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價格是怎麼降下來的?均價1.3萬降至700元背後發生了什麼

2020-12-22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2020年11月5日,是國家組織心臟支架集中帶量採購開標的日子。離開標時間還有兩小時,很多企業代表已經在會場外焦急地等待。

對價格高昂的高值醫用耗材進行國家級集中帶量採購,這在我國還是首次。

在這次的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開標中,多年來位居高價位的心臟支架,出現了大幅降價,從均價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超過90%!

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冠心病患者植入心臟支架,預計明年1月,患者就能用上中選的心臟支架。據測算,到那時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患者植入支架,個人自付費用將降至2500元以下。

過去,全國心臟支架的費用負擔,一年超過150億元。這次從1.3萬元降到700元後,按意向採購量計算,預計節約資金109億元。

這麼大的降幅,實在出乎人們預料。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社會關注和熱議。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意味著從心臟支架開始,高值醫用耗材的暴利現象將被終結!

那麼,在集中帶量採購之前,心臟支架為何價格虛高?心臟支架的水分,是如何被擠掉的?支架價格大幅下降後,質量會不會也下降?針對大家關注的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一起為您揭開這背後的「秘密」。

一問:心臟支架價格,「水分」到底有多大?

從心臟支架問世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

20多年前,我國患者用的心臟支架一直依靠進口,價格奇高無比。再加上手術時輔助材料、檢查費用,裝一個支架就像買一輛小汽車。

1999年,我國終於生產出了自己的心臟支架,價格有所下降。但進口的支架單價仍要兩三萬元,加上很多患者不只放一個支架,心臟支架仍顯得高不可攀。

但是,請注意:心臟支架的高價不是「生產」出來的,而是過度推廣、營銷出來的。

在我國,心臟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採用代理制,代理也分層級,通過掛網或是招標進入醫院,用到患者身上。中間流通環節比較長,層層加價後,患者使用價與出廠價相差巨大。

從一些上市公司財報分析,一個冠脈支架成本不到五六百元,出廠價兩三千元,最後到患者身上,價格已經達到上萬元。這裡面價格的「水分」,主要來自中間流通環節層層加價,導致價格不斷被推高。

近年來,相繼曝光的一些醫療領域腐敗案件,揭示出一條流通環節「利益鏈」:有醫院某科室按照國內耗材30%、進口耗材25%、關節脊柱類耗材20%、創傷類耗材30%的比例,多次帳外非法收受供貨商回扣,這些水分最終都由患者與醫保基金來負擔。

對於醫院來說,在醫療服務價格仍未調整到位的情況下,新技術價格成為彌補醫療服務價格扭曲的補償渠道。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中,一些廠家、經銷商不惜通過回扣的方式把產品賣到醫院,而公立醫院「以藥補醫」機制,導致價格越高的產品賣得越好。於是,心臟支架價格虛高成為頑疾。

不僅是心臟支架,其它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往往都比較高。從出廠、各層級代理商、物流配送到醫院採購、使用,經過的環節越多,中間費用就越高,價格也越高。

二問:價格虛高的「水分」,是怎麼被擠掉的?

從去年4月到今年11月,國家醫保局開展了大量調研和市場分析。

工作人員在前期調研中發現,我國藥物洗脫支架的價格,高於國際上其他國家水平。一些國家在沒有開展集中採購的情況下,相同品牌的支架價格也就是2000元左右,開展帶量集中採購的價格降低到1000元,甚至更低。

經過長達30多年的臨床使用,心臟支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國產、進口產品在質量上幾乎沒有太大差異。按照市場規律,這種技術成熟、競爭充分的產品價格會逐步下降。然而,心臟支架由於銷售模式的原因,過於依賴推廣、營銷,中間環節費用佔了大頭,導致出廠價與患者使用價之間相差巨大。

「集中帶量採購不是一個單獨的政策,而是一個機制。它由國家組織,醫保、衛生、質監等多部門共同發力。」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司長鍾東波說。

這個機制包括,全程加強質監,醫保預算結餘醫院留用,考核醫院用量,企業被發現回扣案件將影響集採,確保集採中選價格落到實地,讓百姓真正用上優質優價的產品。同時,倒逼醫藥行業自我革新,砍掉不合理的流通成本,重心轉向研發和創新。

在此次集採中,一款藥物塗層支架系統(雷帕黴素),報出了469元的全場最低價。這款產品以前掛網價格為13300元,2017年底才獲批上市。如此先進的產品為何願意從萬元以上降至469元?

對此,藍帆醫療集團負責人稱,集採明確市場用量有很大吸引力,醫院需求採購量達到10萬條,中標後還將得到不少於剩餘量的10%,預計市場用量還將看漲。再加上醫保預付貨款、縮短結算周期、確保醫院使用等配套政策,給了企業明確預期。

國家醫保研究院副院長應亞珍說,這就是集中帶量採購的市場引導作用,降下了價格,也讓企業有了明確的預期。

「過去在招標進醫院、使用、回款等環節,是相互脫節的。實際上,過去這些環節形成了堵點,每一個堵點其實就是一個尋租點。現在,通過集採這些堵點全部打通了,就置換出了這麼一個降價的空間。」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副司長丁一磊說。

「高值醫用耗材領域的價格虛高,比藥品領域還要更嚴重。心臟支架平均價格下降93%,說明這裡面的水分原來沒怎麼擠過,所以一擠的話就比較充沛。」 鍾東波說,這樣一個結果也表明,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集中帶量採購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確的,從集採改革中可以看到我們黨推進改革的決心,看到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以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取向。

三問:心臟支架降價後,質量會不會下降?

「集採不僅要把價格降下來,還要推動臨床使用支架提高質量。因為醫保的目的不是省錢,而是給老百姓更好的保障,更有效果的保障。」 鍾東波介紹,對高值耗材集採定了一個基本原則,叫「一品一策」。

「一品一策」,就是為了確保入選的產品質量。在心臟支架集採中,按註冊證來招採,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並由醫療機構自主報需求量。「相對於藥品集採來說,這是心臟支架集採的一個創新點,保證了中選產品適合臨床需求,確保了產品的質量。」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常峰這樣評價。

「這次集採常用的前10名冠脈支架中,有7個中選了,這些產品是醫院常用的主流產品,不存在適應替代產品的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楊偉憲說,中選產品多數已使用5年以上,部分使用時長超過10年,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過臨床驗證。

但也有人擔心,這些產品原來價格高的時候,質量是可靠的;現在價格降下來了,企業在生產的時候會不會偷工減料、以次充好?

對此,專家介紹,按照國家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冠脈支架是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所有產品原材料、生產工藝都是要報國家藥監局批准的。而且每個支架都有唯一識別號,所有產品全程可追溯。如果企業未經批准擅自調整原材料和生產工藝,那就是違背國家的法律和監管要求,將會受到相應的查處。

11月1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加強國家集中帶量採購中選冠脈支架質量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強監管,保證集中帶量採購冠脈支架的質量安全。企業要建立健全冠脈支架產品追溯體系,切實做好產品召回、追蹤追溯有關工作。各地藥品監管部門每年要對中選企業至少進行一次全項目監督檢查,並加強對冠脈支架產品的不良事件監測工作。

四問:心臟支架大幅降價,醫院會不會「這頭降那頭升」?

也有不少人擔心,心臟支架大幅度降價,會不會影響醫院的收入?醫院會不會「這頭降那頭升」,抬高手術費用和其他費用?

「2019年之後,我們已經全面實行耗材的零加成政策,也就是說耗材價格平進平出,耗材降價對醫療機構的經濟利益沒有任何損害。」 鍾東波說,各地在取消加成政策的時候,同步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醫療機構的成本和技術勞務價值,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得到體現。

同時,配套醫保支付改革、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藥品流通體制改革,以及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補償機制改革等,也將有效防止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推動實現合理診療,合理使用藥品、耗材。

天津市胸科醫院一年的心臟支架使用量,在全國排第四。院長郭志剛認為,心臟支架價格下降對醫院來說,不僅收入沒有影響,還能提升醫院形象,增加患者信任度,改善醫患關係。

也有專家建議,各地應利用集採結果執行的空間和契機,配套推進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改革、醫院補償機制改革等,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更好地保障集採結果落地。

網上有傳言說,做一個支架手術,手術費只需300元。這是真的嗎?

「這是不符合事實的。現在做冠脈支架植入至少要收3個收費項目,第一個是冠脈造影,第二個是球囊擴充,第三個是置放支架。這三個價格項目以北京為例,冠脈造影1000元,球囊擴張1350元,置放支架3300元,合計至少5650元,還沒有包括其他檢查診療費用。」 鍾東波表示。

五問:由高價變「平價」,企業還有研發的動力嗎?

心臟支架降到這麼低的價格,對於企業來說還有利可圖嗎?

對此,丁一磊解釋說,從國際上看,有一些國家在沒有開展國家組織集中採購的情況下,相同品牌的支架價格也就是2000元左右。開展了帶量集中採購的價格,已經降低到1000元,甚至更低一點的水平。

因為此次集中帶量採購,是集中了全國31個省2408家醫院的支架用量,規模效應可以使企業降低成本。

比如,一個企業的過去的銷售量只是1萬隻支架,這次中選以後能達到10萬隻,那麼前期的一些這些投入其實是可以攤銷的。此外,醫保部門也主動作為,採取預付款項,給企業直接結算款項等方式,來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

「有支架企業反映,企業一年以後才能回款的情況,差不多要佔50%。如果一個款項被佔用一年,生產企業再到資本市場上去貸款,成本肯定是明顯增加。如果能夠幫助企業及時回款、加快資金周轉,那麼產品也會有一定降價空間。」丁一磊說。

沒有了暴利,企業還有沒有創新的動力?

「創新是基於一定的合理的機制之下,通過市場競爭逼出來的。只有真正的創新產品,市場會給予他較高的溢價。但是,已經是比較大眾化的產品,工業化的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已經銷售了20多年、十幾年的產品,那麼其實它應當回歸到社會平均的利潤水平上來。」 丁一磊說。

如果我們是通過一些不合理的機制,或者說一些希望通過政府保護的方式,維護已經不具備創新性產品的高利潤,反而是對真正創新產品一個負向的激勵。「所以我的看法,創新是逼出來的,創新是市場競爭出來的,不是保護出來的。」 丁一磊說。

「這次降價的幅度很大,但降價之後的價格,跟企業實際出廠價差別並不大。企業依然有可觀的收入,尤其在將來市場擴大之後。更重要的是,整個行業生態重塑之後,大家對未來更有明確預期,更敢下決心去投入研發和創新活動。」鍾東波表示。

六問:其它高值耗材集中採購,什麼時候「安排上」?

大幅降價的心臟支架,患者明年1月份就能用上了。還有很多人關心,其他的高值耗材集中採購是怎麼安排的呢?會是什麼品種、在什麼時間開始?

鍾東波透露,我國將總結冠脈支架集採的好經驗,著手篩選使用量較大、價格較高、虛高水分較嚴重、群眾關注較多的產品,作為下一個集中帶量採購的品種。按照一品一策的辦法,做好充分的技術分析、市場調研、專家論證,制定適合的集採規則。預計成熟一個開展一個,將採購金額佔比較高、又適合集採的主要品種逐步納入集中採購,讓群眾用上質量更高、價格較低的產品。

至於下一個集採品種是啥,哪一個品種先完成準備工作,可能就先開展哪個吧。未來集採,值得期待!

2020年11月5日,是國家組織心臟支架集中帶量採購開標的日子。離開標時間還有兩小時,很多企業代表已經在會場外焦急地等待。

對價格高昂的高值醫用耗材進行國家級集中帶量採購,這在我國還是首次。

在這次的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開標中,多年來位居高價位的心臟支架,出現了大幅降價,從均價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超過90%!

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冠心病患者植入心臟支架,預計明年1月,患者就能用上中選的心臟支架。據測算,到那時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患者植入支架,個人自付費用將降至2500元以下。

過去,全國心臟支架的費用負擔,一年超過150億元。這次從1.3萬元降到700元後,按意向採購量計算,預計節約資金109億元。

這麼大的降幅,實在出乎人們預料。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社會關注和熱議。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意味著從心臟支架開始,高值醫用耗材的暴利現象將被終結!

那麼,在集中帶量採購之前,心臟支架為何價格虛高?心臟支架的水分,是如何被擠掉的?支架價格大幅下降後,質量會不會也下降?針對大家關注的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一起為您揭開這背後的「秘密」。

一問:心臟支架價格,「水分」到底有多大?

從心臟支架問世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

20多年前,我國患者用的心臟支架一直依靠進口,價格奇高無比。再加上手術時輔助材料、檢查費用,裝一個支架就像買一輛小汽車。

1999年,我國終於生產出了自己的心臟支架,價格有所下降。但進口的支架單價仍要兩三萬元,加上很多患者不只放一個支架,心臟支架仍顯得高不可攀。

但是,請注意:心臟支架的高價不是「生產」出來的,而是過度推廣、營銷出來的。

在我國,心臟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採用代理制,代理也分層級,通過掛網或是招標進入醫院,用到患者身上。中間流通環節比較長,層層加價後,患者使用價與出廠價相差巨大。

從一些上市公司財報分析,一個冠脈支架成本不到五六百元,出廠價兩三千元,最後到患者身上,價格已經達到上萬元。這裡面價格的「水分」,主要來自中間流通環節層層加價,導致價格不斷被推高。

近年來,相繼曝光的一些醫療領域腐敗案件,揭示出一條流通環節「利益鏈」:有醫院某科室按照國內耗材30%、進口耗材25%、關節脊柱類耗材20%、創傷類耗材30%的比例,多次帳外非法收受供貨商回扣,這些水分最終都由患者與醫保基金來負擔。

對於醫院來說,在醫療服務價格仍未調整到位的情況下,新技術價格成為彌補醫療服務價格扭曲的補償渠道。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中,一些廠家、經銷商不惜通過回扣的方式把產品賣到醫院,而公立醫院「以藥補醫」機制,導致價格越高的產品賣得越好。於是,心臟支架價格虛高成為頑疾。

不僅是心臟支架,其它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往往都比較高。從出廠、各層級代理商、物流配送到醫院採購、使用,經過的環節越多,中間費用就越高,價格也越高。

二問:價格虛高的「水分」,是怎麼被擠掉的?

從去年4月到今年11月,國家醫保局開展了大量調研和市場分析。

工作人員在前期調研中發現,我國藥物洗脫支架的價格,高於國際上其他國家水平。一些國家在沒有開展集中採購的情況下,相同品牌的支架價格也就是2000元左右,開展帶量集中採購的價格降低到1000元,甚至更低。

經過長達30多年的臨床使用,心臟支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國產、進口產品在質量上幾乎沒有太大差異。按照市場規律,這種技術成熟、競爭充分的產品價格會逐步下降。然而,心臟支架由於銷售模式的原因,過於依賴推廣、營銷,中間環節費用佔了大頭,導致出廠價與患者使用價之間相差巨大。

「集中帶量採購不是一個單獨的政策,而是一個機制。它由國家組織,醫保、衛生、質監等多部門共同發力。」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司長鍾東波說。

這個機制包括,全程加強質監,醫保預算結餘醫院留用,考核醫院用量,企業被發現回扣案件將影響集採,確保集採中選價格落到實地,讓百姓真正用上優質優價的產品。同時,倒逼醫藥行業自我革新,砍掉不合理的流通成本,重心轉向研發和創新。

在此次集採中,一款藥物塗層支架系統(雷帕黴素),報出了469元的全場最低價。這款產品以前掛網價格為13300元,2017年底才獲批上市。如此先進的產品為何願意從萬元以上降至469元?

對此,藍帆醫療集團負責人稱,集採明確市場用量有很大吸引力,醫院需求採購量達到10萬條,中標後還將得到不少於剩餘量的10%,預計市場用量還將看漲。再加上醫保預付貨款、縮短結算周期、確保醫院使用等配套政策,給了企業明確預期。

國家醫保研究院副院長應亞珍說,這就是集中帶量採購的市場引導作用,降下了價格,也讓企業有了明確的預期。

「過去在招標進醫院、使用、回款等環節,是相互脫節的。實際上,過去這些環節形成了堵點,每一個堵點其實就是一個尋租點。現在,通過集採這些堵點全部打通了,就置換出了這麼一個降價的空間。」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副司長丁一磊說。

「高值醫用耗材領域的價格虛高,比藥品領域還要更嚴重。心臟支架平均價格下降93%,說明這裡面的水分原來沒怎麼擠過,所以一擠的話就比較充沛。」 鍾東波說,這樣一個結果也表明,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集中帶量採購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確的,從集採改革中可以看到我們黨推進改革的決心,看到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以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取向。

三問:心臟支架降價後,質量會不會下降?

「集採不僅要把價格降下來,還要推動臨床使用支架提高質量。因為醫保的目的不是省錢,而是給老百姓更好的保障,更有效果的保障。」 鍾東波介紹,對高值耗材集採定了一個基本原則,叫「一品一策」。

「一品一策」,就是為了確保入選的產品質量。在心臟支架集採中,按註冊證來招採,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並由醫療機構自主報需求量。「相對於藥品集採來說,這是心臟支架集採的一個創新點,保證了中選產品適合臨床需求,確保了產品的質量。」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常峰這樣評價。

「這次集採常用的前10名冠脈支架中,有7個中選了,這些產品是醫院常用的主流產品,不存在適應替代產品的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楊偉憲說,中選產品多數已使用5年以上,部分使用時長超過10年,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過臨床驗證。

但也有人擔心,這些產品原來價格高的時候,質量是可靠的;現在價格降下來了,企業在生產的時候會不會偷工減料、以次充好?

對此,專家介紹,按照國家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冠脈支架是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所有產品原材料、生產工藝都是要報國家藥監局批准的。而且每個支架都有唯一識別號,所有產品全程可追溯。如果企業未經批准擅自調整原材料和生產工藝,那就是違背國家的法律和監管要求,將會受到相應的查處。

11月1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加強國家集中帶量採購中選冠脈支架質量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強監管,保證集中帶量採購冠脈支架的質量安全。企業要建立健全冠脈支架產品追溯體系,切實做好產品召回、追蹤追溯有關工作。各地藥品監管部門每年要對中選企業至少進行一次全項目監督檢查,並加強對冠脈支架產品的不良事件監測工作。

四問:心臟支架大幅降價,醫院會不會「這頭降那頭升」?

也有不少人擔心,心臟支架大幅度降價,會不會影響醫院的收入?醫院會不會「這頭降那頭升」,抬高手術費用和其他費用?

「2019年之後,我們已經全面實行耗材的零加成政策,也就是說耗材價格平進平出,耗材降價對醫療機構的經濟利益沒有任何損害。」 鍾東波說,各地在取消加成政策的時候,同步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醫療機構的成本和技術勞務價值,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得到體現。

同時,配套醫保支付改革、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藥品流通體制改革,以及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補償機制改革等,也將有效防止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推動實現合理診療,合理使用藥品、耗材。

天津市胸科醫院一年的心臟支架使用量,在全國排第四。院長郭志剛認為,心臟支架價格下降對醫院來說,不僅收入沒有影響,還能提升醫院形象,增加患者信任度,改善醫患關係。

也有專家建議,各地應利用集採結果執行的空間和契機,配套推進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改革、醫院補償機制改革等,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更好地保障集採結果落地。

網上有傳言說,做一個支架手術,手術費只需300元。這是真的嗎?

「這是不符合事實的。現在做冠脈支架植入至少要收3個收費項目,第一個是冠脈造影,第二個是球囊擴充,第三個是置放支架。這三個價格項目以北京為例,冠脈造影1000元,球囊擴張1350元,置放支架3300元,合計至少5650元,還沒有包括其他檢查診療費用。」 鍾東波表示。

五問:由高價變「平價」,企業還有研發的動力嗎?

心臟支架降到這麼低的價格,對於企業來說還有利可圖嗎?

對此,丁一磊解釋說,從國際上看,有一些國家在沒有開展國家組織集中採購的情況下,相同品牌的支架價格也就是2000元左右。開展了帶量集中採購的價格,已經降低到1000元,甚至更低一點的水平。

因為此次集中帶量採購,是集中了全國31個省2408家醫院的支架用量,規模效應可以使企業降低成本。

比如,一個企業的過去的銷售量只是1萬隻支架,這次中選以後能達到10萬隻,那麼前期的一些這些投入其實是可以攤銷的。此外,醫保部門也主動作為,採取預付款項,給企業直接結算款項等方式,來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

「有支架企業反映,企業一年以後才能回款的情況,差不多要佔50%。如果一個款項被佔用一年,生產企業再到資本市場上去貸款,成本肯定是明顯增加。如果能夠幫助企業及時回款、加快資金周轉,那麼產品也會有一定降價空間。」丁一磊說。

沒有了暴利,企業還有沒有創新的動力?

「創新是基於一定的合理的機制之下,通過市場競爭逼出來的。只有真正的創新產品,市場會給予他較高的溢價。但是,已經是比較大眾化的產品,工業化的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已經銷售了20多年、十幾年的產品,那麼其實它應當回歸到社會平均的利潤水平上來。」 丁一磊說。

如果我們是通過一些不合理的機制,或者說一些希望通過政府保護的方式,維護已經不具備創新性產品的高利潤,反而是對真正創新產品一個負向的激勵。「所以我的看法,創新是逼出來的,創新是市場競爭出來的,不是保護出來的。」 丁一磊說。

「這次降價的幅度很大,但降價之後的價格,跟企業實際出廠價差別並不大。企業依然有可觀的收入,尤其在將來市場擴大之後。更重要的是,整個行業生態重塑之後,大家對未來更有明確預期,更敢下決心去投入研發和創新活動。」鍾東波表示。

六問:其它高值耗材集中採購,什麼時候「安排上」?

大幅降價的心臟支架,患者明年1月份就能用上了。還有很多人關心,其他的高值耗材集中採購是怎麼安排的呢?會是什麼品種、在什麼時間開始?

鍾東波透露,我國將總結冠脈支架集採的好經驗,著手篩選使用量較大、價格較高、虛高水分較嚴重、群眾關注較多的產品,作為下一個集中帶量採購的品種。按照一品一策的辦法,做好充分的技術分析、市場調研、專家論證,制定適合的集採規則。預計成熟一個開展一個,將採購金額佔比較高、又適合集採的主要品種逐步納入集中採購,讓群眾用上質量更高、價格較低的產品。

至於下一個集採品種是啥,哪一個品種先完成準備工作,可能就先開展哪個吧。未來集採,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心臟支架價格是怎麼降下來的 均價1.3萬降至700元背後發生了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心臟支架價格是怎麼降下來的 均價1.3萬降至700元背後發生了什麼 2020年11月5日,由國家組織的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在天津進行.此次集中採購,使得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
  • 明年1月10日起 冠脈支架從均價1.3萬降至700元
    執行國家和我省集中採購結果後,我省集中採購藥品和耗材一年費用將由155億元降至33億元,一年可節約費用約122億元。在醫用耗材方面,2020年11月,國家組織開展冠脈支架集中採購工作。經過集採,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並將於2021年1月10日在我省正式落地執行。
  • 從1.3萬降到700元!心臟支架的降價,對患者意味著什麼?
    700元!根據國家醫保局消息,經過本次採集,支架結構從原先均價的1.3萬元左右下降到700元左右。而據數據顯示:我國一年光是冠脈支架就需要耗掉150萬個,總費用達到150億元,佔了高值醫用耗材的市場總額的10%。
  • 心臟支架從1.3萬降到700元!但你依然病不起
    為了解決大家的費用問題,國家親自出馬,直接和供應商「講價」,15分鐘,就將均價1.3萬元的心臟支架談到了700元,降了95%!  「昨天一個支架可以買6瓶茅臺,今天一瓶茅臺可以買6個支架」。    這麼便宜的支架敢用嗎?  但很多網友也擔心,價格大降後,心臟支架能放心用嗎?企業會不會為了節省成本降低質量標準?
  • 從1.3萬到700元!心臟支架價格大跳水背後,有個關鍵原因……
    心臟支架由於臨床用量大、價格高成為首批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的耗材品種,擬中選產品涉及8家中外生產企業、10個品種,中位價僅700元左右!  均價從1.3萬降至700元左右  首次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已於11月5日在天津產生擬中選結果。通過競爭,產生擬中選產品10個。
  • 心臟支架從1.3萬降至700元,誰在吸老百姓的血汗錢?
    經過本次集採,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本次集採的冠脈支架材質為鈷鉻合金或鉑鉻合金,載藥種類為雷帕黴素及其衍生物,採購周期為兩年。預計全國患者將於2021年1月用上國家集採降價後的中選產品。
  • 均價1.3萬降至700元!醴陵這類患者將大大受益
    1月1日起,冠脈支架的費用由之前的「萬元時代」,進入到了現在「百元時代」,現在,醴陵的患者也可以享受到這項鉅惠帶來的好處。之前就有消息報導,冠脈支架已經成功進入國家組織的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範圍,並且由均價1.3萬元降到了700元左右,平均降幅高達94.6%。
  • 心臟支架降至七百元背後:談判團隊摸底國內外行情,突破企業價格防線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推算,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達3.3億,十年間冠心病手術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據推算,每年要用掉150萬個心臟支架,總費用約150億元。如今,隨著「國家隊」出手,這一痛點將成為歷史。
  • 心臟支架從萬元降至百元!什麼情況下,患者需要做支架手術?
    11月5日,醫保局對全心臟支架進行了集中的採購,經過激烈的競爭後,在所有的藥企對心臟支架的報價中,最高價為7000元,最低價僅為469元,最終中標的平均價僅為700元,其中還包括了進口支架。
  • 心臟支架降至七百元背後:談判團隊摸底國內外行情,突破價格防線
    重量僅約0.03克,卻比黃金貴千餘倍;均價高達上萬元,卻每年賣出約150萬個。一枚小小的冠脈支架,撐開了百萬患者的「生命之傘」,但也擊中了百億支出的「負擔之痛」。《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推算,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達3.3億,十年間冠心病手術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
  • 心臟支架何以從1.3萬元降至700元?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心臟支架何以從1.3萬元降至700元|電訊特稿「國家隊」朝高值醫用耗材砍出第一刀,新價格明年1月1日起實施首發:「新華每日電訊」調查周刊本報記者:宋瑞、張宇琪、一枚小小的冠脈支架,撐開了百萬患者的「生命之傘」,但也擊中了百億支出的「負擔之痛」。《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推算,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達3.3億,十年間冠心病手術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據推算,每年要用掉150萬個心臟支架,總費用約150億元。如今,隨著「國家隊」出手,這一痛點將成為歷史。
  • 從上萬到幾百,心臟支架的價格怎麼降下來的,還敢放心的使用嗎?
    記得以前的印象裡,心臟支架是有錢人才能用的,那時間後看很多影視作品也有著人們為了一個心臟支架愁眉苦臉的樣子。可就在今天,心臟支架的價格一夜之間直接跳水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從上萬到幾百,心臟支架的價格怎麼降下來的,還敢放心的使用嗎?
  • 降了!今後,在衡南縣可植入700元以下的心臟支架
    近日,衡南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組為賀大爺行二期心臟支架手術,當得知心臟支架降價消息後,賀大爺非常高興。紅網時刻衡陽1月15日訊(通訊員 曹梨 王璐 記者 王敏)近日,記者從衡南縣人民醫院獲悉,自2021年1月1日起,該院心臟支架(又稱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心臟支架價格從之前的七、八千元下降至最貴不到700元,極大減輕了患者的負擔。這標誌著衡南縣心臟支架正式進入「百元時代」。衡南縣江口鎮一名56歲的患者賀某某,因反覆胸前區燒灼感3年時間,來到衡南縣人民醫院就醫。
  • 由1萬元降到400元!心內科支架價格猛跌,前虛高后暴利哪去了?
    根據媒體報導,此前國家組織的「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招標採購」招標會議在天津舉行,共有11家中外企業參加,其中26種心臟冠脈支架產品參加招標,最終10種產品中標,價格均為三位數,均在1000元以下。
  • 麻辣財經:心臟支架,為何大幅降價?
    在這次的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開標中,多年來位居高價位的心臟支架,出現了大幅降價,從均價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超過90%!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冠心病患者植入心臟支架,預計明年1月,患者就能用上中選的心臟支架。據測算,到那時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患者植入支架,個人自付費用將降至2500元以下。
  • 心臟支降至700元左右,但支架手術並非一勞永逸
    點擊查看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達3.3億;從2009年到2019年,中國冠心病(PCI)手術量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 年增長速度10%-20%。
  • 從上萬元到700元冠脈支架大降價後質量能否有保證?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第一單落地,冠脈支架由「天價」變成「地板價」。5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對於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擬中選結果進行公示,均價從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降價超90%。
  • 心臟支架巨幅降價93%,看「國家隊」如何「靈魂砍價」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宋瑞、張宇琪、慄雅婷、張建新)12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心臟支架降價93%,巨量「水分」是如何擠掉的——得益於「國家隊」的「靈魂砍價」,均價從1.3萬元「斷崖式」降至700元》的報導。重量僅約0.03克,卻比黃金貴千餘倍;均價高達上萬元,卻每年賣出約150萬個。
  • 心臟支架巨幅降價93%,看"國家隊"如何"靈魂砍價"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宋瑞、張宇琪、慄雅婷、張建新)12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心臟支架降價93%,巨量「水分」是如何擠掉的——得益於「國家隊」的「靈魂砍價」,均價從1.3萬元「斷崖式」降至700元》的報導。  重量僅約0.03克,卻比黃金貴千餘倍;均價高達上萬元,卻每年賣出約150萬個。
  • 心臟支架價格降到「地板」,也不是想做就做,要看血管堵的程度
    進入了2021年,國家集中採購的超低價心臟支架已經進入各級醫院。從一萬多元降到千元以內,價格跌到了「地板」,很多冠心病患者跟華子說,這麼便宜的心臟支架,自己要不要也放一個,是不是就可以迅速治癒疾病了?華子告訴他們,在心臟裡放支架,不是在市場買菜,不能遇到打折了就去「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