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度之刃2》自出生就自帶了前作《異度之刃》的光環,7年前WII上的《異度之刃》備受關注,完美的劇情,宏偉的世界觀,驚豔的戰鬥系統,甚至還直接披上了以JRPG復興之作的殊榮。2015年的《異度之刃X》更是讓WII在風燭殘年之際迴光返照,一波銷量的回彈也是讓人喘了口氣。400平方公裡的自由開放地圖就算放在今日也是一個大到出奇的面積設定,而今天要講的《異度之刃2》更是在新主機NS賣得正熱火朝天之時推出,單肩扛起了老任年末大關的大旗。當然了,說這些都沒有用,對於新人而言,新入坑NS或者《異度之刃》系列老玩家而言,《異度之刃2》的官方中文全球同步推出才是足以讓人放棄理智瘋狂剁手的理由。
好了,讓我們理智一點不要皮,咱好好說會兒話。最近吧我覺得我寫文章時先是說出了遊戲的優點,再說出遊戲的缺點,結果讀者朋友們貌似優點一個沒記住缺點倒是一個沒忘,其中也不乏有噴我的一些朋友,所以這一次我就先來說說缺點。你們不皮,我皮任我皮!我上來就先來個素質三連噴!地圖!教學!畫面!注意,此排名分先後順序,首先就是地圖。不過我說的地圖不是那個地圖,我這個地圖的意思是給玩家看的,引導的,指路的這個菜單功能的地圖。這個地圖吧做得可是真厲害,遊戲中接任務找NPC的任務有很多,而《異度之刃2》中自動尋路肯定是不存在的,然後呢,在你找任務點的時候直接就給你標了點,將方位距離直接顯示在了你的正上方引路欄中,然後這時你打開地圖看任務點具體在哪,一級操作為右上角小地圖,二級操作為大地圖。然後大地圖中就沒有子操作,如果這個任務點剛好在放大地圖中,那麼恭喜你這個任務點很快就能找到。但是!凡是不在大地圖中或者不在傳送點附近的任務點,呵呵。。接下來請開始你的《繞路之刃2》的遊戲旅程,一個繞一點的任務,打怪一分鐘找路一小時是很常有的事情。你除了知道方位與距離,在碩大地圖中沒有任何引導全靠自己亂闖,在地形複雜樓層數較多的地圖中沒有任何路標,全靠自己猜,《迷宮之刃2》絕不徒有虛名。
其實,教學!初代《異度之刃》之所以能夠衛冕JRPG復興之作的稱號,九成以上都是因為它的這套系統,JRPG回合制。但是在《異度之刃》裡的這個回合制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你一下我一下,這個我們待會再說,先說教學。說白了《異度之刃》的這套系統初代的時候就不能說它簡單,在經過了兩代《XB》之後,《XB2》的系統更是喜聞樂見的更加複雜化,添加的元素更多了。而遊戲的教學呢,卻只有簡簡單單的隻言片語,保證你不咬文嚼字多次嘗試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如此複雜的系統教學幾句話就完事兒了。明明複雜的工序連個分步驟演示都不來一個,就戰鬥這裡,新人上來連怎麼戰鬥都不曉得。。最後一個就是畫面,這個嘛~就更是「呵呵」。一般而言NS的遊戲我建議大夥用掌機模式遊玩的說辭比較多,因為體驗會好很多。而《XB2》呢,不好意思我建議還是用TV模式玩靠譜點。畫面中用了大量的場景模糊,貼圖模式,動態模糊等各種模糊虛化來修正齒距現象。解析度方面掌機模式中480P以下更是常有的事情,當然TV模式的畫面好了不少,好歹能穩定在720P,但也就這樣了。好了,缺點部分我們到此就告一段落,稍微總結一下。畫面,別鬧這可是任天堂遊戲。教程,如果你日式遊戲玩的太少經常一路突突突玩習慣了,那這個系統這塊足夠能把你勸退。最後地圖和任務引導,反正吧這個我稍微了解了一下周圍玩這個的夥伴們,還沒人能誇它地圖引導做得好的,那如果你說你玩起來很容易知道該怎麼走了,那我只能誇你一句牛X,我表示很佩服。
那麼接下來聽好啊,敲黑板敲黑板!我要開始誇了!第一,就是它的人設,比起前作,這一代作品中的人物看起來要順眼太多了,更是有一種回歸正統續作的感覺。不信你去看看女主那臉蛋,那胸,那屁股。。。瞬間就能抓住大多數那什麼宅的心。說道姑娘啊,這裡面真心不缺姑娘,況且各種款式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第二,BGM!那簡直是秒贊,時而輕巧,時而恢弘,跌宕起伏完全停不下來的感覺,關鍵它的重複率還不高。遊戲的劇情方面呢,就說這個CG演出,打鬥感,乳搖和人物面部表情刻畫得都非常不錯。雖然沒有歐美的那種畫面衝擊感的刺激,但依然有看頭。最後的時間呢,當然是留給系統了。就拿戰鬥系統來說吧,乍一看還真的有點網遊的味道啊,不就是自動攻擊甩技能嗎?哎那還真不是,首先普通攻擊時攻擊判定傷害打出後的一瞬間可以通過左搖杆讓人物向任意方向移動,移動會取消攻擊判定結束後的動作也就是取消後搖,再直白一點呢就是走A。這一操作可以大幅度減少攻擊間隔,在更短時間內打出更多的傷害。第二,武技和必殺技,每個異刃都有武技和必殺技。武技的釋放是通過攢能量槽的形式,而這一能量槽的積攢方式是通過攻擊獲取的。
對於玩過前作的玩家來說,本作一切正常。並不出格,一些小地方與人性化的地方還需要打磨,對於萌新但喜歡JRPG的玩家來說這部作品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