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Rap說唱樂】
作者: YRS
每一年愛奇藝的說唱節目都會推廣一個流行詞語,17年的《中國有嘻哈》是「freestyle」,18年《中國新說唱》第一季是「skr」,而今年的則是「punchline」。
普通觀眾對「freestyle」的理解一般為即興說一段押韻的話,對「skr」的理解為擬聲詞或是形容詞..那問題來了,「punchline」又應該如何簡單的理解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punchline」和 「freestyle」 一樣,並不僅僅局限在說唱當中。小品,脫口秀中的「笑點」,也可以算是「punchline」的一種。
同樣的,一個會玩punchline的rapper,講話的時候肯定也會埋藏著不少的「梗」,這也是為什麼《show me the money》會被成為「年度相聲大賽」的原因。
當然,要想讓大家更充分的了解到什麼是「punchline」,例子是必不可少的了。今天,我們就來通過廣州和臺灣的玩梗高手---AR和熊仔,讓大家認識中文說唱中各種punchline的出現方式。
1,一詞雙關
這類的punchline其實在英文中更為常見,畢竟英文的詞彙比中文更為有限。例如「beef」就有牛肉,和衝突兩種意思,而同樣的讀音,也可以被拆分為disrespect和「對我的diss respect」。
在中文的詞語中找到雙關則比在英文中難的多。畢竟,國語有四個音調,即使拼音字母相同,讀起來也不一定一樣。AR歌曲中的「樣子窮」和「楊紫瓊」就是一個例子。
當然,也有一些讀音完全相同,意思卻不同的典範。在熊仔和彭佳慧合作的《關你屁事啊》裡,就有這麼一段:
這裡的「沒關係」,就分為「沒關係」和「關係斷絕」的兩種意思,而「敢出去」也和「趕出去」則是利用了同音字來完成的一個雙關。
2,倒著念
倒著念,就是將句子反過來,最後讓這句話煥發出新含義的意思。關於這種玩法,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個梗或許就是愛情公寓裡的「趙兄託你幫我辦點事」了。
這種punchline在整個說唱文化中,其實出現的並不多。畢竟,這類的punchline就算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也未必能想出來。有這個時間去思考,倒不如多寫幾首口水歌去賺賺錢。
但是這並沒有難倒AR和熊仔,在AR的阿卡貝拉MV--- G.O.A.T就有這麼一段:
而熊仔在麻吉弟弟的單曲《大人物2.0》中,更是將中文玩這種punchline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前面四句話,在讀音不變的情況下,全部倒序,這種玩法在整個華語饒舌上,應該算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
3,句中帶梗
在熊仔的《Neon》(霓虹燈)的 hook中有這麼一句:隨著這霓虹燈的城市彷徨的旋律,他攔不住那電影般比子彈快的變局。如果光這樣看,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如果我們再聯繫標題,就可以得出
一霎那間,七種常見的顏色都凸顯了出來。這樣,觀眾就能更進一步的了解歌中想營造的氛圍。而AR也曾經用過類似的手法,讓看似一句話的歌詞,卻表達出了兩種不同的意思。
4,與現實聯繫
這類梗,相比起前三種其實更容易讓新手挑戰一些。你只需要將近期的熱度,在歌中進行關聯就可以了。
AR就是這種梗的忠實使用者,將他兩年前到現在的歌全聽一遍,大概就能知道這兩年娛樂圈所發生的所有事了。「我長得好像流浪地球的票房」, 「這flow是宋仲基,這詞是宋慧喬」,「像扎克伯格聽證會,你回答吃力」,更多的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
而熊仔的punchline則是更多的關注在人物本身的經歷上,去找出有趣的地方。這樣的好處是懂的人一般都會秒懂,並稱讚不絕,而缺點則是不懂的人很難去get到punchline的所在。
很多玩說唱的人都會抱怨中文沒英文那麼起勁,畢竟中文比英文音調更多,更加的字正腔圓。但其實,中文說唱也有我們自己的優勢,punchline就是一個例子。倒著讀,藏頭,這些技巧在其他語言的說唱上,其實未必真的能夠寫的出來。
更何況,數千年前,我們的詩人就已經用中文的語調,押韻將文字一次又一次的玩出花樣來了。《長河》,《親密愛人2017》這些作品的氛圍,都是英文難以達到的意境。
你心目中將punchline玩的最好的rapper 是誰呢?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