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只是用一個人名,不是一個演員的名字去代表一個作品,他本身就是一部燦爛的青春劇。他可以成為這個標題,他擔得起,他可以在這裡,也在我們的記憶裡,在我們最美好的青春裡。也許每個人都是一部電影,喜劇、悲劇、嚴肅劇、懸疑劇,誰都在這世間旋渦裡認真努力的演好自己。
他也是。
最初知道三浦春馬的時候,就是源自他那部斬獲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新人獎的《戀空》。
彼時的三浦春馬只有17歲。
17歲是什麼呢?混雜著夏天的汗味和青空灼目的陽光,還有青春。日本人真的很喜歡那種夏天,連帶著經常看日劇的我們,都認同夏天就是青春混雜著奔跑汗意的味道。
電扇、西瓜、棒球,泳池、校園、還有那個微笑的學長。
《戀空》之後的所有作品,他都在瘋狂挑戰自己,想跳脫出那個青春劇初戀學長的形象。除了他天然一張超強的漫畫臉能夠自然得處理各種中二無比的臺詞和角色,在舞臺劇裡音樂劇裡,演繹不同的人物,甚至到了後期的電視劇,出演反戰人物、單身父親、漸凍人,不停積累自己的經驗。
也許《戀空》的初始高度太高了,令他有了極大的危機感和自我不可逾越感,讓他慢慢對自己失望。這痛苦可能很久很久了。
跟多年一起看日系影視作品的朋友之前還老拿他當梗,因為《戀空》特別喜歡他,甚至當做是青春的記憶。時不時還愛開他玩笑說他瞪誰誰懷孕,都這樣了,竟然還敢演《成人高校》裡的三十歲處男,雖然都在這麼嬉笑得談論他。但是那個永遠的初戀學長清雅形象已經都在我們心裡紮根,誰也不會忘記那個夏天,那個澄空下對著你微笑的弘樹。
甚至於,這個帳號的ID都是取自那個清澈的天空,為那個澄明的笑容。
六月份的時候,三浦春馬還在自己的中文微博上給大家發鼓勵視頻,大家還老在他微博下面表示三浦春馬是我們大家的快樂源泉。
他的個人微博上甚至還有自己二十歲寫給三十歲的自己信,字還那麼好看。這麼明亮可愛的人呢。
周六的朋友們正談論著中午吃啥,晚上去哪兒浪等等,刷著新聞的我,笑容突然凝固,是我知道的那個三浦春馬嗎?是《戀空》的弘樹嗎?是《成人高校》的櫻桃精英男嗎?他在我心裡明明一直那麼青春恣意,怎麼可能呢~?
就像之前看到雪莉的消息一樣不可置信,他們在我們眼裡那麼年輕、鮮活、充滿站在世間最陽光處的資本,為何最終都是選擇一樣的道路。
也許我們也不要為難他,強留他在這世間。
「晴天的話就是弘樹心情很好,雨天的時候就是弘樹在哭泣,天空的夕陽就是弘樹在害羞地臉紅……」
「美嘉,人死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呢?」「當然是去天國了。」「我想變成天空。如果變成天空,就永遠能看見美嘉。」
那就原諒你吧,變成天空的你會更開心吧,謝謝你在這個世界呆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