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琅琊榜》,對劇中靜妃一個大寫加粗的佩服,情商高智商高,典型的沒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不爭不搶,性情正直寬厚,是後宮中難得的一股清流,不像言皇后一般仗勢欺人,也不像越貴妃囂張跋扈,靖王不得寵時也從未自怨自艾,靖王得寵後依然小心謹慎,暗中為兒子奪嫡助力。
相比於鐵憨憨的兒子靖王,靜妃聰慧異常,她和梅長蘇倒是更像母子倆,當然這與靖王長期在軍旅之中歷練,性情耿直最討厭權術算計也有關係,畢竟他的皇長兄祁王、好兄弟林殊都是死於朝堂爭鬥的算計中。
偌大的金陵城除了梅長蘇在蘇府的幾位心腹和禁軍統領蒙摯知曉他的真實身份,其餘人等一概不知。即使面對曾有婚約兩情相悅的霓凰郡主,梅長蘇也未曾透露。秘密知曉的人越多越不安全,而且難免會被感情牽絆露出馬腳,這可不是他苦心籌謀12年想要看到的局面。
因為關係親密還是有諸多疏漏可疑之處,霓凰郡主成了第一個主動發現梅長蘇就是林殊的人。懸鏡司掌鏡使夏冬則是在衛錚被救出,和丈夫聶鋒重逢時才知曉梅長蘇的真實身份,毫不意外靖王成了最後一個知情者,幾乎是到了大結局瞞無可瞞的時候。
而久居深宮與外面甚少接觸的靜妃,對梅的了解僅限於宮中盛傳梅長蘇用三個孩子擊敗北燕高手百裡奇的故事,以及兒子靖王講述梅長蘇為自己的一番籌謀,兩人正式第一次見面都到了三月春獵。
儘管如此,靜妃憑藉一本《翔地記》就猜出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靖王拜訪梅長蘇時看到這本書很有趣便借去閱讀,後來入宮和母親偶然提起,靜妃提出也想看看便拿到了此書。
梅長蘇借書給靖王時有些猶疑,因為書中有一處地名恰好與他的母親閨名相同,為了避諱他在做標註時刻意減了筆畫。
蒙摯安慰他不必多心,畢竟是小細節旁人可能根本沒注意,確實靖王沒有發現,但靜妃注意到了並猜出了他的真實身份。
想到梅長蘇借書時的猶豫,蒙摯後來故作不經意的討要,母親靜妃看到書以後再次確認書中標註是否梅親筆所寫,得到肯定答覆以後教導靖王多向梅長蘇討教,信任並尊重他的種種可疑行為,靖王把書中標註全部抄了下來仔細琢磨也沒看出名堂。
靖王最喜歡吃榛子酥,而林殊也是梅長蘇從小對榛子過敏,原本靜妃隔三差五會給靖王做榛子酥,猜出梅的真實身份以後靜妃每次做點心都做了兩份,讓靖王帶一盒給梅長蘇,而為了防止拿錯靜妃總是做兩份一模一樣的且再也不做榛子酥。
面對宮女的疑惑,靜妃淡淡地解釋說靖王的口味變了不愛吃榛子酥。
而面對每次送來的點心食盒,梅長蘇很快也猜到靜妃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且幫助自己在靖王面前成功隱瞞了。
果然聰慧之人之間過招,只需要一個破綻即可,而鐵憨憨靖王面對無數破綻,又無數次和真相擦肩而過,也是被大傢伙騙得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