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影視資料,24歲的李小龍試鏡《青蜂俠》的珍貴視頻,一定要看,太帥了!
一、
2020年5月,美國新冠感染人數超過162萬,死亡人數9.6萬。
當月25日,黑人弗洛伊德死在白人警察的膝蓋下,從哀求,掙扎,陷入昏迷,到搶救無效,不治身亡,一共8分46秒。
輿論譁然。
當美國總統川普被問到「如何看待這件事」時,他模稜兩可地回答:「白人死的更多。「
事發2周後,李小龍的紀錄片《Be Water》在美國上線。
導演花了很多力氣講述那個亞裔身份低下的年代。
「《Be Water》比前不久火爆的麥可·喬丹紀錄片《The Last Dance》更值得關注,也更加發人深省。」沒錯,就是在那樣一個特殊年代。
這個有著四分之一德國血統的中國男人,用他33年有限的生命,將壓在中國人身上近一個世紀的「詛咒」親手粉碎。
那是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一無所獲,連塊銅牌都沒拿到。
回國途經新加坡,當地一家報紙適時刊登出一則題名為「東亞病夫」的漫畫:
在奧運五環旗下,一群頭蓄長辮、長袍馬褂、形容枯瘦的中國人,用擔架扛著一個大鴨蛋。
否則,按照他小時候對著日軍飛機叫罵的脾氣,還不得大聲嚷嚷幾句。李小龍的父親是李海泉,赫赫有名的四大粵劇名角之一。
母親何愛瑜出身豪門,是富商何甘棠的私生女,與不久前去世的「賭王」何鴻燊同出一門。
算起來,李小龍和何鴻燊還是不出三代的表兄弟。
因為父母的關係,李小龍的童年富足無憂,脾氣不好,還特別霸道。
後來,李小龍的同學——名列香港四大才子的黃霑,就說:「在整個喇沙書院,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兒,別人幾乎沒有敢惹他的。」
9歲,在父親的推薦下,李小龍主演電影《細路祥》,還得了個藝名「小李海泉」。
在這部電影裡,他就已經會做那個經典的「摸鼻子」的動作了。
但李小龍從小頑劣,性子野。
他還有個親梅竹馬的小女友文瀾,一有空李小龍就去找這個小女友跳恰恰舞。
畢竟,比起恰恰舞,父親教他定性的太極拳也太沒意思了。
除了跳舞,李小龍還愛打架。
13歲時,他在外面打輸了,就跑到詠春拳館,找葉問拜師。
這一學,便一發不可收拾。
即便後來李小龍師從各家:內家拳、節拳、空手道、跆拳道等等,但最尊敬的老師,還要屬葉問。
可是,平和如師父葉問,也沒法使他改掉爭強好勝的性子。
1958年,18歲的李小龍在茶樓與一個黑幫混混相遇。
這個混混一向不務正業,仗著手下馬仔眾多,向李小龍挑釁,讓他給自己倒茶。
李小龍起初還忍著不動手,直到對方刺激他,侮辱他父親,才勃然大怒,與對方一幫人馬大打出手,一直鬧到了警察局。
出來後,小混混放出狠話,要向李小龍放出追殺令。
父母聽說後急壞了,整天擔心哪天兒子突然就失蹤了,於是安排他到美國讀書,權當避禍了。
李小龍在美國的整整十二年間,發生了很多被載入史冊的大事:
甘迺迪遇刺;詹森下令轟炸越南河內;美國捲入越戰;黑人騷亂,反種族主義歧視遊行示威;到處都是嬉皮士運動;偶爾還可見大學生裸跑。
可本著對功夫的熱愛,和一顆想為華人爭口氣的心,他就像一個行走在異邦的俠士,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想在好萊塢拼殺出一片天。
一切要從一張小紙條說起。
二、
1969年,李小龍在美國的一位好友家中,用小紙條寫下這樣一段話。
「我,李小龍,將會成為全美國片酬最高的超級巨星。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及我的家人將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字裡行間,李小龍的雄心壯志展露無疑。
這已經是他來到美國的第10年。
事實證明,他並沒能完成這個目標。
如果他活得更長些,或許最終能夠達成,但這世界從來都沒有如果。
很多年後,女兒香凝說他寫下這番話並不是因為天真,只是過於自信。
3年前,電視劇《青蜂俠》的問世,沒能在美國掀起多大的浪花。
但這是李小龍進入好萊塢的起點,飾演青蜂俠的助手加藤(Kato)。
並不是飾演青蜂俠本人,而是男二號,演的還是個日本人。
無論如何,於李小龍而言,甚至於華人而言,這都是一次「重大的勝利」。
因為這是華人第一次在好萊塢以正面的主演身份出現,美國人得以第一次見識中國「功夫」。
此前,好萊塢最有名的華人面孔叫「黃柳霜」,可她獲得的演出機會,無非是情婦,奴隸,妓女之流。
△ 黃柳霜和英國演員詹姆森·託馬斯在《唐人街繁華夢》中接吻
可以說,如果沒有《青蜂俠》,很可能後來也不會有武俠片《臥虎藏龍》在好萊塢的出頭之日。
甚至連成龍、李連杰、周潤發,在幾十年後能在好萊塢佔據一席之地,所仰仗的,也是李小龍此時在美國人心中刻下的「中國功夫」的影子。
回到當下,那個年代作為華人,李小龍的好萊塢之路註定不會順利。
更何況他還曾指天發誓:不拍醜化華人的角色。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腕兒不大,要求還多得很。
李小龍給自己畫了個圈,把自己困住了,在接下來的一年裡,符合李小龍要求的電影寥寥無幾。
而他自己,也順理成章地陷入泥濘。
三、
當然,活人也不能被尿憋死。
自己說過的話也可以打打擦邊球,在《醜聞喋血》中,李小龍被安排在酒店天台與男主角打鬥,劇情是:
「被揭穿自己是同性戀而惱羞成怒,瘋狂盲目進攻而失足墜樓,亡命街頭。「這樣膚淺的角色照李小龍的性子是不接的,但那時候他準備給妻子琳達一個家。
他剛剛以47,000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邁阿密羅斯高蒙路2551號的房子作為居所。
咬著牙,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連房子都沒裝修,就搬了進去。
不久,女兒香凝降生,再加上沉重的房貸、車貸,他必須向生活低頭。
李小龍勸慰自己,跑龍套嘛,不可能每個形象都偉光正,最重要是要演好被打死的那個瞬間,要的就是「死」的精彩。
除了屈服,李小龍還要面對很多新的恐懼,比如:騎馬、跳水。
要不是拍《新娘嫁到》需要,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這麼會打架還會怕這個?
而且跑龍套能賺到的錢,並不多。
李小龍當初在紙條上寫下的理想,就像個屁,一晃眼就沒了,連個味兒都沒留下。
每天擺在他眼前的是永遠付不完的下一張帳單。
這是他在美國最難熬的一年。
近視眼鏡摔爛了沒錢換,只能用膠布包好繼續用。
常常,他還會遭到白人演員的挑釁。
雖然他已經在武術屆大名鼎鼎,但好萊塢並沒有多少人認得他。
拍攝《春雨漫步》時,有兩個白人替身見到只有1.73米高的李小龍,很是輕蔑,懷疑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黃種人是否有真材實料。
這種挑釁,李小龍在自己的武館裡見得多了,還有些人專程來找他比武。
他什麼也沒說,上前一腳一個,把剛拉好架勢的2個白人替身演員踢下了水。
這算是跑龍套時難得的快意了。
大部分時間,李小龍都心事重重。有時半夜醒來,他會忍不住在床上落淚。
跑龍套永遠無法出頭。
李小龍一邊擦眼淚,一邊又立下另一個誓言:要自己構思劇本,要將武打動作融入電影,要徹底扭轉華人在影視作品中的形象。
四、
你別以為這次他也是說說。
人一旦走入困境,就容易孤注一擲。
李小龍一有機會就說服好萊塢武打明星科本,和導演斯科林,一起參與《無音蕭》的電影項目。
為了這個項目,他幾乎退出了武壇。
洛杉磯武館也在他的吩咐下,被伊魯山度關閉。他5年前一手制定的振藩國術館8級會員制,也隨之終結。
李小龍拋棄武術界的一切榮譽,只為一心一意在電影上有所發展。
每周一、三、五下午4點到6點,李小龍就和科本、斯科林坐在一起討論劇本,雷打不動。
1970年10月,劇本完成,導演斯科林拿著《無音蕭》找到華納公司,沒想到出奇的順利。
華納高層看到這部頗具異域風情的劇本,感覺妙極了,答應很快開拍。
唯一的要求是:要在印度取景。
因為華納在印度有筆呆帳,拍成功了能大賺一筆,失敗了也沒多大損失。
還是公司老闆會算計,礙於有求於人,李小龍同意了。
可經過3周在印度的外景考察,李小龍跟2位合作人失望而歸,尤其是科本強烈反對在印度開拍。
理由是:他討厭印度。
胳膊想擰大腿,門都沒有。《無音蕭》計劃被無限期擱置,此前的一切努力付之一炬。
李小龍怒不可遏:
「我為這個計劃嘔心瀝血,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次機會,如果我知道他會這麼做,我絕不會選他做我的搭檔!「
李小龍認為這都是科本的錯。他四處碰壁,如同困獸。
眼前的好萊塢就像一個金字塔,他費盡力氣,也爬不上去。
五、
當然,讓他受氣的事兒可不止這一個。
1971年,李小龍弟子的好友向華納董事弗雷德引薦了他。
弗雷德一看到他本人,就知道眼前這個會耍雙截棍的小個子華人,就是他正在籌備的劇本《龍蹤虎跡》主演的不二人選。
可到了定角色的時候,李小龍卻被告知沒有角色適合他演,理由是他「太中國了」。
意思是中國人的臉出現屏幕上,沒有美國人想看。
最終,《龍蹤虎跡》改名為《功夫》,拍攝了3季,由白人演員大衛.卡拉夫飾演,這部作品「大獲好評」,成為經典之作。
△ 大衛.卡拉丁在《功夫》中的形象,在我看來真的很違和,如果是李小龍飾演的該多好
大衛後來在《殺死比爾》中飾演比爾,而這部電影裡最經典的打鬥場面,正是為了致敬李小龍而拍攝。
2009年,72歲的大衛在泰國曼谷拍攝新片《Stretch》時,在酒店房間被發現身亡,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正是範冰冰。
這都是後話了。
此刻,李小龍感覺很受傷,甚至開始厭惡好萊塢模式。
諷刺的是,《龍蹤虎跡》最後改成的名字《Kung Fu》(功夫)這個單詞,正是李小龍創造的。
半個多世紀之後,女兒李香凝偶然發現了父親的一份名為《龍戰士》的8頁劇本手稿,講述華人血淚史。
很快,美國HBO聞聲而來,2019年,將這個手稿拍成電視劇《戰士》,現在已經出到第二季。
而當初,即使李小龍把《龍戰士》手稿硬塞給好萊塢,人們只會覺得這是垃圾。
李小龍不可能成為白人的英雄,至少在那時是不可能的。
△ 李小龍《龍戰士》的親筆手稿,他畫漫畫的水準竟也如此高超,真.能文能武
除了事業上遭遇重重阻礙,1970年,李小龍還曾遭遇過一次身體上的重大傷害,幾近癱瘓。
由於思慮過多,心煩意亂,他在沒有充分熱身的情況下,扛起125磅的槓鈴,做「體前屈」,一下子扭傷了腰部,疼痛感瞬間襲來。
△ 施瓦辛格示範負重體前屈動作,他用的是80磅的槓鈴
醫生說,這個動作造成了他第四腰椎神經永久性損傷。緊接著,宣布了一個難以置信的消息:
他不能再練功夫了,甚至行走都成問題。
像是當頭棒喝,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李小龍無法接受這樣的診斷結果,他從來都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積極思想的狂熱分子。
養病的時間裡,他整日整日地看自己收藏的2500冊書,終於找了寄託:
「探索自己。」
「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
「意志力可以消除一切障礙,甚至是疼痛。」
「意志力可以消除一切障礙,甚至是疼痛。」「意志力可以消除一切障礙,甚至是疼痛。」「意志力可以消除一切障礙,甚至是疼痛。」……
李小龍就這樣一遍遍重複,沒想到,真的有奇蹟發生——李小龍康復了,身手如常,有如神助。
就在這時,香港的影視巨頭頻頻拋來橄欖枝。
與此同時,本來被束之高閣的《無音蕭》竟也被華納提上日程;導演斯科特又重新為李小龍量身定製了一個劇本《盲人追兇》。
一時間,本來被逼到絕境的他,眼前突然多了好幾條路。新的問題出現了:該怎麼選?
李小龍驅車前往拉斯維加斯,花了40美元找了位佔星師,請他給出答案,佔星師佔卜完,說:
李小龍聽了,當即決定回香港,現在看來,這位佔星師的預測真的很準。
因為新的曙光,即將出現。
六、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影視圈裡,邵氏一家獨大。
他們找到大病初癒的李小龍,開出了自己的價碼:一部戲2000港幣,籤約5年。
或許是聽說他在好萊塢碰壁,邵氏開出的這個價對李小龍來說,實在低得難以接受。
此時,邵氏宣傳主任鄒文懷出走單飛,成立嘉禾公司,急需一批演員來打開局面。
嘉禾高層一致看中了一個人:移民美國的鄭佩佩。
於是劉亮華專程來到美國,請鄭佩佩出山。沒想到任務完成得意外地順利,鄭佩佩一口答應了。
閒來無事,劉亮華就跑去試試此前拒絕了邵氏的李小龍。
因為邵氏的傲慢態度,李小龍對嘉禾的觀感比對邵氏好很多,雖然這只是家成立不久的公司。
在劉亮華的遊說下,李小龍口頭答應了籤約。
沒過多久,嘉禾寄來正式合同,也因為拉斯維加斯詢佔星師的話,李小龍主意已定,很快籤約。
合同商定,他將為嘉禾出演2部電影:《唐山大兄》和《大俠霍元甲》,每部片酬7500美元。
而此時,按合同飛往香港拍《唐山大兄》的前三天,李小龍還在不斷接到美國的片約。
從前等不來的機會,此時好像約好了一樣,齊刷刷地向他飛來。
鄒文懷急了,雖有合同在前,但李小龍此時是個香餑餑,回香港怕是免不了要被其他公司「截胡」。
他想了個好法子,要李小龍從美國直接飛到曼谷,《唐山大兄》的拍攝片場,落地就開拍。
幾經輾轉,李小龍在曼谷見到了鄒文懷,握著他的手說:「看著吧,我會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中國明星!」
拳拳到肉,實打實的格鬥戲,此前香港從來沒有人攝過。
看看,李小龍全身噴張的肌肉,正義的表情,和打鬥時發出的「啊打!」聲,觀眾怎麼能不為之著迷?
再加上倪匡寫的劇本,《唐山大兄》一炮而紅,場場爆滿。
不久,《精武門》問世,陳真砸碎「東亞病夫」牌匾的那個片段,每次都能在電影院掀起一陣熱烈鼓掌。
△ 《精武門》劇照
那時,《精武門》裡的群演成龍還叫元樓,負責管理特技演員的是洪金寶,還有一大批李小龍選出來的動作演員:元華、元彪、元奎等。
這些人,日後都成為了香港動作片的中流砥柱。
李小龍自己也覺得《精武門》之後,不一樣了。
他跟倪匡去看首映,電影院裡一千多名影迷,一見到他,齊齊大聲尖叫。
電影院外,交通全部堵塞,警方不得不調集大量警力來疏通交通。
這個場面,他在美國見過,但從來沒發生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