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原名陳港生,90年代和周星馳、周潤發並稱為「雙周一成」,三人的電影壟斷當時的票房排行榜。成龍除演藝事業,也熱衷於公益,所以大家親切的稱他為「大哥」。70、80後的小夥伴,正是由大哥的電影陪伴成長。
<醉拳>系列、<蛇形刁手>、<警察故事>系列、<飛鷹計劃>系列、<A計劃>系列、<紅番區>、<霹靂火>、<我是誰>等等,這些2000年之前的大哥電影都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小編每一部都看過3,4遍以上,其中的<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更是超過10遍。
<我是誰>荷蘭-鹿特丹的跳樓壯舉
曾經的大哥,可謂是拼命三郎,對於電影兢兢業業,聲稱:危險動作親歷上陣,從不用替身。外界質疑的聲音不絕於耳,王晶甚至拍攝<鼠膽龍威>暗諷成龍。仁者見仁,大哥的動作電影,為追求視覺衝擊,不乏標誌性的危險動作設計,其中<A計劃>的鐘樓跌落,<警察故事>的商場跳樓,<霹靂火>的賽車,<我是誰>的滑坡跳樓等,每一個動作設計場面都讓人刻骨銘心。
<霹靂火>的驚險賽車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大哥為追求電影的效果,換來的是傷痕累累,<飛鷹計劃>更是由於高空跌落,摔傷頭部當場休克。正是每次的汗水與傷痕,換來成功的票房和業界的口碑。除了高難度的危險動作場面,大哥電影中的格鬥也是一大特色,技巧加搞笑設計,讓大哥真正的有別於其他動作巨星,因此樹立自己的品牌也是讓觀眾喜愛大哥的原因之一。
早在1980年,成龍就遠赴美國,拍攝第一部好萊塢電影<殺手壕>,並客串<炮彈飛車>。但外國人對比先入為主的李小龍,對於大哥的風格並不感冒,而且電影呈現的效果遠不如大哥之前的作品。第一次好萊塢之行無疾而終。
<紅番區>的震驚一躍
1995年開始,成龍將後續的電影國際化,取景不僅限於香港:<紅番區>(美國)、<霹靂火>(日本)、<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俄羅斯、澳大利亞)、<我是誰>(南非、荷蘭)等。不僅讓觀眾領略到異國風光,更是打開了國際市場。特別是<紅番區>,大哥的一場高樓跳躍,更是震驚中外,國際再次刷新了對成龍的認識。
<尖峰時刻>系列標誌著大哥真正打開國際市場
1998年伊始,好萊塢之門再次為成龍敞開,<尖峰時刻>的上映獲得好評。之後的大哥,始終按照一部好萊塢,一部香港的節奏,參與著電影創作。<尖峰時刻>系列、<上海正午>系列、<燕尾服>、<鄰家特工>等電影,使得大哥在國際上收穫更多的影迷。與此同時,又每每回港創作了<玻璃樽>、<特務迷城>、<神話>、<寶貝計劃>、<大兵小將>、<十二生肖>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大哥如此高產的創作電影,既是在努力將國內電影推向國際市場,又在不斷帶動國內電影的快速發展和新晉演員的培養。
大哥的轉型作品<新宿事件>
2009年,成龍與爾冬陞合作的<新宿事件>,更是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大哥。由真實事件改變,講述中國東北人偷渡日本,打黑工度日,並最終與黑社會擦出火花的故事。大哥一改原有科插打諢的搞笑路線,搖身變成一位竭盡所能求生存,破底線撈金的偷渡客。該片獲得第29屆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的提名。
2012年賀歲電影<十二生肖>(票房8.82億)成為分水嶺,之後大哥的電影鮮有豆瓣超過6分的作品。尤其近兩年,更是跌破4分,<龍牌之謎>(3.6)、<神探蒲松齡>(3.8),而<機器之血>(4.7)、<功夫瑜伽>(5.0)、<鐵道飛虎>(5.2)、<絕地逃亡>(5.6)、<天將雄獅>(5.9)、<警察故事2013>(5.8)也都未過及格線,僅有<英倫對決>獲得7.0分,但是叫好不叫座。外界都在聲稱廉頗老矣,大哥的賀歲電影紛紛被拉下票房神壇。
雙龍合一也撐不起四不像的<龍牌之謎>
歲月不饒人,更何況是動作影星,66歲的大哥不可能像20、30歲的時候,還能在電影中奉獻高難度的動作場面,難度係數自然大打折扣。儘管巨星是票房的保障,但是流量時代已揮之不去,電影的下限由演員來決定,但是電影的上限,導演和編劇責無旁貸。
無力吐槽的<神探蒲松齡>
<神探蒲松齡>是成龍大哥為了扶持新晉導演而參與創作的,希望能吸引更多的粉絲觀影,給予新晉導演更多的機會。可惜導演嚴嘉把<蒲松齡>拍攝成另類的倩女幽魂,硬生生的在毀壞經典。大哥真是為中國電影不遺餘力的消耗著自己的口碑和觀眾緣,不容易。
9月30滿血歸來海報
老拍檔唐季禮
成龍的<神話>、<簡單任務>、<紅番區>、<超級警察>,都出自唐季禮之手,所以<急先鋒>可謂是駕輕就熟。時隔多年再次合作,熟悉的大哥電影又回來了。儘管缺少大哥親歷的超高水準的動作設計,但是搞笑的格鬥風格依然那麼親切。
大哥已經跳不動
電影的故事清晰的分割成4段場景,期間的轉場乾脆利落,節奏明快,場面也隨之升級,無疑是久違商業電影的典範。
新人挑大梁
艾倫(飾張凱旋),承包笑點
楊洋(飾雷震宇),動作擔當,唐季禮包裝之下的中國版阿湯哥
母其彌雅(飾演彌雅),性感撩人,但英姿颯爽
朱正廷(飾神鵰),高科技和顏值擔當
影院潛規則
市場經濟下的不公:由於<急先鋒>首日票房失利,排片場次驟減。4號本打算一早去觀影,卻發現周邊影院<急先鋒>的場次只有2、3場,多半在晚上和凌晨,哪怕是成龍影視城,亦是如此。大部分的場次都排給了<家鄉>和<姜子牙>。無奈,直至8號,<急先鋒>的排片場次增至5、6場,順利的在萬達觀影。
可見電影的票房隨著市場調控被安排著,而諸如成龍這樣的老電影人,依然逃不過潛規則,讓人唏噓不已。
大哥雖然年事已高,近兩年被淪為票房毒藥,但仍孜孜不倦的參與電影創作,精神難能可貴。而此次的<急先鋒>,對於70、80後來說,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大哥以後的電影,小編依然滿懷期待。
全家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