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食天地》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分支作品?

2021-02-08 完犢子嘞

《吞食天地》恐怕是日本ACG產業中最為奇葩的IP之一:作為由漫畫改編的遊戲系列,實際作品卻完全無視了原作的世界觀,甚至在不同的平臺上還表現出了大相逕庭的遊戲內容與風格,致使不同的玩家群體,對同一標題有著截然不同的回憶與感受。

整個系列中,街機平臺的《吞食天地II 赤壁之戰》和FC平臺的《吞食天地II 諸葛孔明傳》最為當年的玩家所熟知,其討論熱度持續幾十年不減,早已逾越了「老生常談」的級別,時至今日早已「無話可說」。既然如此,我們倒不妨換個角度,來聊一聊系列中那些並不為人所知的作品。

漫畫:《吞食天地》(1983)

《吞食天地》的原作是日本漫畫家本宮廣志於1983年至1984年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漫畫作品。

雖然本作號稱以《三國演義》為藍本,但世界觀和具體設定都相當之天馬行空;而且當年的《Jump》並不似當代以《海賊王》這樣的少年向作品為主,所以在幾乎無所禁忌的創作環境中誕生的《吞食天地》可謂「又黃又暴力」。

簡單來說,漫畫的劇情大致為少年時代的劉備和孔明由於搭救了一對化身為落魄姐妹的天神而身登天界,通過一系列試煉分別獲得了「膽識」與「智慧」後,重返人間意圖統一亂世。顯然,本作的世界觀充滿了玄幻的色彩,除了人間界外,還有著天界、魔界與地獄之分;在背景設定上,三國亂世乃魔界的幻鍾大王——張角所導致,他於死後將自己的靈魂分割、散布到人間,以激起英雄豪傑相互爭鬥的野心。除此之外的人物設計也同樣顛覆常識,比如關羽曾是黃巾軍,呂布出身西洋,且與貂蟬為兄妹等等。

最終,這部漫畫僅連載了7卷便在劉備莫名其妙的封禪大典中草率完結。坊間一度流傳本作為中途遭腰斬,但後來被證實單純是作者「不想畫了」。由於本宮廣志本身就不是一位專注於歷史或奇幻題材的作家,因而《吞食天地》很有可能只是當年他「一時興起」的作品。故而1984年完結後,本作也就此沉寂。

電腦遊戲:《吞食天地 魔界三國志》(1988)

《吞食天地》系列最早的衍生遊戲作品並非出自CAPCOM之手,而是由因參與開發《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而為玩家所知的Winkysoft,在1988年於電腦平臺(PC-8801)推出的作品。不同於後來CAPCOM在對系列進行改編時完全拋棄原作的做法,這款《魔界三國志》基本上還原了漫畫的設定,內容為玩家扮演劉備消滅魔界怪物的RPG。

可惜當年家用電腦的普及度很低,又正值FC的鼎盛時期,所以關於本作的詳細內容幾乎於網絡上消失殆盡;而《吞食天地》之名,則在翌年的1989年被CAPCOM拿去,開發了一款真正使該系列蜚聲於外的街機遊戲。

街機遊戲:《吞食天地(AC)》(1989)

1989年問世的《吞食天地(AC)》,是CAPCOM推出全新街機基板「CP SYSTEM」後為之開發的第四款遊戲。本作在當年的日本玩家群體中引發了強烈的反響,甚至還推出了海外版本,但對於國人玩家,可能還是對其續作《吞食天地II 赤壁之戰》更加熟悉。

儘管這款《吞食天地(AC)》與續作一樣,採用了原作漫畫的人物外觀和騎馬戰要素,然而在劇情、可選人物及攻擊手段方面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也不包含續作中關卡與關卡之間「吃包子」的迷你遊戲。

值得一提的是,兩款街機版《吞食天地》都在90年代中期移植到了家用機平臺;而如今這兩款作品也依舊作為CAPCOM的經典名作,以下載版的形式頻頻移植,可見其在玩家心目中的經典程度。

家用機遊戲:《吞食天地(FC)》(1989)「治極生亂,亂極入治,東漢末年,持續了兩百年之久的太平盛世終於紛亂了……」

這番關於三國歷史的描述對特定年代的玩家來說或許比《三國演義》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還要親切。誠然1991年發售的FC遊戲《吞食天地II 諸葛孔明傳》的經典地位無可撼動,其於1989年發售的前作同樣有著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劇情跨度上,前後兩作都一直持續到三國統一,但相比之下,前作並沒有省去開頭,而是從最初的黃巾軍討伐展開的。遊戲畫面風格和基本系統在前作中就已基本確立,具體差別更多體現在細節層面的變動,比如最為直觀的就是人物移動速度從一開始就保持最高狀態,而無需另外裝備赤兔馬。

以士兵數量作為HP屬性的設定和需要配合地形的策略系統在本作中既已存在。當然本作也有著續作所不具備的要素。一是更加貼近SLG的兵糧系統。每當玩家在大地圖上移動時,會相應地消耗兵糧。二是敵武將招募系統。遊戲中許多非劇情武將被擊敗時,會有機率被我方俘虜,進而投降並加入到隊伍中為玩家所用。

由此可以看出,本作雖然是RPG,卻有著許多SLG的要素(地形、武將登用),而這些要素,雖然未被用於續作,卻在多年之後的GB版《吞食天地》中被依次採納沿用。

掌機遊戲:《吞食天地(GB)》(1994)

《吞食天地(GB)》的問世要遠遠晚於《諸葛孔明傳》,然遊戲內容卻更加貼近FC前作。二者甚至有著完全相同的遊戲開局,不僅故事同樣始於劉備起兵徵討黃巾,連初始地圖中的人物位置和對話都相雷同。不過本作的正史劇情只截止到赤壁之戰,這也是GB版最大的特點:赤壁戰後不再設有劇情,玩家只需要依次攻佔每一座城池完成三國統一即可通關。

系統方面GB版在繼承FC版的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一是在正史劇情中會出現單騎戰,比如當陽橋一役中的張飛;二是與武將屬性無關的攻城戰——除了每名武將自帶的「HP」,遊戲還有著另外的「士兵總數」的概念,後者可以通過大地圖上的戰鬥或是城池內人物的「贈予」獲得提升。但是本作的戰鬥難度偏低,士兵總數的增長又很難趕上消耗,所以該系統就顯得有些雞肋了。

家用機遊戲:《吞食天地 三國志群雄傳》(1995)

FC時代的三國題材遊戲,前有光榮的《三國志》,後有南夢宮的《霸王之大陸》,這兩個系列可以說窮盡了當年SLG遊戲的上限,因而CAPCOM反其道而行之的三國RPG成功從中突圍。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到了SFC時代,CAPCOM卻莫名其妙地推出了一款《吞食天地》SLG,這才造成了這款《三國志群雄傳》迅速成為無人問津的「黑歷史」作品。

平心而論,《三國志群雄傳》的畫面表現相當不錯,UI部分也經過精心設計,還使用了大量的小篆字體突顯古風;系統方面雖然是傳統的SLG,卻也有著軍團、官職等值得研究的系統。美中不足的便是遊戲提供的「行動次數」有限,執行一次指令就會消耗一個季度的時間,導致全無「揮斥方遒」的實感。

結語

《吞食天地》系列的人氣毋庸贅言,不止日本國內,當年整個亞洲文化圈都深受影響。在MD平臺上,就有臺灣廠商曾開發了一款「盜版續作」《吞食天地3》。

當代的大陸廠商,對於《吞食天地》這一標題的價值挖掘更加數不勝數,甚至在近年來的STEAM上,還出現了一款由同人遊戲「轉正」的作品。這些表現無疑反映了歷史加角色扮演題材對玩家的巨大吸引力,而延續自當年的童年回憶,也經由遊戲的世代傳承與變遷,在當代不斷產生出全新的回憶,而這又何嘗不是遊戲這一載體發展至今的緣由所在。

相關焦點

  • 盤點《吞食天地2》不為人知的秘密武將
    #冷飯新語#第43期在紅白機經典RPG遊戲《吞食天地2》中曾有一個令所有玩家印象深刻的角色——神秘武將,雖然出現在遊戲第二章,但實力異常強悍
  • 吞食天地「系列」
    雖然遊戲在一些方面惹人詬病,但作為一款80年代末的作品,Capcom還是很好地開創了三國題材RPG的先河,各種優秀的設定也為其續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天地を喰らうⅡ 諸葛孔明伝/1991年4月5日/FC/RPG在經歷了前作的嘗試和積累之後,Capcom精心製作的續作《吞食天地2 諸葛孔明傳》於兩年後展現在了玩家面前。
  • 曾令無數三國迷們徹夜不眠的系列作品FC初代《吞食天地》
    「天地を喰らう」「吞食天地」
  • FC吞食天地系列,對於這個系列遊戲,玩家都會有哪些相同的遭遇
    當年的紅白機吞食天地系列,一直是小編非常喜歡的遊戲,哪怕過了20多年,依然記憶深刻。最早的吞食天地是1989年由卡普空發行,日文版的,小編第一次接觸時已經是98年小學四年級,卡帶的由來也是一個遠房表哥不玩了免費送的。
  • 三國吞食天地
    三國吞食天地 角色冒險
  • fc遊戲吞食天地有幾部作品?第三部為什麼沒知名度?
    說到經典遊戲系列吞食天地三部曲,探索機早在小學時代就全部入手玩過了,對遊戲的吧背景知識也有一些研究。下面探索機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三代吞食天地版本,看看它們到底有沒有聯繫呢?吞食天地11989年,日本遊戲公司capcom根據同名漫畫改編後,正式推出了rpg遊戲《吞食天地1》。作為初代之作,吞1的劇情跨度非常大,從劉備黃巾起義一直到天下一統。
  • 《吞食天地1》漢化版Hack
    如果說遊戲機早期時代曾有一個在三國遊戲上跟光榮叫板的公司,肯定是CAPCOM,最早發表於1989年的《吞食天地》系列可謂深入了一代玩家的心
  • 《吞食天地》GB版 Hack
    當年Capcom在FC平臺推出RPG《吞食天地》後,嘗到了甜頭,而當年霸佔家用遊戲機市場的任天堂同樣的也霸佔了掌機市場。
  • 《吞食天地》正版授權手遊今日燃情上線 終極宣傳片首曝
    經典街機正版授權,3D策略對戰手遊《吞食天地》今日11點燃情上線!潛心打磨兩年時光,街機與移動端遊戲特質完美融合,經典人物再現江湖,運籌帷幄戰場由你操控,喚醒記憶中的熱血三國!多少群雄,自黃巾之亂始!蒼天已死,這一次,由你來問鼎天下!  夢回少年時,一個銅板的樂趣。
  • 天地吞食【本宮宏志】1-7卷
    小時候痴迷於FC和GB的《吞食天地》,像GB的毒針BUG、無限加兵NPC,FC一代的韓忠、七星刀,FC二代的景帝陵墓、落雷計等小細節至今記憶猶新。後來得知《吞食天地》是有漫畫的,但一直沒有去看。據說是相當雷的。最近花了些時間,終於補完了。看完最後一頁,第一反應就是——沒了嗎?下面沒了??此時我仿佛聽見張讓、蹇碩他們斬釘截鐵地回答我:下面真沒了!
  • 紅白機《吞食天地》:戲說不是胡說的那些事兒
    上次說了《重裝機兵》之後,很多小夥伴私信表示還想聽聽紅白機《吞食天地2》,說這才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款漢化過的RPG。應廣大觀眾的要求,2020年的第一期紅白機,我們就來聊聊《吞食天地》系列的那些事。咳,不過因為現今這個題材過於濫用的緣故,現在一提「三國」觀眾們就容易直接聯想到另外兩個字。但在以前,三國遊戲還是玩家間的香餑餑。
  • 吞食系列新作《吞食天地S》手遊即將在臺上線
    導 讀 樂聚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取得由中華網龍研發之三國題材RPG手遊《吞食天地S》臺灣區代理權,近期將正式在臺推出。
  • 街機三國,吞食天地的五虎上將傳說!
    を喰らう》(吞食天地)系列,無論是 FC、街機還是其他平臺的 RPG、ACT 類型遊戲,都是基於本宮ひろ志(本宮廣志或本宮宏志)的同名漫畫《天地を喰らう》,人設完全基於原作漫畫,而故事情節關聯不大。 如果追根溯源,我們玩到的遊戲和三國志的關係就是這樣的: 古典小說三國志——>(吉川英治的三國志)——>本宮宏志漫畫《天地吞食》——>Capcom系列遊戲《吞食天地》 遊戲裡的人物做的如此個性鮮明,本宮宏志的天地吞食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
  • 還記得街機廳的《吞食天地》嗎?
    然後各種日文和奇怪界面,第一次玩起來會雲裡霧裡,武將的血量是以數字顯示的在頂部,攻擊還有特別的聚氣系統,就是按住氣槽能增加威力,這咋一看挺像卡普空的另一款橫版遊戲《魔法劍-英雄的幻想》再說吞食天地201—當時看的最多的標題是《三國志2》,這其實是港臺地區和韓國的亞版標題。日版標題才是《吞食天地2》
  • 《吞食天地2:諸葛孔明傳》
    確實都有,畢竟街機版《三國志2》和紅白機《吞食天地2:諸葛孔明傳》卡普空根據漫畫《吞食天地》改編,只不過一個是橫版動作遊戲,一個是RPG那時候買《吞食天地2:諸葛孔明傳》卡帶還有個「坑」,由於盜版發行渠道眾多,各種版本混雜,運氣不好的話就會像我那樣,買回去才發現是一盒日文版!要知道,老一輩的日式RPG漢字都沒有,基本滿屏幕都是鳥文,劇情看不懂,好歹到處走走總能觸發劇情嘛,但關鍵是指令和選項也看不懂啊!
  • 《吞食天地5》手遊12月6日震撼開測
    從1989年《吞食天地》的第一部作品在FC平臺上線,到2003年PC端上線了第一款網路遊戲《吞食天地online》,到2009年的人氣端遊《吞食天地2online》,再到2012年的首款3D風格端遊《吞食天地3online》,吞食天地系列作品一路走來,此時的吞食天地已經不再是一部簡簡單單的遊戲,他承載了太多人的回憶,描繪了太多人所嚮往的三國江湖。
  • 冷飯新語:有這麼一款吞食天地改版,野生的武將可以捕捉還能合體進化
    每一款RPG神作都會有一款優秀的玩家改版作品,在重裝機兵圈它可能是《重裝機兵Super Hack》,在口袋妖怪圈它可能是《漆黑的魅影》,在吞食天地圈那就非
  • 吞食天地4楚漢光輝
    =-麻煩大家一下             獲取遊戲的時候順便點擊一下文章系統隨機推送的雞腿【獷郜】,作為繼續為大家分享遊戲的動力 喜歡的可以支持一下                          遊戲名稱:吞食天地4楚漢光輝-PC                             類型:角色扮演【RPG】運行:PC
  • 吞食孔明傳,打著懷舊吞食天地2的旗號,遊戲卻讓人難以言表
    吞食天地2是由卡普空在1991年4月發行,和前作吞食天地屬於同類型的遊戲,採用隨機遇敵與回合制的戰鬥方式,相比於前作,吞食天地2更能深入人心,無論是戰鬥還是隨機遇敵都更加合理,劇情方面也比較貼合三國演義。
  • 水墨風日式RPG,足以媲美吞食天地的改編作-迷失攻略組
    《吞食天地》是卡普空根據日本的三國漫畫《天地を喰らう》為原型製作而成的遊戲系列,《吞食天地》共有多款作品,比如街機平臺上的動作遊戲,還有FC上的日式RPG類遊戲,這裡所要提及的便是FC平臺上的日式RPG《吞食天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