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綜藝節目中《婆婆和媽媽》裡的林志穎和老婆陳若儀到媽媽家做客,陳若儀為婆婆買了衣服,非但沒有得到感謝,而且還被批衣服不好看。
當婆婆邀請不少親朋好友來家裡做客時,大家把陳若儀當成「傭人」指使,剝橘子、磨咖啡這些事一件都不想落下。
不僅要把這些做好,還不斷的催促嫌棄陳若儀做事慢,手腳不利索。
相信看到這裡的觀眾們已經憤怒的開始想要罵人了,但是別急這還不是劇情的高潮部分,當陳若儀被大家惹得委屈掉眼淚的時候,丈夫林志穎才跑過來問道:「你們怎麼把她弄哭了。」
很多人開始說林志穎的人設崩了,但面對一個強勢的媽媽和愛自己的老婆他似乎顯得無能為力。
因為兩邊都不想得罪,兩邊也沒做好。
當婆婆問陳若儀是先吃東西還是先擦玻璃,這簡直是按照劇本走的模式,讓我們感受到強勢的婆婆演得非常到位。而媳婦和婆婆沒有經常住在一起,要是真在一起,可不是哭一次。
當林志穎提出幫忙時,婆婆說了大多數愛兒子媽媽的心聲:「你休息就好了。」
果然,愛兒子要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是明著愛,其實根本不懂兒子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或許,這就是不以兒子為中心的媽媽該有的樣子。
其實,陳若儀愛著老公心裡承受的壓力自己心裡清楚,如果以後要出道,這個哭泣就成了憐憫。如果還是要在家照顧孩子,這個哭就是發洩自己的委屈。
既然有了三個兒子,該有的底氣還是要有的。十年前別人不喜歡你,你還可以爭論一下。十年後,還是保持原樣就別怪大家說自己不爭氣。
當我們卯足了勁為生活奔波時,看到綜藝節目帶來的吐槽點和趣事成為了我們消磨時間的工具。我們已經過了為喜歡的明星爭辯誰好誰壞。
不要對明星的要求太高,人無完人,誰都有缺點和不足。你別期望他們會改,想想我們自己的生活似乎擔心過頭了。
但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就是從《婆婆和媽媽》節目中反應了其實也有很多像陳若儀這樣的女子,為了喜歡的男人奮不顧身的犧牲自我,
反觀林心如和林志穎的戀情,不合適主要是性格原因,你看林志穎最終選擇的是性子直又溫柔的陳若儀,她能以丈夫為中心照顧他的生活和孩子,事業心不強。
看一個人不僅看優點,而且兼備缺點。林志穎身上缺少的東西能在陳若儀獲得,陳若儀想要依靠的男人林志穎也能給予。但是林心如卻無法給予。
男人通常在找婚姻裡的愛人,通常會想到找比自己低一級,不會找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在這點上,及時避損倒是更有十足把握還能顯示自己能力的優勢。
我們通過陳若儀身上的討好,可以借鑑到自己感情生活。其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在討好著對方,一方面覺得自己的低價值感,另一方面對方的強勢更加劇心中的壓力。
於是,弱勢的逐漸弱勢,強勢的逐漸強勢。
林媽媽覺得陳若儀的穿著太暴露,而陳若儀急忙表示自己沒帶衣服,但是林媽媽還是不依不饒的樣子。
想要一直順從對方,是不可能做到平等相處的。
生活中不管是戀人還是婆媳關係,都存在著這種關係的存在,別期望一輩子有人保護你,想立於不敗之地,任何時候要自己獨立和堅強。
人和人能夠長久舒適的關係靠共性和吸引,不是一味對別人付出道德式自我感動而不是別人告訴我對不對。
討好型的人就想到為對方付出,每當別人有求於自己的時候就會二話不說立馬就答應。完全不考慮自己做不做得到。
因為不會拒絕,礙於面子就硬著頭皮答應,這樣的後果是做不到又讓讓人印象差。而到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就不敢找人幫忙,同樣也是怕別人的拒絕。
討好型的人在生活中過得特別辛苦,想要得到別人的同情,但是人心不可測,人性的弱點不會在意你的感受。
更多的是自己開口拒絕,可能一開始會很難,但是你做到了生活會好過的多。
我們要清楚一點,自我價值的提升,是讓自己有自信面對生活困難。並不是別人叫我們做什麼立馬就答應的。
選擇權在我們自己的手上,你可以善良但是也要有底線。別人靠近你的同時,也是在試探你的底線。
要讓別人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在哪裡,別老是想著用自己的吃虧來安慰自己獲得別人的認可。記住,別人的認可大部分是取決你的能力和價值。
沒有人願意和一個低價值,好說話的人相處。有一天,他覺得你沒有利用價值就會離開你。天下熙熙皆為利。
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真實且迫切的認識到現實殘酷才是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