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新神劇,女王的後勁太大了

2021-01-07 騰訊網

本文

來自微信公眾號「不值得影評:(gh_19525f395858),作者:徐觀。

貝絲·哈蒙是在地下室清理黑板擦的時候,偶然睨到象棋的。

見到棋盤後,貝絲的世界從此就發生了變化。這個剛剛喪母、進入孤兒院的女孩,在每個不眠夜的天花板上看到棋盤,並在腦中重現棋局、走法。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這部上線一周、就有5萬人在豆瓣上打下9.2高分的Netflix新劇《后翼棄兵》:天才少女貝絲憑藉自己的象棋天賦和努力,一步步成長為世界上最頂尖的西洋棋手。

▲《後裔棄兵》,又名《女王的棋局》

然而這不是一個天才養成的故事,也不是只靠外掛、一路逆襲的爽片。確實有不少人說它是「年度第一爽劇「,但抱歉,對於普通人來說,天才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就是「爽」到普通人不敢想像。

「爽」的另一面,是黑白棋盤格之外,貝絲·哈蒙的悲慘生活。母親自殺、孤兒院、再次喪養母,她從幼年開始就發現自己掌控不了命運,唯一令她感到安全的只有那64格的棋盤遊戲。家庭、性別、時代,每一樣都是女主痛苦的催化劑,也是把她逼迫成為天才的毒品。

誰不好奇貝絲·哈蒙的人生呢?

就像她平庸的高中女同學一樣,我也想在《後裔棄兵》裡偷窺一個真正「天才」的人生,想看她為象棋入迷,好勝成魔,看她像我們普通人一樣充滿缺陷、萌動愛情。想看她痛苦,又發自真心地想看她像天才那樣勝利。

如導演斯科特·弗蘭克所言,如果拍成一部體育電影,觀眾們在觀影過程中唯一在乎的是她會不會打敗那個俄羅斯人。而這部劇真正的主題是,是一個關於天賦的痛苦和代價的故事。

所以它抓住你。即使每一集裡都有大篇幅的比賽敘事,也不耽誤觀眾早已經被這一個「兩面性」天才抓住了心,我們生怕貝絲一步踏錯、誤入歧途,怕被騙、怕學壞,只求她專心搞事業。一口氣看完7集。

可憐的天才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親歷母親車禍喪生後,年僅8歲的貝絲被送入肯塔基州的一家孤兒院。

「竟然毫髮無損,她簡直是一個奇蹟。」

「這個小女孩自己不會這樣想。」

片頭警察的這一段對話,是對女主人公成長的隱喻。貝絲將是別人的傳奇,自己的地獄。

在孤兒院的地下室裡,她遇到了校工夏貝先生。貝絲對於象棋的天賦令夏貝震驚,他開始一步步教她何謂西西里防禦、送她象棋入門書。

這個性格古怪、沉默寡言的男人第一次將她領入象棋的世界。

在地下室下棋,第一次輸了

貝絲是如何被棋盤吸引的呢?那個由64個方格組成的世界令她感到安全——對於一個孤兒而言,安全感無疑非常可貴。「我能控制它,我能主宰它,而且可預料。如果我受傷了,那也只能怪自己。」

在遇到象棋之前,她的人生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掌控的。

可愛、乖巧、沉默

逐漸地,貝絲開始沉浸於象棋世界裡,躺在孤兒院的床上,她直勾勾地盯著天花板,就可以在腦海中開始推演、對弈。這段時光,就像武俠小說中名不見經傳的主人公掉入懸崖,跟隨一位高人苦練,最終入江湖,一役成為當時的絕頂高手。二者擁有相似的酣暢。

貝絲的第一次高光時刻,是9歲時和高中象棋俱樂部12位棋手的對弈。短短一個多小時的車輪戰,貝絲1比12,完勝。這段對戰通過貝絲向校工複述經過來呈現,以兒童口語化的方式闡述對手的意圖,觀眾無需了解西洋棋具體規則,也會驚嘆於這位神童的水平、天才的傲慢。

她回孤兒院後,一邊吃巧克力吃得滿嘴髒,一邊跟夏貝先生吐槽這些人棋藝很差

而年幼的貝絲,也對孤兒院裡分發的鎮定藥劑上了癮。她享受大把吃完鎮定劑,躺在床上輕飄、集中的感覺,更集中地「在天花板上下棋」。當孤兒院不再給兒童使用鎮定劑後,貝絲決定去偷。

貝絲兩條肉肉的小腿爬上窗臺,跳下桌子,大把往自己嘴裡塞綠色藥丸時,彈幕裡滿是留言,「我兒子就是這樣吃薯條」「我女兒就是這樣吃糖」,令人淚目。

貝絲是天才,但也只是個熊孩子,她有絕對擅長的領域,也有駕馭不住的更廣闊的生活,只能縮進棋局裡可憐地,尋求自我拯救。

此後的每一場比賽,從州內冠軍、到全國冠軍,一直到挑戰世界冠軍的蘇聯棋手,難度一步步升級,比賽的意義也越來越重要,「打怪升級」,越發刺激。

人物的成長困擾也更多,與所經歷的一場場比賽,密不可分。

決戰夜,發生在上世紀美蘇冷戰期間

《后翼棄兵》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的同名小說,該劇中的棋局均取自於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對弈,演員們需要記住每一盤棋子移動的方式。劇組還請來西洋棋顧問來為演員培訓,使得他們能夠傳神地演繹棋手,讓對弈時的姿態、手勢都更有說服力。據說,女演員安雅·泰勒-喬伊要把棋譜記成打鬥動作才能夠完成。

另一方面,每一場對戰採用了不同的鏡頭語言和配樂,根據對弈主角、氛圍以及移子節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比如第一次對戰州冠軍時氣氛凝重遲滯,鏡頭寫實而緩慢;到了貝絲成名後胸有成竹的幾場比賽,特效活潑,鏡頭更加多變,節奏也輕鬆跳脫了不少。

整部劇的構圖、光影、剪輯,都非常不錯

天賦,或許能使貝絲一時聲名鵲起、登上本地新聞,但真正能使一位女棋手為由男性所主導的傳統象棋界所認可,靠的是她對西洋棋無人能比的一腔狂熱。貝絲永遠抱著一本象棋書,在飛機上、在家裡、在別人放鬆的時候,甚至還報名夜班學習俄語。

貝絲的人生一度只有下棋,甚至陷入瘋魔。她的生活就是:贏下去、贏下去。直到曾經的一個個對手都告別了棋壇,直到她曾經的偶像對她說:「你是我今生遇到的最出色的棋手」。

那種天才的單純和寂寞,足以讓觀眾相信,打破傳統的不可能會發生在這位女孩身上。

沒有男一號的戲

國內觀眾真是被「大女主劇」看怕了。總是覺得每一個接近女主的角色都是心懷不軌,幼年時擔心會有校園霸凌、青年時擔心愛上渣男、臨近重大比賽擔心各種陰謀詭計害女主掉鏈子。但這些常見套路都沒有發生。

事實上,貝絲的成長故事與男人無關,她要解決自己的問題。

一方面專注於如何挖掘象棋才華、變得更強大,成為棋盤上唯一的「Queen(女王)」;

另一方面,如何不再依賴藥劑、酒精,彌補自己性格上、成長中的缺陷,成為一個獨立的女性。

在同齡人之中,貝絲是個異類。

家庭經濟的窘迫使她只能穿過時的打折衣服,顯得格外寒酸;在一眾討論男生的女同學裡,她整日鑽研象棋,玩的是男孩子的遊戲。而當貝絲成為冠軍時,這些女孩又主動邀請她參加派對。但沒想到,女孩子們關心的還是下象棋的男棋手。

貝絲穿著打折的衣服,頂著厚厚的齊劉海,在學校不受歡迎

貝絲不是不期待愛情,她只是不會「腦袋空空」地期待愛情。

幾年以後,貝絲在百貨公司偶遇那位已為人妻母的中學女同學。曾經校園裡無憂無慮的時光過後,最終的生活還是陷入柴米油鹽。而最初土裡土氣的貝絲卻可以飛到全世界挑戰下棋。

後來一位巴黎模特直接點出,看起來漂亮的模特只不過是一群空殼,她們的美是別人裝扮出來的,貝絲擁有她們沒有的東西,正是才華讓她過上別人羨慕不已的生活。

觀眾很容易聯想到《我的天才女友》裡的萊農,或者是《小婦人》裡的喬。這些女性故事裡立志於過自己獨自人生的女孩子,篤定地把自身的才華鋪成了走向理想生活的階梯。

除了貝絲外,劇中其他女性角色也擁有各自的魅力。

孤兒院時的朋友來找她,對方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從滿嘴髒話變成了有政治理想的黑人女孩

生母是康奈爾大學的數學博士,對貝絲影響很大,向她灌輸要獨立過自己人生的意識。

養母擅長彈鋼琴,被丈夫拋棄後振作精神,作為經紀人帶著貝絲徵戰全美比賽,她告訴貝絲人生需要放鬆、不只有下棋一件事情。

還有孤兒院的好友喬琳,這個黑人女孩有激進的政治理想,卻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和白人貝絲成為朋友。在貝絲最沮喪迷茫的時候出現,像家人一樣對她說,「我們不是孤兒,我們有彼此。」

曾被貝絲打敗的第一位女棋手,一直被貝絲所鼓舞,成為了一名醫學預科生;

孤兒院裡一直為孩子們著想的院長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一生,她最後一瘸一拐的背影也令人心生感動。

這幾位和貝絲的交往過程都不約而同顯現了女性情誼中互相理解、彼此支持的溫暖一面,其中的情感細膩真切,又充滿堅強的鼓舞力量。

劇裡出現的不少男性角色,全都可以說是配角。幾位男性棋手與貝絲在不同的人生時期都有過交手,也分別產生過不同的情愫。這其中有貝絲一廂情願的單戀,也有對貝絲真摯的追求者。但這幾段戀愛沒有什麼瑪麗蘇的意味,女主一雙小鹿般的大眼睛和棋局上女王般的氣場給人物的魅力增添了說服力。

男棋手們在棋藝或者生活閱歷上給予貝絲引導,他們幫助貝絲從一個野路子成長為職業選手。甚至在最後與蘇聯世界冠軍棋手博戈夫的巔峰對決中,他們團結在一起,遠程打電話為貝絲出謀劃策,貢獻了一段對冷戰時期美蘇兩國不同行事的思考,和體育精神超越國界的燃點。

看來,到了真正的大女主戲裡,女人也有比愛情更偉大的事情要做。男人也會變成了女主的「工具人」。

天才,最需要普通人

此劇最先被熟知的劇名是《女王的棋局》,以此形容貝絲逐漸成長為西洋棋女王的徵途,讓人感覺也很恰當,透露著一股子爽劇氣息。

 《女王的棋局》是劇名「The Queen's Gambit 」的直譯,「女王(QUEEN)」是棋子中唯一的女性角色,既是西洋棋的術語層面含義,也隱喻了貝絲作為彼時國際棋壇唯一的女性,不懼性別權力的固化及壓榨,決心打破男性主導建立的傳統界限,是當之無愧的「Queen(女王)」。

而豆瓣上的中譯名「后翼棄兵」在棋盤則是一種行術,先行的白方犧牲掉皇后一側的邊翼兵,以此來獲取中建場地的控制權,簡稱「皇后捨棄了邊翼兵」(queen sacrifices its wing pawn)。

它是貝絲最後一戰「大魔王」 博戈夫時使出的棋術,同時隱喻的是貝絲在成長過程中所犧牲和所換取的東西。

貝絲從小通過鎮靜劑來讓自己能夠看著天花板,快速地獨自進行棋局演繹。而到了後來的比賽中,她也一直通過藥物來讓自己能夠在比賽中有更高水平的發揮。在前期,觀眾看到天花板上碩大的棋盤影響和快速的棋子移動還會感到激動,但很快便開始擔心藥物對貝絲身體和精神的影響。

深愛貝絲的男棋手也向她尖銳地指出,擔心她會像22歲就早早退役的傳奇棋手阿廖欣一樣瘋狂,最終會從西洋棋的驕傲淪為悲傷。

貝絲離不開鎮定片

但貝絲完全聽不進去。

她想贏,依靠鎮定藥來保持思考,已成習慣,她沉浸於身為一名天才棋手為她帶來的榮光。

劇組從外在裝扮上,讓貝絲華服加身,出入奢華精緻的場景,甚至賽過隔壁的時裝劇。

在第二次挑戰博戈夫失敗的夜晚,貝絲的養母去世了。

養母(右)去世後,貝絲一直穿著她的睡衣睡覺

貝絲徹底成為「孤身一人」,除了下棋什麼也沒有的她陷入了人生之中最晦暗的日子。她沒有勇氣再度挑戰強敵,經濟上也陷入窘境。

但好在孤兒院時的好友喬琳找上門來。

因為夏貝先生去世了,她們相邀重回到孤兒院。

在那個地下室裡,也正是她象棋的起點,已經對象棋喪失信心的貝絲,看到滿滿一面牆都是關於她的新聞報導和賽事新聞剪貼,上面還有十三歲的貝絲寫給人生第一位象棋老師夏貝的信:問他是否可以借自己5美元去參加象棋比賽。

貝絲從牆上拿下和夏貝先生的唯一一張合照,看著這個對她有知遇之恩的人,終於第一次放聲大哭。

那張照片是特殊的,這也是《後裔棄兵》的諸多細節微妙之一:拍照片之前,孤僻的9歲貝絲,把手輕輕放在了夏貝先生的肩頭。她親近他。而照片裡的夏貝先生昂著頭不言語,卻在死後以一面牆的剪報,多年的追隨,回饋給貝絲。

貝絲發生了某種變化,開始從地獄裡爬起來,面對生活。

故事最後,貝絲把藥物衝進馬桶,「獨自」挑戰博戈夫。

在對決的最後一刻,她依靠自己成功在天花板上進行了棋盤演繹,移動最後一步棋,在最後勝利的時刻,貝絲的眼梢嘴角竟然是一幅「不敢相信」的表情。

這個細節,十分反常,又恰到好處,令人傷感,想起天才的來路,「天賦的痛苦和代價」。

她終於贏了,屏幕前的老父親也流下感動的淚水。

《后翼棄兵》這部劇火,在故事情節上,山巔般的象棋比賽與地獄似的真實人生,雙線條並進的厲害之處我就不再贅述了,在此基礎上的諸多細節,小女孩微微抬起的手,勝利時的自驚,都令人更進一步,「酥了」。

天才的普通人一面,普通人的天才一面,都令人落淚。

而最後,何況這個故事裡,打動人的還有那些與天才交手過、不得不承認自己天資的普通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是,當男棋手對著貝絲承認自己並沒有那麼愛象棋,自己的輔導對於她的棋藝進步是微不足道的,赤裸的剖析,無奈與殘忍。

他理解天才的孤獨,但普通人的落寞也該被理解。好在,男棋手最後找到了想過的生活,還為貝絲的決戰做出了一份微不足道的戰術貢獻。

看吧,每一個成功的天才背後,都需要我們普通人。

相關焦點

  • 周末薦劇!Netflix10月原創神劇《鬼入侵》:「被嚇昏但依然停不下來」的神劇
    《碟仙:惡靈始源》Henry Thomas 飾演 父親 這部劇也是這樣的……第六集有3段一鏡到底的長鏡頭6.當然,少不了 媒體和網友們的超神評價。目測可以被推為2018年度最佳恐怖懸疑劇集,沒跑了。片子拍的太棒了,嚇得我再不敢睡覺了……
  • 2018 Netflix 追劇清單| 10刀包月看到飽的netflix如何成為行業攪局者
    從20年前的一家DVD租賃店,一路拼殺,成長為全球業界霸主,netflix到底有什麼必殺技?真金白銀出爆款從2013年的《紙牌屋》到2016年的《怪奇物語》,Netflix出了不少現象級電視劇,從內容和技術上不斷挑戰傳統電視。
  • 近幾年後勁大的幾部劇:知否回味無窮、琅琊榜經典、大唐榮耀悲美
    最近這幾年電視劇的整體質量還算不錯,有些劇當時播的時候有討論度,但是後勁一般;有些劇播的時候一般,但是後勁越來越強。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幾部後勁強大的電視劇,你最pick哪一部?《甄嬛傳》現在可以說是經典劇了,播出時收視口碑雙豐收。
  • 掃雷現場|國產劇入冬後勁不足?
    又到了跟社長一起追劇的時候了本周國產劇有些後勁不足啊進入萬聖節的歐美國家整個10月都主打恐怖驚悚元素
  • Netflix十大神劇榜單
    該劇展現現代社會發展,特別是對新技術利用的副作用,其中的每一集是獨立的,背景通常設置在架空的現實或不久的將來,並以黑暗和諷刺的語氣和或輕或重的實驗感來表現劇情。 被譽為2018年度神劇的《去他媽的世界》,你們看了嗎?故事講述自以為是心理變態,一直想殺人的James遇到叛逆少女Alyssa後,想殺掉她卻意外踏上公路旅程,所發生的一連串故事。 這部英劇受到大量文青與憤青的擁戴,以厭世的角度重新審視了青少年議題。
  • HBO、Netflix領跑,大波神劇接連回歸
    雖說這是一部關於救死扶傷的醫療劇,但它其實更像是主角肖恩的個人成長史。從因患有自閉症而格格不入,到漸漸被大家接受認可,再到主動擁抱生活……肖恩的故事平凡中自帶能量,讓人僅僅是看著都會想和他一樣努力。馬上回歸的第四季將會緊跟時事,聚焦全球新冠疫情,相信又會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 《Dark暗黑》Netflix的造坑藝術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Netflix在豆瓣9分以上,公眾號都譽為神劇的東西毫無抵抗力。就有必要往下看看,避免大過年的浪費時間。此劇太討厭了,只要靜下心了看3集以上,就會上癮中毒,看完之後大腦空洞。整天思索這樣的問題:明天的昨天不是今天,那麼前天的後天是不是無法避免的未來。
  • 豆瓣9.2,Netflix的頂級撕逼神劇,太精緻了
    11月15號,耗資上億、獲獎無數的劇回來了!這部網飛出品、英美合拍的劇集取材於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待機時間超長的她送走了一位又一位領導人,而她這位君主仍舊屹立不倒。本劇從伊莉莎白二戰時期臨危受命擔任女王開始,演繹女王在位60多年的風雲變化,講述她充滿傳奇的一生。
  • 追劇啦!時代雜誌票選Netflix「10大最佳韓劇」四年前神劇也上榜
    除了小蝦米鬥大鯨魚的劇情讓人熱血沸騰外,劇中樸敘俊的慄子頭和金多美的布丁頭也都造成流行話題與熱潮。只能說咱們的敘俊真的太會挑戲啦~3.看這打喪屍的背影,是不是非常帥氣呢~而劇中逼真的喪屍妝容也令人嘖嘖稱奇,只能說美術團隊實在太強大啦!加上演技派女星裴鬥娜以及即將出現在第三季的全智賢,這麼強大的陣容怎麼能不追~5.《山茶花開時》由收視女王孔曉振主演的《山茶花開時》,從播出前就相當令人期待。
  • 終極筆記後勁太大,劇情還原人物貼臉,從真香圓夢到心碎空虛
    要說《終極筆記》也已經播完一周多了,但是很多原著書粉們還在坑底遲遲走出不來,從真香圓夢到心碎空虛,這後勁實在是太大。從剛播出時候的鄙夷不信任,到如今的豆瓣評分8,《終極筆記》絕對是2021年第一部「真香」電視劇。
  • Netflix上線多部中國古裝劇:翻譯成英文究竟有多野?
    除了我們有各種語言的字幕組之外,國外也有一大批中劇字幕組專門把中國電視劇翻譯成英語,有時候還能找到英語以外的更多語言,更新速度也是相當的快。最近連全球最受歡迎的流媒體平臺Netflix都上線了很多中國電視劇,其中很多部還是古裝劇。來看看多兒隨手一搜的結果,朋友們都能看出來這些是什麼電視劇嗎?
  • 《高嶺之花》後勁很足的劇
    個人很喜歡這部劇,甚於 unnatural。所謂後勁足,是指也許之後想到某個場景, 某個橋段,某套造型,某個色調 還會翻出來參考的劇。有些劇,只是圖一時爽,看完就再不想看了那種 比如unatural。另一類 比如《女系家族》,前段時間突然想起雛子的某個造型還翻出來看,一點不過時。當然我覺得, 覺得劇好壞,完全很主觀。
  • 在家無聊遭遇劇荒?看看Netflix上十大神劇推薦!
    Netflix 出品劇,有懸疑、有歷史、有動漫英雄、有日本青春劇還有馬臉男的各種調侃……面對美國大選新聞的「表面沒感覺,內心也沒有感覺」還不如跟小編一起聊一聊那些Netflix出品的各大系列劇。Netflix出品的香豔動作宮鬥劇講述了宋元之間的權力之爭。整劇由《權力的遊戲》導演參與,整季投資六千萬美金,甚至超過《權力的遊戲》首季。看過前3集的小編,不知該如何吐槽,可是覺得可惜了陳衝這樣的大咖。5. GoodMorning Call 《愛情起床號》
  • 流媒體酣戰之際,Netflix推出節目評定新指標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編譯The Verge最新文章,帶你看看Netflix為衡量收視率,推出了哪些新玩法。這個數字最初被用來評估在Tumblr等網站上大火的西班牙青春劇《名校風暴》(Elite),Netflix稱該劇第一季在四周內吸引了2000萬觀眾。  這三個新指標是迄今為止Netflix評估是否要退訂一檔節目最深入的方法之一。
  • 韓國三大電視臺,都沒能拍出的這些神劇!
    由「收視女王」樸寶英主演,搭擋樸炯植共組的「狗狗CP」,這兩人超強的火花,至今都還留在許多劇迷的心中!戲裡甜蜜又可愛的肉麻臺詞和各種粉紅泡泡,全都讓人看得超想談戀愛的呀!從外遇延伸到女人間的勾心鬥角,火辣的劇情再加上金喜善和金宣兒兩大實力派資深女演員的同臺飆戲,《有品味的她》堪稱是2017年婆媽界口袋名單的必看神劇!
  • 《陳情令》後勁太大,衝進全球榜前十又發力,在海外獲最佳武俠劇
    《陳情令》真的堪稱是一部「神作」了,因為這部劇從開拍到正式播出,反轉實在是太大了。
  • HBO、Netflix領跑廝殺,大波神劇接連回歸,11月繼續嗨!
    雖說這是一部關於救死扶傷的醫療劇,但它其實更像是主角肖恩的個人成長史。從因患有自閉症而格格不入,到漸漸被大家接受認可,再到主動擁抱生活……肖恩的故事平凡中自帶能量,讓人僅僅是看著都會想和他一樣努力。馬上回歸的第四季將會緊跟時事,聚焦全球新冠疫情,相信又會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 HBO王牌終於回歸,Netflix神劇絡繹不絕,3月太燃了!
    不僅有好幾部爆款劇回歸,新開播的劇也很令人期待。那麼話不多說,一起來看劇。《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二季》  第二季Love, Death & Robots  3月待定網飛去年的大爆款,一經播出便掀起全網高潮。
  • 連迪士尼都在為內容頭禿的當下,Netflix 為何沒有「劇荒」?
    連迪士尼都在為內容頭禿的當下,Netflix 為何沒有「劇荒」? 最近一段時間,全球大部分的影視娛樂公司面臨著一個同樣緊迫的問題:要如何熬過今年接下來的幾個月?
  • HBO和Netflix放大招,眾多未刪減版神劇回歸,一集堪比好萊塢大片
    新老IP陸續開播,喜劇、恐怖、懸疑、科幻…..各類型樣樣俱全。雖然哪部好看,七哥還無法做出令所有人都滿意的評價,但是經過一遍又一遍過濾,挑出了幾部值得一看的劇。三大女神爭豔,眾多神劇接連回歸,這些R級力作,不輸好萊塢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