,主要是如今的經濟形態和女性越來越獨立,還有對擇偶的多向選擇造成的。另外,女性在擇偶上,對男性能否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是有一定的期望的。這個深入在基因裡面,即便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這就是說,女性在選擇另一半時,對沒有基本物質條件的男性,並不會很快做出決定要不要嫁。反過來講,當一個男人,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者條件提供給女性時,婚姻失敗的概率是很大的。
  • 韓國"低學歷男"難攀"高學歷女" 剩男剩女問題嚴重
    而且,首爾的大齡未婚女性比十年前增加了三倍多。另一個現象是:韓國的剩男、剩女們呈現出剩男低學歷、剩女高學歷的趨勢。如此糾結,這樣的戀愛該怎麼談呢?  不久前據首爾市有關部門調查的一個明確的一個結果,表示首爾市大齡未婚女性的人數和十年前相比增加了三倍之多,所謂大齡未婚的年齡是定在35歲到44歲,十年前這個年齡未婚的女性約有4萬人,但是去年這種大齡未婚的女性人數又增加到了12萬多人,幾乎是3倍之多。這個數字還只是在35到44歲之間的人當中做的一個調查,要是再加上超過這個數字一直都沒有結婚的人數還將是更多。
  • 全球「剩男」數猛增 中印農村「男人島」令人擔憂
    圖片說明:全球"剩男"數猛增  你以為在世界上最女多男少的國家俄羅斯就很難出現大批「剩男」嗎?答案是否定的。像俄羅斯一樣,很多國家都在為本國剩男猛增而發愁。儘管東西方都有傳統觀念認為,男人的價值在於工作,女人的價值在於嫁人,這使得剩女時常背負「結婚狂」的名聲,而剩男卻像「鑽石王老五」般逍遙;但實際上,剩男們遠沒有人們想得那麼瀟灑。一位日本專家說,在經濟低迷的艱難時期,單身女性通常會有緊迫感,希望儘快結婚以確保財務穩定;而男性通常會延遲結婚,直至他們能負擔之時。
  • 江疏影道破擇偶「錢」規則,為何我們越來越不看重人品?
    江疏影在談到劇中人物王漫妮關於拜金的評價時,她說,我們找一個有點錢的男生,我們就是拜金的,難道我們就應該去找一個,三十多歲還一無是處的男生?、八就被稱為剩女,如今三十多歲仍是單身再正常不過。在傳統觀念中,女性談擇偶標準,往往把「人好」「對我好」作為首要條件,甚至是唯一條件,而把「錢財」「顏值」「感情」都往後排,最起碼口頭上會把人品排在第一位。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活得自我活得灑脫,這並不僅僅是敢於表達那麼簡單,是現代女性的擇偶婚戀觀念早已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