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約敦煌:「微型百科全書」呈現絲路之韻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9月26日,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頒獎活動在甘肅敦煌大劇院舉行,此次活動以「交響絲路『郵』約敦煌」為主題。 楊豔敏 攝

中新網甘肅敦煌9月26日電 (記者 楊豔敏)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頒獎活動26日在甘肅敦煌大劇院舉行,此次活動以「交響絲路『郵』約敦煌」為主題,集中展現集郵文化、甘肅文化、敦煌文化和絲路精神。

酒泉市委書記吳仰東在頒獎活動現場說:「郵票被稱為國家名片、微型百科全書和袖珍藝術的寶庫。酒泉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郵政驛使圖就出土於嘉峪關的魏晉墓,酒泉與郵票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郵政發行過許多酒泉元素的郵票,絲綢之路、敦煌壁畫、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載人航天、鐵人王進喜等等,都成為郵票上的主角,特別是多次取材於敦煌,以敦煌壁畫為題材的郵票就發行過8組35枚,作為國家名片的敦煌已經成為絲路文化和集郵文化的寶貴資源和重要載體。莫高窟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璀璨明珠,是敦煌文化最具標誌性的文化奇蹟,研究中國歷史的珍貴史料。今天即將發行的《莫高窟》特種郵票即是對敦煌文化最好的展示和傳播。」

據了解,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獲獎者是全國廣大集郵愛好者通過傳統選票(明信片)投票、網絡投票、手機簡訊投票與手機微信投票等方式評選產生,參與人次達75萬之多,比39屆的評選活動增加了3萬餘人。

此次活動將對評選出的2019年度「最佳郵票」「優秀郵票」「最佳印刷獎」「最佳設計獎」4個獎項的獲獎者進行公布並頒獎。同日,中國郵政還發行了《莫高窟》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小型張一枚。

圖為當日發行的《莫高窟》特種郵票。 楊豔敏 攝

第一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在1981年舉辦,以後每年都舉辦一次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該活動是與「中國電影百花獎」「體育十佳明星評選」等活動並列為全國極具影響、深受大眾喜愛的三大評選活動之一,深受全國各界人士尤其是集郵愛好者的關注。

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在全國集郵愛好者的熱情參與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已經成功舉辦了39屆。

39年來,評選活動不斷創新形勢,豐富載體,保持了旺盛的生機和活力,已經成為倍受社會關注、深受集郵愛好者喜愛的一項廣泛的大眾性文化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我國集郵文化的發展,使集郵這項獨特的文化活動,更好地發揮了傳承人類文明、頌揚時代精神、豐富人民生活的積極作用。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趙曉光致辭說:「郵票作為國家名片,方寸之間涵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自然風貌、民族風情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記錄著國家發展中一個個無比精彩的瞬間,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秀文化。一年一度的國家郵票評選活動,旨在提高我國郵票的設計創作和印製水平,培育廣大集郵愛好者的藝術欣賞能力,推動集郵文化的繁榮發展,深厚廣大集郵愛好者和民眾的喜愛。敦煌是千年古道上的璀璨明珠,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門戶,滋養了燦爛多彩的歷史文化。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在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敦煌舉辦,必將呈現絲路之韻、敦煌之魅,必將為弘揚絲路文化和集郵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發揮積極作用。」

第40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活動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人民日報社、甘肅省委宣傳部等11家單位主辦,酒泉市人民政府、甘肅省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分公司、甘肅省集郵協會等4家單位承辦,敦煌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酒泉市分公司、酒泉市集郵協會等4家單位協辦,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分公司冠名。(完)

相關焦點

  • 六桂文化邂逅敦煌文明丨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黃金」全新上市
    此次,六桂福珠寶與敦煌博物館聯名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全新上市,以敦煌元素為靈感融入珠寶設計,通過六韻古法及高溫琺瑯工藝匠心創作,向大眾演繹敦煌文化藝術。千年文化之約:六桂文化邂逅敦煌文明國家提倡"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 《大夢敦煌》連演三場 再掀絲路風潮
    12月16日至18日,經典舞劇《大夢敦煌》亮相「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市冬春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動的舞臺,在蘭州音樂廳連演三場,重現經典,
  • 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周兵與敦煌的第N次相遇
    自1979年首演至今共有4個版本,經歷了27代英娘扮演者,走遍4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將近3000場次,觀眾超450萬人次,演出期間,多次在海內外掀起「敦煌風」「中國潮」,創造了中國舞劇之最的驕人成績。火車上,當年的兩位編導早已花白頭髮,他們望著窗外回想當年,鏡頭平移,由青年演員扮演的「他們」,正在鄰座暢想未來,時空在這節車廂上產生了錯位,我們有幸都成為了歷史的見證人。
  • 暢遊絲路·朝聖敦煌 敦煌文化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在滬舉行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在「暢遊絲路·朝聖敦煌」敦煌文化旅遊宣傳推廣活動上如是說。  10月16日,由敦煌文旅集團發起的「暢遊絲路·朝聖敦煌」敦煌文化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敦煌文旅集團代表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敦煌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景區景點,並發布了「冬季深度遊」、「成人禪修遊」、「深度綜合遊」、「親子定製遊」等多款私人訂製旅遊產品。
  • 敦煌國樂 絲路流芳 記「敦煌國樂」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系列活動
    敦煌2018年7月23日電 /美通社/ -- 絲路敦煌,古代河西走廊上的明珠。自漢代張騫打通中原與西域的交通之後,古往今來,作為交通樞紐,敦煌不但是軍事、經濟重鎮,在文化藝術上也是中外交融之地。外來的音樂形式、樂器與中國固有的音樂在這裡交匯、共存並發展直至融合,成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 透過神奇壁畫「復活」千年敦煌之舞 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將在...
    主創人員合影    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創意主抓,甘肅演藝集團、蘭州市委宣傳部配合,北京東方之子文化發展公司精良打造的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將於9月28、29日晚八點在CCTV9紀錄頻道黃金檔播出。    絕美的敦煌之舞,舞於畫壁之間1600餘年,如今她卻突然復活於眾人眼前。靈動的舞姿,絕美的飛天,藝術被注入鮮活的生命,凝固的壁畫化為舞臺上令人沉迷的舞者。公元1979年,當這些被復活的舞姿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時,文學大師沈從文說:「我太激動了,這個演出讓我一夜未睡!」戲劇大師曹禺亦是激動莫名:「這次演出就是一次爆炸!」
  • 甘肅敦煌李廣杏飄香上市 攜絲路特產及旅遊福利直播引客
    6月中下旬,甘肅敦煌鳴沙山下千畝李廣杏陸續成熟上市。圖為果農正在採摘李廣杏。 王斌銀 攝中新網蘭州6月27日電 (記者 馮志軍)6月盛夏時節,甘肅河西走廊沿線眾多時令水果陸續飄香絲路古道,作為敦煌地區「水果之王」的李廣杏亦迎來成熟上市期。
  • 敦煌的新「寶藏」!20:00【穿越絲路的花雨 1】
    總簡介 絕美的敦煌之舞,舞於畫壁之間1600餘年,如今她卻突然復活於眾人眼前。靈動的舞姿,絕美的飛天,藝術被注入鮮活的生命,凝固的壁畫化為舞臺上令人沉迷的舞者。
  • 昨夜,他們用歌聲向敦煌告白
    用歌聲讚美家鄉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年僅5歲的孩童、古稀之年的老人……他們在舞臺上弘揚著絲路文化、敦煌文化與黃河文化,用自己的歌聲來讚美家鄉。12月20日晚,「交響絲路·夢回敦煌」合唱比賽頒獎晚會在蘭州金城劇院舉行,甘肅省文化館群藝男聲合唱團喜摘桂冠;祁連之聲合唱團、蘭州星光合唱團榮獲二等獎;金城之聲合唱團、蘭州愛樂合唱團、魅力暢想合唱團分別榮獲三等獎。
  • 高雅藝術進校園日出敦煌,絲綢漫漫《絲路花雨》中國經典舞劇走進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第十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高雅藝術進校園,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天津理工大學專場將於2015年11月2日(周一)、3日(周二)19:00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劇場華麗登場。《絲路花雨》是中國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劇,它以中國唐朝極盛時期為背景,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和敦煌壁畫為素材,博採各地民間歌舞之長,歌頌了老畫工神筆張和歌伎英娘父女倆的光輝藝術形象,描寫了他們的悲歡離合,以及與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間的純潔友誼,高度頌揚了勞動人民創造敦煌文化的光輝藝術形象和中外人民友誼源遠流長的動人故事,再現了唐朝內政昌明,對外經濟、文化交往頻繁的盛況。
  • 【藝術敦煌】敦煌元素風靡網絡
    2020年8月,甘肅絲路手信聯合天貓開展「掘色敦煌」專題活動,與VANS、FLAVOUR、卡賓等品牌合作開發敦煌原創IP系列產品,用年輕觀眾喜愛的多平臺直播方式等方式,把收藏在敦煌博物館中的敦煌文物以直播的方式展現在大眾面前。
  • 【甘肅日報】敦煌文旅融合奏響絲路新樂章
    【甘肅日報】敦煌文旅融合奏響絲路新樂章 2020-11-11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網近日發布關於美國E郵寶(特郵)-禾平倉上線通知
    敦煌網近日發布關於美國E郵寶(特郵)-禾平倉上線通知 滾動 來源:電商報      時間:2020-11-03 16:45:08 敦煌網近日發布關於美國E郵寶(特郵
  • 絲路秦腔系列(一) 戲曲電影《絲路花雨》
    (上)(下)《絲路花雨》迷人醉文/李亞利敦煌藝術輝光燦,西域風情倍絢爛。戲曲電影《絲路花雨》取材於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博採各地民間歌舞之長,運用中國古典音樂的節奏韻律,以中國唐朝極盛時期為背景,講述古絲綢之路上,善良淳樸的中國父女為救助外國商人,所發生的親人悲歡離合,友人生死相助、患難與共的感人故事
  • 「視點」永葆青春的《絲路花雨》?寫在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創演40...
    陸金龍認為,該劇創作根基深厚,在當時省委、省政府主管領導開放創新精神的引領下,第一次打開了我們的藝術視角,把我們帶到了世界文化藝術的海洋中,創作人員衝破自我藩籬的約束,以敏銳的藝術洞察力和超脫的藝術創造力,將藝術觸角延伸到莫高窟壁畫藝術中,七進敦煌,數易其稿,堅持藝術創作規律,使之具有世界藝術的高度和敦煌藝術的深度。同時,「集中優勢,優勢整合」,完全按照精品創作模式來打造。
  • 【東曄文化】義大利鋼琴家喬萬尼·維塔萊蒂「絲路琴話」大師班敦煌站驚喜到來!
    這是一次音樂之旅,一次感悟之旅,感受大師琴鍵下的音符與美。甘肅東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誠邀義大利鋼琴家喬萬尼·維塔萊蒂帶來「絲路琴話」大師班,機會難得!義大利鋼琴家喬萬尼·維塔萊蒂「絲路琴話」大師班敦煌站【演出時間】入場時間(自助餐)2019年11月26日18:30演出開始2019年11月26日19:30【演出地點】敦煌小鎮1號樓金盾影吧大影廳【演出票價】288元(門票內含一人份自助餐
  • 全國百餘件丹青畫卷"朝聖敦煌":不拘一格呈絲路萬象
    周斌全 攝  中新網蘭州11月15日電 (記者 馮志軍)第四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15日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甘肅敦煌開幕。涵蓋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畫科與工筆、寫意、沒骨等表現手法的百餘件丹青畫卷,在表現手法與內容題材上不拘一格:有莫高窟保護研究場景、也有石窟壁畫的朝聖者,還有峻偉雄壯的西北山川。
  • 甘肅中學生課間操跳起敦煌舞現場圖曝光 敦煌舞歷史由來及特點簡介
    敦煌舞作為一種嶄新的舞蹈樣式,誕生於1979年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它使得敦煌壁畫中的舞蹈活靈活現地走向觀眾,為世界所矚目。作者通過在教學中的講解和指導,使更多的青年人了解敦煌舞,喜歡敦煌舞,並熱愛敦煌舞,使大家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來體驗敦煌舞蹈文化,共同挖掘和探索這座人類文明的藝術寶庫。
  • 譚盾新作《敦煌遺音》(上)世界首演 「復活」敦煌古樂器遺音
    譚盾根據敦煌古樂譜編寫的《敦煌遺音》(上)在此間進行了世界首演。  敦煌反彈琵琶、唐代壓腳鼓和敦煌五弦琵琶等三件「復活」自敦煌壁畫的古樂器,於當晚奏響了古老的「敦煌遺音」。譚盾根據敦煌古樂譜編寫的《敦煌遺音》(上)在此間進行了世界首演。
  • 鎖定CCTV9,相約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
    9月28、29日晚8點,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在CCTV9紀錄頻道特別呈現。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由省委宣傳部創意主抓,甘肅演藝集團、蘭州市委宣傳部配合,北京東方之子文化發展公司精良打造的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 將於2020年9月28、29日晚8點在CCTV9紀錄頻道特別呈現黃金檔播出。絕美的敦煌之舞,舞於畫壁之間1600餘年,如今,卻「復活」於眾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