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紹瑞的畢業證書上,出生年月日與本人均不相同。
魯明的大專畢業證書和學信網上五年制大專的學歷信息。
過去4年裡,河南新密人嶽紹瑞一直希望找回自己的學歷。她在2016年偶然發現,自己2008年取得的商丘科技職業學院專科畢業證書,關聯的竟是別人的身份信息。
對她而言,這份貼著她本人照片,蓋有學校鋼印和校長印鑑,一度能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以下簡稱「學信網」)上查驗的畢業證「相當於假證」。
由於信息與本人不符,這張畢業證曾給她帶來無數煩惱。她數次報考公務員,即使筆試通過也會倒在資格審查和政審環節,專升本課程修完後也無法取得相應學歷。
2005年,原名嶽小娜的她入校學習,第一學年下學期,她接到學校通知說 「檔案調不過來,需要重建檔案」,要求她到派出所更名為嶽紹瑞。這種情況並非個案。《中國青年報》2010年報導過商丘科技職業學院的多起冒名頂替事件,一位署名「良知」的該校招生老師在發給報社的舉報信中透露,學校會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忽悠招生。「無論報沒報本校志願,無論分數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分數線),都無所謂,先招來再說,進來之後有各種辦法來擺平學生。」具體的辦法即動員學生回家改名,「頂替那些報了名沒來上學的『死檔』」。
2016年年底,嶽紹瑞等11名存在相似問題的同學一起向河南省教育廳反映情況。次年,商丘工學院(商丘科技職業學院於2011年更名為商丘工學院——記者注)以他們與招生老師串通冒名頂替為由,將他們的畢業證註銷。
對此,嶽紹瑞不能接受,她說:「本質上是學校為了多招生源賺我們的學費,瞞著我們將別人廢棄不用的學籍套在我們身上。」此後,她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反映問題。
「我們需要翻案,需要學校和教育廳給我們學歷,追究學校的責任,還我們清白。」她對記者說。
蹊蹺的改名
2005年高考後,嶽小娜感覺自己成績不會理想,有復讀的想法。河南省當年實行的仍是考後估分填報志願,她填報志願時,班主任告訴她,可以填報商丘科技職業學院,「最起碼它是一個正規的學校,學校分數線也特別低」,加上當時該校的招生人員在她所在的高中大力推廣,嶽小娜填報了該校。
當年8月,嶽小娜收到了商丘科技職業學院寄來的錄取通知書,計算機網絡專業,學制三年。郵件中還包含學校的一份介紹資料,她清楚地記得,自己曾按照資料上的招生辦公室電話撥過去諮詢,確認了這是學校的正式錄取通知書。
一個月後,嶽小娜開始了大學生活。第二學期,問題出現了。「學校招生辦的老師說『你們的檔案學校調不過來』,我們問為啥,上學時都說我們到哪個學校上學,檔案就跟到哪兒,老師就說這調不過來的原因有很多,具體得去查,但是去哪兒查,我們當時也確實不懂。」
她記得,當時學校給同學們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就是去改一個名字,「用新名字重新建檔,不影響我們的學籍」。
她曾試圖拒絕,但校方稱不改就沒有畢業證。學校開具了證明,大意為「與學生學籍姓名不符,需要更改相符。」拿著證明,她回到家鄉派出所,按照校方要求將名字改成了「嶽紹瑞」。
改名並不都這樣順利。嶽紹瑞的同學魯明(應當事人要求化名)也接到了學校改名的要求,他託家人諮詢了家鄉的派出所,回復是「改不了」。他記得,時任學校招辦主任辛學峰給了他一張準遷證明,「說必須把戶口遷到商丘再更改名字,否則不能順利畢業」。
魯明將準遷證明寄回家,把家人寄回的戶口遷移材料交給了辛學峰。沒過多久,他和一批同學一起到商丘市梁園區某派出所辦理新身份證,還給辛學峰交了500元「用於更改名字」,從此,他成了魯家豪(化名)。
改名後的嶽紹瑞繼續讀大學,直到2008年6月畢業時,輔導員將學信網的網址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用身份證號碼登錄,查詢自己的畢業證書是否正常。
她記得,自己第一次登錄學信網看到,嶽紹瑞出生於1986年11月12日,「於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本校電子信息工程三年制專科學習。」而她實際出生於1987年9月8日,不僅出生日期,修讀專業、入學和畢業時間也與自己的不符,「當時覺得學校弄錯了」。
嶽紹瑞找到了輔導員,得到了這樣的解釋:「很多學生都是這樣的情況,畢業證是我們的真實畢業證,能在學信網上查到就是國家認可的。到社會上用人單位都看學歷高低,不看專業是什麼,大多數人參加工作都是專業不對口,早一年畢業還多一年工作經驗,這樣更好就業。」
「我們當時說白了就是傻,在家裡非常叛逆,但在學校還是信老師說的話。」嶽紹瑞說,她當時找過輔導員、系主任、學校招生辦,甚至和校長丁華通了電話,丁華堅稱「只要學信網能查到就沒問題」。她不得不接受了這個說法。沒多久,她領到了載有上述信息、蓋有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印章和校長丁華名章的畢業證書。
這張畢業證書給她帶來的是接連不斷的麻煩。用人單位看到她遞交的證件往往疑惑,畢業證上的出生年月日為什麼與身份證上的不同?「我只能解釋,我的身份證一直都是這個號碼,畢業證學校發下來就是這樣,能在學信網上查到,是國家認可的。」
2012年起,嶽紹瑞報考過幾次公務員,可報名成功後,總是通不過資格審查和政審環節,她開始懷疑是自己的學歷出了問題。
這個懷疑隨後得到了證實。為了提升學歷,她參加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經過3年多的學習,2016年3月,她申請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主考學校告訴她,省教育廳核實,畢業證信息與她本人身份證信息不符,專科學歷與本科學歷無法對接。
她連忙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在學信網上註冊了帳號,卻發現此時按照身份證號碼,已經無法查到自己的專科學歷,按照畢業證書編號仍能查到。
2016年3月23日,她找到校方。商丘科技職業學院已改為本科層次的民辦高校商丘工學院。商丘工學院學籍科為她開具證明稱:「茲有我校2004級學生嶽紹瑞學習期滿,成績合格,於2007年取得專科畢業證,證書編號為……身份證號410704……該生專科畢業後又報讀了自考本科(2008年全國信息大普查時該生身份證號為410182……),因此造成與專科畢業證身份證號不符。」
「這是把所有責任推到我個人身上。」嶽紹瑞不清楚「2008年全國信息大普查」的具體含義,這份證明也並未解決她現實的問題,但其中的信息讓她意識到,自己的畢業證書實際關聯的很可能是身份證號以410704開頭、家住河南省新鄉市的另一個嶽紹瑞。她開始聯繫當年改過名的同學,詢問是否有相同的情況。一些同學接到她的電話,才意識到自己學歷背後真正的問題。
因為學歷信息不符,他們有的無法取得自考本科學歷,有的無法報考國家會計中級職稱考試,有的在金融系統升職時被開除,有的被從公辦教師的崗位辭退。
魯明當時也接到了嶽紹瑞的電話。他在學信網上查詢,結果讓他感到匪夷所思。他的畢業證書顯示,生於1987年7月19日的魯家豪2008年從商丘科技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畢業。但在學信網上,無法根據編號查詢這張畢業證書。而根據他本人的身份信息查詢顯示,生於1988年的魯家豪2012年取得了商丘工學院五年制大專的學歷,入校時間是2007年。
根據魯明提供的一份電話錄音,已擔任該校校長助理的辛學峰2016年在電話中給他答覆:「2010年咱學校出那個事兒——網上冒名頂替那個,所有的學生全部清查了一下,你這還是很幸運的。當時你清查得早,我們一看這些學生畢業證有問題,又開始給你們重新解決,最起碼現在有個畢業證,還有一部分學校現在連畢業證都沒有了。」
魯明告訴記者,學歷問題給他造成了很大困擾。「我的專科畢業證上的出生日期不對不能用;學信網上查到的五年制大專,不是我上的不敢用;想用之前中職的畢業證也用不了——他們把我名字改了」。
「學校手把手地教我們忽悠學生」
辛學峰口中「2010年學校出的事」,是指2010年4月23日起,《中國青年報》對商丘科技職業學院違規招生的連續報導。有同學當時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班上60多名學生,其中有20餘人修改了檔案。
事件曝光後,校方給予直接責任人郭新文開除處分,給予分管招生、學生管理工作的時任副校長蘇進行和時任招辦主任辛學峰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時任學生處處長張廣勇行政記過處分。
當年,中國青年報社還接到一封署名為「良知」的舉報信,舉報人為商丘科技職業學院的招生人員。信中透露:每年高考前學校為招生人員編好各種宣傳用語,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忽悠學生和教師。「現在想起來真是感覺自己良心備受譴責」。
他說,有些被忽悠來的學生,到了大二,由招生人員逐一去做工作,要他們回家改名,改完後頂替那些報了名沒來上學的「死檔」。某學生是2005年招來的,正常應該在2008年畢業,若他頂替的是2004年的檔案,那他就在2007年畢業,學校一切按正常走,2007年教育部畢業證下發後先扣留一年,待2008年再發給學生;這麼做一是因為擔心提前發給學生會起事端,二是還可再收一年學費。
此人提供了一份該校2006級招生錄取名單,整份名單共3323人,其中標註「k」的有528人,標註「t」的有881人。他介紹,「t」是指該學生需要調劑,而「k」代表沒來學校報到上學的空檔(「死檔」),也就是拿假學生往上頂的學生信息。「2006年如此,其他年份也就不必多說了」。
當時,記者聯繫過這份名單上的多名學生。這些學生在學信網上查詢,發現自己擁有包括商丘科技職業學院在內的多個學籍。
「其實處理的這些人只是替罪羊而已,整個造假事件的主體是學校。」這位舉報人說。
「現在資訊時代了,假的沒用了」
如今,嶽紹瑞認為,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有問題,即使錄取線再低,她也不會填報。「如果學校跟我們說明了這一點,招去之後是用別人的檔案,也許我們之中很多人就不去了」。
發現學歷問題後,嶽紹瑞等人開始聯繫學校尋求解決,並於2016年向河南省教育廳提交了材料。
他們還質疑,如果一開始學籍關聯的就是他人,為何畢業時還能用自己的身份證登錄學信網查詢?
校方告訴嶽紹瑞,如果堅持向上反映,她這張有問題的畢業證也將無法使用。
到2017年7月,這些學生發現,商丘工學院以他們與招生老師串通為由,將他們的畢業證註銷。嶽紹瑞不理解,「明明是學校違規招生的問題。」
一位畢業生向記者提供的通話錄音顯示,辛學峰告訴她,「你的證原來可以糊弄著使,讓嶽紹瑞一鬧,廳長副廳長都知道了,現在所有的都必須註銷了。」
「現在資訊時代了,假的沒用了。」辛學峰在電話中支招,「你到招辦按社會青年報名高職單招,考商丘工學院,這回啥都是咱真實的。到時候咱學校出題,學校改卷,分數線也比較低,這個肯定能過關。到時候學費從我工資裡交。你就還報計算機專業,學制兩年。我可以給你協調,期末考試一次給你考完,只要咱學校能當家的,咋都好辦。」
2018年2月9日,記者曾隨嶽紹瑞來到河南省教育廳。該廳信訪辦工作人員表示,之前已經接到了他們的材料,並要求商丘工學院對此事進行調查。
商丘工學院向河南省教育廳書面回復稱:學校在辦學初期,由於招生制度不夠健全、監管不力造成2010年4月和5月被《中國青年報》兩次報導存在冒名頂替現象。該校高度重視,通過河南省招生辦公室提供的錄取信息,對2003年至2006年4級學生進行了清查,註銷了142名冒名頂替學生的畢業證書。2010年7月19日,省教育廳將事件上報教育部學生司並對當時的有關領導作出了處理。至於嶽紹瑞等11名畢業生出現身份信息與畢業證不符的事件,系當年「學校清查不徹底造成的遺留問題」。
河南省教育廳在2017年對該校作出的處理是:調減300名招生計劃。
就在被曝光出現冒名頂替現象的第二年,商丘科技職業學院由專科院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河南省教育廳學生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學生沒有按照省招辦的正常錄取渠道就學,發現一起就註銷學籍。接到學生的材料後,教育廳已向該校發函責令學校進行調查,根據校方的調查結果,認定這些畢業生的學籍應予註銷。
記者進一步詢問學籍註冊、註銷和審核操作權限,學生處工作人員表示,學生學籍的錄入、註銷都是由學校來操作,對於這些信息和學生人員的具體核查工作,實際上也由學校來完成。
河南省教育廳信訪辦工作人員還稱,如果畢業生對學校的招生方式存在質疑,可以到法院起訴,或就此進行舉報。
記者還在商丘工學院見到了校長助理、原招辦主任辛學峰。面對學校是否存在大面積的「冒名頂替」情況的提問,辛學峰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而是說「假的就是假的」,學校一經發現就將相關學生的學籍註銷。而對更多情況,他表示「不知情,需要進一步了解」。
辛學峰曾任該校招生辦主任,參與了當時的招生。但他對記者表示,自己並沒有參與當年的具體工作,這些是「學校的歷史遺留問題」。
現在,嶽紹瑞等人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是,教育廳認定他們有問題,如果要證明是校方集體操作,需要他們拿出具體名單,證明是集體操作。這對他們來說難度很大。
「我們自始至終沒盜用別人的身份信息,都是憑著自己原始姓名的錄取通知書入學的,直到在學校的逼迫要求下更改名字,身份證號依然是我們自己的,我們自始至終都沒有冒名頂替別人的主觀意圖。」她說。
一周前,魯明告訴嶽紹瑞,河南南陽警方找到他,了解他入學時的情況。這給了嶽紹瑞新的希望,她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將校方所說的「歷史遺留問題」,調查得清清楚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言 王景爍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