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鹿再翹首 影都璀璨時——中國長春電影節回顧與前瞻

2020-09-03 金臺資訊

1992年,中國長春電影節橫空出世,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在28載悠悠歲月中,見證了華語電影的光輝、落寞和崛起。在光影流逝裡,中國長春電影節用實際行動,助力中國電影產業闊步前行。

2020年,在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即將起航之際,讓我們駐足回望,重溫歷屆電影節的輝煌;放眼未來,為中國電影從「搖籃再出發」凝聚力量。

回首

讓總結與思考並駕,只為更好地矢力前行

第一屆:1992年第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橫空出世,以「團結、友誼、交流、發展」為宗旨,集電影活動、文化活動、經貿科技活動和旅遊活動於一體。

長影國家美術師劉忠仁以長白山梅花鹿為創作素材,設計了中國長春電影節吉祥物——金鹿。但第一屆電影節卻沒有「金鹿獎」,而是叫做「長春杯」,「長春金杯獎」授予了《秋菊打官司》。這屆長春電影節展映了56部中外優秀影片,如《秋菊打官司》《葛老爺子》《闕裡人家》《我嫁了個影子》《時光倒流七十年》《諜海軍魂》《沙漠白日》《甘泉瑪儂》《刺殺甘迺迪》《黃金犬》等。本屆電影節期間舉辦的「商品物資科技成果展銷會」成果顯著,內貿成交總額55億元,合資項目69項,利用外資金額1.7億多美元……為中國長春電影節翻開了光榮與夢想的篇章。

第二屆:1994年第二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是一次大規模的中外交流活動。電影節期間集中組織了影片評獎、影片展映、影視片和劇本交易、中外電影界人士聯誼等活動。同時,還舉行了大型交響音樂會、雜技表演、評劇、話劇專場演出、《千童之聲》演唱會以及專題攝影、書畫展覽等系列文化活動。第二屆電影節評獎委員會對14個電影廠選送的21部參賽影片進行評選,最終《重慶談判》獲得「長春金杯獎」。

第三屆:1996年第三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主題為「增進友誼、擴大交流、促進發展」。本屆電影節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金鹿獎的確立。本屆長春電影節共收到來自國內外的100餘部故事影片報名參賽參展,《好男好女》與《孔繁森》並列獲得「最佳華語故事片」大獎。這屆電影節還開設了最佳外語故事片金鹿杯獎,比利時影片《馬內肯·皮斯》獲獎,這是長春電影節首次奔向國際舞臺。

第四屆:1998年舉辦第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此次電影節堅持「突出電影主體、擴大群眾參與、強化文化氛圍、注重電影交易」的原則。本屆電影節活動的中外影片總數為120部,來自國內外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影界賓客2000餘人參與了電影節活動。國內知名導演、編劇謝晉擔當本屆評委會主席,金鹿獎花落《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此外,在電影節期間廣大電影工作者和全省人民也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心系抗洪搶險第一線廣大軍民的深厚情誼。閉幕頒獎晚會現場公布了為災區捐贈款物的總額已達到1.71億元。

第五屆:在2000年的世紀之交,第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如期舉行,電影節的主題定義為「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影視」。《橫空出世》榮獲金鹿獎最佳華語故事片。本屆電影節還舉行了邀請市民廣泛參與的「電影觀眾獎」評選活動,最終選票回收24萬張,評選出二十世紀中國電影「十佳我最喜歡的影片」「十佳我最喜歡的電影演員」「十佳我最喜歡的電影歌曲」等獎項。

第六屆:2002年舉辦了歷時4天的第六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參賽影片數量多達147部,屬歷屆之最,新增「最佳攝影獎」和「最佳音樂獎」兩個獎項,影片獎項數達到了12個。《天上草原》獲得金鹿獎最佳華語故事片獎。

第七屆:2005年1月,第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翩然而至,這是唯一一次在冬天舉辦的電影節,在季節上突出了長春冰雪旅遊特色。本屆長春電影節上《張思德》榮獲金鹿獎最佳華語故事片獎。

第八屆:2006年第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於8月舉行,共有187部影片參展及參賽,創電影節徵集工作歷史新高,其中,參賽影片達92部。本屆影展增加了「金鹿獎」獎項設置,獎項由上屆的8個增至11個,導演吳天明任評委會主席。《太行山上》獲得最佳華語故事片獎。

第九屆:2008年舉辦的第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恰逢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為紀念這一重要的歷史節點,本屆電影節增設新內容,將電影節名字改為第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暨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題材電影展。第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農村電影大集活動」在農安縣合隆鎮啟動,「我最喜歡的農村題材電影評選活動」也拉開帷幕。體育勵志影片《破冰》不但作為開幕影片,還成為金鹿獎上的最大贏家,獲得最佳華語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樂4項大獎。

第十屆:2010年第十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是最具特色的一屆,本屆電影節充分體現了長春電影節「關心農村、關愛農民、關注農業」的情懷,首創了「金麥穗獎」,用以表彰中國農村題材優秀電影創作,也是我國首次為農村題材電影專門評獎。《農民工》獲得「最受群眾喜愛的故事片獎」,該片主演宋運成獲得「最受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閆妮憑藉《鬥牛》獲得「最受群眾喜愛的女演員獎」。在金鹿獎評選方面,4個獎項都頒出了「雙黃蛋」,最佳華語故事片獎授予《建國大業》。

第十一屆:歷經20年流金歲月和文化積澱,2012年第十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以「友誼、交流、發展」為宗旨,以「電影人回家」為主題。作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長春電影製片廠遞交《辛亥革命》《大太陽》《九三年的早稻》等9部影片參評。最終《辛亥革命》獲得最佳華語故事片獎。這屆電影節共有400餘位電影工作者出席,為本屆電影節增添了絢麗的一筆。

第十二屆:2014年的第十二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首次設立「華語電影藝術成就獎」,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雪健和著名電影導演吳思遠雙雙獲獎。金鹿獎評選方面,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合伙人》將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5大獎項收於囊中。

第十三屆:2016年舉辦了第十三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本屆電影節的最佳華語故事片獎頒發給了「中國電影講中國經典歷史故事」的《大唐玄奘》。自第十三屆長春電影節起,電影節展映片單更加豐富、多元化,出現了諸多中外影史經典作品。第十三屆長春電影節展映了《教父三部曲》《2001太空漫遊》《藍白紅三部曲》《計程車司機》《藍絲絨》《兵臨城下》《燃情歲月》《青春祭》等國內外經典電影。

第十四屆:2018年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以「聚集中國電影新生代、培育中國電影新力量」為宗旨,以「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為主題,舉辦了「金鹿獎」評獎、影片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群眾電影文化活動、開閉幕式等一系列主體活動。金鹿獎評選以「青年」定位,突出「新搖籃」理念,充分展示了「新中國電影從長春出發,新時代人民電影從長春再出發」的主題,《紅海行動》和《我不是藥神》獲得最佳華語故事片獎。

展望

讓擔當與變革齊驅,只為更好地聚力騰飛

在經歷了半年多「沒有電影」的日子後,很多人都發現,原來自己低估了對電影的熱愛與執著,那份從前並未突顯出來的電影之魂竟始終在堅守,並終於迎來了光影回歸之日。目前,國內的各大電影節已經迅速地進入重啟狀態,繼電影節的「上海方案」「北京模式」之後,「長春答卷」也將開啟。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於9月5日至10日在長春舉行。

在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翹首期盼已久的本屆長春電影節終於初露「鋒芒」,把勇於嘗試的各種「加分項」展露出來,向人們訴說著:不僅要完成從「電影搖籃」到「未來孵化器」的華麗轉型,也對於重新理解電影、走進電影,提升中國電影凝心聚力進行積極探索,為中國電影從「搖籃再出發」凝聚力量。

作為「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的長春電影節自199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28年深耕不輟,已經探索出自己「高群眾關注度參與度、高質量為電影人服務、高效能為影視文化產業助力」的辦節特色,在中國電影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的主題仍然為「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彰顯一份擔當與變革。

電影節共設置了啟動儀式、金鹿獎評獎頒獎、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五大單元主體活動,首次增加了國際影展單元,在展映領域實現新的突破。

目前,電影節組委會已向全球30多個國家的影業公司進行邀片,屆時將有一批國際優秀影片參與線上、線下展映,這也將成為中國長春電影節邁向國際電影節的第一步。

而「金鹿獎」的評獎頒獎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設立最佳影片獎、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技術獎、最佳處女作獎等10個獎項。

此外,長影集團作為我省最具優勢的文化資源屆時也將突出發揮獨特優勢,精心組織「致敬搖籃」系列活動,開展「長影之夜」電影交響音樂會、經典老電影回顧、新片發布會、詩歌朗誦會等系列活動,增強電影節的人文氣息和歷史積澱。

「萬物互聯」的5G時代也將成為本屆電影節努力「質變」的保證要素之一。本屆長春電影節將抓住科技的先機和觀眾品位變化的潮流,自覺向國內外優秀電影節看齊,以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專業化的服務、市場化的運作、群眾化的參與,持續提升對外影響力。電影節期間將對各項主體活動進行創新,堅持線上、線下結合,積極引入5G、VR等先進技術,最大程度彰顯本屆電影節辦節宗旨、主題和特色,讓電影節更具活力,更富於參與性。

電影節是培養觀眾審美直覺的契機,影迷參與互動性越強,電影節就越成功,也因此,本屆電影節不僅堅持電影節論壇的學術性,形成影響力,還注重舉辦群眾性強的專題活動,把電影節變成一個文化節日,其品牌影響力也會從點到面逐步擴大,將電影節打造成一場「全城狂歡」的節日盛宴。

長春是一座年輕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長春電影製片廠作為新中國電影事業騰飛的搖籃,見證了華語電影的成長,電影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和標籤。如今的長春已經全面啟動現代化都市圈建設,開啟了長春國際汽車城、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長春國際影都、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四大板塊」,其中,國際影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本屆長春電影節期間,長春「影都」板塊將迎來集體亮相,長春國際影都發展戰略規劃、5G數字產業基地建設、千億投資的影視文創重大項目等相繼發布,舉辦一系列經貿活動,以影為媒,促進長春「四大板塊」融合發展,加快推動長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據了解,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啟動儀式將在長春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舉辦,以「電影之都」遇上「森林之城」為理念,構建電影森林盛景,首度實現「電影城」「森林城」兩大城市名片傳播效應的疊加。而秉承利用生態、融合、創新的發展理念,長春電影節計劃啟動「金鹿計劃」,選評優質電影項目進行孵化,培育中國電影新力量,構建電影產業優質生態圈,推動長春影都建設,助力中國電影產業,重振行業信心。

長春市也將成為集影視IP孵化、影視作品版權交易、影視拍攝、影視人才創業、會展、文化旅遊於一體的影視文化產業基地。電影節與主辦城市之間是完全的共生關係,城市的魅力會讓電影節具有極強的「誘惑力」,長春作為「新中國電影搖籃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本屆電影節的「長春答卷」,高分可期。 (記者 馬璐)

相關焦點

  • 金鹿再翹首 影都璀璨時
    2020年,在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即將起航之際,讓我們駐足回望,重溫歷屆電影節的輝煌;放眼未來,為中國電影從「搖籃再出發」凝聚力量。金鹿獎評選以「青年」定位,突出「新搖籃」理念,充分展示了「新中國電影從長春出發,新時代人民電影從長春再出發」的主題,《紅海行動》和《我不是藥神》獲得最佳華語故事片獎。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全景回顧
    時光網訊9月6日至10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在長春舉行。作為中國首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歷經14屆28年的孕育成長,已然成為華語電影的風向標、新人新作的誕生地和城市文化的新品牌。
  • 傳承不斷,未來常新,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全景回顧
    作為中國首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歷經14屆28年的孕育成長,已然成為華語電影的風向標、新人新作的誕生地和城市文化的新品牌。 不同尋常的2020年,長春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如期舉辦電影節,不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中國電影搖籃」城市的責任擔當,更適時地為復甦的中國電影行業提振了信心,這也使本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變得格外有意義。
  • 數讀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9月5日至9月10日,由「金鹿獎」評獎頒獎、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等5大主體活動貫穿的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站在新中國電影的出發地,讓中國電影人感受到了長春對華語電影的深情守望,電影節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成功舉辦,更彰顯了「新中國電影的搖籃」所在地——長春的責任與擔當,為中國電影
  • 第15屆長春電影節全景回顧
    作為中國首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歷經14屆28年的孕育成長,已然成為華語電影的風向標、新人新作的誕生地和城市文化的新品牌。不同尋常的2020年,長春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如期舉辦電影節,不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中國電影搖籃」城市的責任擔當,更適時地為復甦的中國電影行業提振了信心,這也使本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變得格外有意義。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圓滿落幕
    國際在線消息:9月6日至10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在長春舉行。作為中國首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歷經14屆28年的孕育成長,已然成為華語電影的風向標、新人新作的誕生地和城市文化的新品牌。
  • 長春電影節9月5日起舉行 助力中國電影再出發
    從電影搖籃到未來孵化器 長影節助力中國電影再出發作為「新中國電影搖籃城市」,在電影行業受到疫情衝擊的當下,長春還將借舉辦電影節的機遇,以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的實際行動,為中國電影「從搖籃再出發」凝聚力量。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啟動「金鹿」伴你好戲連臺
    9月5日,以「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正式啟動。接下來的6天裡,15部優秀國產影片將群雄逐「鹿」——「金鹿獎」花落誰家答案待曉的同時,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等主體單元活動也將陸續展開,「金鹿」伴你好戲連臺。
  • 聚焦中國長春電影節① | 二十八載凝聚「長春擔當」 今朝「金鹿...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於9月5日至9月10日在長春舉行,繼國內相繼亮出電影節的「上海方案」「北京模式」後,「長春答卷」也即將「遞交」。長春電影節的如約舉辦,之於經歷疫情剛剛「重啟」的中國電影業來說,無疑彰顯了一份「長春擔當」。乘風破浪,不忘來時路!
  • 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啟動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啟動現場中國長春電影節作為「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自199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至今已經走過28個年頭,探索出「高群眾關注度參與度、高質量為電影人服務、高效能為影視文化產業助力」的辦節特色,並見證著中國電影的發展進程
  • 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金鹿計劃」入圍名單及終審評委成員公布
    為充分發揮「搖籃作用」,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特別設立了「金鹿計劃」,助力青年電影人發展,扶植中國電影新力量。日前,本屆電影節公布,「金鹿計劃」共計15個項目入圍「優秀華語電影劇本」,6個項目入圍「正在拍攝製作中的影視項目
  • 傳承不斷,未來常新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之「突破篇」
    中國第四代電影導演代表人物之一、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曾出任上海國際電影節和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導演丁蔭楠擔任本屆「金鹿獎」評委會主席,導演丁晟、編劇汪海林、演員詠梅、音樂製作人董冬冬、攝影師黃嶽泰、影評人譚飛共同出任專業評委。
  • 長春電影節開幕:這個老牌電影節今年很「新」
    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9月5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正式開幕。作為「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長春電影節自199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28年深耕不輟,在中國電影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疫情之後,如約而至的長春電影節又一次為電影人們提供了寶貴的相聚和探討交流的機會。
  • 長春電影節開幕:這個老牌電影節今年很「新」
    9月5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正式開幕。作為「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長春電影節自199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28年深耕不輟,在中國電影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疫情之後,如約而至的長春電影節又一次為電影人們提供了寶貴的相聚和探討交流的機會。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啟動 為中國電影傳遞力量和信心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5日晚啟動。 張瑤 攝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5日晚啟動。張瑤 攝中新網長春9月5日電 (記者 郭佳)以「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5日晚在長春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啟動。今年長春電影節有15部影片入圍競逐「金鹿獎」。長春是新中國電影的發源地,也是中國電影騰飛的搖籃。長春電影節是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計劃」獲獎名單出爐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計劃」獲獎名單:優秀華語電影劇本獎
  • 中國長春電影節再拉序幕,新增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
    文/福布斯中國日前,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正式在吉林省長春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拉開序幕。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9月5日淨月潭盛大啟幕!
    作為「新中國電影搖籃城市」,在電影行業受到疫情衝擊的當下,長春還將借舉辦電影節的機遇,以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的實際行動,為中國電影「從搖籃再出發」凝聚力量。秉承利用生態、融合、創新的發展理念,長春電影節計劃啟動「金鹿計劃」,強化產業融合理念,將長春市打造成為集影視IP孵化、影視作品版權交易、影視拍攝、影視人才創業、會展、文化旅遊於一體的影視文化產業基地。
  •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出爐《春潮》成最大贏家
    來源:吉網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頒獎活動9月10日晚在長影電影院音樂廳舉行。長影集團憑藉電影《春潮》斬獲「金鹿獎」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獎等兩項頗具分量的大獎,最佳影片由《我和我的祖國》獲得,海拉提·哈木和任素汐分別獲得最佳男、女演員獎。
  • 電影《不在遠方》亮相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以「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為主題的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於2020年9月5日晚,在中國長春的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啟動與開幕。  長春是新中國電影的發源地,也是中國電影騰飛的搖籃。長春電影節更是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是中國最早的國家級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