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續
觀前小提示:這篇文章寫於看完這部劇的大概兩個月後,本來應該在看完立刻寫效果最好,也記得清楚一些,但是那時候正值期末趕作業階段,沒時間想,也沒時間寫。所以你看到的這篇大抵細節不清,邏輯不嚴謹,筆者想到什麼說什麼,不喜勿噴,對角色看法僅代表個人觀點,拒絕辱罵角色。截圖太麻煩了,無圖。
我已經有三年沒有主動看過青春題材的電視劇了。高三前最愛看青春劇,高三後最怕看青春劇,大概是人尚年少,心已垂暮,所以對於青春題材有一種排斥和畏懼。
會打開《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是因為穿越元素。「穿越」=輕鬆+奇幻+有趣,至少我是這麼想的。在中國,極其講究因果。一般發生不同尋常之事,定是有不得不發生的理由,是執念,是未完的夙願,還是其它,終究是要有一個理由在的。而李進步穿越的原因,是對「自己為什麼從小沒有爸爸」回答的執著,而這個問題的解決與否,其實是關係到她與媽媽、她與自己是否能達成和解。
在人的一生中,學會「和解」是非常關鍵的環節。
人從出生以來就被放置於這個社會的框架之中。社會有著與其說約定俗成,還不如說被意識形態框定的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標準:母親應當是什麼樣的,女兒又應當是什麼樣的。顯然,李進步和李青桐都有違於社會的標準要求,也有違於對方的要求。而她們對彼此的不滿積攢起來又在「李進步為什麼沒有爸爸」這件事上激化尖銳。(發起衝突的又往往是女兒,但是母親在這件事上的迴避也顯然體現出她對這個問題的排斥)
劇的開頭非常老套,讓我最為尷尬的是中年李青桐去給進步開家長會的那一段(尷尬的不是演技啊,是我自己對這種情節有天然的不適感)。李青桐用她自己以為妥帖的方式為女兒博得顏面,浮誇又好笑,像極了滑稽劇中洋洋得意供人取樂的「丑角」,而李進步只能捂著臉,短暫逃避這尷尬無語的場面。我看到這裡就開始猜想,李青桐的原生家庭是怎麼樣的,才會讓她即使到了中年還如此不得體如此跳脫?我那時想的標籤是不學無術的學渣+女混混+貧窮的家庭+不著調的父母,所以在接下來我才會被不斷的出乎意料而驚喜到。李青桐的不著調是天生的不著調,她出場時與進步的對話明明白白表明:李青桐是一個東北味道的傻白甜,東北味道,主要體現在做事說話直接不扭捏。她把進步帶到家裡時,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她家好有錢(畢竟我一開始想的是那種住著各角各色的大院),即使丟掉對比我也不得不感慨李青桐過得真的好幸福:九十年代末家裡有冰箱有彩電有收音機,而且家庭布置非常溫馨;媽媽雖然已到中年,但是依舊是一個美人;父母恩愛,且對李青桐疼愛有加;家庭即使不算大富大貴,小康水平總是達到了。
我的第一個淚點,就是少女李青桐的房間。一排排的玩偶和偶像的海報,少女心的各種裝飾完完全全戳中我的萌點,也戳中我的淚點。那一瞬間我才意識到,原來那樣匆忙滄桑、要獨自撫養女兒忙於生計的李青桐,那樣浮誇丟臉的李青桐,那樣一根筋的李青桐,那樣不靠譜的李青桐,曾經也是被家裡人千嬌百寵的孩子。那樣無憂無慮只需要計較少女心事、在蜜罐裡長大的李青桐,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最後那種境況的?她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去面對父親的逝世,戀人的離開,孩子的出現,品嘗未來那麼多那麼多的苦?
其實看劇時不免看到說李進步不懂事,不懂得體諒媽媽的說法,然後又有一撥人出來反駁,李青桐那樣,換我我也不開心。我的關注點在於是否「李進步不懂事」。其實我個人在開頭已經強調了社會對「一個什麼角色就應當是什麼樣」僵化標準的不滿。人應當是什麼樣一部分取決於他自己所攜帶基因,一部分取決於環境。同時,人應當看到的不是表面而是內在表現出來的。從第一集一出場到第一集結束就已經和媽媽鬧了大大小小的矛盾,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李進步回到自己媽媽的少女時代做的事情:腳踢「拋家棄女負心漢」+阻止李青桐和陳君何有超出陌生人的關係。我們可以理解為李進步是在為自己出口惡氣,但是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李進步是在為自己和「一個人摸爬滾打養活全家」的李青桐出口惡氣。在未解開「爸爸是陳君何」這個誤會之前,李進步應該會想到的——如果爸爸和媽媽沒有在一起,那麼李進步也將會不存在。正如那個熱搜「如果你回到過去見到十八歲的媽媽,你會做什麼」,很多網友的評論是「阻止她認識爸爸,過上更好的生活,即使自己會不存在」。
李進步即使總是上課遲到,即使總是和媽媽吵架,但她是個好女兒(哈哈,這個句式,寫到這我也想笑)。李進步對於自己的出生、自己的存在的意義是質疑的。「父親」意味著很多東西(此處參考姥姥姥爺)——是支撐起一個家的頂梁柱、是妻子的愛人、是妻子和女兒關係的調和劑。而沒有了「父親」,作為媽媽的李青桐在社會裡跌跌撞撞,勉強養活自己和女兒,還要省出額外的錢為女兒提供更好的教育,早出晚歸,經常應酬到不省人事;作為女兒的李進步無法擁有缺少的關愛和安全感,她和李青桐吵架也永遠是吵到累了,然後再結束,永遠以不歡而散告終。如果她不出生,李青桐是不是可以不用那麼累?她是不是不應該出生,因為她是一個不被父親期待的孩子?這些問題是一直困擾著李進步的,所以我才會說,有與李青桐的和解,也有與自己的和解——對自己的認同。(李進步=沒有爸爸·頻繁搬家·沒有朋友·學霸·從小叛逆到大·短髮·假小子·口是心非刀子嘴豆腐心少女)
所以段霄的出現也是非常重要的。李青桐、姥姥姥爺還有範水水於進步都是有著某種關係的人(他們應該對進步好,此處不是什麼恃寵而驕,請自行理解),但段霄不是。李青桐的少女時代讓李進步理解自己的媽媽,在李青桐家生活讓李進步感受到家的溫暖,和範胖八蛋他們的相處彌補了進步因為常年搬家沒有朋友的遺憾;而段霄是陌生人,是突然闖出的對進步無條件特別好的人,他縱容進步的任性、無理取鬧,也尊重進步的選擇。每當進步和青桐鬧彆扭時,也是他站出來,緩和兩人的矛盾。他其實彌補了很多進步因為父親角色缺失而產生的遺憾(不要打我),還有完成了李進步愛情的啟蒙,爹系男友名副其實。
我太喜歡李青桐這個角色了,她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