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近來一路高歌,已從今年最低的5000多美金一枚一路飆升到2.8萬美金一枚,截止27日早晨7點,全網數字貨幣爆倉金額達3.69億美元,爆倉人數近4w。
牛旺財在這提醒一句,做空的收益最多100%,最多則是無限大,不要輕易做空。看空不做空,就贏了一半。
-----
今天從幾個角度,來聊一聊對比特幣的看法,短期和長期的價格,以及我對比特幣的估值。
一、決定一個貨幣價值的是貨幣對應的生產力而非政府的背書,比特幣並非貨幣
二、預測短期一個資產的漲跌,用的是邊際思維而不是總量思維
三、傻子的共識也是共識
四、決定一個商品價值看的不是生產成本而是供需關係
五、賭場/賭博成立的前提是籌碼可以變現
六、打破比特幣供需關係的是政府切斷/監管比特幣與法幣的兌換
七、預測未來一個資產的長期價值,思考的角度應該是現金流折現
一、決定一個貨幣價值的是貨幣對應的生產力而非政府的背書/暴力機構 比特幣並非貨幣
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人類有了生產,進而發展出貨幣。貨幣的出現,可以讓人們方便地儲存自己的勞動成果,在未來可以用貨幣,向別人兌換他們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
不同的國家之間有不同的生產要素,包括不限於人、科技、自然資源、管理等等,進而根據各自的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交換不同的商品和服務,產生貿易。
以泰國為例,他們能提供的有優勢的商品和服務是熱帶的自然風光和旅遊配套、橡膠和大米等農產品,我們就可以用我們有他們沒有的東西比如高鐵去和泰國貿易。這樣雙方各取所需,都會獲益。
所以貨幣本質上是一種兌換券,美元歐元為什麼相對最被認可,是因為美元和歐元所保證的商品和服務從目前來看最為穩定。
近來人民幣的幣值一直在創新高,疫情之下,全世界都看著呢。
新冠初期美國疫情控制最差,美國不停的濫發貨幣,結果美元還是出現了一波上漲,即使美國差,瘦死的駱駝還是更大一點。
俄羅斯的盧布幣值特別不穩定,極端情況下一年就能跌去50%,本質上是因為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極其有限,對外出口極度依賴油氣。軍事實力被公認為世界第二的俄羅斯,擁有的軍事力量並不是幣值的完美保證。
問題來了,如果將比特幣視作一種貨幣,那麼比特幣所儲存的商品和服務是什麼?
可以兌換成美元,再去購買服務,那是美元的保證。
無政府主義下的比特幣,對應的商品和服務也是無政府的,天然和黑產掛鈎。
而黑產,賣了他提供的服務後,想買的是豪車大平層,直升機和遊艇。
這些東西並不接受比特幣。
由此我深刻的懷疑,如果黑產服務換來的比特幣不能自由兌換的時候,黑產是否還會接受比特幣。
無法無差別購買商品和服務,註定了比特幣並非貨幣,而只是一種商品/資產。
比特幣實際上是一種(虛擬)資產,得到了大多數國家官方實際上的認可。
二、預測資產短期資產的漲跌,用的是邊際思維而不是總量思維
看多比特幣的朋友,會不停講述比特幣及區塊鏈的種種優點,姑且不論一些觀點的對錯(比如戰爭時法幣將一文不值),但一直講過去存在的優點或缺點,都是總量思維。本文也儘量避免談論總量,也就是過於顯著的優點和缺點都不去談。總量信息,代表的是歷史,往往已經相對充分體現在當前的價格裡了。這一波比特幣的快速上漲,表原因是因為全球大放水導致貨幣貶值,裡原因是生產力受限的生產力貶值。尤其是相對弱小的一些國家貶得更是觸目驚心。貨幣貶值情況下,資產都在漲價,比特幣作為一種被規則限定的匿名稀缺資產,更是要上漲的。漲幅是否合理放在一邊,上漲的方向在邊際上是完全合理的。
三、傻子的共識也是共識
那麼這波上漲,有多少是避險需求,又有多少是投機需求呢?如果一個人生在委內瑞拉奈及利亞玻利維亞這樣相對弱小的國家,用比特幣或者黃金/美金來避險,無可厚非。只是更多的人,是用總量思維來盡數比特幣的好處,或多或少忽略壞處不談;或通過邊際思維來趨勢性做多,進行投機活動。
價格上漲不代表押對方向的人就是對的,歷史只能放在更久的未來去評判。
當出現趨勢性上漲/下跌的時候,一群人的狂歡的同時,就是一群人眼裡的傻子的共識的自我實現。
四、 決定一個商品的價值看的是供需關係而不是成產成本
我特意問了一下現在做比特幣的挖礦生意的朋友,現在的生產成本只算火電的電力成本,大概在9萬元rmb左右。夏天可以用水電的時候,電費會便宜一些。這裡未考慮礦機和礦場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所以9萬元rmb是否比特幣的價格底部?並不是。
舉個例子。如果現在有人突發奇想生產了10000個傳呼機,每個成本2000元,但如果市場上對它的需求為零,那麼這些傳呼機就將一文不值,價格和生產成本沒有任何關係。
同理,部分媒體批判蘋果手機暴利,並詳盡計算蘋果手機的物料成本才2000,售價賣10000,如何暴利,這麼高的價格為什麼連個充電頭都不捨得送?
那麼一小瓶蘭蔻的成本多少錢?一瓶52度飛天茅臺的成本多少錢?
決定終端銷售價格是供需雙方充分博弈的結果,和成本無關。
五、賭場成立的前提是籌碼可以變現
如果一個賭客去賭場玩,用美金換成了籌碼,最後賭場宣布換來的籌碼不能換回美金,只能提供有限的服務,如提供按腳服務、提供有償幫打架服務、提供簡餐等,鬼才去這個賭場玩。
事實上沒那麼多人對比特幣有無比虔誠的信仰,手握100萬枚比特幣從始至終不會賣出的中本聰,試問世界上能有幾個人能做到。
那些號稱對比特幣改變世界充滿無限信念的人,你只要問他一句,現在比特幣買進去就不能換成法幣了,你要永遠持有。
有幾個人會繼續玩下去?屁滾尿流的逃跑。炒股炒成股東對絕大多數人是一句罵人的話。
他們只想用比特幣在某一天換更多的美元,再不濟也是更多歐元和人民幣,他們想要美女想要大平層。
他們才不想滿手比特幣。
六、打破比特幣供需關係的是政府切斷/監管比特幣與法幣的兌換
本文看起來是在看空比特幣,然而並不是,至少短期不是。
在我看來,比特幣所對應的市值,即使今年上漲了幾倍,目前也只有5000億美金總市值,連一個特斯拉都買不到,只相當於蘋果公司市值的不到1/5。
考慮到比特幣有大量丟失,再也無法找回。比特幣實際的市值可能只有3000到4000億美金。
對比一下,A股的總市值大概在10萬億美金,黃金總市值9萬億美金,比特幣和隨便一個大類資產比起來,還太小太小了。
小,意味著還有炒的空間。
小,意味著離威脅大國法幣地位還遠得很,國家只要抱一個中性態度即可。
但不代表比特幣匿名機制下就真的匿名了,終究到底大家還是要換法幣的。
數字貨幣的匿名性,在兌換法幣時的實名性看起來就像個笑話。
且隨著比特幣進一步壯大,強勢國家央行監管比特幣的動力就越強。
監管力度越強,對比特幣的需求越低,大量投機性需求的擠出,才能換來一個乾淨的比特幣。乾淨的代價是價格可能沒現在這麼美好。
七、預測未來一個資產的長期價值,思考的角度應該是現金流折現
對一個不提供任何利息,遠期價值有很大概率歸0甚至波及自己的財產安全性(凍結資產)甚至有可能會導致進局子的資產,對我來講估值的時候要用極高的折現率,不管怎麼做假設,比特幣現在的定價都是在搞笑啦。
不過這只是對我而言。估值本來就是主觀的。
如果一個人的風險偏好較高,不太在乎資產的劇烈波動,不在乎籌碼是否能順利變現,不懂或者不信任股權等方式的投資,或者只把比特幣當成個人資產配置的一小部分的時候,邏輯上是自洽的也是合理的。
當然有些朋友,有大比例的資產,分散在各種數字貨幣當中,這樣也並不能真正規避數字貨幣資產的風險就是了。這和前幾年分散投資幾十個p2p交易所的風險沒太差。
終、一切皆有法,如夢幻泡影
「炒比特幣虧2000萬,男子攜妻女跳海自殺 」,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了。別上槓桿,別做空。
有感於這個新聞,所以想寫一篇關於比特幣的文章。非要參與,做好功課再下手,國家雖並不禁止個人參與數字貨幣的買賣,但並非不監管,更談不上保護。萬物皆可賭,我相信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他也希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不僅僅是一種賭具。
以上就是本人對比特幣的看法了,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