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所述的內容在學術上講,應該是屬於面相學裡面的東西,眾所周知,面相學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其最早記載於《禮記》之中,《禮記》此書據傳是孔子率領其麾下七十二弟子所著,其書共二十卷四十九篇,這上面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
《禮記》:「凡視上於面則傲, 下於帶則憂,傾則奸.」無獨有偶,東西方的某些方面總是有著驚人至極的相似度,面相學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而且當時不管是在民間還是在貴族圈都非常之流行。何為面相?面相這門學問,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一個人的面部特徵、身體特徵、周身氣質,以及行為舉止來觀察這個人的性格、揣摩這個人的心思,藉以預測此人的性格。在我們中國屬於五術裡面的一個學問,其法包羅萬象,比方說天地氣候、時間,甚至還有五行元素。在十九世紀末的時候,面相學曾被世人誤解為是一種偽科學,好此道者在那個時候簡直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而時至今日,大家已經發現了面相學這門學問確有可取之處,故此這個領域又慢慢的復興了起來。
面相學是真是假?其實面相學這個東西在我國早就已經有了例子或者說證據可以佐證了,比方說越王勾踐在範蠡的輔佐下,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吞吳國,而在此之後,範蠡深知越王其人只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富貴。遂攜西施泛舟於江湖,遠離朝堂之紛爭而去。他是怎麼知道的呢?範蠡的原話是:「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而後來的事實也確實是如範蠡所言,在中華歷史上的例子不可能只有這個,比方說項羽「目有重瞳」,定為霸王之才。再比方說漢光武帝劉秀「天庭飽滿,有牧守天下之姿。」(這個原話不是這樣說的,不過大概是這種意思吧,細節方面大伙兒就不用太過在意了哈。)
近代名人曾國藩在日記中記載著這麼一段口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立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言語中。」這段話仔細揣摩的話會發現特別有道理,我們把這段話理解了,其實日常交往應酬什麼的就不會說看不透別人了,因為天下無出其右者。
雙眉間的豎紋代表什麼?雙眉間的豎紋因人而異,而同時這也是面相學中的一部分,我們有時候看小說的時候會看到這麼一句話:「眉宇之間,英氣畢露。」說的其實就是此人的眉宇之間給人的感覺。每個人的雙眉之間豎紋不一樣,所以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樣,我就簡單跟大家說說分別代表著什麼意思。
1、雙眉之間豎紋為一,斬子劍之相——面相學認為,有著這種面相的人乃是天煞孤星,上課父母高堂,下克夫妻兒女,特別是在後代子嗣的方面,常常是求而不可得也。凡事必有陰陽兩面,這種人的性格一般都有一股無所畏懼的勇氣,在創業方面有著其他人難以企及的執行力以及信念,所以也比較容易獲得成功。2、雙眉之間豎紋為二,雙雀之相——此類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頗有一股寧願我負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負我之感。那自然,這種人也比較容易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俗話說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商場如戰場,而其在這種場合會有著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手段。但同時,若處於弱勢狀態,或者說是遇到什麼困難,那麼便會牆倒眾人推,因為此性格得罪的人決然不會在少數。3、雙眉之間豎紋為三,川字之相——有此相之人,若為男士,則在工作上必然順風順水,在日常交往中人緣也甚好,而且川字可聚勢,不管是財運亦或是氣勢都會逐步積累,這種面相是正宗的成功者之貌,但在夫妻反方面會有問題,嗯.......簡單來說也就是比較克妻。4、雙眉之間豎紋為四及以上——此類人一般性格都比較中二,同時也會比較大起大落,因為沒什麼心機,喜怒形於色,所以在事業上會沒什麼大成就,但在日常生活中絕對有很多人願意與其相處。
總結:在這方面男女之間的差異不大,一以貫之就可以了。眉宇之間的這個深紋只能說是面相學中的一小部分,並不算代表著最終結果,最終結果除了眉宇之外還要看其他方面的東西,順帶一提,諸子百家裡面有個「名家」,他們的學術傳承很多都是關於這方面的,還有可以看出一地之氣勢啊,一山之龍脈啊什麼的,到現在的話貌似是被道家給慢慢吸收,從而退出了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