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歌手潘瑋柏髮長文表示身體出現狀況,「曾以為是心臟病或者中風,後經醫生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什麼病?為什麼會被潘瑋柏形容「以為自己要死了」「生不如死」。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陳玉輝表示,「自律神經失調」,醫學上一般習慣稱為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自主神經廣泛分布在心血管、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內分泌腺體和外分泌腺體等部位。壓力過大、生活作息不正常,或特殊疾病都會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出現一系列症狀:
1.心血管系統症狀:胸悶、憋氣、心慌、瀕死感等心臟官能症;
2.呼吸系統症狀:胸悶、呼吸困難、胸部的緊壓感或過度換氣等;
3.神經系統症狀:頭痛、頭暈、乏力、肌肉酸痛等;
4.消化系統症狀:胃痛、胃脹、便秘、腹瀉等。
5.其他:失眠、健忘、肢體發麻、皮膚發癢等等。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包羅萬象、遍及全身的。但往往出現這些症狀,並不代表真的得了器質性疾病。所以臨床上,很多患者因為頭暈、心悸、心慌、胃腸道不適、皮膚瘙癢等,在心血管科、消化科、皮膚科等科室就診,做了大量相關檢查,卻均未發現有異常。此時,建議此類患者,在排除了器質性疾病情況下,不妨到專業醫療機構的心身科或者神經內科進行就診。如果上述症狀對工作、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很可能是處於焦慮或者抑鬱狀態。
大部分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與持續的壓力有著密不可分關係,它也是焦慮障礙的一組常見症狀。可以說,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是我們身體發出的一種健康警報,提醒我們,你最近可能壓力有些大,身體有些承受不了了,需要調整、放鬆一下。一般來說輕度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只要重新調整生活作息,通過運動、音樂、傾訴等方式消除焦慮不安症狀,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就可不藥而愈。而對於重者或症狀已影響到生活時,就需要及時就醫治療,在專業醫生的幫助下學會自我調控情緒的方法,轉移化解焦慮,必要時結合藥物治療。另外,在這種狀態下,大多數患者內心都是缺乏內在力量的,所以在治療中,家人和親友的理解和支持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最後,陳醫生強調,現在很多人出現身體不適時喜歡上網找答案,但是網上海量信息一時難以分辨真偽,不要簡單地以一種症狀來懷疑一種嚴重疾病。要知道,對自己身體健康多加關注是非常正確的,但不該亂猜想,自己對號入座,要相信專業醫生的判斷。另外就醫時一定要將所有的症狀都告知醫生,這樣可以讓醫生更好地進行判斷,找出真正的病因,避免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窘境當中。
專家簡介
陳玉輝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擅長肌肉病,周圍神經病,運動神經元病等。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下午;神經肌肉病專病門診:周五下午。