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祭祖先
正月初一祭天地佛神
正月初二祭財神
正月初三祭門焚楮
正月初四恭迎灶神
正月初五接財神
正月初六送窮神
正月初七慶人壽年豐
正月初八眾星下凡
正月初九祭天公
除夕 祭拜家神、祖先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除夕一到,為除舊布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時有好兆頭,一般禁止吵雜,不準搬弄東西發出聲響,不準大聲講話,不準喝斥吵架,不準哭,鼓勵大家說吉利話。
此日應當祭拜家中神明、祖先、地基主。分別為早、中、晚進行。祭拜家中神明,是為感恩神明一年來對家庭的保護,並祈願來年保護及吉祥;對祖先的祭拜為中午,對祖先的祭奠及感懷,也令祖先享用子孫祭拜,並護佑後代安寧幸福;祭拜地基主為晚上,獻供美妙食物,感謝地基主護佑家庭平安,沒有受到災害的傷害,家裡沒有大的苦難,同時也期望地基主來年繼續護佑。
▶ 祭拜家中神明、祖先民俗慣用《返魂香》、《九真七福香》、《五福臨門香》
正月初一 祭天地佛神
正月初一古稱元日、歲首,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
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除夕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大年初一大早,即早上7時至9時之間,宜在家進行祭祀儀式,由家長帶領,一家大小參與。全體為神明及祖先上香後,才宜外出拜年,或到宗祠祭祖。此日凡路上經過的每一間廟堂,都要進去拜拜,但不一定要拿供品祭拜。
拜神時,要摒除功利的思想,宜先稟報個人及家人狀況,再說出自己的願望,求神保佑、賜福。故在這天要以誠心、清靜心祈福。切勿妄求偏財,宜求身體健康、精神充沛、心靈富足。
「要行大禮,即周禮之『三禮九叩』,供素祭,點三支大香,念祝香神咒。」
「三禮九叩」步驟如下:於神像前,雙腳站成八字形,雙手於腹前合抱鞠躬三次。右腳先下單膝跪下,左手撫胸,右手按地,左腳隨著跪下,左手按右手背上,頭叩在雙手背上三次。接著,抬頭,左手收回撫胸,左腳先上,右手用勁,右腳隨之站起,以起身直立。同樣動作反覆三次,即成三禮九叩。
▶ 祭天地佛神民俗慣用《降真香》、《富貴吉祥香》、《五福臨門香》、《福祿壽喜香》
正月初二 祭財神
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這天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聖香(最好的香)、金銀、水果、食物、衣服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祭拜財神,最重要的是用好香,好香通三界,直達神明居住之所,能感召神明降臨,再供上金銀、水果、食物、衣服,自然能使得財神高興,賜予財富。但求財富一定要心正身安,並且告訴財神,多行善事,但是說了就一定要做到的。
▶ 祭財神民俗慣用《招財進寶香》、《大吉發財》、《文武財神》、《福祿壽喜香》
正月初三 除晦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所以在這一天,把初一、初二忌打掃留下的垃圾清理乾淨,打包好,送走,象徵把往年的黴運統統送出去,然後再到廟裡拜拜、許願,或求經濟安穩、事業順利。
初三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這一天,非常重要,因為要送走不淨及晦氣,所以要把屋子打掃乾淨,最好是把屋子燻一下,在道教及佛教兩大宗教,都有用香燻的方法。表示居住環境乾淨、清潔,這一年不會有任何晦氣黴運。
▶ 除晦民俗慣用《紫薇夫人趨吉避邪香》、《三官大帝賜福香》、《信靈香》
正月初四 迎灶神
大年初四是迎灶神的日子,年前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灶神的日子,下界灶神都在送神時升天向玉帝拜年並報告人間行為的善惡,於正月初四再度下凡。據說神明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到了大年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該日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稱為「接神日」。
俗諺云:「送神早,接神遲」,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卻在下午四點鐘左右。一定要備禮果菜,並焚香、燒金紙、放鞭炮以示恭迎。據說臘月二十四日到大年初四這段期間,天界改派其它天神到下界巡邏,監視一切事物然後上奏天神。
初四灶王爺要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離家,因此許多地方亦有初四忌門的習俗。
▶ 迎灶神民俗慣用《五福臨門香》、《三官大帝賜福香》、《出入平安香》、《合和富貴》
正月初五 迎接五路財神和武財神
新年期間的所有禁忌,都在這一天告一段落。
接五路財神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後,主人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後將原供桌上的金銀、衣服等火化,表示恭迎財神。
此時,不但五路財神登門造訪,連玄壇元帥趙公明──武財神,也降凡而來,算起來,一共是六位財神齊抵家門。「武財神很有力量,是強而有力的財神,有助於發橫財,但他不用葷祭,素祭就可以了。」
當天,可誦讀《財神經》,並點燃五路財神專用的五行香、焚化五路財神金和五路財神符。
▶ 迎五路財神和武財神民俗慣用《五福臨門香》、《文武財神》、《招財進寶香》
正月初六"送窮"
送窮是我國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窮鬼,又稱「窮子」。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因此宮中號為「窮子」。
初六是馬日,古稱「挹肥」,人們在這一天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於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並祭拜廁所神明,將平日汙穢的廁所清掃乾淨。所以稱為「挹肥」。
民俗有曰:
◆作糜、棄破衣、祀於巷。就是把汙穢雜物、破衣爛衫均打掃出門外火燒祭祀。
◆供煎餅,芭蕉船,點明燭,送窮鬼上路。
◆廁神要來檢查衛生,所以要清理廁所。
◆三六九,朝外走。
▶ 送窮民俗慣用《三官大帝賜福香》、《信靈香》、《紫薇夫人趨吉避邪香》
正月初七 拜北鬥
初七深夜,天上群星聚會,故宜提早作準備,然後在初七夜晚11時,至初八凌晨1時,祭拜星宿,祈求鬥轉星移,扭轉幹坤。
首先,祭桌鋪上紅布,惟不宜葷祭,但可用酒水。再來,用油杯點上49或108盞燈,代表天上的繁星,通宵燃亮至翌晨自動熄滅為止。正統道教在祭拜時頌念《五鬥經》,順序往天空的北、南、東、西、中間五個方向,祭拜星宿,儀式長約兩小時,其中包括誦經、稱念諸天星辰的名號和禮拜群星。
以香為引、以燈為明、星移幹坤、祈福得安。
▶ 禮拜群星民俗慣用《三官大帝賜福香》、《信靈香》、《紫薇夫人趨吉避邪香》、《百和香》
正月初八 順星
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裡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鬥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
這一天主要是從星宿名號來了解「天文」了。順星節祭星儀式在夜裡舉行,有擺108盞燈花,也可擺49盞,最少是9盞,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羅侯和計都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燈碗形似小小高腳杯,內放植物油,燈捻用「燈花紙」捻成。祭拜順星後,由主婦把這些燈花分別擺放在寢室、廚房、客廳的案頭、箱櫃以至院內臺階、角路、門洞等處,宛若一次燭光晚會,名曰「散燈花」。
因為「流年照命星宿」時刻在監視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在此時講述世間美好及發生的善事,乃至自己及家人共同討論一年期望要做的善事,更能得到星君愛護,而一年中順運大吉。
▶ 祭星民俗慣用《三官大帝賜福香》、《信靈香》、《紫薇夫人趨吉避邪香》、《百和香》、《富貴吉祥香》
正月初九 拜天公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他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時起一直到當天凌晨4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
祭拜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香爐下擺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系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臺;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
在這一天,可向天公祈願,在道教中,均有燃好妙檀香或者天然香料虔誠供之,天公乃至一切神仙歡喜,必定會願望實現,但需行善積德。因天公喜見行善積德之人,若求願時,能許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多少善事,願望的實現肯定會更快。
▶ 祭星民俗慣用《降真香》、《百和香》、《信靈香》、《九真七福香》、《富貴吉祥香》
(本文由華藏香學會編輯)
團圓美好除夕夜
恭祝全國各地香友們
新春大吉,吉祥如意!
香祺法界!
▲感謝閱讀!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以查看「華藏香學會」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