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張莫涵發微博稱自己被老公張培萌家暴,並且男方存在出軌行為。
從圖片來看,雙方可能曾經有過肢體衝突,並且程度不輕。
當然,菌菌這次也只是個吃瓜群眾,對於事件中的曲折對錯也知之甚少,也不能急著站隊。
咱讓子彈先飛一會兒。
但女方張莫涵對於家暴的理解還是清晰到位的。
菌菌之前就說過:
無論出於何種理由,無論男人女人一動手,就是輸了、錯了。你的雙手是用來呵護你的伴侶的,不是用來教訓他(她)的!
還記得菌菌上大學那會有部熱播電視劇,叫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少人都把它稱為童年陰影。
劇中馮遠徵飾演的安嘉和因為懷疑妻子有外遇,對妻子長期實施家暴。
但網絡上也有人發出不一樣的聲音:
「其實我挺同情安嘉和的。」
「男人有幾個不打老婆的。」
這些人肆意抒發著自己對家暴的認可,我想,他們肯定沒有見過,也沒經歷過家庭暴力。
甚至,他們可能自己就是施暴者。
他們不明白身處其中的人,有多絕望。
1
每7.4秒就有一個女性遭受毆打
家庭暴力,遠比你想像中得更多!
之前有這樣一組數據:
中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過家暴。
平均每7.4秒就會有一位婦女受到丈夫的毆打。
家暴致死佔婦女他殺原因的40%以上。我國每年有15.7萬婦女自殺,而其中60%的動因是家庭暴力……
2014年上映了一部「恐怖片」,叫《中國反家暴紀事》。
紀錄片的第四集,叫做《以暴制暴》,講的是一群被家暴後,以極端方式反抗,甚至殺夫的女性的故事。
2009年雲南第一女子重刑監獄中,223位服刑人,有173人是因為被家暴,選擇了殺人。
2007年陝西因家暴犯罪的女性達171人,其中163人暴力殺夫。
她們中的很多人,身上都背著殺人的罪名,可遭受暴力前,她們也是單純善良的女人,憧憬著美好溫馨的家庭生活。
楊煥瑩,這個勤勞聰明的女人,一邊任勞任怨的照顧公公和兩個孩子,一邊拼命賺錢,買了兩套房子。
可他的老公,卻是個披著人皮的畜生。
他做生意失敗,就把妻子綁在床上,拿著鞭子一次次抽打她,還用襪子堵住她的嘴,不讓她出聲。
他還泯滅人性的給女兒看黃色錄像,讓兒子舔他的腳指甲。
被債主逼債,他就將妻子楊煥瑩送給債主抵債。
楊煥瑩拒絕,當天晚上,丈夫在房子裡燒了十幾塊通紅的煤炭——要把全家都弄死!
楊煥瑩把兩個孩子匆忙拖出屋子,確認孩子沒事後,她返回房間,拿起刀,對準了丈夫……
記者採訪時,她哭著說:「我不是壞女人,真的不是壞女人,你看我像壞人嗎?」
「我這一次跟你們哭了,以後再也不會哭了。」
「我已經很久沒有哭過了。」
長期的家暴,生生把她逼向絕路!
毀了她的家庭,孩子,也毀了她的後半生。
2
家暴者都是心理疾病患者
2016年,我國出臺了有史以來第一部反對家庭暴力的法律。
這對很多長期遭受家暴的人來說,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
可菌菌想說的是,在法律上,只有毆打、傷害致死、虐待等身體暴力和性暴力為主的行為,才被認為是家庭暴力。
但還有一種暴力,傷人不見血,比拳打腳踢、頭破血流更讓人絕望,那就是精神暴力,也叫冷暴力。
在這種暴力關係中,施虐者披著關係親密的外衣,肆無忌憚地滲入受虐者的生活,使其成為自己精神虐待的獵物。
更可怕的是,冷暴力的隱秘性,讓施暴者自己都沒注意到正在傷害身邊人。
例如:無休止的嘮叨。
你們可能沒想過,嘮叨也是一種家庭暴力,而且打著愛的旗號。
心理醫生認為,嘮叨是一種病。
它是一種源自於煩躁內心的病症,是由於人的內心無法宣洩生活的壓力而造成的。
也就是說,他是想通過嘮叨,將自己的壓力發洩到別人身上,讓別人聽話、被自己控制,而完全忽略了被嘮叨的人所遭受的精神折磨。
以前,菌菌和菌嫂也會因為生活中一些小事,產生過矛盾,甚至有時候我倆一整天都沒給對方發過一條微信。
晚上下班,我買了她最愛吃的紅糖餈粑。到家才發現,她正在給我燉排骨。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過來,我娶她,是因為愛她,是因為想跟她開心的過一輩子。
至於那些爭吵的原因,真的比她還重要嗎?
可能有人覺得菌菌小題大做,生生氣、吵吵架、吐吐槽才是人間的煙火氣。
但是精神暴力對人的傷害不亞於身體暴力。
長期遭受精神暴力,會對一個人的身體和心理造成雙重傷害。不僅如此,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體成長。
一個本該是避風躲雨的「港灣」竟然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冰窖,試問,有多少婚姻能在這樣的低溫下生存呢?
菌菌更希望,在一個家庭裡,能互相理解,多溝通,不要打著愛的旗號,用冷暴力去對待那個跟你同床共枕,風雨同舟的人!
我們是奔著愛的目的才在一起的,怎麼能讓家變成一個冰冷的水牢!
最後,不論男女,如果你也經歷過冷暴力或者正在經歷,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另一半看看。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也可以在「留言區」和菌菌分享下你的家庭關係「保鮮」秘訣。
我是十月菌,我愛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