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

2021-01-12 藝信網

指導單位:中國畫學會

主辦單位:今日中國雜誌社、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

承辦單位:北京絲路博雅書畫院、安徽美術出版社

協辦單位:天津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安徽省書畫院、中國女畫家協會、北京石齊藝術基金會

學術主持:呂品田

出品人:祁長龍

策展人:呂品田

執行策展:任蓉

參展藝術家:(按藝術家年齡排序)喻繼高、石齊、蕭平、王濤、郭石夫、龍瑞、霍春陽、王西京、蕭和、方楚雄、許欽松、馮遠、孔紫、苗再新、張志民、馬海方、曾來德、高雲、白雲鄉、楊曉陽、周尊聖、梁時民、呂品田、劉建、喻慧、牛克誠、徐惠泉、南海巖、尚可、楊小雲、許敦平、陰澍雨

開幕式時間:2020年10月17日下午15時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14日—10月20日

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1/2館(南京市長江路333號)

文心雅墨

——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

與中華文明一同推進的國畫印記了文明開化的漫漫履跡,承載著文化演繹的悠悠智慧。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國畫體貼中華民族的感覺模式和文化認識,逐漸形成有關藝術本體的基本思想、原則、規範和方法,以及有關藝術載體的基本題材、語彙、樣式和媒材,出落為特徵鮮明、品格高雅的民族文化表現形式,並在延續文脈傳統、凝聚民族精神、昭示社會意識、培養文化人格、寄託生活情懷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從理論形態到實踐形態, 國畫歷史地形成與中華文化精神高度對應且持續不斷的內在聯繫。這種聯繫成為表現於國畫演進過程並影響其發展趨向的基本規律或法則。對「同源」「同體」「同法」之書畫特性的認識,對「成教化,助人倫」之丹青事功的重視,對「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藝術滋養的強調,對「六法」「六要」「六長」之繪畫原則的闡揚,對「傳神」「寫生」「三遠」之審美視角的主張,對「三品」「四格」「五等」之品評標準的樹立;以及對用筆「三病」「四勢」「五忌」的總結,對墨色「清」「潤」「沉」「和」的講求,對運筆施墨之「性」「趣」「勢」「氣」的提示……都顯示了歷代先賢對國畫規律的深刻認識和自覺遵循。

在中華文化價值體系中,國畫的規律性及其藝術特徵與社會人格理想有著無法割裂的關係。從根本上說,國畫是社會教化的一種高級實踐形態,是陶養君子人格、表現君子風範的文化手段。如荊浩所言「名賢縱樂琴書圖畫,代去雜欲」,國畫可謂君子存養克治、正心誠意的一種生活方式。作為修養人格的踐行之道,國畫在畫理、畫法、畫跡方面的種種講究,皆關係著中華文化所推崇的人格理想以及相應的素養要求。憑藉繪畫方式,古人在抒情寫意、暢神寄懷的審美自由中陶養、表現和揚厲「止於至善」的君子風貌,也成就了今人依然讚嘆不已的卓越藝術品格。古典品評之所以始終強調人品與畫品的統一,以至於每以人品論畫品、每由人格評畫格,其底蘊就在於維護和強化國畫陶養人格、化育心性的社會功能。中國人也因此更加看重作為生活實踐的繪畫。

千百年來,國畫不斷演進,然其畫理、畫法、畫跡卻萬變不離其宗,始終呈現理路脈絡的連續性和價值訴求的統一性。這是文心自覺的體現。總體來看,國畫在發展過程中一直持續地進行著以法式為主的繪畫語彙的建構,觀照世界的著眼點逐漸由「外觀」趨重「內視」,價值取向也逐漸由「存形」轉向「表意」,以至日益強調畫者對「山水」「花鳥」等文化空間的認識和感受,日益突出畫者體認世界的意趣意向以及社會個性。就繪畫形態而言,涉及藝術認識和作風的這種縱深化發展,是通過繪畫語言的純化,也即通過程式化的形色關係把握和基本語彙組合實現的。國畫的程式化過程,具體表現為關於「形」與「色」的認識不斷轉化為畫法上相對穩定的「筆」與「墨」,並終究以「筆」與「墨」的交融,形成相對穩定的筆墨程式。筆墨作為中華文化的藝術語言體系,它不斷純化的演進脈絡在國畫各科的發展歷史中有著完整、清晰的展示,其文化特徵和審美價值也在國畫的本體構成方面得到相對集中、純粹的體現。

現代化過程中,國畫的社會環境有所變化。有關國畫的認識和實踐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由此出現許多現代性問題,即如詬病筆墨語彙,以之為「束縛」或「僵化」。

由筆墨「束縛論」或「僵化論」所鼓蕩的疏離文脈、反叛傳統的「創新」或「突破」,對國畫的衝擊尤為明顯和強烈,其破壞力緣拋棄筆墨而涉及國畫的本質方面。對藝術和審美的個人主義的理解,把基於社會共識的筆墨程式視為禁錮,把個性化追求看作不顧社會規則、藝術規律和自身特點的「自我表現」。在「束縛論」或「僵化論」影響下,當代創作往往把一些反規範的「塗鴉」或機巧的「雜耍」當作藝術創新或語言突破,以「視覺化」「材料化」追求顛覆中華繪畫語彙和法度。一些自以為是的「創新」或「突破」,背離了有筆有墨、筆精墨妙、筆墨交融等一系列關係國畫價值意義的講究,削弱了國畫的文化特性及社會功利。為此,當代創作有必要「端正筆墨」。

一則是端正筆墨認識。筆墨是包含材料、手段、技巧和法度在內的畫法,但又不僅僅是畫法。它還是反映中華民族感覺模式和文化認識的體系化的藝術語言和文化中國人的一種言說方式,其中凝結著中華民族在悠久歷史中形成的社會共識,並在不斷演進、完善的程式化過程中構成社會交往和個性表達的公共語彙。在自然、人和社會的互動關係中,筆墨程式體現了中國人對這種關係的規律性的把握,並以相對穩定的法度形式承傳著作為文化成果的規律性認識。因此,介入筆墨程式的繪畫活動不僅關聯著個體人格,還關聯著文化共識、社會準則和審美習慣。通過遵循筆墨程式的審美實踐,個人與社會、過去與未來、現實與理想、自由與限制、創造與守成諸因素呈現辨證的聯繫。

再則是端正筆墨作風。筆墨是畫家走向文化自覺,進入中華審美殿堂,深度體貼國畫文心的必由之路。把握筆墨意味著艱苦的技藝磨練,意味著虔誠的問學修習。從遵循規範到超越法度的筆墨把握過程,是由苦而樂、由野而文、由躁而靜的文化人格實現過程,不可假「創新」之名迴避筆墨所承載的社會化制約。把握筆墨,要有端端正正的治學態度和實踐態度。由正確認識「形」與「色」,進而轉化為畫法上相對穩定的「筆」與「墨」,再到融「筆」「墨」於一體的穩定風格的形成,是端正筆墨作風的一般過程,也是筆墨作風端正的一般表現。視筆墨程式為禁錮,把個人化當作個性化,放縱於自以為是的「塗鴉」和「雜耍」,都是筆墨作風不端正的表現。

「中國畫民族性,非筆墨之中無所見」(黃賓虹)。在全球文化激烈震蕩的格局中,針對消解文化差異性的「全球化」衝擊,認識國畫、端正筆墨,事關文脈存續和藝術的向善推進,意義重大。

以「文心雅墨」為題旨舉辦本屆「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意在邀約部分卓有成就的藝術家自選新近之作,邊巡展邊探討,以輕鬆活潑的雅集方式切磋交流國畫及筆墨問題,以期增進思想和實踐共識。

呂品田

乙亥年冬月於北京

相關焦點

  • 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亮相江蘇省美術館
    嘉賓留影10月17日下午,由中國畫學會指導,今日中國雜誌社、現代快報、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的「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隆重開幕。開幕式現場本次展覽南京站是「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的第二站。展覽共有32位當代中國畫名家參展,包括:喻繼高、石齊、蕭平、王濤、郭石夫、龍瑞、霍春陽、王西京等名家。100多幅藝術名家自選新近之作集結亮相江蘇省美術館一號展廳,為南京的觀眾呈上了一道豐盛的藝術大餐。
  • 中國畫名家——餘光清的都市抽象
    2013年參加「文心雅趣」――當代中國畫百家扇面小品學術研究展(北京)2014年參加「畫語清風」當代中國畫名家扇面學術研究展(北京)2015年參加中國美協中外美術家揚州採風寫生(揚州)2016年參加 「畫者從心」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北京)2018年參加「翰墨傳承」2018迎新年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作品欣賞
  • 【白 鵬】齊魯行——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主辦單位山東省文聯齊魯晚報承辦單位齊魯美術館齊魯晚報書畫院點墨山房學術指導單位中國畫以其獨特的筆墨手法,深遠的意境表達,豐富的精神內涵,深刻的生活體驗,歷來受到歡迎和喜愛。近年來,我國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藝術名家,他們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的基礎上,讓中國畫的表現題材、表現技法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為中國畫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趙永夫︱稽古澄心——當代中國畫名家筆墨研究觀摩展
    展覽前言縱覽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關於傳統與革新、繼承與改良的思潮與論戰紛起,中國畫家不斷地找尋國畫未來的出路和方向,是鏡鑑西方繪畫還是繼續叩問古老的中國畫體系?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定的法則和規範,這些法則和規範的建立有助於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
  • 江山如畫——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師從宋文治、孫其峰兩位大師學習中國畫。 出版有《郜宗遠中國畫作品選》、《郜宗遠畫集》等。其作品《瀑》入選「百年中國畫」大展,《瀑》、《峽江放舟》被中國美術館館藏,另有多幅作品被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等地的美術館收藏。
  • 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以擅山水、荷花著稱,有黃家山水和江南荷仙之譽,是金陵畫派的著名傳人和新南派山水畫的創始人、當代中國山水畫壇的代表人物之一。先後獲全國山水畫展金獎、榮譽金獎、創新獎、優秀獎,曼谷中國畫大展金獎,多倫多中國畫大展楓葉獎,全國名家名花展荷花王獎等。1999年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百傑畫家稱號。2017年在南京建有黃廷海藝術館。
  • 林泉高致 沂蒙情深——中國畫全國名家學術交流展(沂南)
    活動主題:林泉高致 沂蒙情深——中國畫全國名家學術交流展參展畫家:(按年齡大小排序)藍立克、郭志光、劉世駿、鄭向農、趙慶元、邱振亮、趙啟竣、房新泉、何乃磊、慕增利、許嘉鴻、王偉、趙英水、張志民、曾先國、王紀嶺、杜石、孫瑞春、戚代華、陸山、劉藝東、單明波、王方國、張大慶
  • 當代篆刻名家•新銳聯袂邀請展開幕︱上海主辦的最大規模篆刻展
    以「新時代,新印象」為主題的「當代篆刻名家•新銳聯袂邀請展」12月7日在上海中國書法院開幕,84位篆刻名家和82位篆刻新銳作品亮相新虹藝術館,作者涵蓋國內21個省份及臺港澳地區,展現當代中國篆刻創作實力與傳承,是新時期以來上海主辦的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篆刻展覽。
  • 黃海濤︱稽古澄心——當代中國畫名家筆墨研究觀摩展
    展覽前言縱覽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關於傳統與革新、繼承與改良的思潮與論戰紛起,中國畫家不斷地找尋國畫未來的出路和方向,是鏡鑑西方繪畫還是繼續叩問古老的中國畫體系?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 張立傑 藝道仁懷 — 當代中國畫名家
    2008年,國畫《馨雅蘭香》入選全國第七屆工筆畫大展。2010年,國畫《紅霞在高處》入選「迎亞運全國美術作品展」(合作)2010年,國畫《天高雲淡》獲「燕趙大地,紅色太行」全國中國畫美展,優秀獎。(最高獎)2011年,國畫《山野泉聲》入選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
  • 水墨丹青·喜迎新春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在京開幕
    嘉賓合影2018年2月2日,由中國國際藝術研究會中國畫藝術研究院、 北京東方藝術文化傳承中心主辦,山水美術館
  • 暗香 —— 當代名家書畫印展拍專場
    ·2018全國當代繪畫作品展2018《傳承與探索》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入圍2018-2019第四屆「新青年·當代藝術國際推廣計劃2019「任性」南京藝術大展2019大藝之境--全國大學生暨青年藝術家年度大展
  • 【大美墨韻|展訊】墨致京華——山東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徐永生篇)
    其次,水墨對齊魯文化而言是一種自然的情致,情發乎心,更發乎神,而自然的神韻與心性也浸染著這片厚重文化的土地,如何將這種沉實的力量轉換成一種輕盈的當下情感,實際上也就是當代水墨的一種用「情」方式。水墨情致就是「墨致」情結,就是如何讓當下自然在水墨表達的程序中獲得生活的重量。
  • 朱晨丨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中國畫歷來講究「成教化,助人倫」,我們看到在疫情期間,藝術家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創作了一批具有歷史厚度和人文精神內涵的優秀作品,他們貼近時代,反思歷史,關注民生,立足於傳統文脈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探索中國畫的繼承與發展,以正能量來演繹新時代的藝術之歌。
  • 畫虎名家--- 盧承豪作品展
    先後在南京、蘇州、杭州、天津、北京、上海、廣州、衢州、金華等成功舉辦個展及聯展,受到軍內外各級領導和名家及同仁們的一致好評。作品被《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中國畫家》、《藝術與收藏》、《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大典》、《當代美術三十年》等專業辭書分別介紹。《中國畫名家畫虎--盧承豪》,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
  • 千餘名畫家精品力作將在第十屆中國畫節展出
    在展區布置上,本屆畫節由中國畫方陣、水彩畫方陣、當代藝術方陣等組成,其中,中國畫方陣由主題展區、專題展區、名家展區和齊魯力量展區四個展區組成。中國畫方陣中的主題展區是由國家級專業學術機構聯合組成學術方陣,邀請中國畫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參展,展出精品力作,展示中國畫節的學術層次與高度。
  • 第十屆中國畫節第十三屆文展會27日開幕
    第一方陣為中國畫方陣。由主題展區、專題展區、名家展區、齊魯力量展區四個展區組成。其中,《梅花品質 中國精神——中國名家畫梅大展》將邀請全國畫梅花名家組成一次規模宏大的畫梅作品大展。第二方陣為水彩畫方陣。
  • 厚·寫意——當代中國畫一人一品學術大展丨參展藝術家合集(中)
    學術主持:陳子遊、劉墨總策劃:雷奇俊策展團隊:雷奇俊、巫永輝、謝敦毅展覽統籌:張秀、王吉田出品人:劉善今有北京宋莊松·美術館,尋得熱心腸策展人雷奇俊以多位策劃同道,以「厚·寫意」為題,邀來當代百餘位畫壇名家,以享寫意畫趣味,秉承先賢寫意之精神,以寫為上,以意造象,形色浪漫中成就時代新篇章。此展雖不能意象萬千,確也能將百餘位名畫家個人的心性,表述無疑。同時也可以因相聚而歡,彼此共榮於當下,得意無限,樂在其中!以善為高,以厚為大,也是中國文化藝術中最為精彩的信仰,最難得的品格。
  • 蕭漢篆刻┃一刻千金 當代篆刻名家邀請展
    蕭漢書法橫批「蘇軾詞」尺寸:15 x 80cm近年來在各種篆刻展和賽事上,工穩印風幾乎和寫意印風平分秋色,刻工穩印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大多數為年輕人。在入展和獲獎率上也很佔優勢。2018年10月29日一刻千金┃當代篆刻名家邀請展六書傳四海,一刻值千金。藝術品市場興起,篆刻作品收藏價值得到體現,全國發展起一個龐大的印章收藏家群體。什麼樣的印章最值得收藏?我們希望用「一刻千金」展覽幫藏家尋找答案。
  • 預告 |「福鹿長欣——鹿鳴·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將於7月25日在清秘閣開幕
    1945年生於北京,中國當代著名彩墨畫家,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藝術創作院副院長,中國畫會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國西北大學客座教授,美國現代藝術交流學會會長,榮寶齋畫院趙準旺工作室導師。1954年生於山東莘縣。1978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美術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元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